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辉:“能给社会带来价值的奋斗更有力量”
2022-07-23张惠清
张惠清
2022年4月的一天,济南的张老先生与患病的妻子再次踏上赴北京求医之路。在济南西站入口,他拨通一个电话。片刻,一位身着铁路制服的年轻人热情地从站内赶来,用轮椅将患者推进站,安全送上车。
两年来,张老先生和妻子多次往返北京与济南,每次都由这位年轻人轮椅接送。张老先生对年轻人的称呼,从最初的“同志”到后来的“小伙子”,如今亲切地叫他“善辉”,两位老人心里早已把他当成自己的亲人。
这个年轻人,就是济南站济南西客运车间客运员、“善辉善行”服务队队长胡善辉。
31年前,一张“大鼻涕”男孩的照片,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为希望工程宣传标识之一,让这个名为胡善辉的男孩受到全社会关注,不少爱心人士捐款捐物,为他送去温暖和关爱。
31年后,当年的“大鼻涕”男孩已成为京沪高铁济南西站一名客运员,担任车站“善辉善行”服务队队长,在服务旅客的一线岗位上默默坚守,贡献青春力量。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胡善辉说:“我在党和国家希望工程的关爱下成长起来,我有责任把希望工程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山、土、石……”1991年初春,河南省新县八里畈镇王里河村一间四处透风的教室里,一个小男孩正看着黑板大声朗读,眼神中写满对知识的渴望。吹进教室的寒风冻得他鼻涕直流,他将冰冷的小手放进裤兜里。
这一幕吸引了从这里路过的纪实摄影师解海龙,随着手中相机“咔嚓”一声,画面被永久定格。
那一年,胡善辉八岁。
不久后,这张“大鼻涕”照片发表,与“大眼睛”、“小光头”等照片一起,迅速成为“希望工程”标志性照片,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求学境遇引发社会关注。这张照片,也改变了胡善辉的命运 。
“拍这张照片,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当时父母都生病住院了。”胡善辉回忆。
胡善辉的家乡王河里村,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当年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在这块土地上,他的童年过得并不轻松。“小时候没穿过新衣服。一年里,我和哥哥只有生日那天能吃一次鸡蛋,过年时全家才吃一次肉。从小我就放牛、砍柴、采茶,挣钱交学费,每学期18元学费分多次才能交齐。”
事实上,胡善辉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照片会打动那么多人,他甚至没有察觉到自己被拍下来。直至两年后,这个“大鼻涕”男孩第一次感受到远方的温暖。
1993年,胡善辉收到一封来自广州的信。这是一名大学生姐姐,她将杂志上的“大鼻涕”男孩照片小心翼翼剪下来寄去,鼓励他要对未来充满希望,要好好学习。信件里,还有一并寄来的5元钱。接下来,这位并不富裕的姐姐持续资助了胡善辉一年多。
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更多陌生人的资助,书本、衣服、生活费等。“那几年,足足有几十位好心人一直奉献着他们的爱心,我时刻感受着亲人般的温暖。”这样的资助一直持续到胡善辉初中毕业。
父亲用最朴素的话语教导胡善辉和他的哥哥,“素不相识的人在我们最困难时帮助了我们,你们一定要懂得感恩,不管以后走入社会什么岗位,能搭把手一定要搭把手”。
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依旧很困难,父亲疾病缠身,为早些承担家庭责任,胡善辉最终决定终止学业,到县城一家酒店当一名学徒工。其间,他就读的小学重建希望小学,胡善辉积极回母校帮忙,并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10元钱捐赠给学校。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捐赠。
“我希望以自己微薄之力,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让我们农村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胡善辉说。
“在酒店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总觉得心里少了点什么,我想有更大的舞台,报答党和国家以及曾经帮助过我的人。”2002年,胡善辉辞去酒店工作,参军入伍,献身国防,到部队这所大学校继续锻炼、提升自己,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2003年,黄河大水泛滥,胡善辉所在部队接到命令,进驻黄河大堤,抗洪救灾。抗洪期间,部队与灾区乡亲们结下深厚鱼水情,身边党员同志们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精神更让他动容。
他认识到,让老百姓平安幸福地生活,就是他最该追求的目标,而这,也正是共产党员的初心所在。2004年,胡善辉正式递交入党申请书。由于表现优异,两年后,他通過组织考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能在人民最需要时贡献力量,他刻苦训练,努力学习军事技能,几年间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嘉奖4次、优秀士兵7次。
在部队期间,胡善辉坚持拿出自己的一部分津贴,为“希望工程”捐款。在他带动下,很多战友也加入献爱心的行列。
2016年,入伍14年后,胡善辉转业。当时,他面临诸多选择,但最终选择铁路。“在济南火车站军代处的工作经历,让我了解了镌刻在铁路职工心底的一句话,‘人民铁路为人民’,这里更容易实现我报答社会的想法。”
胡善辉来到济南西站,经历客运、后勤等多个部门不同岗位的实习,2017年顺利转正。这一年,济南西站创建的“高铁儒行”文化品牌,开始在全站进行推广。这个文化品牌,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铁路企业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宗旨相结合,让胡善辉深受触动,“我找到了我的使命所在”。
在车站支持和帮助下,以胡善辉名字命名的“善辉善行”服务队顺利组建,胡善辉担任队长一职。自此,济南西站诞生了一支热情、主动、专业的服务力量,为前来乘车的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帮扶服务。
在重点旅客服务专区“关切中心”,当年“大鼻涕”的照片与胡善辉现在的工作照一起被贴在墙上。“我为自己代言,是为了激励自己不忘初心、不忘感恩,更好地帮助更多旅客。”
3月14日,拄着双拐的刘先生刚下出租车,就坐上了胡善辉推来的轮椅。在车站关切中心休息间隙,胡善辉已经为他打印好购票信息单,为他联系好到站的轮椅服务。“你们服务太贴心了,小伙子,我为你点赞!”刘先生上车后对胡善辉连声道谢。
作为“善辉善行”服务队队长,胡善辉忙碌的身影出现在车站各个角落。推着轮椅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搀扶身怀六甲的孕妇,寻找走失孩子的父母,帮助旅客应急改签,交付旅客遗失的物品,联系病重旅客就医,掏钱给遇困旅客购票……他勤勤恳恳、默默奉献,他认为,“能给社会带来价值的奋斗才更有力量”。
有一次,胡善辉送一位70多岁的老人出站。因为天降小雨,胡善辉用一把雨傘将老人一路护送到公交车站。到达公交车站时,老人突然发现,胡善辉光顾着照顾她,大半个身子已经湿透,老人自己却没沾上一滴雨水,禁不住赞叹:“年轻人,好样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心比心就是我们服务的出发点。”在胡善辉带动下,“善辉善行”服务队创新特色服务,通过微博线上留言、电话预约、车站现场求助等方式,细化重点旅客的服务项点,解决行动不便的旅客出行最后一步的困难。
每天接待上千名旅客,接听数百个问询电话,在候车室、站台之间行走25000多步,这就是胡善辉和同事的工作日常。每逢节假日,随着车站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老年和儿童旅客明显增加,胡善辉的工作量也随之直线上升。但他从不喊苦喊累,坚持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每当旅客带着真诚的笑容表达谢意时,每当旅客带着舒适的体验乘车而去时,胡善辉觉得,所有的劳累都烟消云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家乡的疫情时刻牵动着胡善辉的心。
得知家乡防疫物资紧缺后,他毫不犹豫捐出500元用于购买防疫物资。他说:“钱不在多少,主要是一片心意。相对于我的成长,家乡和社会给予我的帮助,这点心意微不足道。”胡善辉又先后通过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发起的支援家乡抗击疫情活动捐款捐物。作为国家希望工程资助政策的受益者,他曾经先后捐助过几十个贫困儿童,还曾设立“帮扶基金”。
如果说默默奉献是胡善辉“小我”的自我实现,那么紧密接轨时代、丰富服务内容,用奋斗的足迹传递关爱和温暖,正是把“小我”融入“大我”的使命担当。
在干好接送重点旅客、办理应急改签、解答旅客问询等工作的同时,胡善辉带领团队转变思维方式,开展服务课题攻关,先后推出“为老年旅客代查健康码,为接站旅客打印送站凭条,为重点旅客制作‘爱心暖阳贴’,为特需旅客提供免费电话”等创新服务。他们在疫情期间推出了“无干扰一键求助”服务,旅客可与工作人员视频在线交流,减少近距离接触。
“通过12306平台、客服热线、重点旅客服务台三种途径,坚持用心倾听、用心交流、用心体会、用心思考、用心感化、用心做事,零距离为旅客服务。”今年,胡善辉总结提炼的“360全方位服务工作法”推出后,深受广大旅客欢迎,旅客出行体验不断提升。
聚焦特殊旅客需求,胡善辉大胆创新,推出“泉水七音符”“零星旅客三告知”“残疾旅客四提醒”“亲情快递服务卡”“条形码免费寄存”“孕妇专用通道”“暖阳暖心你我同行”等服务,成为济南西站服务旅客一大特色。
胡善辉坚持“用善的光辉指引善的行动”。多年来,他带领服务队共接送重点旅客1.4万余人,收到锦旗60多面、感谢信表扬电话上千个。他先后荣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之星”,山东省总工会“山东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国铁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国铁济南局“十大服务明星”等荣誉。他所带领的“善辉善行”服务队也获得了“全国青年文明号”、国铁集团“党内优质品牌”等荣誉。
胡善辉的感恩善行不仅影响着服务队成员,也在影响着正在上初中的儿子。“爸爸,你那时穿的衣服这么破旧吗?”儿子对他那张“大鼻涕”照片很感兴趣。“是呀,多亏当年很多好心人的帮助,爸爸才有了今天。你要珍惜现在的好条件,有机会也要帮助别人,好不好?”“好!”父子之间,这样的对话常常发生。如今,遇到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儿子总会慷慨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献上一份爱心。
从1989年至今,“希望工程”已走过33年,无数和胡善辉一样的贫困孩子受益于此,并将从“希望工程”中收获到的爱与温暖接力传递。
爱心可以传递,一颗心足以暖到一片心。胡善辉说,他不会止步。当年的“大鼻涕”男孩伴随着高铁一声声汽笛召唤仍在奔向生命的远方,让爱和温暖无限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