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视域下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2022-07-23李新艳
李新艳
黄河档案是人民治黄生动实践的真实记录,是一代代治黄人智慧的结晶,承载着黄河治理的历史记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黄河文化的重要纽带。对黄河档案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不仅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黄河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路径。
近几年,对“数字人文+档案”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为档案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文章拟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研法,对黄河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梳理,了解现有黄河档案信息资源类型、特点及分布。采用网络调研和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数字人文机构开展的相关数字人文项目进行梳理,分析数字人文项目的资源建设、平台建设及技术应用等方面内容。在充分了解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和相关数字人文项目的基础上,提出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思路,并对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一、黄河档案信息资源调研
(一)黄河历史文化档案信息资源调研
黄河流域在商朝时期开始有历史记载,甲骨档案就是在商朝时期出现的,甲骨档案真实地反映了黄河流域商朝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自此,先后有20多个朝代定都黄河流域,也因此留下了许多极其珍贵的各类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都是整理重现或者研究黄河历史文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资料。
黄河流域所涉及的历史文明主要包括:半坡文化、老官台文化、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贾湖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北辛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其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知网检索为数据来源,共检索到马家窑文化相关文献702条、仰韶文化相关文献3 871条、龙山文化相关文献4 375条。以龙山文化为例,其在知網中的总体趋势分析情况如图所示。
(二)黄河风俗人情档案信息资源调研
在母亲河的滋润下,造就了黄河流域独特的风俗人情,形成了独特鲜明的黄河地域风俗文化。黄河流域地域辽阔,不同的区域由于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不同民俗。例如,黄河下游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黄河流域的风俗人情不仅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一定独特性,这独特性又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及民俗风情中。
1.日常生活方面
在对黄河流域日常生活信息资源调研中发现: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居民付出较多,如织其衣冠、筑其梁屋、果其口腹、担其出行等。尽管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极其平常普通的举动,但也体现出黄河流域传统习俗的相关内容。
2.节日庆典方面
在对黄河流域节日庆典信息资源调研中发现: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发源地之一,其节日民俗更是具有丰富多彩及原生性的特点。
3.民俗风情方面
在对黄河流域民俗风情信息资源调研中发现:黄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其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黄河流域的民俗风情极具特色和魅力。通过对黄河流域民俗风情的采集,可以得出黄河流域的民俗具有多样性、开放性、连续性等特点。
(三)黄河地质生态档案信息资源调研
1.地质方面
黄河流域具有能源资源富集、战略性矿产资源丰富、耕地质量总体良好、生态类型多样、地质遗迹类型多样等有利的资源环境条件,不仅蕴藏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而且清洁用煤和页岩气、煤层气、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禀赋好、占比高,地热、干热岩开发潜力巨大;还具有良好的农牧业基础,其粮食和肉类产量占到全国1/3左右;孕育有典型的黄土地貌、风成地貌、沙漠戈壁地貌,还有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咸水湖、盐湖及世界独有的和政羊化石等。
2.生态方面
黄河流域是生态脆弱区,同时还存在生态退化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上游的高原冰川、草原草甸和三江源、祁连山,以及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和黄河下游的黄河三角洲。黄河上游受气候暖湿化影响,冰川退缩,冻土消融加速,三江源区草地出现退化;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0多万平方千米;黄河下游三角洲滨海天然湿地退化萎缩严重。
(四)黄河水灾赈灾和治理保护档案信息资源调研
黄河滚滚,生生不息,既滋养了中华儿女,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水患灾难,中华儿女在同自然灾害的不断斗争中积累了一定经验,留下了不少黄河水患的记载,各朝各代救灾赈灾、治理黄河的记载,特别是人民治黄以来,更是留下了大量的黄河水患治理、水利工程修建的资料。这些珍贵档案为科学治理黄河、规范保护利用黄河,促进黄河事业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五)黄河重要历史人物、治水先驱的档案信息资源调研
衍生于黄河流域的上下5000年华夏文化,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古圣先贤,从尧舜禹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再到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黄河流域涌现出无数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如伏羲、大禹、孔子、司马迁等都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历史人物,这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
治理黄河算是历史上最频繁也最困难的治水工程了,在与水患的斗争中也涌现了无数治水先驱,如贾让、王景、王安石、潘季驯、靳辅、陈潢、栗毓美、林则徐等,都是弘扬宣传黄河文化的重要资料,是讲好黄河故事的很好素材,他们的治水活动事迹形成各种档案资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
二、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意识不强
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管理创新意识弱的问题。以黄河防汛为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黄河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但仍然有部分老档案员比较保守,他们认为可以用传统方法完成治黄工作任务,为什么必须采用新的工作方式呢,有时还会出现排斥现象。一些年轻档案管理员,他们虽愿意接受新技术,但对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之间的关系理解还不够深入,同时对档案信息化漠不关心,也没在此方面进行积极创新,影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与效率。
近年来,尽管政府对黄河档案信息化进行了大力宣传,档案管理人员对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有了初步认识,但仍然缺乏系统性的建设机制,没有明确统一的目标,缺乏全局建设的理念。
(二)资金投入不足
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专业设备和相关软件,而软件的投入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档案信息资源系统还需一定的维护费用。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尽管防汛指挥信息化建设走在前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系统与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却不足。
1.系统设备相对落后
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离不开专业的设备和软件,而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資金投入不足,致使相关的设施设备以及配套软件相对比较落后。例如,在防汛工作中,档案信息化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管理人员将无法及时、准确地查询相关信息,从而无法顺利开展防汛工作。
2.系统维修困难
在运行过程中,黄河档案信息资源系统由于系统数据庞大且运行量大,经常出现问题,需要维修人员定期检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维护费用紧缺,工作档案信息系统的维修相对比较困难。
3.研究不理想
黄河档案历史比较悠久,涉及的内容也比较丰富,是中国具有地域特色的重要档案资源。但是,对其研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第一,研究人才专业技术水平低。对于黄河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应的研究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同时,由于前期对数字人文技术的忽视,黄河档案的专业研究人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人才结构也不合理。
第二,研究方法多为定性研究。国内对于数字人文背景下黄河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多集中于实践经验的简单总结,并没有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三、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措施
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对信息技术及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是对传统的黄河档案建设的升级改造,是推动黄河档案现代化的必然途径,通过对黄河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可以为黄河灾情处理提供借鉴。下面分别从加强档案宣传,提升档案创新意识;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档案基础设施;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三个方面介绍解决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档案宣传,提升档案创新意识
在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档案宣传工作是增强黄河文化及发展黄河档案事业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加大对黄河档案信息资源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对黄河档案的创新意识,进而提高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质量,推动黄河档案信息化。
1.持之以恒
在黄河档案宣传过程中,档案工作人员要起到示范作用,利用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业务指导等机会,宣传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黄河档案信息资源系统查阅信访信息、堤防管理信息、河道整治信息等,而且该项工作要持之以恒,进而扩大黄河档案信息资源系统的影响力。
2.转变观念
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要转变观念,从之前“你求我供”的被动服务转变成主动服务,在网上主动提供相关服务。这就需要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中要注重黄河档案的价值开发,增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性,从而实现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人们档案查询的便捷性。
3.档案信息深加工
加大黄河档案宣传力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争取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入,进而对黄河档案进行深加工。在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可以对黄河档案信息进行开发、利用,引导人们正确使用黄河档案信息资源系统搜集信息。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档案基础设施
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建设战线较长、档案信息量较大、信息采集难度较大,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离不开现代化设施设备的支持,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1.加大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基础设施的投入
档案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的核心,因此,加大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基础设施的投入,可加快黄河档案信息化建设,例如,购置黄河大堤上的涵闸采集设备、控导工程采集设施等。
2.加大维护费用的投入
黄河档案信息资源系统的运行离不开人员的维护,因此,加大系统维护费用的投入,可保障信息资源系统正常运行,从而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为黄河档案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黄河档案信息资源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其中技术含量较高,并且在建设、使用与维修方面,需要精通信息技术及掌握现代水利知识的高技术人才,因此,黄河档案信息资源人才成为资源建设的关键所在,对黄河档案高技术人才实施培训成为必要措施。
1.专业技术培训
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在采集过程中会运用大量的专业技术,例如,红外线传感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可以对黄河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为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培养大批熟悉信息采集技术、水利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满足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专业技术需求。
2.信息化系统培训
黄河档案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采集数据信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在系统操作过程中也需要专门的操作人员,可以对黄河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系统培训,从而提高系统操作的效率。例如,智能化防汛指挥系统的建立,可以提高灾情、旱情信息监测的准确率,有利于对黄河流域洪涝灾害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后,可以加快其操作速度,进一步提高灾情预报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