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缩宫素注射液联合益母草注射液治疗阴道分娩后胎盘胎膜残留的效果

2022-07-20阮宏娟广东省信宜市妇幼保健院广东信宜525300

吉林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益母草胎膜宫素

罗 燕,阮宏娟,宁 钰 (广东省信宜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信宜 525300)

产后胎盘胎膜残留是常见的阴道自然分娩后并发症,可延长产后血性恶露的时间,导致晚期产后出血及子宫复旧不全,影响产妇产后恢复。临床上常采用缩宫素注射液加强子宫收缩,促进宫腔内胎盘胎膜的排出,达到止血的目的。阴道分娩后因子宫缩宫素受体减少,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缩宫素收缩子宫的作用减弱,止血效果不甚理想[1]。中医认为胎盘胎膜残留属“胞衣不下”范畴,晚期产后出血属“恶露不绝”范畴,主要是由于机体产后气虚、寒凝致胞衣不下,冲任不固而出血,故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温经行滞为原则[2]。益母草调经活血、清热解毒,可加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本文旨在研究缩宫素注射液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对阴道分娩后胎盘胎膜残留患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1年9月期间阴道分娩后发生胎盘胎膜残留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1)。对照组年龄18~44岁,平均(28.54±5.32)岁;孕周37~41周,平均(38.65±1.43)周;孕次1~5次,平均(2.72±1.20)次;产次1~3次,平均(1.59±0.39)次。观察组年龄17~43岁,平均(28.26±5.12)岁;孕周37~41周,平均(38.96±1.23)周;孕次1~5次,平均(2.52±1.23)次;产次1~3次,平均(1.49±0.36)次。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孕次及产次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符合西医胎盘胎膜残留,经B超检查显示宫腔内有胎盘胎膜残留,临床表现为晚期产后出血[3];两组患者符合中医胞衣不下,以胞衣不下、出血为主症[4]。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胎盘胎膜残留及中医“胞衣不下”诊断标准;②子宫生理结构正常;③足月阴道分娩后。

排除标准:①阴道分娩后24 h内产后出血≥500 ml;②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③合并生殖道肿瘤者;④发生胎盘粘连及植入者;⑤合并急性生殖道炎性反应者;⑥因软产道裂伤等其他原因导致产后出血者。

1.2方法:对照组产后予以阴道分娩后常规治疗,并从产后第1天开始予以缩宫素(上海禾丰制药,规格:10 U/ml,国药准字H31020850)20 U+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规格:500 ml/瓶,国药准字H13023036)500 ml,静脉滴注,连用5 d。

观察组产后予以阴道分娩后常规治疗,并从产后第1天开始予以缩宫素(上海禾丰制药,规格:10U/ml,国药准字H31020850)20 U+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规格:500 ml/瓶,国药准字H13023036)500 ml,静脉滴注,加益母草注射液(成都第一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 ml/支,国药准字Z51021448),2次/d,2 ml/次,肌内注射,连用5 d。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3.1临床观察指标:产后5 d时,采用妇科腹部B超检查并记录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大小及胎盘胎膜是否排出。此外出院后电话随访患者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血性分泌物停止排出表示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结束。

1.3.2凝血功能: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5 d后采集患者肘部静脉血5 ml,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FIB、TT、PT水平。正常参考值:FIB:2~4 g/L;TT:14~21 s;PT:11~14 s。

1.3.3炎性因子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5 d采集患者肘部静脉血5 ml,采用酶标分析仪。检测CRP、PCT、WBC水平。正常参考值:CRP:0~8 mg/L;PCT:0~0.5 ng/L;WBC:(4~10)×109/L。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与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比较:产后5 d时,观察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胎盘胎膜排除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随访观察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2两组凝血功能比较:治疗前观察组的FIB、TT、P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IB大于对照组,TT和PT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IB大于本组治疗前,TT和PT小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2.3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观察组的CRP、PCT、WB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PCT和WBC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RP、PCT和WBC均小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反应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阴道分娩后胎盘胎膜残留,将导致胎盘胎膜残留部位的子宫复旧不全,可能会引起产后阴道反复流血,延长血性恶露时间,从而影响产妇的康复[6]。因缩宫素注射液可以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目前临床上多用以治疗阴道分娩后的胎盘胎膜残留,以达到减少产后出血的目的。有研究表明,缩宫素注射液虽能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但对子宫下段的收缩作用有限,临床上止血效果不满意[7]。中医认为胎盘胎膜残留及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机制为产妇血道否涩,且产胞经停之间,外冷乘之致胞衣不出,继而出血,因此治疗以活血祛瘀、暖宫散结为主[8]。益母草注射液是活血调经的中成药,可增强产后子宫收缩,促进宫腔内残留物及淤血的排出。

缩宫素注射液可特异性地结合子宫平滑肌宫缩受体,节律性收缩子宫,有利于宫腔内胎盘胎膜的排出,同时压迫子宫肌层内血管,减少出血量。有研究表明,益母草注射液含有总生物碱,可兴奋子宫平滑肌,促进子宫体及子宫下段节律性收缩减少出血,从而加快宫腔内残留胎盘胎膜排出加快子宫复旧,且其作用强于缩宫素[9-10]。本研究结果与何思敏[11]等的研究结果相似,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胎盘胎膜残留致晚期产后出血可协同发挥缩宫止血作用,有利于产后子宫复旧,提高临床疗效。

国内有研究发现益母草中的活血成分如YMC-23、YMC-38可能参与内外源性凝血途径[12]。代良萍等[13]认为益母草中的YMC-TA和YMCJ-TA具有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TT呈促进作用,可能是益母草注射液缩宫止血作用的机制之一。赵小梅等[14]认为,氯化胆碱和葫芦巴碱可能是益母草注射液抗凝的有效成分。机体的凝血功能得到改善,可能是因为益母草注射液中存在某些活性物质激发了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的作用,这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有研究表明,益母草中的活性成分芫花素可促进小鼠的凝血功能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15]。益母草中的活性成分益母草碱可调控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机制也许与其能够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16]。王丽娟等[17]研究发现益母草的镇痛及抗炎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近或稍弱。益母草注射液不但通过自身中的活性成分起到抗炎作用,而且通过促进胎盘胎膜残留物的排出,进一步减轻宫腔内残留物引起的炎性反应。本研究也证实益母草注射液中的某些成分可能起到抗炎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阴道分娩后发生胎盘胎膜残留时,使用缩宫素注射液联合益母草注射液不但能促进胎盘胎膜残留物的排出、促进子宫恢复,也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益母草胎膜宫素
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时间应用抗生素治疗对分娩结局的改善分析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益母草的毒副作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胎膜早破
益母草到底能治疗哪些妇科病?
胎膜早破的预防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