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7-18罗志萍

医学信息 2022年13期
关键词:职称儿科关怀

罗志萍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江西 赣州 341000)

人文关怀(humanistic care)是护理学的本质,将护理学拓展到以关怀整体人的生命健康为本是新型护理模式发展的需求[1]。在新环境下,对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品质,具有专业化人文关怀能力,并能运用专业知识、护理技能和关怀能力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和帮助[3,4]。而儿科护理任务更重、技术性更强,因为其面对的是患儿及整个家庭,适时给予恰当的关爱和帮助,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建立[5]。因此,调查儿科护士人文关怀现状,探讨影响儿科护士人文关怀因素,为临床培训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和谐护患关系,提高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儿科护理满意度。本研究对2020 年4 月-2021 年4 月我院48 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4 月-2021 年4 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8 名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43 岁,平均年龄(28.34±2.01)岁。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护士和患儿及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取得护士从业资格证;②从事儿科护理工作时间大于3 个月。排除标准:①病假、事假、进修的护士;②调离责任护士岗。

1.3 方法 ①调查工具: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法[6],具体包括关怀行为量表、儿科病区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满意度调查表、儿科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其中关怀行为量表[7,8]包括24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6 级评分制[9],分为1~6 分,其中1 分=从不,2 分=基本上不,3 分=偶尔,4 分=有时,5 分=基本上经常,6 分=经常,总分144 分,评分越高表示人文关怀能力越高;儿科病区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满意度调查表[10]包括11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3 级评分制,分为1~3 分,1 分=不满意,2 分=较满意,3 分=满意,总分33 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满意度越高;儿科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表[11]包括11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3 级评分制,分为1~3 分,其中1 分=不满意,2分=较满意,3 分=满意,总分33 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满意度越高;②调查内容:护士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等内容;③调查方法[12]:均采用自评方法,由护士长调查前对护理人员和患儿家属强调本次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要求参加人员仔细、认真填写表格各项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表中的所有资料导入表格,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F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性;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儿科病区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满意度以及儿科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48 名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评分为(116.45±22.34)分;儿科病区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满意度评分为(23.49±3.19)分;儿科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为(25.20±4.40)分。

2.2 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婚姻状况、子女状况间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间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单因素分析(±s,分)

表1 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单因素分析(±s,分)

2.3 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是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见表3。

表2 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人文关怀的不断发展和意识的提高,人文关怀是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儿科护理对象的特殊性,使儿科人文关怀实践受到社会各界关注[13,14]。儿科患者年龄较小,加之家长通常会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15]。因此,在临床上提供基础护理的同时,人文关怀的需求相对更高,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心理安慰和情感支持[16]。

本研究结果显示,48 名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评分为(116.45±22.34)分,儿科病区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满意度评分为(23.49±3.19)分,儿科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为(25.20±4.40)分,表明我院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满意度和儿科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均处于低标准范围内,出现该结论可能是由于目前我国医疗社会和护理教育模式的影响,例如医院对人文关怀能力不重视,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较短,自身人文关怀意识较差等原因所致[17]。由于儿科患者正处于正常发育的特殊阶段,在不能自主表达自己感受的情况下,儿科护士掌握专业的人文关怀护理技能和知识可以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进而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18]。此外,本研究显示,不同婚姻状况、子女状况间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间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年龄、学历、工作年限以及职称对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也进一步提示以上指标是儿科护士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该结论与郎红娟等[19]报道基本相似,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工作年限增长、职称升高,儿科护士的护理经验不断增加,工作经验不断积累的同时,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情感表达不断丰富[20];加之高学历护士接受专业的学校教育,自身人文关怀认知水平、意识相对较高,有利于人文关怀能力的形成,可进一步提高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此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是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提示学历越高、工作年限越长、职称越高,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分越高。因此,医院应重视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为护士搭建良好沟通、学习平台,积极开展符合儿科特色的人文关怀培训课程和专项讲座,进行人文关怀榜样交流座谈会、建立人文关怀效果评价指标、评选优秀儿科人文护士等都有助于提高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行为水平。此外,医院也应该落实儿科护士人文关怀措施,重视对儿科护士自身的人文关怀,关注其家庭、婚姻、子女等情况,提高儿科护士对医院人文关怀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现状,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善。由于学历、工作年限、职称与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密切相关,医院可加强对以上方面的完善和促进,并配合其他多方面基础培养措施,加强提高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进一步促进儿科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职称儿科关怀
儿科专栏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圆梦儿科大联合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