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木华润京城
2022-07-21张建斌
永定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的43个县市,全程740多公里,途经北京的干流河段约170公里,是流经北京地区最长、最古老的河流。滚滚永定河水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据《中华辞海》记载,永定河的含沙量多年平均值仅次于黄河,在元代曾称之为“小黄河”,经年累月冲刷积淀,形成了洪积扇与冲积扇,为北京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人类依赖水源,依水建城,北京城正是永定河这位母亲的杰作。
永定河与北京城空间塑造
关于永定河的形成时期,有研究认为起始于距今二百万年前。最新的地质学研究表明,永定河形成不会少于三百万年,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是在今延庆、朝阳、顺义等地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据此推断在距今三百万年左右北京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引发了强烈海啸,海水倒灌入北京湾,但令人不解的是延庆与北京湾相距百公里,中间有山阻隔,海洋生物又不能生成翅膀,合理的解释就是水生物顺着一条河道逆流而上。经地壳变动,一些古生物沉入了怀来—延庆古湖,形成生物化石,这条河道经鉴定就是古永定河。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源,永定河水哺育供养了沿岸人们的繁衍生息,造就了人类的文明血脉。永定河流域很早就有人类活动。2001年,考古学家在永定河流域马圈沟旧石器遗址发现了古人类的餐具,规模非常宏大,展示了原始人类的生活面貌。在此之前,世界上尚未发现类似的遗迹。据推测,这顿“饭”距今两百万年,被誉为“东方人类第一餐”。由此,考古学认为世界人类与文化起源有两大源头,一是西方源头的东非大峡谷,还有就是东方源头的永定河大峡谷。
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各地文明百花齐放,永定河流域的文明是百花园中亮丽的一朵。1972年,山东临沂的一座汉墓出土了大批竹简,考古学家考证为失传已久的《孙膑兵法》,其中记载黄帝曾与炎帝战于反山之原。反山就是今天的阪山,地处永定河南岸的东灵山和西灵山。黄帝战胜了炎帝,双方并未因战争反目成仇,而是结为盟友,融为一体,开创了中华文明。
河流水系孕育城市发展。历史上在北京设立城池可以追溯到周初,都城以永定河为界,北边为蓟国、南边为燕国,形成了“南燕北蓟”的格局。蓟城的名称由来,有记载认为可能与一种植物蓟菜有关,现在北京人称之为刺儿菜,中医用于清热、解毒、消炎、止血。
蓟国的城址已经难以确定了,不过肯定与永定河有着密切的联系。考古学家判断永定河丰沛的水源是选城的首要因素,同时可作为军事上的天然屏障,附近的卢沟渡口供商业贸易,便于各地的经济交流。后蓟国被燕国吞并,蓟城成为燕國的国都。此后,蓟城成为北方重要的政治中心,或为王国之都,或为郡县辖地。如东晋时期,北方鲜卑族崛起,建国前燕,慕容家族率兵南下,占领了幽州,将都城由今天的辽宁朝阳迁到蓟城。关于晋代蓟城的史籍记载很少,但可以确定的是城址就选在永定河的主河道附近,具体位置应是在今莲花池的东侧,莲花河的北岸。蓟城被选为前燕的国都,正是出于两处水源的保障,同时河流起到了护城河的防御作用。
至辽朝时期,全国设五京,将幽州一带(治所在蓟城)定为南京,又称燕京,设为陪都,蓟城从一个地方行政中心向全国政治中心过渡。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迁都燕京,建中都,北京正式成为北方的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
金中都虽然延续蓟城水源,但随着人口、经济的发展,不得不扩大水源范围,城市空间据此得以延伸。金世宗看到永定河故道高梁河区域景色宜人,便着手开挖湖泊,筑建琼华岛和瀛洲,并以此为基,派人到宋汴梁城描绘宫殿样式,回来仿照修建了太宁宫,湖水、亭台、楼阁连成一片,形成湖光山色的宫殿园林。金朝皇帝经常来此办公理政,时人称为“北宫”,就是今天北海公园的前身。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都城的扩建,扩充了城市需要的水源,原来的永定河故道高梁河(今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海)水系得以开发,而且金人将其与西边的玉泉山水系打通,水道如同人体的血管,城市得以大范围地延伸和拓展。
元朝迁都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决定放弃金中都旧城,重新选址,另建新城。原因在于金中都旧城所依靠的莲花池水源已有千年之久,水质污染严重,况且元大都人口激增,成为世界级大都市,需要水量更为丰沛的水系维持。忽必烈看中了金人修建的太宁宫一带,此处的积水潭(古永定河故道)水量充裕,能够满足城市用水。同时,在此建立都城,便于引玉泉山水接济漕运。
在元大都都城的规划过程中,水系的走向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据《中国水史》一书分析,元大都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规划了城市中轴线,而这条中轴线的确立是与积水潭由北向南的走向相称的。元人在中轴线右侧修建宫城,即大内。同时,更为广阔的皇城则将积水潭部分扩入城内,称为太液池,太液池建小岛名琼华岛,又称万寿山。在皇城外,依据积水潭的宽度,又设计了整个大都城。
明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派大将徐达北征。明军攻入元大都后,在旧城以南五里新筑北墙,将原安贞门改为安定门,健德门改名德胜门。至于徐达何以另建新城,有可能是为了防御,也可能是战胜者心理,另起炉灶。无论如何,徐达的这个举措影响了北京的城市建设,尤其北城墙南移,将西山玉泉山水引入积水潭,成为城市用水源头,改变了原来的城市水系供给。此后明朝在元大都基础上重新规划,进行大规模改扩建。东、西护城河仍按原旧址,高梁河、积水潭为北护城河,新开南护城河,修筑外城,开挖外城护城河。经过一百多年修建,奠定了北京皇城的水系雏形。
清朝引西山碧云寺和卧佛寺附近的泉水,扩建昆明湖,增辟新水源,接济城内用水,同时营造海淀园林,建成了闻名于世的“三山五园”。自此,始自金代,建于元代,经明、清两代营建的玉泉山水系形成。护城河、筒子河、内城六海等一系列水系,构成了古都北京的重要标志。
永定河与北京城建设给养
从三千多年前蓟城的选址,经金、元、明、清各代的赓续,北京城址一直在永定河的冲积扇上,正是永定河水哺育滋养了北京城,可以说没有永定河就没有北京城。
水是城市选址的重要考量因素,既可以用于防御,更是出于生活的需要,因此水被称为城市的命脉。在北京城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各个时期修建了不同的水利工程,用于城市建设。
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引永定河灌溉的水利工程是三国魏晋时期修建的戾陵遏和车箱渠。古人在 水(永定河秦汉至北朝时期称 水)之上建大坝,用于蓄水,这条拦河大坝就是戾陵遏,然后设置水闸,借用古高梁河道开凿车箱渠连通 水。遇到洪灾,戾陵遏蓄水防洪,分泄之水灌溉下游农田,蓟城的繁华与永定河水利工程的修建不无关系。戾陵遏和车箱渠是由刘馥、刘靖、刘弘祖孙三代完成的,留下了水利史上的一段佳话。
永定河流域还为北京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木材和木料。民间谚语称“大都出,西山兀”,说的是规模宏伟的元大都建立起来,西山的植被却遭到了极大破坏,以致于只见山不见树了。
历史上永定河流域的森林植被相当丰茂,流传至今的《卢沟运筏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描述的是元代为修建都城,在永定河上游砍伐森林,顺水漂流至卢沟桥渡口,再转运至大都的情景。但由于历代无休止无节制地砍伐,至明清时期,永定河中、上游的森林已经大量减少。除了修建都城,建筑民宅、寺庙、居家的日常用柴、军事造船、水利工程无不需用大量的木材,历史上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所耗费的大量木材,很多都是取之于永定河流域。
永定河流域古代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地表之下则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北京地区使用煤炭兴起于汉,至明清则呈现规模化。明朝宦官专权,设有二十四衙门,其中惜薪司就是专管皇家煤炭供应的,主管太监据此牟利,为十足的肥差。天启年间,大学士杨涟弹劾权阉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名,第十五条即开采煤矿获利,可见数额不可小觑。清代继续开采京西煤矿,乾隆帝到碧云寺礼佛,见池水干涸,问其缘由,寺中和尚告知为和珅家奴开挖煤矿,引水分流所致。乾隆帝听后动怒,申饬和珅并将其家奴下狱问罪。这些故事侧面反映出永定河流域煤炭业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为北京城提供能源支持。
北京成为政治中心后,人口激增,为满足都城的粮食物资需求,永定河的漕运功能被大大扩充了。世人较为熟知的京城漕运水道有永济渠、通济渠、北运河等,基本用于与南方各地的经济交流与沟通。其实历史上还存有一条通向东北的漕运水道,鲜有人知,它就是萧太后运粮河。
萧太后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小名燕燕,因民间戏曲《杨家将》称她为萧太后,广为人知。她是辽朝的一位政治家,把控朝政多年,曾两胜宋朝,与宋签订了澶渊之盟。萧太后运粮河开凿于执政早期,正值辽国进兵中原、开疆拓土之际,修建这条河道的目的是为契丹南下输送粮草,为辽南京城(北京)提供军事、民用各项物资。
萧太后运粮河主要借用了古永定河河道,源头主要为高梁河南支,经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海,向东南至陶然亭湖、龙潭湖、十里河,然后向通州,接潞河,再往东经香河、宝坻入海,通往辽东。萧太后运粮河的开挖,促进了辽宋之间的商业往来和发展,推动了辽朝南京城的崛起。
北京城的建立发展离不开永定河的哺育与滋养,来自永定河的水源、灌溉、漕运、能源无一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永定河为北京城市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见证了北京城的成长壮大。
永定河与北京城文化建设
北京城历史悠久,纵观其城市发展演变史,不难发现水系与城市之间的密切联系。水系与城市深度融合,为城市的发展留下了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深深影响城市风貌和文化积淀。
金朝定都中都后,大力开发永定河水系的平原故道、池塘湖泊、分支河流,营造了诸多建筑,供皇家享用。经金朝五世皇帝营建,终于形成了清水院(大觉寺)、香水院(法云寺)、灵水院(栖隐寺)、泉水院(玉泉山芙蓉殿)、潭水院(香山寺)、圣水院(黄普寺)、双水院(双泉寺)及金水院(金仙庵)等久负盛名的“西山八院”,其中西山玉泉山泉水成为重要用水来源,而玉泉山水的主要来源正是永定河河水在此段河道的渗透补给。
水系影响城市文化可以从北京地名中得到印证,积水潭、什刹海、海子、高梁桥、清河、卢沟桥无疑都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据统计,北京以水命名的街道和胡同就有三百多条。一些典故俗语也印证了水与北京城市的交融,民间有“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的说法,这里的“什刹海”应是指积水潭,说明积水潭在北京建城史上的地位。在众多地名典故中,慈禧水道比较能够反映明清以来西山水系与城市发展的融合。
清朝皇帝办公并不仅仅局限于紫禁城,以雍正皇帝为例,在位11年,于圆明园居住了2314天,平均每年210天之多,可知雍正帝偏爱在皇家园林治国理政。晚清慈禧太后统治中国47年之久,同样不习惯于紫禁城的高墙大院,钟情于颐和园,经常往返于颐和园与紫禁城。
慈禧太后去颐和园爱走水路,京城专门形成了一道风景——慈禧水道。这条河道大约长9公里,串联了动物园、紫竹院和颐和园。乾隆年间,这条河道是乾隆帝去万寿山向母亲祝寿的御用河道,慈禧太后将此河道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一般情况下,慈禧太后在今天动物园北侧长河附近的倚虹堂码头登船,随行的有皇帝、阿哥、格格等人,游船经过五塔寺,穿过白石桥,继续西行到达紫竹院。长河两岸柳枝飘逸,婀娜摇摆,轻抚水面,著名的长河观柳景区也就在此。
过了长河观柳景区,游船来到紫御湾码头,由于颐和园昆明湖水位高于长河,在这里要换船。往西行,就到了万寿寺。万寿寺有“京西小故宫”之称,慈禧太后一般到了这里会拈香礼佛,吃点点心后再次上船。再往前行就到了长河与昆明湖的交接点——京城有名的罗锅桥,也称绣漪桥,之后进入昆明湖,来到皇家园林颐和园。游船在玉澜堂码头停泊,慈禧太后一行人上岸游园赏花。
慈禧水道连接紫禁城与西山,途经的景点很多,如有乾隆帝御制诗所赞的八景:长河泛舟、绣漪画境、龙凤呈祥、景明夕照、西堤觀桥、玉峰塔影、长虹引练、云外天香。除了“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秀美景色外,还保留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位皇帝以及慈禧太后走过这条水路留下的人文趣事,“一条慈禧水道,半部清朝历史”讲述的就是水与北京城的历史文化。
永定河流域地名是北京城的文化标志,同时作为具有多个名称的永定河本身,其名字的变更也反映了历代北京城的环境变化。永定河的名称形成于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直隶巡抚于成龙修筑南北坝堤八十余里,康熙帝“赐名永定”是针对旧名“无定河”而来。在此之前,永定河在历史上还被称为清水河、桑干河、卢沟河、浑河、小黄河、无定河等。从变动的名称中,亦可看到永定河水质变化史,魏晋时期称之为“清水河”显然说明永定河河水清澈。到了宋辽时期称之为桑干河,也称卢沟河,“燕人谓黑为卢”,可知河水变了颜色。到了元明时期,永定河又被称为小黄河、浑河,其内涵不言而喻。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正是它为北京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水源、木材、能源,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见证了北京城的成长壮大。今天,北京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随着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建设,北京城和这条大河的故事将一直讲述下去。
(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创新工程研究类项目“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思想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9ZDGH01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建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国家治理史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 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