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07-21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8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满意度疼痛

乔 丹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生活模式的变化,甲状腺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多。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主要采取手术方式。但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普遍会出现恐惧、担忧等多种情绪,不利于手术顺利展开[1]。为确保手术效果,减少不良因素对患者构成的影响,通常会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舒适护理不同于临床常规性操作,在围手术期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更能够满足患者的需要。本文分析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到我院治疗的78例开展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同为39例。①观察组22例男,17例女;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6.82±15.13)岁;病程3~18个月,平均(12.12±3.13)个月。②对照组21男,18女;年龄21~73岁,平均(45.64±16.13)岁;病程3~20个月,平均(12.23±3.22)个月。伦理标准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内容,研究对象均签《知情同意书》,经SPSS统计学软件实施统计学检验,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以常规方法对患者实施手术,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予以干预,主要以患者的疾病和治疗为中心,遵医嘱并严格按照护理要求,对患者实施普遍性的护理。在干预时重视观察患者的变化,缓解患者存在的不适感,术后对患者积极的进行监测,重视对患者的并发症指导。而观察组则在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舒适护理。术前需要及时做好各项准备,积极地为患者开展备皮,并对患者开展术前宣教,鼓励患者提出内心的疑惑和不解,并为患者答疑解惑[2]。可以通过多种宣教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如为患者发放健康手册、与患者开展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网络发布关于甲状腺手术的健康内容等。与此同时还要为患者介绍关于疾病的知识和治疗的具体情况和安全性,使患者能认识到配合手术的相关重要事项。改善患者的认知并使患者树立自我配合的意识,提升依从性。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对患者开展心理指导,调节其负面心理[3]。此外也要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详细地调查患者及家属是否存在病史,并严格地根据患者的家庭背景和文化程度作出全面的评估,制订合乎标准的护理计划,确保所有的护理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即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制订适应的舒适护理方案[4]。注意调整患者的住院环境,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舒适性需求。为患者介绍住院的条件和环境情况,带领患者尽早熟悉并适应医院的环境以便于缓解因突然融入陌生环境而导致的紧张和压迫感。术前多种方法并举来保持患者的心态稳定,并请心理治疗师对患者做专业化的心理评估,从专业性的角度上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生活中与患者积极的沟通和交流,缩短和患者的距离,赢得患者的信任。另外术前饮食指导可确保患者术前营养需求,调整患者机体状态。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日常饮食以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热量为主。术前2周禁止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比较大的食物。明确告知患者禁止吸烟酗酒,帮助患者做好口腔卫生,维持口腔清洁。为促使患者术后能够快速适应自己的状态,护理人员可在术前一晚指导患者展开头低肩高体位练习,以便患者能够适应和配合手术体位[5]。②术中舒适护理。为消除患者对手术室环境的陌生感与紧张感,护理人员应注意维持手术室内适宜的温、湿度,保持室内安静、整洁的环境。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密切注意患者血氧饱和度、脉搏以及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6]。如发现患者生命体征有异常,应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并配合医师积极处理。在手术操作中,可与意识清醒的患者进行交流,减缓患者的紧张感。紧握患者双手,予以其精神支持。加强对患者保暖,预防其出现手术低温。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神情的变化,促使患者在整个手术期间都能够保持平稳状态,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完成。③术后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术后6 h内应保持绝对的卧床,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有效控制颈部运动量,以免引流管松动、脱落、扭曲等现象发生[7]。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注意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注意手术切口是否有血渗出,观察患者颈部是否存在压迫感,以免增加患者不适。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提醒患者术后48 h内尽可能减少活动量,以免牵拉引起切口出血[8]。全面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深呼吸等多种方式缓解患者疼痛。在预防并发症期间,应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与窒息情况。甲状腺危象也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应予以观察。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术后12~36 h体温、脉搏跳动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康复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之后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同时进行比较。

1.3.2 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的异物感、声音嘶哑、甲状腺功能减退、术后出血和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1.3.3 焦虑和抑郁 ①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情绪,≥50分说明患者肯定存在焦虑,评分越高则焦虑程度越深。②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郁情绪,≥53分说明患者肯定存在抑郁,评分越高则抑郁程度越深。

1.3.4 疼痛评估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2 h、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通过硬纸板做一个具有刻度的标尺,上面分别标注为0~10,每个刻度间距一致,0刻度代表无痛,10刻度代表难以忍受的剧痛,疼痛从0~10为逐渐递增。其中,0~2分为舒适,3~4分为轻度疼痛,5~6分为中度疼痛,7~8分为重度疼痛,9~10分为难以忍受的疼痛。

1.3.5 生活质量评分 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按照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估因子,分别赋分25分、24分、10分、6分、10分、6分、30分,每项因子的最终赋分均以公式“×100”计算,即:最终每项评分均为100分,分数值和生活质量成正比。

1.3.6 满意度评分 以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NSNS)评估,该评分共包括19道题目,每个题目为1~5分,评分为0~95分,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注:评分≥95分为完全满意;评分在80~94分为满意;评分为60~79分为基本满意;评分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所有的数据均导入IBM SPSS Statistics 26.0中实施统计学检验。满意度为等级资料,记为[n(%)],实施秩和检验,推导U(Z)值,统计P值;异物感、声音嘶哑、甲状腺功能减退、术后出血和感染等为计数资料,记为[n(%)],实施χ2验证,推导χ2值,统计P值;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SF-36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为计量资料,记为(x-±s),实施t检验,推导t值,统计P值;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后进食、下床、住院等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之后的康复指标比较(d,x-±s )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2例,占5.13%)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和对照组相比(11例,占28.21%)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更为显著的改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分,±s)

组别nSAS SDS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3969.28±6.2937.19±3.3869.99±6.3538.37±3.48对照组3968.58±6.3641.07±3.8169.74±6.4740.81±3.78 t值0.4887 4.7575 0.1722 2.9657 P值0.6265 0.0000 0.8637 0.0040

2.4 两组术后疼痛比较 术后2 h、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1周观察组的疼痛和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之后的术后不同阶段的疼痛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之后的术后不同阶段的疼痛比较(分,±s)

组别n术后2 h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1周观察组393.34±0.302.98±0.272.33±0.210.91±0.08对照组393.51±0.333.17±0.292.67±0.251.40±0.13 t值2.3805 2.9946 6.5033 20.0470 P值0.0198 0.0037 0.0000 0.0000

2.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s )

表5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s )

组别n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3972.97±6.63 73.54±6.68 73.52±6.68 73.14±6.64 73.55±6.68 73.39±6.66 73.79±6.70 73.38±6.66对照组3973.27±6.79 74.06±6.87 73.51±6.82 73.98±6.86 73.37±6.80 73.98±6.86 73.98±6.86 73.60±6.83 t值0.1974 0.3389 0.0065 0.5495 0.1179 0.3854 0.1237 0.1440 P值0.8440 0.7356 0.9948 0.5843 0.9065 0.7010 0.9019 0.8859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3996.2±8.73 95.53±8.67 95.04±8.63 95.79±8.70 95.46±8.67 96.53±8.76 95.21±8.64 94.84±8.61对照组3987.30±8.10 89.70±8.32 89.29±8.28 89.61±8.31 88.26±8.18 90.35±8.38 89.96±8.34 89.30±8.28 t值4.6671 3.0299 3.0025 3.2079 3.7722 3.1836 2.7302 2.8963 P值0.0000 0.0033 0.0036 0.0020 0.0003 0.0021 0.0079 0.0049

2.6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37例,占94.87%)满意度高于对照组(31例,占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之后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甲状腺疾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常见的有碘源性、遗传以及自身免疫等。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9]。内科治疗主要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症等,外科治疗则主要为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肿瘤等。从最近几年临床接诊的数量来看,甲状腺患者数量不断增多。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如缺乏有效的护理措施,就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康复。舒适护理是临床一种以患者为本的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的护理策略[10]。

从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①观察组术后进食、下床、住院等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2例,占5.13%)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和对照组相比(11例,占28.21%)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更为显著的改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2 h、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1周观察组的疼痛和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差异显著(P<0.05)。⑤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观察组(37例,占94.87%)满意度高于对照组(31例,占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为患者在甲状腺手术期间提供舒适护理,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常规性护理操作,更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在实践展开期间,舒适护理能够根据患者手术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内容,促使患者能够享受到更专业化的护理服务,以加快康复速度。

传统护理在对患者实施干预时往往只能以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等为中心,严格的遵医嘱并根据护理调理,对患者实施各项护理。这会导致所开展的护理具有普遍性,几乎对所有患者实施的护理工作千篇一律,因此无法达到满意的护理成效,也不能根据患者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所以导致护理不具备针对性,无法满足患者的整体护理需求。而对患者开展舒适护理才能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在开展护理时患者是护理的中心,所以可以确保所采取的各项护理措施都能严密的以患者的舒适性为主要原则,这能使护理具备个体化特点,可区别对待不同患者的情况,满足所有患者的护理需求。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避免在传统护理干预时所存在的各种不足,从多个角度提升患者的舒适性。舒适护理可以在术前和术后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和需求等针对性的实施干预,这样就能确保护理的覆盖面更广,这也减少了因为护理不足、考虑不周等多种原因而导致的漏洞,提高了整体护理的效益。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通过舒适护理实施干预可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病概率,并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能促进患者术后不同阶段疼痛的改善,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使患者对手术与护理更为认可,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满意度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怎么给疼痛分类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