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图书法解读
2022-07-20□魏哲
□ 魏 哲
书家的观念决定其艺术风格,艺术风格的转换也源于其对技法的不断再认识,每一次再认识都是一次新的涅槃。
明代书坛既有文徵明、王宠、邢侗、董其昌等正统书家,也有徐渭那样才华横溢、疏狂孤傲、叛离传统而个性鲜明的书家。风格最为特殊的当属张瑞图。张瑞图的书法成就在历史上非常突出,梁巘评说:“张二水书,圆处悉作方势,有折无转。于古法为一变。”
关于张瑞图的学书经历及其书风形成的过程,虽因史料无多,其个人在这方面的论述也十分有限,使我们难以构成一个系统连贯的认识,但即使通过这些有限的资料,再加上对其十分丰富的书法作品的寻踪觅迹,对张瑞图的书法资源,我们起码可以从这三个点上加以挖掘,从而整合出其书法构成的要素,这便是:魏晋风神、宋人意趣、明人狂态。这其中最能透露出取法魏晋的当属其小楷书法。那种古拙简净、自然萧散、优游于有法无法之间的意态,可谓深得魏晋书法之妙,无怪董其昌说:“君书小楷甚佳,而人不知求,何也。”而其行草书奇崛恣肆,又与“宋四家”的苏东坡、黄庭坚和米芾最为接近。我们看其笔画的纵横夸张,结字的收放处理,都大得黄山谷的旨趣。而其用笔的洒脱不羁、爽健跌宕、纵侧奇险,与东坡、老米,及至祝枝山有一种割舍不断的形质联系。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中说:“张果亭、王觉斯人品颓丧,而作字有北宋大家之风,岂得以其人而废之。”这种看法是很有见地的。当然,作为晚明社会的一员,特别是身处于社会上层的士大夫,张瑞图对时代风云的变幻是敏感的,其对人生、对艺术的认识与古人有相通的地方,但不同之处必然更多。他自有其自身的理念,亦有自身的情愫。故此张瑞图才流露出这样的意识:“晋人楷法,平淡玄远,妙处都不在书,非学所可致也。坡公有言:‘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假我数年,撇弃旧学,从不学处求之,或少有近焉耳。’”所谓“撇弃旧学”,便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皈依。这种皈依落实到书法上,便是对明代中晚期那种狂放张扬、追求表现的文艺思想风气的接受和在书法实践上的发扬,而如果再深一层说的话,这种向时代精神的皈依,便是向书法本质的皈依。因为如果人们真正将书法看作一种艺术样式,那么这种艺术的本质便是抒情,是把人们心中那种最隐秘、最微妙的感情,甚至是潜意识层面通过笔墨线条表达出去、宣泄出去。也就是说,只有意识到书法的这种精神层面的作用,艺术创作才会是自觉和自由的,所表达出的东西也才会是自然和真实的。正是在这种角度上,我们才可以说,明人那种逾礼越制、追求精神解放的狂态,是构成张瑞图书法风貌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明代那样的环境和氛围,没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积淀,明代书坛不会出现徐渭,也不会出现张瑞图。正因如此,张瑞图不论在笔法还是结体上均突破古人的笔法禁区,用笔盘旋跳荡、方折紧束、凌空取势、尖利横撑,弃使转、改翻折、重提按、快速度,给人以棱角分明、左高右低、上小下大,形成三角形构成,弥补了线条单一平滑的缺陷,虽尖入而能圆出,发力强劲而能内敛,使转虽方而能浑成,牵丝虽多而不纤弱,在迂回盘绕中显露出缠绵情致,流畅中有直转,飞动中有停顿,奇险而不轻浮,在挫与撑的变化和统一的主旋律中形成磅礴的气势,给人一种法外生法而得法,使作品奇诡生动、娴熟酣畅、浪漫自由,极具视觉冲击力,与晚明其他书家如邢侗、米万锺、董其昌作品拉开了很大距离。这些书家长期在对古人作品的临摹中写出自己的性情,并结合自己的性格爱好对古人进行某些“微调”。相对来说,张瑞图的创作,则是对传统的某种程度上的“颠覆”。因为一直以来,人们都是以晋唐那种中锋、藏锋的用笔为笔法正宗的,主张平和中庸,而像张瑞图这样如此大量和集中地运用尖笔侧锋进行创作,并在这种运用中形成自身风格主调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
魏哲(1950-2018)
张瑞图对尖笔侧锋的成功运用,可以说使书法的笔法表现更加丰富,也更加多样,是真正的“更无真相有真魂”的继承。自然,这并不是说张瑞图的创作是戛然而出、毫无渊源的,实际上米芾和徐渭在侧锋的运用上都有成功的表现。然而应该说只有到了张瑞图手里,才将这种笔法发挥得痛快淋漓和引人注目,从而使其创作偏向极端,亦给人以面目一新之感。
张瑞图这种大刀阔斧的书风对当时温文尔雅、柔媚甜美书风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给后来书家诸多启示。碑帖结合这类创作模式,实际由他开了先河,这点虽然我们在史料上没找到记载,但在其作品中是非常明显的。在强化书法作品的视觉效果上也作了成功的探索,确是开宗立派的大家,对稍晚于他的黄道周、王铎、倪元璐、傅山诸家客观上起着发蒙开山之功。及至近代的沈曾植、郑孝胥、于右任,当代的潘天寿、陆维钊,乃至日本的书家均在此有所发挥。当下的国内书法展览中,均有一些书家受其影响,借鉴其艺术理念,追随其书风,受其启示,在书法创作中开辟新的模式,拓延了传统的笔法,在创作中形成新的艺术语言。由此可见,艺术语言形式技法上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是形成新风格的关键,也是每个书家风格的关注点。换言之,创新就是不断地向禁区开拓,这里自然包含笔法、章法、墨法等诸多因素。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生生不息,不断地衍生开去。■
魏哲 问青有黄七言联 68×13cm×2 纸本释文:问青牛何人骑去;有黄鹤白天飞来。老铁。钤印:魏哲出入大吉章(白) 老铁私玺(朱) 墨趣(朱)
魏哲 临张瑞图 204×65cm 纸本释文:枫林纤月落,衣露净(静)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果亭山人瑞图。钤印:魏哲私印(白)
魏哲 临张瑞图 232×68cm 纸本释文: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瑞图。乙未之秋,老铁临。钤印:魏哲印信(白) 魏哲私印(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