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对企业班组管理质量提升的探索与研究
2022-07-18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金乐婷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金乐婷 周 刚 陈 曦
背景
电力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班组作为电力企业的基本单位,深入生产一线,深化电力企业班组的管理工作是加强企业管理、做好安全生产、杜绝灾害事故的基础和关键。以往在班组生产过程中常常存在班组定位模糊、班组成员职责分工不清晰、任务表达不明确、技术不够先进、关键改进计划不具有针对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由此可见,只有发挥好班组的主体作用,奠定好企业安全健康发展的基石,才能促使企业效益稳步提升。
针对此种现状,提出在班组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精细化管理最早出现于《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是科学管理之父泰勒(Taylor)所著。精细化管理是指在常规生产管理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工,完善管理机制与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资源占用,优化资源整合,降低管理成本。在2014年初,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实施输变电设备精益化管理,持续推进“大检修”建设,促使输变电设备管理质量提升。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当下形势对班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当前发展需要,以电力企业变电运维班组为例,对电力企业班组精细化管理工作展开研究。
精细化管理在电力企业生产班组的内容建设
变电运维班组的精细化管理主要围绕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顾客关系管理、制度管理、任务管理、绩效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安全环保管理、现场秩序管理和应急管理9大板块内容进行建设。
围绕电力产品服务特点,进行班组质量管控
电力企业生产链的终端输出为具有企业特色的电力产品,其在日常工作生产中起到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电力产品的特殊性,在实际生产工作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严重时将会导致电力系统瘫痪和人身安全,因此须围绕电力产品服务特点展开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控。针对电力设备智能化程度不够、工作人员效率不高等诸多不便,班组成员围绕变电运维现场开展工作流程以及现场实际情况,研制了就地化保护装置调试仪,大大缩减了现场调试、检修时间和工作时效,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
结合电力客户需求诉求,建立客户沟通渠道
在班组成员培训中深化“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始终围绕电力客户需求诉求开展工作业务流程。为有效反馈客户需求诉求,建立信息交流沟通群、村主任座谈会、客户需求调研会、现场走访、问卷调查等线上线下多种客户沟通渠道,用心维护客户关系管理。数据显示,通过“创建客户沟通渠道来维护客户关系管理”的方式,客户满意度由原先的83%提升至95%,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依据上级部门管理要求,细化班组制度标准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班组建设管理标准》等相关文件管理制度要求,班组始终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严格遵守上级管理制度及标准文件,结合班组实际,编制相关管理制度,努力在班组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围绕班组成员现场作业规范、日常行为规范、检修管理流程、“大二次”制度等方面逐一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条目,并依据班组实际管理成效和现场工作情况及时更新、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标准和作业指导书,确保班组各项管理工作、各项工作流程都有章可循,杜绝生产事故的发生。
综合班组成员技术水平,优化工作任务管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班组定期组织实施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要求组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并持证上岗。班组管理岗位人员通过安规理论考试、变电运维技能培训、竞赛比武等多种考评方式,来综合评估每位班组成员综合素质,以便于进一步优化工作管理。同时应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做好存量设备台账信息及时维护、工作票操作票线上流转等各项业务工作,确保各项数据信息能够及时清晰传达并存档。
秉承公平公正基本原则,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绩效考核机制能够起到促进班组成员齐头并进,深度激发班组成员创新活力和工作热情的作用。因此,基于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班组管理岗位人员针对班组日常管理流程,逐一细化绩效考核机制评价内容,并对班组成员进行考评。考评时,除了根据管理流程细化考评之外,从全面性角度出发,设定班组内部员工互评、部门内部员工互评、执委会组织讨论等综合评定方式。依据“按劳分配”准则,给予表现优秀成员适当奖励,充分激发班组成员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
按照设备设施管理规定,规范设备管理措施
电力设备是电力企业开展业务工作的基础建设,变电运维班组作为电力企业一线生产班组,必须要掌握电力设备性质、了解现场复杂情况、定期开展线路巡检和标准化设备管理措施。针对变电站情况较为复杂、检修工作类别多、现场情况多变,当下的变电站检修方案难以适应变电检修工作要求,因此,电力企业应将精细化管理与智能带电检测技术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细化二次设备评价分析,提出具体设备管理措施,树立“主动检修”意识,做好电力设备的“诊疗医生”。
应用电力技术管理手段,形成安全环保管理
电力企业生产班组安全环保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变电站安全运检管理平台软件、电力监控系统等线上管控平台和现场作业管理。安全环保是变电运维班组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必须在班组成员内部牢固树立安全环保意识,引导班组成员拥有“主动意识”,并针对安全环保风险点及时采取行动措施。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当中,针对现场各式各样的缺陷情况,严格按照相关安全环保处置方案,应用电力技术管理手段,分类编制典型处理方案,杜绝生产事故。除了做好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工作,班组成员也应该积极营造安全环保舒适的工作环境,保证工作高效开展。
采用目视化等管理工具,打造秩序管理样板
目视化、“5S”等管理工具是指一种以视觉信号为管理手段来组织实施现场生产过程,其一目了然的特点能够提高现场作业工作效率。为使现场作业缺陷问题能够显露出来,依据现场各类设备设施管理准则和标识,对班组成员、电力设备、作业现场、安装工艺、安全环保等方面实施目视化管理,目视化管理内容必须依据班组工作性质精细化,包括作业人员安全帽与工装、电力设备维护、消防通道标识等,以此来提高作业人员工作效率和现场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隐患风险。
参照风险评估管理清单,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为强化现场作业风险管控、细化事故处置方案、规范现场作业流程,班组成员应依据相关应急响应预案,针对现场作业流程各环节,结合实际情况,参照风险评估管理清单,全方位识别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及时消缺。通过建立隐患排查常态化机制、应急演练,班组成员不断完善应急响应体系,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
除了上述精细化管理九大板块内容,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所有精细化管理过程均须遵守PDCA循环。PDCA循环是指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4个阶段,具体来说,是指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不断重复的过程。针对班组质量改进过程中的各环节事项,从关键客户关键需求角度出发,围绕策划、实施、评估、总结4方面,持续采用量化和精细化管理来达到PDCA循环,从而将变电运维日常各环节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精细化管理对电力企业班组管理的促进作用
围绕精细化管理的九大建设内容,下面从人、物、制度3方面来阐述精细化管理对班组质量管理的促进作用。
制度管理基础扎实,安全风险降低
在设备设施管控方面,精细化管理工作遵循PDCA原则,在原有设备设施管理准则基础上持续完善。班组管理岗位人员依据班组成员综合素质,进行细化分工,采用目视化、信息化等管理工具,安排专人排查现场缺陷问题、按规登记情况、录入系统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消缺,这为运维一体化工作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降低了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管理制度方面,从班组成员日常行为规范、现场操作规范、工作环境整洁等角度出发,制定一系列适应自身班组管理制度,为班组成员创造明亮舒适的工作环境场所,既有利于班组成员身体健康,又减少了冗杂空间占用,有利于工作有序开展,工作效率提升。
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平台多元融合
变电运维精细化管理工作涉及多个专业,包括变电、检修、基建、档案、物资等专业部室,为促进青年员工快速成长成才,在队伍建设方面,班组内部组建了一支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青年人才队伍,以此打破专业壁垒,提高交流沟通效率。青年人才队伍以优质高效开展业务工作为愿景,对内持续开展业务理论培训、现场实操锤炼队伍,并根据工作成效做好青年后评估记录,以此在班组中营销“比、赶、超”的积极氛围,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成长成才。面对服务的客户,通过建立线上线下多种客户沟通渠道,切实反映客户所需,并按需提供精准化服务,不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赢得社会一致认可。
产品创新成效凸显,服务水平提升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成果转化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质量持续改进、产品服务优质和技术手段先进。通过QC项目、班组建设、科技项目、专利软著、管理创新、论文专著、技术标准、技能培训和竞赛比武九大内容来创新产品、解决民之所需、为企业精准发力。通过持续开展质量管理活动,针对作业现场实际情况,考虑关键顾客的关键需求,围绕工作流程,研制出新技术、新产品,对内提升工作效率、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蝶变跃升,对外提供优质产品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赢得社会美誉。
精细化管理工作是所有企业班组发展的命脉,遵循PDCA原则,围绕本文所述九大建设内容,持续开展质量改进。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诸多成效日渐凸显。对内面向班组内部成员方面,班组成员各司其职,综合素质快速提升,提供精准化优质服务;对外面向客户方面,为客户提供优质电能、精准服务,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筑起用电安全坚固城墙。
在下一步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将数字化纳入建设内容,贯彻落实《国网设备部关于开展2021年设备运检数字化班组评价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持续推进设备管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做好各阶段评估总结,持续开展质量改进活动,促进企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