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计算赋能未来银行发展
2022-07-24
银行家 2022年7期
编者按: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已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银保监会消保局于今年开展银行业保险业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推动银行业保险业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提升个人信息使用的规范性,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权。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既是高度依赖银行治理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以及数据技术能力的实务性工作,也是渗透在银行文化与管理基因中的数字化思维与数据道德的重要内涵之一。
我国银行金融机构近年来在治理框架、管理体系、操作运营方面开展了大量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安全的实践工作,在积极满足各项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同时,保障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益,优化隐私保护体验;并积极探索在保障个人信息与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利用隱私计算等新兴数字技术为银行开展数据安全共享和价值挖掘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流通、激活数据潜能,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对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承接上期“未来银行数据能力”专题,本期特邀微众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南青,苏州银行副行长李伟,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及其合作伙伴,普华永道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合伙人翁泽鸿团队,撰写隐私计算相关主题文章,为我们揭开隐私计算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