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触摸青春苏州
2022-07-22张建
张建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有这样一批青年,他们是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青年手艺人和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他们被称为新兴青年。
为激励好、引导好、凝聚好新兴青年群体,团苏州市委依托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创新推出多个“青”字号文化服务项目,持续为新兴青年赋能。
除了新兴青年群体,团苏州市委还为不同青年群体提供“文化大餐”。2021年,团苏州市委联合相关部门推出“文化惠青”服务项目,通过阵地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等方式,为青年搭建专属文化平台。
“满天星”计划,让新兴青年成为“明星”
1985年出生的史志晔是苏州吴中区的红木家具手工艺人,也是“苏作红木家具”的非遗传承人。
史志晔的家族五代人从事木匠行业。他从小耳濡目染,看着父亲制作红木家具。2008年,他大学毕业面临人生抉择,父亲找他谈话,希望他回家传承红木手艺。
他没有马上接班,踏踏实实做了两年工人,把所有的工艺学了一遍。如今,他已经接手家族企业,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手艺人。
史志晔所在的吴中区,汇聚了大批从事传统技艺的青年手工艺人。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2017年,在团吴中区委的帮助下,史志晔牵头成立吴中区青年手艺人协会。协会组建了由手工艺大师、文化市场创业导师组成的成长导师团,以师徒传承的方式推动青年手工艺人创新创业。
协会出色的工作引来团苏州市委的关注,苏州市新兴青年联盟成立后,史志晔被吸纳进来,并被聘为苏州市新兴青年联盟副会长。
现在,在联盟和协会里,与史志晔同龄的手工艺人有近三百人,包含苏作家具、核雕、玉雕、手工、刺绣、缂丝等多个行业。
史志晔说,联盟和协会带动的人群很广,每一个手工艺人都会带动一个群体。每年,联盟还会吸收有意愿的青年加入,也会主动招募一些优秀的人才。
联盟平时会举办展览、展示和技术交流活动,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不同行业之间也会相互帮衬。
作为苏州市新兴青年联盟副会长、吴中区手工艺人协会会长,史志晔积极引导联盟和协会的成员配合团组织开展活动,如展览、展示、校园授课、讲座等,同时,还会推动相关政策落地。
史志晔和共青团结缘的故事,正是苏州共青团服务新兴青年群体的缩影。
为有效服务新兴青年群体的成长发展需求,扩大共青团工作覆盖面,2017年,团中央决定在全团实施服务新兴青年群体的“筑梦计划”,苏州即为全国首批“筑梦计划”试点城市之一。
为推动“筑梦计划”落地见效,团苏州市委面向新兴青年群体创新实施“满天星”计划,优化“首选苏州”的成长发展环境,激励新兴青年投身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和“江南文化”品牌建设。
“满天星”计划为史志晔以及和史志晔一样的新兴青年提供了成长的舞台,老手艺、新技術,老传统、新想法,时刻在碰撞、融合、成长。
“文化惠青”服务青年人,留住青年心
从全市层面看,新兴青年只是青年群体的一部分,为进一步满足不同青年群体的文化需求,强化文化对青年的引领作用,团苏州市委还为青年提供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大餐”。
“文化惠青”就是这份“文化大餐”的重头戏。
“文化惠青”共有十个服务项目。“文旅惠青—非遗青春号江南文化体验”让青年在互动体验中领略非遗传承、苏式传统文化等各类艺术风采;“戏剧惠青—大学生戏剧活动月”让青年在趣味横生的舞台戏剧中,感悟戏剧的内核和魅力;“暖心惠青—快递小哥文化关怀”让公众了解快递小哥的辛苦,并为他们送去关心和抚慰。
此外,还有“文创惠青—青年文创作品创作展演”“都市惠青—都市青年公共文化配送”“风采惠青—江南文化·新兴青年说”“艺术惠青—苏州青年艺术节”“社群惠青—青年文化服务联盟”“阵地惠青—青年文化服务基地”“平台惠青—青匠BOX直播秀”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鼓励青年发挥所长,积极参与。
配合“文化惠青”服务项目,团苏州市委还专门设立多个青年文化服务基地,如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U青年文化空间”、苏州工业园区李公堤文化创意街区等等。根据青年们的不同需求,团市委还会进一步拓展活动内容。
文化浸润,细雨无声。
轻松愉快的活动背后,传递的是苏州的历史底蕴、时代追求与蓬勃青春之美。
史志晔也在“文化惠青”服务项目中找到了用武之地,“‘文化惠青’为青年手工艺人搭建了展示、传播和传承的平台。”
有服务项目,还得有能够吸引眼球的活动内容。
为此,团苏州市委从2021年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配送菜单中选取优质项目,形成苏州市公共文化惠青专项配送清单,开展“精准”配送服务,如针对青年文化服务基地开展配送,针对特定青年群体开展配送,针对青年个性化需求开展文旅融合类、非遗传承特色活动类的配送等。
在活动传播方式上,也进行创新。在“文化惠青”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采用新闻报道、项目总结报道的方式以外,还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与网友互动;精彩的活动花絮在短视频平台传播,让活动进一步发酵。
“文化惠青”服务项目为青年群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史志晔表示,“文化惠青”服务项目集聚了文化业态力量,助推了产业化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青年手工艺人更好地将技艺传承和市场化消费协同发展,引领了现代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消费趋势。他说:“我是这方面的受益者,也是推动者和引领者。”
一座城市,留住青年的心,才能赢得未来。
文化赋能,只是团苏州市委服务青年发展的工作之一。
根据团苏州市委的工作规划,未来,苏州将聚焦三个“倍增”预期目标——“让青年生活在苏州幸福倍增”“让青年创业在苏州希望倍增”“让青年休闲在苏州惬意倍增”,通过提供优质均等公共服务、升级创新创业载体、丰富文化服务供给等举措,全力打造最优青年生活发展城市环境、最优青年创新创业环境、最优青年文化休闲环境,努力将苏州建设成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先行区、示范区、样板区。
链接:
苏州新兴青年群体“满天星”计划
“星路陪伴”赋能青年文化人才,“青享文化”丰富青年文化体验,“创投志愿”引领青年文化实践。
“星路陪伴”板块,团苏州市委着力打造长三角青年手工匠人发展基地2.0版,建设“筑梦家园”,为新兴青年群体开拓活动、交流、创业空间,让新兴青年群体想得起、找得到、愿意来。同时,在政策、资金、项目上予以扶持,赋能青年文化成长发展。
“青享文化”板块,糅合苏式风雅和夜活时尚,丰富青年消费文化符号,长效打造“青·YOUNG”四大品牌——青匠BOX,打造青匠市集;青星SHOW,打造“青星剧场”;青食BAR,打造“青创夜食”;青享PARTY,打造“青春主题游”。
“创投志愿”板块,组织自由美术工作者、文化创意工作者等新兴青年群体,持续深入开展“手绘乡村·青志助力”“手绘乡村·青匠营造”“手绘乡村·青创培育”三大行动,对乡村文化特色、人物风景等进行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