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家大爱绘就精彩人生

2022-07-19乔瑞民高玉民

新青年 2022年7期
关键词:佳木斯市李阳佳木斯

乔瑞民 高玉民

这个拥有百岁老人的家庭,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真真切切的爱,诠释了最美家庭的含义,谱写了一曲“全国最美家庭”的动人乐章,也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了爱的温度。

在这个7口之家中,老母亲卢金英1920年出生,今年已经102周岁,是一位善良慈爱的老人;一家之主李阳1964年出生,现任佳木斯日报社《法治周刊》主编;李阳的妻子张玉杰1964年出生,现已退休。

这些年来,李阳夫妇在照顾百岁老母亲中,身体力行,给家人做出了榜样。经常有人问李阳:“让一个大家庭和谐美满,有没有什么窍门?”李阳的回答很简单:“就是孝老、爱亲、善良、诚信。”

李阳(左二)时常对家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辈子不长,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李阳的母亲年轻时,就经常教导孩子们:“不要对生活多愁善感,更不要对不如意的事情埋怨,要用一颗平常心面对困难。”那时,母亲是地区的劳动模范,经常带领村子里的妇女,利用晚上的时间帮助生产队排忧解难。

母亲教育子女的方法也很特别,一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教育子女从小做一个善良感恩、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二是引导孩子要诚实、信守承诺,“言必信,行必果,知恩图报”。李阳从小是听着母亲讲的故事长大的,深受母亲影响。长大后,他酷爱文学,写了很多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发表在全国各地的知名报刊上。他主编了6部书籍,还出版了20多万字的个人专著《雏菊花语——李阳文学和新闻作品集》,在这部集子里,收录了20多篇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数是母亲给他讲的。李阳通过这些作品加入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李阳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小时候母亲的教育和引导有直接关系,可以说,母亲是他文学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和人生导师。

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老爱亲更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李阳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尽管工作繁忙,但他依然将家庭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

1993年,李阳从当时的桦川县建国乡只身来到佳木斯市工作。1997年,工作稍微稳定后,他便把妻子和年仅9岁的女儿从乡下接到佳木斯市生活。生活步入正轨以后,他又主动把年近八旬的母亲从乡下接来一起居住。

李阳和妻子张玉杰照顾母亲可谓无微不至。为了老人住得舒心,张玉杰把家里最大的一间屋子让母亲住。由于母亲患病心焦,晚上不肯一个人单独住,张玉杰便让李阳陪母亲住。随着老年痴呆症状的加重,母亲有时狂躁起来,整夜整夜不睡觉,不间断地大喊大叫,但孝顺的夫妻俩从不抱怨,整夜整夜陪在身边,安抚老人的情绪。

全家福

李陽(右)与妻子张玉杰

李阳的大哥、二姐在山东生活,他和二哥在佳木斯市里工作,三姐在佳木斯所辖的农村生活。同在佳木斯生活的姐弟三人感情深厚,并共同孝敬老人。近几年,由于母亲年事已高,身边不能离人,李阳的姐姐和哥哥为减轻弟弟负担,争着抢着抚养老人。春天,母亲在哥哥家住;到了夏天,姐姐便接母亲到农村住一段时间;到了冬天,李阳再把母亲接回家。无论母亲在谁家,大家谁有时间谁就去看望和陪伴,“母亲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一家人和谐共处、其乐融融。

这些年,为了不让母亲寂寞,每年春节,李阳都主动邀请哥哥、姐姐和侄子一家人到自己家里陪老人过节,一大家人陪母亲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春节。2015年春节,《舌尖上的佳木斯》剧组见证了这一幕,把这一大家近30口人在一起陪母亲过年的镜头收录到专题片中,每年春节期间循环播放,让观众一起感受李阳一大家人、五世同堂的幸福生活。

李阳说:“如果没有公平正义,我的人生就会黯淡无光;如果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一家人的美好生活。”妻子张玉杰也非常感恩,她说:“如果没有党组织,我这一辈子只能做一个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不可能成为企业的党支部书记。”

这一家人事业有成,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因此他们一家人对党和国家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李阳的家里共有4名党员,他自己以及妻子、女儿、女婿都是党员。国庆节前夕,李阳成立了家庭临时党支部,并在国庆节期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红色主题活动。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们所做的事也很小很平凡,但他们懂得:因为有党,才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因为有爱,这个世界才变得无限精彩。

猜你喜欢

佳木斯市李阳佳木斯
为孩子纺织幸福童年
——佳木斯市第六小学教育剪影
天竺取经之二
特殊的考卷
浅谈佳木斯站减速顶的应用、管理及设备的专业化维修
佳木斯市生猪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佳木斯防爆电机研究所
佳木斯大學张莉莉水彩作品选登
佳木斯市连续四年荣膺“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