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技并修视域下课程微思政教学设计探索
——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为例
2022-07-21邢洁
邢 洁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就此把职业教育摆在了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地位。同时,方案还强调职业教育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指出要突出德技并修,树立崇尚技能的价值导向。培养具备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核心素质,同时具有较高技术技能水平,有本领、有理想,能够担负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青年,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大任务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实现德技并修人才培养目标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学生品德培养与专业技能培训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现状
教育是理论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培养和对学习者的价值引领三个方面的有机融合。在国家政策引领和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新形势下,很多高职院校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研究,另一方面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和具体实施方案,引导教师挖掘专业课程中德育思政元素并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有不足。如: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认识不够深入且基础不够扎实,不能灵活将专业课程知识与所涉及的思政元素相结合,导致执行力度较低;新媒体技术已成为当前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利用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存在生搬硬套、课程和思政两张皮现象;作为网络大军中的学生群体,认知和行为体系出现了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如何实现学生真学、真听、真信,缺乏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和实施路径。
二、微思政育人模式内涵与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网络媒体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职业院校育人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改革思路,微思政应运而生。微思政从属于课程思政的范畴,主要指结合当今学生认知特点,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介载体,用独立完整的思政内容、短小精悍的形式、细致入微的方式,对学习者在思想理念、价值观念、道德素养、人生态度和情感心理等方面进行培育的一种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其特点如下。
(一)细致入微全方位
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思维习惯等方面,网络文化传播早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1]。课程思政教育也不再仅限于课堂,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便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通过现实社会生活中包罗的时事、热点、舆情,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微媒介,将课程思政教育化于无形、融于细微,可以大大促进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改革目标的实现。
(二)微言大义隐喻性
课程微思政要着眼小处,隐喻大道理。思政元素往往着眼于身边小事和周遭细节,从一个现实点切入,把问题讲深,再触类旁通,带动关联专业知识内容,最后一通百通、提纲挈领。承载微思政元素的“微产品”,诸如文字、图片、视频等思政资源,不仅是一种具体表象的传达,更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道德规范、文化滋养的思想阵地。
(三)无微不至渗透性
思政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育德[2]。网络信息的交互性能够让教师深入学生之中,更深一步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师生产生共鸣后方能消除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的距离感以及抵触心理,完成从被动吸收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的内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使思政教育不再是冗长晦涩的说教,而转变为人文关怀。任何教育都需要融入真情实感,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语言去表达深刻的道理,必能得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三、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为例探索微思政教学设计
(一)课程介绍和育人目标
建筑识图与构造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主要学习投影基本理论、制图标准,以及房屋的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识读和绘制房屋建筑施工图的能力。课程内容贯穿于建筑施工与管理全过程中有关操作的各个环节,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同时也是职业院校学生获取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要求的知识储备。
课程育人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在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二)课程微思政元素
“微产品”是思政教育的载体,应深入挖掘课程中隐含的思政元素。针对本课程,思想政治要点在于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以及浓厚的工程质量、安全、环保意识,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新时代工匠精神。作为专业课教师要将课程思政目标与专业知识讲授无缝对接,将思政教育融入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等各教学环节,并且及时进行总结评估和完善,逐渐将其常态化。本课程主要知识点、思政元素和思政目标见表1。
表1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主要知识点、思政元素和思政目标
(三)课程微思政教学实施路径
围绕德技并修育人主线,通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学校与企业“五位一体”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智慧职教等平台建立线上课程,将课程思政素材,包括微课、微视频、微动画等上传至线上课堂,供学生随时随地反复查看学习。教师同时还可以建立个人微博、微信群或钉钉群,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答疑解惑,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性需求的同时,更加凸显教育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课内通过案例、PPT课件、任务驱动、现场观摩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课外在网络环境下深挖育人元素并贯穿到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双管齐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研判、解决问题,通过所学所思,经过切身感知,升华情感习惯和人格特质,促其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课程确定的德育目标,决定了课程思政的考核方式更要注重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把匠心成才作为课程思政考核的主要目标。一方面强化师生交流沟通,加强综合素质的考查,以提升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标准统一化、形式多样化、结果客观化的考核方式,可以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效果,进而优化思政课教学实践。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必然模式,也是课程思政元素的来源和实践基础。优秀的企业文化本身蕴含的“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就是最好的课程思政素材。实现两者有效对接,既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又能体现思政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实效性和多样性。
(四)微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教学坚持德技并修、要成才先立德的理念,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环节。同时精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双承载的经典教学范例,并在教学节点中恰当切入思政元素,润其物而无声,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楼梯构造为例进行阐述,本部分内容包括楼梯组成、类型及各部分尺度、楼梯踏步及栏杆,学生要达到能够识读和绘制楼梯详图的技能标准。
课前:教师在智慧职教上发布识读某框架结构楼梯建筑施工图任务单,以及楼梯的类型、各组成部分名称、位置、作用尺度等相关图片及微视频。学生在线上查看任务单,根据任务要求初步了解学习任务实施思路及教学目标,查看课程资源做好课前学习准备,通过自学完成线上小测试或问卷调查,并在微信群或钉钉群里及时开展师生、生生间讨论交流,使教师能够提前查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学生可以自己掌控,哪些知识点已熟悉,哪些知识点需要在课堂中认真听讲,做到有的放矢。
课中:教师根据已掌握的学习情况,对课前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指明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消防通道——不可阻挡的生命通道”微视频,通过建筑发生火灾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及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所造成的严重影响等案例,警示学生应有安全意识。同时开展课堂讨论,在高层建筑中有火情发生时,人们都知道走楼梯而不是用电梯进行逃生,作为建筑工程技术的学生更应关注楼梯的设计与施工,掌握建筑中设置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原因,同时强调以后在进行建筑施工和管理中要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在学习楼梯各部分尺度时,从人的步距、肩宽、行走摆幅、身高到人体重心、防止儿童坠落、消防水管导引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不仅是图纸上的数字,更体现的是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的职业操守。楼梯详图的识读是该部分的提升环节,通过展示往届学生的优秀绘制图样作品,增加学生刻苦钻研能力和学习自信心,最后结合学到的楼梯构造知识和任务单的具体要求,进行不同类型楼梯详图的识读,触类旁通并融会贯通。
课后:一方面,教师针对学生认知的个体性差异,结合线上课程作业和任务单完成情况,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资源强化理解,达到对知识点的反思消化、巩固内化和运用固化,同时也形成了过程考核结果;另一方面,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对学校内不同类型楼梯进行实测,完成调研报告并以PPT的形式在交流群里共享,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团队协作、组织沟通能力;最后,以社团专业活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大赛等为契机,通过学生自愿报名、考核、选拔等过程选出一批积极、热爱建筑识图的学生,进行有企业工程师参与的联合强化培养,企业工程师的言传身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帮助其树立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四、结语
课程微思政教育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是在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微媒体时代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学生认知及身心发展规律的高职院校思政育人模式,需要准确把握并充分运用微思政的优势和特点,将丰富微思政教育产品、优化微思政教育环境和平衡微思政主客体作为今后课程思政的改革目标,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