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
2022-07-20吴凌云
吴凌云
常州大学 江苏 常州 213162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验室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高校实验室无法满足高校教学的实际需求,因此管理人员应该树立实验室的科学管理理念,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提升实验室的应用效率,进而保证科研教学工作的高效进行,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1 高校实验室管理概述
新时代背景之下的高校实验室,应该坚持科学的管理模式,以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作为主要目标,推动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明确管理思路,抓住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不断分析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使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更加贴合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而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实验室的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实验室经费、设备的维护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等都是影响教学工作开展的关键,因此,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把控各种细节,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始终把握管理的主要方向,从科研的角度出发,对实验室中的各种资源合理运用,进而提升高校的实验室教学水平。
2 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2.1 实验室安全意识不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管理中已经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部分实验室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缺乏专业的管理思路,同时多数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较为繁重,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科研方面,对于实验室中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实验室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高校实验室并没有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在管理中缺少巡查环节,管理制度未能落实到位,导致实验室整体的安全性能不够完善[1]。
2.2 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现阶段,多数高校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仍然使用传统方法,管理制度的更新迭代较为缓慢,同时多数高校将实验室的工作重点都放在教学上,对于实验室的监管缺乏重视,缺少专业化的管理人员从事安全管理工作,部分高校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还不健全,相关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部分管理工作还停留在表面,对实验室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2.3 实验仪器的维护问题
高校教学中的实验对于实验仪器的要求较高,对于实验仪器而言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存在一定的损耗,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部分高校在实验室仪器维护环节的投入较少,因此仪器的维护工作未能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同时在采购实验室仪器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验的具体要求以及仪器的质量,但是少数采购人员过于关注成本的节省,采购的仪器设备在质量以及性能上有所欠缺,导致后期维护工作难度加大,对于实验室而言增加了工作成本,同时也对实验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4 实验仪器的管理问题
随着高校教学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验室中引进了大量的新型的实验仪器,部分仪器的操作难度较大,这就对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以及实验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缺乏相应的仪器管理,部分高校对于实验仪器的购入使用较为看重,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2.5 实验室配套设施不健全
随着高校实验室中的相关设备不断完善,对于实验室的使用也具备了较强的规范性,但是现阶段部分实验室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其中主要原因是实验室的设备和设施比较陈旧。首先,实验室可能由于课程紧张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实验室长期处于使用的状态,备用实验室资源不足,导致实验室中的电路等基础设施工作负担过重。通常情况下,在一些化学实验室中,排气、排风设施多数都是使用风扇,导致通风换气的性能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少数实验室内部的消防设施配置不足,一旦出现火灾等事故,很难做到及时控制[2]。
2.6 师生安全防范意识较弱
高校实验室中设备复杂多样,涉及的品种比较广泛,其中与安全有关的器材例如有毒化学试剂、具备腐蚀性的材料以及电源电路等,在进行实验室可能由于操作失误等问题导致实验室具备较大的安全风险,多数情况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
一些高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将工作重点和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更加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因此,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有所不足。同时一些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时,个人的防护措施并不到位,对于实验室中潜在的风险认识程度不足,这也导致了实验室安全风险增加。实验室的教辅团队建设还不完善,一位实验教辅人员可能存在身兼数职的情况,工作精力有限,很难对实验室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高校的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实验教师团队的建设,全面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3]。
3 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对措施
为了全面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需要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管理人员应该着重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现阶段的管理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加强安全管理意识
3.1.1 高校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和道德修养,对实验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实验教学方向,加强对实验室内部的细节管理。
3.1.2 管理人员应该树立安全管理的意识,充分发挥管理模式在实验室教学中的作用,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意识到实验室管理的特殊性,将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以及学生服务等多个方面联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良的学习环境,进而获得学生的支持和信任。
3.1.3 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学人员应该引导学生正确意识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于重视程度不够的学生应该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3.2 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
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需要以科学的规章制度作为支撑,只有在合理的规章制度之下,教职人员和学生才能真正重视起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在开展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可以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实验室细节的管控,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同时,高校的管理人员可以针对实验室现阶段的管理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以此来保证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到位。例如在对实验室进行管理时,可以提前制定实验室的监管流程,同时监管制度应该按照平等、公正的原则。对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高校应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考核,对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人员,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同时加强对实验室人员进出管理,将科学的管理模式覆盖到实验室中的各个环节[4]。
在对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时,及时发现并清除安全隐患,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实验室中的教辅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在完成实验之后,对实验室的相关设备需要进行检查,以此来保证实验室的各项设施都处于安全状态。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应该坚持在每天实验室结束使用之后,检查实验室内的门窗用电以及相关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定期对实验室进行较大规模的检查。一旦发现安全问题,应立即向校方汇报。通过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管理,来保障实验室的安全使用。对于高校而言,可以成立实验室安全监督小组,主要负责对实验室安全的监督工作,定期对实验室中易燃易爆品和有毒物质的存放和使用进行检查。可以将实验室的日常监督作为教学检查的内容,应该杜绝监管的形式化,对于检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需要立即解决,并进行记录,对实验室进行整改,在下次投入使用之前,应该进行复查,以此来排除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
3.3 加强实验室仪器的维护
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实验室仪器的维护工作,将仪器的维护工作向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当师生使用实验仪器时,可以使用电子信息记录的方式,对仪器的使用时间以及在过往实验中具体运行状况进行了解。同时可以通过高效的教务系统实现对实验室仪器的预约使用,避免出现人员随意使用的情况,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对仪器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对于出现损坏、实验精度有所缺陷的仪器应该及时维修或更换,在保证实验仪器安全运行的同时,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便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正式使用实验仪器之前,师生应该首先对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学习,避免在实验中因为操作失误导致仪器出现损坏[5]。
3.4 完善实验室仪器的管理
首先,在采购实验室仪器的环节中,高校可以组建实验小组,主要负责实验室设备以及相关物品的采购工作。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购买计划,并对购置的实验仪器和物品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配;其次,在分配实验资源的环节中,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各个实验室之间的资源共享。并建立实验用品使用记录,实现规范化管理。对于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人为损坏行为可以采取赔偿制度,有效规范实验人员的操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节约实验室资源,尽量减少管理工作中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5 加强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关键。高校需要在相关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加大对实验室基础设施的投入,依据不同学科特点对实验室进行合理化的布局,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例如消防设备、报警器、有毒物品存储柜等。并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物品处放置提醒标志识,在实验室区域,规划安全出口和安全路线,对于实验室内部的电路安装是应该使用绝缘安装的方式。
为了提升实验室教学的质量,满足学生对教学的需求,校应该针对学生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将实验室的相关设备合理分配到各科教学中。实验室的建立是希望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了解到科学发展相关的知识,并且为教研人员在某一方向上的研究工作可以跟上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支持,因此需要对实验室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在保证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高校的科学研究[6]。
3.6 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
现阶段,多数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实验人员操作失误,未能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所导致的。因此在进行实验室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师生安全意识,从思想上提高实验人员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程度,以此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高校可以通过开展适当的教育活动,例如进行实验室消防模拟演练、将实验设备的安全操作录制成视频供师生学习等方式。还可以组织师生定期学习安全教育课程,也可以邀请一些专业的人员对实验室安全问题开展讲座,并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宣传。例如,可以使用校内的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可以将实验室安全操作课程加入到通识教育中,并加入学分制度,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保证实验安全,提升实验室教学的关键环节。高校管理人员应该正视现阶段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师生对实验室管理的重视程度,进而提升实验室教学质量,推动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