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网格化教研行动实践与探索
——以厦门市某区教研发展为例

2022-07-23黄梅玲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16期
关键词:片区教研学科

黄梅玲

(厦门市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厦门 361000)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发表讲话,对把握科技创新与发展大势,普及科学知识和提高科学素质提出明确要求。《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也明确指出小学科学的课程性质、理念和教学设计思路,强调小学科学教学应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不断加强小学生科学学科教育,使学生从小就能够快速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对小学科学教师、教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现实要求。

结合本区域现状,笔者以“厦门市某区小学科学网格化教研行动研究”为抓手,开展教研行动研究,探索基于区域实际的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及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发展之路。

一、现状的喜与忧:师资队伍专业化、年轻化程度高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

笔者所在厦门某区,共有小学科学专职教师90 人,其中入职五年内的青年教师79 人,占比87.8%,50 岁以上教师2 人占比2.2%,区域教师平均年龄29 岁;研究生学历12 人占比13.3%,本科以上学历76 人占比84.4%。可见,本区域小学科学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且学历水平较高,是一支充满活力、有无限可能的学科团队。但是问题同样突出:一是区域有近百所小学千余个教学班,师资严重不足,专业专职教师资源匮乏;二是小学科学学科任教老师专业背景不尽相同,对他们而言此学科是二次学习与专业整合;三是区域城乡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布不一,学生及家庭的整体科学素养程度不高,给教师工作与专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国家、省市教育质量监测的有序开展,教师工作压力大,专业提升诉求强,立足现实创新发展进而提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刻不容缓。

二、探索与行动:网格规划,区域推进

(一)顶层设计,规划片区设计区域大网格

针对本区域学校分散、师资力量不均衡的现状,全区以“加大专业引领,促进校际联动,夯实教研细节”为思路,对全区划分网格化片区,网格内科学教师安排带教(青蓝紫结对工程、精细化结对)。将全区小学划分为五大片区(网格),五、六所小学为一格,“格格”相连,以“联片研训”的形式组织教研活动。划片时,全区将研究水平较高的学校合理地搭配到各片,并选定和落实好片负责学校和每次活动的组织学校,安排好活动频率。

(二)组建多元团队,形成科学教师队伍网格

1.成立学科优势团队。打破校际限制,通过教师专业背景分类汇总,打造学科优势化龙头。教师团队中物理、地理、生物专业教师较多,教师们按学科分别成立小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团队,制定学科教研计划,设计基于课程体系需要的活动等,体现区域师资的优质精尖。除以上外,全区本着专业优势、慎重集约的原则组建了共计四支专业团队,每支队伍10 人左右,他们设计并实践验证可用的活动在大片区内广泛推广,保证了教学内容的专业及对学生的适切。

2.成立专项攻坚团队。教师成立了科学实验理论现实转化攻坚团队,不限学科的教师构成,主张及时的头脑风暴和学有余力课外延展,目的是为以教材为蓝本使用现有实验并优化,结合地方特色开展设计延伸。例如讲授《热空气会上升》一课,首先以课本实验展示,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空打开塑料袋,观察塑料袋内充满热空气后上升,然后带领学生做释放孔明灯实验,一起赞叹于古人的智慧,再次根据南方气候特征引入“回南天”现象等,关于热空气原理涵盖学生能理解的知识范畴,并完成基本实验操作引发学生现实感悟,成为五育融合的范本。这样的队伍在学科实验活动整合、校本教研活动中发挥出色。

3.成立评价团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很明确的告诉教师做学问不仅博学、笃行更要审、思、辨。特别是科学学科,我们必须保证学科的内容的专业、学情的吻合、效果的显著。因此评价是学科发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全区通过外请学科专家、整合区域名师资源等方式组建学科评价团队,在强化科学有效多元发展的同时,保证课程标准得以贯彻落实。

(三)点面结合,提升区域网格教研实效

学校教研组、片区教研团队、多元项目式团队都可以成为教研活动中具体的一个点,平时教师按就近合作项目需求开展教研活动。各点并非孤立的特性,无形中诱发校外、片区外、区域内的教师互动、支持与讨论,这就形成一种研讨的多面:教学研究、项目发展、评价。在这种点面结合教研实际发生中教师个体觉察、反思和实践,遇到问题,及时通过区域层面来整合解决,再反馈于各点、各面,同时区域面也不断积累、获取和反哺各点、面,形成螺旋上升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为在这唯一的区域教研群内及时反馈在“联片研训”活动中,各片可推出最具特色的主题研讨,也可采取同课异构、教学沙龙、专题讲座、集体备课、课例研讨等多种形式进行校际研讨交流。每次“联片研训”活动,活动主评人精心筹备,各环节安排落实,每位教师都能学有所得。教师还组建了科学学科核心组成员,参与片教研活动。“联片研训”活动范式打破了“一校为本”和“单兵作战”的传统格局,增进了校际沟通、片区沟通,专业互通、互补,弥补了区域内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困顿。

三、收获与成长: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与坚持不懈的行动,小学科学学科成绩斐然。

(一)国测、省测成绩斐然

1.2019 年本区域四年级学生接受省级科学质量监测,成绩量尺分数比全省均值高14分,学业表现达水平Ⅱ及以上(即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的比例为81.2%,与全省均值相近;监测中根据学生的作答,报告中指出笔者所在区科学教师素养高的比例为67.6%,比全省均值高10.8 个百分点。本区域各校之间学生成绩的总体差异较小。

2.2020 年四年级接受国家级质量监测,从量尺分数看,本区域四年级学生的科学成绩平均分为548 分,高于本省13 分,高于全国40分,在全国所处的等级为8 星。从水平等级看,本区域四年级学生科学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91.5%,高于本省2.5 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1.5 个百分点。

本区域四年级科学教师探究教学水平高和较高的比例之和为86.2%,高于本省22.9 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3.8 个百分点,在全国所处的等级为10 星。并且笔者所在区各校之间学生成绩的总体差异较小。

(二)科技特色点面开花

努力总会得到回报,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涌现出一批由网格化片区教研为班底成长起来的名师领衔团队。特别是大嶝中心小学(大嶝片区)邱火星科技团队。在邱老师的带领下,在科技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厦门市“科技基地校”称号、福建省“科技基地校”称号、国家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称号。学生团组成绩闪烁。邱火星老师带领下的教师团组,五年来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科技竞赛冠军金牌5 枚、银牌1 枚、铜牌6 枚。获得国家级科技竞赛奖达63 人次,获得省级科技竞赛奖72 人次,获得市级科技竞赛奖345 人次。教师团组成绩斐然。邱火星老师荣获教育部“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称号,连续多年被教育部等单位评为科技“优秀辅导员”,获得了市“优秀教师创优奖”和区“优秀教师”等称号,同时教师团组的老师也获得了可喜的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片区教研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超学科”来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