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媛:让青春在黑土地绽放
2022-07-19蒋舒婷
蒋舒婷
“南有华西村,北有兴十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镇兴十四村被誉为“龙江第一村”,王淑媛的故事就要从这个“明星村”说起。
200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王淑媛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带着扎根基层的初心,她响应号召,回到家乡甘南县,成为兴十四村第一个女大学生村官。从那时起,她就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这片富饶的土地,让自己的青春在这片热土上绽放。
王淑媛(右二)与工程施工人员一起商议学校建设事宜
2004年8月,王淑媛带着一丝兴奋、一丝憧憬,还有一丝不安,来到这个既向往又陌生的村庄。
“兴十四村需要有才华有作为的年轻人来建设。”村党支部书记付华廷热情的话语,打消了王淑媛的胆怯,却也让她感到了肩上担子的重量。
刚走出校门就深入基层农村,王淑媛毫无经验,很迷茫,也很困惑。“从哪儿下手?该怎么做?”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请教经验丰富的村干部。她虚心向老书记和村“两委”的同志学习,向村里的老党员“取經”,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慢慢的,她了解了村情,也适应了基层工作的节奏,掌握了工作方法。
为了尽快融入到村民当中,王淑媛每天都带着一个日记本,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各家各户,和村民聊家常、问情况。谁家有几个老人、几个孩子,日子过得如何……她不光记在本上,更记在心里。功夫没有白费,两个月下来,王淑媛跑遍了全村,她能准确地叫出每个村民的名字,也掌握了每户村民的基本家庭情况。了解都是相互的,在与村民的反复交流中,村民也加深了对她的印象。这些付出,拉近了她与村民的距离,成为她搞好干群关系、取得村民信任的关键。
王淑媛(左三)在兴十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种植技术人员交流作物长势情况
在走访过程中,村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村里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咱兴十四村没有中学,只有一个村民集资修建的小学,孩子们上初中、高中都要跑到十几公里外的县城,孩子爸妈还要去陪读,租房、吃饭是很大一笔开销,我们吃不消啊!”村民们一次次地向王淑媛诉说着苦恼,解决教育难题已迫在眉睫。“如果能在村里办个中学那该多好啊!”王淑媛大胆的想法得到了村“两委”的一致支持。说干就干,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王淑媛在马不停蹄的奔波中度过。为了学校早日建成,她克服重重困难,一次次协调省、市、县的相关单位和部门。经过不懈努力,兴十四中学终于建成了,并于2008年秋季开学时迎来了首批学生。开学当天,看到乡亲们的笑脸,王淑媛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学校建成后,王淑媛的干劲更足了,开始琢磨村里的产业发展。她通过学习和实地调研,想出了新“招”。在她的建议下,兴十四村利用村里已有资源,建设村史展览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万亩松林、美丽荷花湖,开始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乡村文旅产业。这“第一招”很快见效,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为村里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建设培训基地是王淑媛的“第二招”。她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和休息日,起早贪黑,抓规划、抓协调、抓进度,终于建成了兴十四培训基地会议中心。培训基地先后承办了中央组织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开展的各类学习培训班上百期,培训万余人次,间接带动了村里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的发展。王淑媛还组织村民开展种植养殖技能培训,发展优质高蛋白大豆种植、庭院中草药种植和棚室蘑菇种植,并依托电商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带货,这也是她的“第三招”。通过这些举措,她带领兴十四村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村民的收入也逐年增加。
2012年11月,王淑媛作为党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产业发展起来了,要让产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每个村民,努力提高村民的幸福感。”为此,王淑媛决定从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入手。她组织村里的“文艺人”成立了小剧团,自编、自导、自演,以本村村民为主角的一台台文艺晚会演起来了,小乡村搭起了大舞台,村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在她的推动下,村里建起了集阅览室、篮球场、健身房、棋牌室于一体的活动中心,举办了篮球、羽毛球、象棋、军棋比赛,村民们的文化体育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
村民的福利待遇也是王淑媛最关心的问题。她积极参与村民福利待遇的制定和发放工作,并根据村里产业的发展,相应提高村民的就业、医疗卫生、孩子上学、住房等待遇,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项项成绩饱含着王淑媛辛勤的付出,成绩的背后是她超负荷的工作,也是她无怨无悔的奉献。“梅花香自苦寒来”,王淑媛的付出得到了赞誉和肯定。她先后获得“甘南县先进个人”“甘南县三八红旗手”“优秀大学生志愿者”“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优秀共青团员”“黑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人民满意公务员”等荣誉称号。2012年,王淑媛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作为兴十四村第一个女大学生村官,王淑媛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乡村的建设发展上,不断改革创新,破解一道道难题。未来,她依然会坚守在这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这片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