APP下载

茶马古道话诸葛(二则)

2022-07-24严维佳

辽河 2022年6期

严维佳

庚子秋月,徜徉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大益茶马古道景区的石板路上,品昧着这条二千年来因茶而盛、为马而生的古道源头的一房一舍、一草一木,触摸着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茶马易货的商贸通道上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柱,聆听着千百年间那荡气回肠的马蹄声声、铃声阵阵的马帮故事,目睹着陈列的马掌铁锤、龙纹马鞍、牌楼匾额上一个个消失在崇山峻岭和历史长河中的神话传奇,仿佛闻到了千百年来经久不散的岁月茶香,唤起了人们对茶马古道的无限遐想。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起始于唐代,兴盛于明清,从中国最西南的西双版纳起步,穿越苍茫无垠的原始森林,跨过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由滇入川进藏直通世界屋脊,远达西域佛国,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最险的道路,打通了通往少数民族地区和邻国异邦的国际商贸通道,架起了各民族文化多元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几经沧海桑田,历时千年的茶马古道已完成了它神圣的历史使命,如今只有古街牌楼、石板青苔、茶庄商号、马帮驿站、马掌钉铺、古道渡口、煨桑神台、傣藏图腾还试图坚强地向人们述说着它曾经的繁华,但这条以普洱茶为大宗流通商品的茶马古道终究没能延续它的辉煌,早已淹没在了原始丛林、雄关漫道、高山峡谷和雪域高原之间,永远凝固成了历史的回忆!

在茶马古道景区品鉴大益普洱茶之时,导游不经意间得知我是从蜀汉三国诸葛封地汉中来的客人,便兴奋地介绍说,云南产茶历史悠久,普洱茶名扬中外,但普洱茶与蜀汉有着颇深的渊源,相传种茶的种子就是诸葛亮南征时从蜀汉带过来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虽然我对诸葛亮也还算有些了解,唯独对他一生中战南中这一段历史知之甚少。回来后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我逐渐对诸葛亮平南中、擒孟获、改郡县、兴农桑、安民心的历史功绩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南中在三国时期泛指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诸葛亮早在《隆中对》中就向刘备提出了“据荆、益,连东吴,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北抗曹魏、以图中原”的战略方针。公元225年刘备病逝、刘婵登基后的建兴三年二月,南中以雍闿为首的大姓、夷帅便利用“刘备新死,主少国疑”之机发动叛乱,诸葛亮经过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后,上表后主决定亲率十万大军远征南中。

临行前,诸葛亮特意向参军马谡征求良策,马谡谏言: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采纳其策后,由成都出发在夔道(今四川宜宾)将大军兵分三路,由马忠率东路军直取朱褒把守的牂牁郡且兰,由李恢率中路军直取雍闿、孟获镇守的益州郡。诸葛亮则率西路军由安上沿泸水南下,讨伐夷王高定元的越雟郡。三路以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正规军对付南蛮部族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结果并无悬念,仅三个月时间高定元被阵斩、朱褒被击杀、雍闿死于非命,只有益州郡少数部族后来拥立的首领孟获成为对抗蜀军的主力。建兴三年五月,诸葛亮率军从邛都出发越过人烟稀少的山区,渡泸水、过青岭,与中路军李恢会合后围歼孟获,这即是诸葛亮《出师表》中“五月渡泸”的由来。

不过,在云南热带和亚热带原始森林中,因植物腐烂或无人处理的动物尸体在过高气温下会产生毒气,被称为瘴气。瘴气以四五月为最盛,有时有形如云霞浓雾,有时无形则腥风四射、异香袭人,给诸葛亮大军行军作战带来不少麻烦。诸葛亮研究其属性并向地人传授“想命长,水冲凉;草棚矮,住高房”的妙计,据说这就是傣族人欢庆时泼水庆贺即泼水节的由来。

克服了瘴气袭扰,诸葛亮指挥各路大军将孟获围困于南盘江上游一带,并将其擒获,可孟获却始终不服气,诸葛亮为让他心服口服,七擒七纵,终使其俯首称臣地说:“明公有天威,南人不再反叛了。”至此,历时半年,南中叛乱基本平息!

俗话说,攻城易攻心难。平叛初捷有人建议留兵南中、弃用夷人,镇压蛮夷、以除后患,而诸葛亮以一位思想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高瞻远瞩,标本兼治。他缩小行政区划,将南中四郡改为七郡,新设汉兴等十二县,以弱化统治者权力;他不在南中留兵,还大胆任用少数民族中的夷王夷帥,并授予其铁券以示信任;他与夷人首领按当地风俗诅咒盟誓结为兄弟,《庆府县志》还记载着当地武侯祠内曾保存有一通“诸葛亮武侯南征誓蛮碑”;他劝教当地人“弃山林,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命人在西州种蔓菁,后人称之为“诸葛菜”;他教民稼穑,开荒种稻,兴修水利,云南保安一带至今还有三个能灌溉的诸葛堰……难怪现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地方有孔明山、武侯祠!

建兴三年(225年)十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成功班师回朝到了成都。相传,在回成都的途中,有一小支部队士兵因途中休息时睡觉睡过了头而掉队,等他们历尽艰辛赶上大部队时,孔明为严肃军纪,决定不予收留,让他们就地自寻生路。临别时诸葛亮念其旧功,留给他们从巴蜀带来的茶籽让他们种茶为生,又把自己的帽子留下来让他们照此样式盖房子,并向云南王要来“一弓之地”留给他们耕种,据说这就是今天居住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民族乡周边的我国56个民族中最后被确认的基诺族人的祖先,他们所种茶叶即为现在的普洱茶。这些传说的真实性虽有待考证,但基诺人除崇拜自然和祖先外,对诸葛孔明的尊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诺族同汉族的密切关系。

据《三国志》称,一直到诸葛亮去世,南中地区也没再反叛,正所谓“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叛”。然而,吕思勉先生在《诸葛亮南征考》一文中认为,“要之亮之素志,自在北方;其于南土,不过求其不为后患而止。”也正是因为南平了蛮夷,才使蜀汉政权有了稳固的后方,也才有了北出祁山联吴抗魏、三分天下的底气,更奠定了三国归晋、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基石!正如顾相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52·陕西记要序》中所言:“定南中然后可以固巴蜀,固巴蜀然后可以图关中。”不难看出南中对蜀汉政权之重要,但遗憾的是,无论是《三国志》还是《汉晋春秋》中关于诸葛亮南征平乱却记其事甚略,以致被人们忽略和遗忘。

作为一条与丝绸之路一样在中华民族的孕育发展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的通道,茶马古道早已随着现代文明的涤荡而渐渐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中,但它那伴随着马蹄叮珰带动华夏文明不断向前的历史价值却永远不会消失。

诚然,诸葛孔明作为千古良相的典范,縱有隆中献策、赤壁破曹、巧借东风、智算华容、三气周瑜、空城用计、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传奇,也都只化作后人说古论今的谈资、津津乐道的故事。但作为中国茶最早由药入饮的秦巴蜀地,作为中国智慧化身的诸葛孔明长眠之地,汉水儿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是否应从中汲取智慧的力量,从而实现更好更高质量的发展呢?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三角梅的传说

正是人间三月天。坐在画案前的我,此刻倒是无心画画,却被自家阳台上几盆开的正艳的三角梅吸引着目光。只见其中一株粉色的三角梅开的最是花团锦簇、枝繁叶茂。听我爱人讲这是五、六年前我们去海南时买的,几年间虽经她悉心照料打理,却始终是不温不火、不死不活的,无奈之下家里又相继在西安买了几盆红色、紫色、黄色的三角梅。如今红色开的富贵、紫色开的雍容、黄色开的艳丽,这株粉色的终于再也耐不住寂寞,放下了她贵为非洲赞比亚国花和海南、三亚、省花、市花的身价,今年竟也怒放开来,惊艳起来,尤如孔雀开屏般格外灿烂,显得生机盎然!

三角梅的惊艳是我在前年九月,到访非洲国家赞比亚首都卢萨卡时领略过的,那是南半球非洲的春季,那象征着热情奔放、坚韧顽强与优雅浪漫的三角梅(也叫紫茉莉、叶子梅)开遍卢萨卡的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墙头内外,满眼望去,春风中摇曳的各色花朵散发着古老非洲大陆原始、古朴的芳香,让人陶醉其中,美不胜收,流连忘返。

不过,这种产自南美巴西,紫茉莉属、三色形叶子的梅花,在我国东南沿海和海南岛虽多有栽种,其形状则更像紫薇或杜鹃,加之它又多生长于赤道及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又怎能与中国人熟知的“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传统梅花同科同属,相提并论呢?

据说,这里还有一个美妙的故事与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梅花花国里,每年都会邀请花国的尊贵客人——蝴蝶仙子为梅花送来养料,可一年、两年过去了,有株梅花却始终没有得到蝴蝶仙子的光顾与恩泽,更得不到养料,这株梅花看到别的梅花都如愿以偿,很不服气,就找蝴蝶仙子理论,得到的回答竟是它长的与其它梅花形状没什么特点和区别,而且体形弱小,貌不惊人!一气之下,它听说有个叫三角市的地方,无论什么东西到了这里都会变成三角形,于是它来到三角市并如愿把自己花的形态变成了三角形。到了第三年,当蝴蝶仙子再次来到花国见到这株三角形的梅花时兴奋不已,并给了它许多养料,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子——三角梅。慢慢地,三角梅这个名号就被人们传开了,大家都想争相目睹三角梅的尊容,它也由此走出花国、走向了世界各地安家落户!

故事归故事,传说归传说,虽不可笃信,但三角梅既有梅的名号,自有梅的秉性与特质!它与腊梅、杏梅一样都有着无惧寒暑、凌风傲雪、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精神品质,正如伟人笔下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尤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然而,三角梅与龚自珍《病梅馆记》一文中产于江宁龙蟠、苏州邓尉、杭州西溪的,因崇尚梅花并以曲为美、以攲为美、以疏为美,从而被文人画士们扭曲、束缚、肢解、摧折的病梅相比,三角梅又是幸运的,它虽离文人画士很远,却离旷野自然很近。它无论生长在世界哪个角落,都以热情奔放、艳丽夺目的形象受到人们的喜爱……

沉思中,我爱人端了盆水走过来准备浇花,我知道这是她每天最快乐、惬意的时候,因为这些盛开的花儿是她整个冬天的寄托和希望!看我坐着发呆,提醒我该画画了,可当我拿起笔,却不知该画点啥?那就画幅梅花吧,无所谓五瓣的还是三角的,春天里,它们或许都能代表平安和吉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