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朝杰:初心如磐,笃行不怠,做建筑行业的先行者
2022-07-22叶召梅,胡静
本刊记者 叶召梅 胡静
曾朝杰,超限结构抗震、城市更新及岩土工程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上海同建强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上海联境建设集团董事长、上海市四川商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产业分会会长、国家核心期刊《建筑结构》创刊 50 周年优秀审稿专家;参编著作:《建筑桩基设计与计算》《高层建筑基础分析与设计》《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
在采访中,曾朝杰认为,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形成企业特色是关键,要有特色的技术、特色的产品、特色的项目。
以技术研发为抓手,赋能建筑全产业发展
上海同建强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建强华”)作为建筑设计行业的中坚力量,至今已有 35 a 的发展历史。其前身为 1986 年创立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校办设计公司,2002 年转制为民营设计公司并在 2006 年取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同建强华是一家全方位、多元华、国际化的设计公司,项目涉及广泛,覆盖建筑全产业链。
业精于勤,砥砺深耕,同建强华已与国内外各大优秀企业建立了广泛的长期合作关系,项目案例遍布各地。曾朝杰带领的队伍作为公司的核心团队,参与了西安长安集、中国人寿安徽总部、珠海留学博物馆及文化产业综合体、顶新国际上海总部办公中心、上海青浦 17 号线漕盈路站轨交综合体、深圳市第十四高级中学等知名项目的设计,还担任陆家嘴“两件套”(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的课题专项设计顾问、张江科学会堂结构顾问、航天科技城项目结构顾问、虹口区广中社区项目结构顾问等,在建筑土木行业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中国人寿安徽金融中心
参编作品
作为同建强华的总工程师,曾朝杰把握行业脉搏,始终站在行业前沿位置,致力于公司技术创新和研发。曾朝杰介绍,除了投入人力,同建强华每年还会额外投入 50~80 万元用于科研项目研究,并取得了不错成果。2019 年 9 月,同建强华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钢筋混凝土教研室合作,联合展开“无梁楼盖体系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研究,并于 2020年 9 月成功申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无梁楼盖地下车库坍塌事故分析及设计施工风险控制关键技术”,且即将结题;2019 年 11 月,与同济大学合作申请并获批上海市标准《地下结构隔排水主动抗浮技术标准》;2021 年 9 月,与同济大学、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共同参与编制《上海市板柱—剪力墙地下结构技术标准》。以上课题的研究与标准的编制是同建强华科技成果与实践经验的转化,也是同建强华紧跟时代发展、创新驱动的表现。曾朝杰作为项目研究的第一完成人与朱合华院士合作,体现了其作为企业领军人物的高瞻远瞩以及深耕土木建筑热点课题、敢为他人先的敏锐目光。
以价值实现为根本,致力解决行业难点问题
“我们在不断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注重社会价值的实现。”曾朝杰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应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价值的实现才是根本。
曾朝杰致力解决行业痛点、难点,积极参与众多行业标准与规范的编制,将行业先进技术通过标准与规范的广泛实施与应用,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繁荣发展。近年来,曾朝杰参编了GB/T 51130—2016《沉井与气压沉箱施工规范》、DGJ/TJ 08-2073—2016《地下连续墙施工规程》、CECS 709—2020《波纹钢板组合框架结构技术规程》等行业规范。这些土木建筑规范的编制旨在总结行业经验,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建筑作品;同时,这也符合目前节能减排的要求,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建设领域的体现。
建设成本一直是工程领域关注的焦点,而这也是同建强华一直努力的方向之一。曾朝杰认为,建筑的功能是第一位的,美感排在第二位,建设成本排在第三,以上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符合世界潮流且低碳节能的高性价比作品。在实践中,曾朝杰参与的工程项目通过科技的加持为客户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比如 2004 年的南通金童苑项目,在采用桩基变刚度调平技术后,节约建设资金约 716万元;再如 681 会所项目,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建设,采用变刚度调平技术后,保守估计节约建设资金超过 700 万元;五角场第六角创智汇项目节约建设资金 1200 余万元;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高层建筑长短桩基础后,仅基础底板就节约资金上亿元。
有句公益广告语说:“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如此,每个企业前进一小步,便是整个行业前进一大步。曾朝杰作为上海市四川商会建筑建材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发挥自身企业引领作用,凝聚商会 200 多家企业力量,搭建共享交流平台,整合商会企业资源,实现企业的互帮互助、协同发展,共同促进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
以人才培养为着力点,打造人才聚集地
人才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曾朝杰看来,人才并不只是学历的代表,更多是要靠企业和社会的培养。学历或许是一个人进入企业的“敲门砖”,但想要在企业和社会上长远发展,自身能力的强大才是关键。那么,同建强华是如何培养人才的呢?曾朝杰给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放手让员工去做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升。作为企业,应该要有能承受员工犯错的宽容度,也要有更多的平台与机会让员工参与,做出成绩。对于员工而言,项目经验也是自身能力的体现和对外展示的名片。
接下来,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不得不考虑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人才培养出来了,人才流失该如何解决?人才流失关键是要留住人才。据介绍,同建强华会在员工购房困难的时候给予老员工 5 a 期无息贷款作为首付,缓解员工生活与工作压力;鼓励员工评选职称,提升员工成就感和社会价值感;提供员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薪酬的同时也创造更多员工展现自我的机会。“知人善任,为我所用,做到与员工共同成长。”曾朝杰缓缓说道。
而从个人角度来看,曾朝杰也是不断通过自身的发展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在早年毕业时,曾朝杰创立了一整套“城市更新中的新技术”(如免支撑拆除承重墙);2000 年,曾朝杰开发过“超明星地基强度与沉降计算软件”,还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 年又先于相关规范出版之前,参与撰写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层建筑基础分析与设计》;同年,还与朋友一起捐赠价值 52 万元的抗震房给四川地震灾区都江堰,免费提供抗震专利技术给四川地震灾区使用。
无论是作为公司的领头羊,还是从其自身发展而言,曾朝杰都秉持“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深入钻研、专注行业发展,在要求员工的同时也发挥自身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