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权威的运用之道
2022-07-20杨启帆
〉〉〉〉〉杨启帆
领导干部的权威既是领导干部发挥指挥、组织、协调作用的基本条件,也是领导干部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表现。领导干部如何运用自己的领导权威,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
树立正确的权威观
探析领导权威的运用之道,首先,领导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权威观。领导干部清晰地认识领导权威的属性和来源,是正确权威观形成的基础。领导干部要明白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信任与认同是领导权威的最核心来源。领导干部要善于倾听群众声音、汲取群众智慧、解决群众困难,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之中,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这是领导干部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守初心、担使命的有力保障。其次,领导干部要对领导权威常怀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涵盖对人民、对法律、对政党的多重敬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面前,个人的作用和影响力是极为有限的,领导干部要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从而始终对领导权威心怀敬畏。领导干部并不是有权力就会有权威,如果正确用权、秉公用权,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福祉,人民就会信服;反之,领导干部如果用权不公、以权谋私,就算职位再高、权力再大,群众也不会信服。
加强制度建设 坚持法治思维
领导干部对权威的维护和运用,应当有全面且完善的制度为之保驾护航。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脱离了高效有序的执行,制度将成为空有其名的“稻草人”。因此,在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上,制度执行能力是极为重要的选任依据,领导干部对制度要有高屋建瓴的认识和坚定服从的决心,不断强化自身制度意识。法治思维源于法治理念,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要在法治理念基础之上更进一步。领导干部要坚持法治思维,一方面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底线意识,知法守法,严于律己,敢于承担责任;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运用领导权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依规落实相关政策、解决实际问题、接受群众监督。
提升领导干部综合能力素质
领导干部的权威想要得到合理的运用,就不能忽视领导干部作为权威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而是否能正确且充分地发挥这种主观能动性,还要看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是否过硬。领导干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综合能力素质。一方面是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提升,这包括领导干部在开展工作时的判断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只有具备真知灼见的判断力,才能在关键时刻显露本色;只有具备优秀的组织与协调能力,才能部署好一切工作。另一方面是领导干部踏实勤勉的学习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领导干部势必要居安思危,紧跟时代步伐开拓进取,学习新知识,开拓新思维。
强化人本意识 贯彻人本理念
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也是领导权威的来源,强化人本意识、贯彻人本理念是运用领导权威的关键。“以人为本”地运用权威、施行领导,就是要把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围绕“人”自身及其发展来开展一切工作。领导干部的权威与“人”之间并非对立关系,具备人本意识的领导干部理应自觉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这是人本理念的一贯价值诉求。领导干部是否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认可,执政之基是否稳固牢靠,评议权和决定权都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人民群众对公权力的全方位监督,保障了领导干部权威的良性生长发展。领导干部的权威要从人民群众的认同中获得,也要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