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分娩下新产程标准管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2022-07-20方龙凤陈瑞真卢玉招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产科福建厦门361021

吉林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宫素无痛分娩产程

方龙凤,陈瑞真,卢玉招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产科,福建 厦门 361021)

无痛分娩是产科用于缓解阴道分娩疼痛的一种手段,应用各种方法使胎儿尽快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并减轻分娩时的剧烈疼痛感。对于初产妇来说,无痛分娩可减轻因疼痛所致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反应对躯体的应激性刺激,提高产妇分娩的身心适应性[1]。硬膜外麻醉是主要的无痛分娩方式,在减轻分娩的疼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弊端,其麻醉后宫缩压力较麻醉前明显减弱,可延长产程时限,而过长的产程不利于顺利分娩,甚至影响母婴预后[2]。产程标准管理是产科分娩管理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分娩质量及母婴安全[3]。传统产程标准为Friedman产程图,在早期预警干预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但随着临床产科的不断发展,其相关内容也无法完全适应现代产程管理的要求[4]。2014年中华医学会产科学组专家制定了我国的新产程标准及专家共识,这一新产程标准颠覆了传统的产程标准认知,在产科应用优势明显,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健康,但也存在产程进展更加缓慢的问题[5]。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无痛分娩下新产程标准管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产科行无痛分娩的18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观察组年龄23~34岁,平均(29.1±3.5)岁,孕周37~42周,平均(39.7±1.4)周,预估新生儿体重2 600~3 500 g,平均(3 070±240)g;对照组年龄24~35岁,平均(29.4±3.6)岁,孕周37~42周,平均(39.4±1.3)周,预估新生儿体重2 500~3 500 g,平均(3 030±260)g。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预估新生儿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初产、单胎头位、自然临产、无妊娠并发症、既往身体健康;②产妇分娩时BMI<24 kg/m2;③年龄23~35岁;④骨盆未见明显异常,头盆对称;⑤预计新生儿体重在2 500~3 500 g;⑦自愿要求行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未自然破膜,均已临产;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产妇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①年龄≥35岁;②合并严重妊娠并发症;③既往有宫颈手术史、子宫切开史;④既往有严重躯体疾病病史;⑤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胎盘异常;⑥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1.4方法

1.4.1分娩镇痛:两组产妇均采用硬膜外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在进入临产时实施,产妇侧卧抱膝,显露L3~4间隙,穿刺置管,在宫缩间歇时硬膜外推注0.1%罗哌卡因(AstraZeneca AB,批准文号H20140763,规格100 mg/10 ml/支)5 ml加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1 ml:50 μg)0.5 μg/ml,协助产妇平躺,测试麻醉平面在T10以下,之后用PCEA镇痛泵持续泵注舒芬太尼0.5 μg/ml,速度3~5 ml/h以及0.1%罗哌卡因5 ml[6]。

1.4.2观察使用新产程标准管理:参照《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版)》[7]进行产程管理。①潜伏期:潜伏期延长不作为剖宫产指征,分娩镇痛4 h后仍无规律宫缩(10 min内宫缩不足2次),且无宫口扩张或胎头明显下降,可行人工破膜,30 min后仍无有效宫缩则静脉滴注缩宫素12~18 h[8]。②活跃期:宫口开大>6 cm是活跃期标志,此时宫口逐渐扩大至开全。若宫缩正常,破膜后宫口开大>6 cm ,停止扩张>4 h,或宫缩欠佳,宫口停止扩张>6 h,视为活跃期停滞。临床评估活跃期宫口扩张速度不足0.5 cm/h,则根据宫缩情况使用缩宫素[9]。③第二产程:无痛分娩下,宫口开全4 h为第二产程延长。宫口开全2 h,可根据宫缩情况使用缩宫素。宫口开全4 h仍旧无法分娩,实施阴道助产或剖宫产[10]。

1.4.3对照组使用传统产程标准管理:①潜伏期:出现自然宫缩至宫口开至3 cm。潜伏期>16 h为潜伏期延长。②活跃期:宫口扩开至3~10 cm,时间>8 h 为活跃期延长,宫口扩张停滞>4 h 为活跃期停滞。③第二产程:无痛分娩时间>3 h为第二产程延长。④滞产:总产程>24 h[11]。

1.4.4缩宫素应用:缩宫素(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19993526,规格1 ml:10 U)2.5 U加入林格氏液(山东威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081501,规格500 ml)中静脉滴注,起始速度8滴/min,每20分钟增加8滴,最大至40滴/min,或达到3次有效宫缩/10 min。如无有效宫缩,将缩宫素5U加入林格氏液500 ml中静脉滴注,起始速度20滴/min,每20分钟增加8滴,直至增加至40滴/min[12]。

1.4.5剖宫产指征:①静脉滴注缩宫素12~18 h后仍无规律宫缩、宫口无明显增大,则引产失败;活跃期持续4 h无进展,或第二产程超过3 h,且无法行阴道助产;作为剖宫产指征[13]。②第二产程时,超过1 h胎头位置仍无明显下降,行静脉滴注缩宫素,规律宫缩后1 h,胎头仍下降不明显,视情况进行剖宫产或阴道助产[14]。③监测胎心显示Ⅱ类图形持续1 h,或Ⅲ类图形,经宫内复苏无明显改善,提示胎儿窘迫,则为剖宫产或阴道助产指征。

1.5观察指标:①统计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中途转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评估分娩效果;②记录各产程时间,包括第一产程(潜伏期和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各产程时间相加得到总产程;③评估分娩过程中VAS疼痛评分,总分0~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剧烈疼痛,分析新产程标准管理对分娩疼痛的影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分娩前及分娩时的产妇心理状态,SAS评分中,<50分正常,50~60分轻度焦虑,61~70分中度焦虑,>70分重度焦虑;SDS评分中,<53分正常,53~62分轻度抑郁,63~72分中度抑郁,≥73分重度抑郁;④统计第一产程医疗干预情况,包括第一产程人工破膜率、静脉滴注缩宫素率、总干预率;⑤统计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包括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等产妇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围产儿并发症,统计发生率,评价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及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中途转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n(%),n=90]

2.2两组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第三产程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2.3两组疼痛及心理状态比较:观察组分娩过程中VAS疼痛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及心理状态比较分,n=90)

2.4两组第一产程医疗干预情况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人工破膜率、静脉滴注缩宫素率、总干预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第一产程医疗干预情况比较[n(%),n=90]

2.5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等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n=90]

3 讨论

分娩是妊娠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之一,直接关系到妊娠结局和母婴健康,是产科管理的重中之重。常规阴道分娩伴有剧烈的疼痛,大多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容易发生心理紧张、焦虑等问题,不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可造成产程延长、产程停滞等问题,增加了中转剖宫产率。近年来,无痛分娩在我国逐步得到推广应用,结合不同镇痛方法,帮助产妇缓解分娩时的疼痛感,减轻心理负担,从而促进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但临床对无痛分娩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达到确切的镇痛效果,而且应确保母婴安全。

由于分娩时的疼痛主要来源于宫口扩张及子宫收缩,临床镇痛的关键在于阻滞这一疼痛产生的原因,但不能抑制子宫及宫口对分娩的促进运动,需达到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的作用[15]。硬膜外麻醉是主要的分娩镇痛方法,通过硬膜外穿刺注入一定剂量的0.1%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罗哌卡因为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可达到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的作用,在发挥镇痛作用时,不影响正常的分娩运动,能维持正常的宫缩能力,保持产妇的活动能力,有利于胎头下降。而舒芬太尼能增强镇痛力,稳定产妇机体血流动力学,保障心肌供血供氧,达到麻醉效果。因此,硬膜外麻醉对阴道分娩的干扰较小,安全性高,略达到较为理想的促阴道分娩作用[16]。

无痛分娩的另一重要保障是产程管理。以往Friedman产程管理将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及活跃期,当宫口开至3 cm即认为进入活跃期。而现代女性生育年龄普遍退后,孕期体重偏重,孕期活动减少等,受多种因素影响,阴道分娩时容易遇到多种危险,导致中转剖宫产率增多,对产妇及胎儿均有不良影响[17]。2014年新产程标准实施以来,延长了产程观察时间及处理时限,将第一产程潜伏期延长至宫口开大6 cm,将无进展时间延长至>20 h,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使体重轻的胎儿更容易完全暴露,体重较大的胎儿有充足时间试产,从而降低了剖宫产率[18]。同时,新产程标准在活跃期扩张停止4 h作为转剖宫产指征,给予产妇更为充分的时间自然分娩,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19]。而给予产妇更多的试产时间能帮助产妇缓解负面情绪,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减少过多的医疗干预,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0]。

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无痛分娩使用新产程标准管理更为科学、合理,能够给予产妇充足的试产时间,减少医疗干预,消除产妇负面情绪,减轻疼痛,促进阴道分娩的成功,降低剖宫产率。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下新产程标准管理对母婴结局有积极的影响,有效提高了阴道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及不良妊娠结局,提高了母婴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宫素无痛分娩产程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观察无痛分娩产妇使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无痛分娩真的不疼吗?
无痛分娩对胎儿和产妇的健康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