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性化服饰的存在与延续

2022-07-18

纺织报告 2022年6期
关键词:两性风潮男装

俞 梅

[笛克恩唯(上海)服饰有限公司,上海 200051]

服装舞台上会不断涌现结构简洁、线条简约、廓形硬朗的服装风格,于是有人认为“如今的服装越来越中性化”“未来的服装性别趋于模糊”。本研究旨在说明中性化风潮的流行并不会导致性别模糊,而这种以服装的中性化来消除性别差异的观点是认识上的一种混淆,混同了性别差异和人格差异这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文化现象的解释来消除“未来的服装性别趋于模糊”这一疑虑,鼓励人们更积极地去发现和创造生活中的美[1]。

1 中性化服装的概述

1.1 中性化服装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中性化服装是指廓形简约、不带有过分夸张装饰特点及性别特征的服装,是让人感觉帅气干净的服装。中性化服装表现出去性别化,服装不分男女、只分尺码,基本特征是完全颠覆了传统观念中男性硬朗粗犷、沉稳矫健的阳刚之美以及女性高雅华丽、轻柔灵动、娇艳柔美的阴柔之美,将阳刚和阴柔进行平衡的混合,创造出崭新独特的风格(图1)。同时,基本廓形上不会出现非常合身的剪裁,辅料装饰上也很少应用柔美的印绣花图案等,材料上也不会用一些非常轻柔、稳定性差的面料,色彩上也多用一些大众普遍接受且符合当季流行趋势的颜色。

图1 时装的中性化风貌

1.2 中性化服装形成的历史背景

在服装形态及服装文化尚不发达的古代,服装受限范围较大,两性的界限很模糊且不太明确。尽管在着装上已存在两性差异,但许多服装样式都是男女通用。从人类整个服装史中可以了解到,人类服装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后,受人文主义“关怀人、尊重人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影响,才形成了现代男女服装的两性模式,即男裤女裙;而中国封建社会的两性服装模式“男袍女裙”是确立于后汉,是当时一些儒家思想对历史传承的服装形态进行改造的结果。但是历史上并不缺女着男装、男着女装的现象,尤其是大唐开元、天保年间,女着男装的装束尤为盛行,当然一部分是受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华古今注》记:“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可见,当时女子仿制男装、穿着男装的现象已相当普遍。西方女性服装的中性风潮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且与女权运动有关,脱下鲸骨衬裙与紧身束腰、摆脱束缚行动且笨重的蓬裙、穿上行动便捷的长裤成为一种颠覆的举止,一些思想较开放自由的前卫女子便开始穿起长裤及男装。中国魏晋仕宦子弟脸上敷粉涂朱,穿高齿屐,招摇过市;欧洲17世纪末、18世纪初,男性曾以穿戴女性服饰为时髦,包括紧身衣、花边皱领、耳环、扣形装饰品和羽毛帽、金刚钻装饰的鞋,再加上化妆品、香水、首饰和鲜艳的刺绣,都成为男性最新潮的装饰。日本男性也曾发起“孔雀运动”,口号是“雄孔雀尚如此美丽,为什么男人不去追求美的服饰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服装的发展也随之发生变化,休闲化、运动化、多样化成为主流,男女平等逐渐被认可,为中性化服装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2]。

1.3 中性风貌的历史传承

中性风潮的拉锯战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成为女性服装演绎过程中最重要的催化剂之一。这与19世纪因无人设计女人穿的裤装而穿起男装大不相同,设计师开始让女人穿上男装款式,主要演绎自男装的三件式套装。中性化服装形成主流趋势是在20世纪60年代,妇女在经过较长的排斥期后,终于发现裤子的方便之处;与此同时,男子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却开始了服饰上的“孔雀革命”(Peacock Revolution),他们开始穿色彩艳丽的衬衣,戴式样花哨的首饰,形成了多样化的男装格局。

其实,中性风潮作为跨世纪的大潮流,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20世纪20年代,当Coco Chanel叼起卷烟、穿起长裤,当Calvin Klein为了让情侣间可以亲密到共用一瓶香水而推出CK One,当王菲还叫王靖雯,用一个“板寸头”配连衣裙的造型,哼着《容易受伤的女人》,致使万千少女纷纷剪去飘逸秀发时,已经掀起了一股风潮——中性风[3]。

1.4 政治对中性服饰的影响

1.4.1 战争

战争最具“催化剂”的效力,其强制性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女性们为了表达自己对男权社会的反抗纷纷穿起男装,如二战结束后,西方妇女接受了一种实用且男性味道很浓的新装束,极其富有男性味的军装式女装开始广泛普及。女性们走出闺门,走向街头,摆脱来自家庭的束缚,成为与男性一样有政治和经济地位的独立的社会成员。20世纪20年代后期出现的“男孩造型”(Boyish Look)和60年代出现的“无性别装”(Unisex Clothes)都充分彰显了战争对服装的巨大影响力,而这些现象更多出现在年轻人的服饰中。

2003年,“美国大兵入侵伊拉克”这一历史事件又给时装界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中性化的军旅装风潮再一次蔓延开来,还被冠以“萨达姆格式”,可见战争对时装及其所衍生出来的中性化风潮影响较大。

1.4.2 女权主义运动及性解放

随着人类文明及社会进步,女权运动不断争取到两性同等的尊重与评价,也使服装走向性别角色的同化,出现了“无性别”思路,即所谓的“中性化”服装趋向。

女性服装在女性自我觉醒、女权运动以及性解放的推波助澜下,开始趋向中性风格。女装在20世纪的演进过程中远远超越男装,女性不断从服装流行的演变过程中重新审视女性的角色,然后再现于服装上。20世纪60年代,Yves Saint Laurent从男装的烟装小礼服衍生设计了女性的裤套装;20世纪80年代,高耸垫肩的米兰风套装让女性的穿着好像准备上战场的武装战士。

2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性化风潮演变

从20世纪最后10年的流行趋势及现象可以发现一个相当重要的特质,那就是男女间的服装差异愈来愈小。20世纪,服装设计师们一直在“更男人”还是“更女人”的问题上摇摆不定,他们希望塑造一个标准的形象与女性或男性全新的身份匹配,是变得更权威、更简练还是保持特点继续花枝招展?最终得到折中的方式——中性化,而这些中性化的演变过程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2.1 性格转移

对比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性化风潮过于硬朗化或过于柔性化,经过蜕变后的新风貌——雌雄同体(Androgyny)的第三性魅力如今跃居新女性或男性所追求的新风华,一味的男性化或过度的女性化必须具备2T的性格——刚与柔(Tough & Tender),整体装扮展现出雌雄同体的魅力[4]。该风潮演化到今日愈发声张,在父权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服装才成为区别男女性别的方式之一。

2.2 设计师对于中性化服饰的表现手法

所有前卫设计师都加入这场中性化的游戏:Vivienne Westwood让男人穿上隆起胸部的毛衣(图2)。Jean-Paul Gaultier的每次男装发布都会让他钟爱的男模特穿上裙子风情万种地扭过T型台。熟悉Gualtier风格的人都知道,早在20世纪80年代,Gualtier已经率先让男人穿上裙子,而男性的长发打扮在他的时装展上更是屡见不鲜。川久保玲连自己的品牌都明确地叫作Comme des Garcons(像男孩一样)。曾经以极致妖娆的女性形象震惊时尚界的John Galliano给模特画上小胡子,仿佛在嘲笑自己昔日的女性化风格。Yohji Yamamoto也以低调无华的不规则立体剪裁展现了无性别的冷感魅力。这股无性别风潮为原本一味男性化的演变过程注入了另一种元素。

图2 Vivienne Westwood的设计

每隔一段时间,时尚界就会流行某种风格,无论是简约主义还是中性风格,现在看上去不新鲜,但在它们出现的那个年代,却是对当时主流时尚的颠覆和挑战。

19世纪~20世纪初,中性化风潮unisex代表有Coco Chanel、YSL、Gucci、CK等。女性服装的中性风潮始于19世纪末,当时的女性脱下鲸骨衬裙和蓬裙,开始穿上行动便捷的长裤。除了Chanel,另一位推进中性化风潮的大师就是YSL,他早在1966年就推出了男装礼服Tuxedo款式。到了1996年,女扮男装又重新“热”了起来,当时风头最盛的要算Gucci:丝绒套装+滑亮的all back头,女强人十足的打扮风靡全球。

2.3 舞台、影视中及生活中中性化形象的出现

在舞台上以及影视剧里,人们总能看到越来越女性化的男演员和越来越男性化的女演员。翻开时尚类杂志或走在大街上,会时不时闪现耳环、项链、修身衣着装扮的“柔性男人”。一些公众人物,如歌手、演员的时尚扮相和举止,时常会招致一些人的评论,从日本歌坛出现的“视觉系”男子组合到如今风靡全球的“花样男子”以及《魔戒》中的精灵弓箭手、《海盗船》中的娘娘腔船长等,变性人的新闻也已屡见不鲜,花样美男更是层出不穷。

3 存在并将延续的中性化风潮

3.1 中性化风潮存在的社会因素

3.1.1 互相宽容和欣赏

当今社会的生活方式在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男性习惯更人性化、更温情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女人事业成功,“家长里短”彻底丢给了男人。但是人们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指责“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时装设计师把对个性的张扬摆放到更高的境界,人们对性别开始有了宽容的态度。同时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在当今社会,女人与男人一同参与社会竞争,在体力与智力角逐时,一袭男装确实更能给人干练、精明的感觉。这种服装潮流主要是由性别角色的转换所造成的,同时也包含着向世俗和时代挑战的一些心理因素。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服装潮流是对两性之间的欣赏与愉悦持肯定态度,并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人们需要的是相互欣赏,而不是一种性别对另一种性别打着“爱护”的名义进行的奴役和歧视。随着社会进步,对于中性化的潮流,大家相互之间更加宽容和欣赏。

3.1.2 个性多样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男女已经可以完全凭借自己的判断力和喜好来驾驭时尚。当今时装界流行“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季节”的“三NO主义”,使人们的着装更加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在谈及中性时尚时,设计师们和着装者都已经在中性主题下注入了“新”的态度。女性由20世纪80年代对中性装在形式上的“陶醉”转变为如今的“调侃”味道。从现代服装中人们可以发现,女性意识是回归人的自然性象征。不管男女,大家都在不遗余力地突出性感、耍酷等意识形态及表现风格。设计师们一方面以赞美诗般歌颂女性的雌性性征,另一方面又在不断挖掘男性内心深处的阴柔品质,公开赞美母性文化,男装一改传统上的古板、严肃、庄重,在阳刚之气中融入了阴柔之美,增加了女性的设计元素,使服装的两性模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违和感。

3.1.3 运动时尚化

过去的运动装设计比较偏重男性,且在材料应用上只考虑运动性能,即功能性,样式上都千篇一律。如今,运动服装更加愿意表现风格、突出个性、体现舒适感,并且更加关注文化品位。

令人惊喜的是体育明星成为偶像。从乔丹开始,他们已经成为横亘于体育、娱乐、广告等领域真正意义上的明星。到了“贝克汉姆时代”,这种娱乐性和社会性的体育明星现象已经登峰造极了,如百事可乐的广告,小贝已经成为一个标志,一个与体育有关但是已经覆盖各个层面的标志。

中国在2000年的奥运会之后,也将这股体育明星炒作的风潮大胆引入,于是姚明、刘翔、田亮、郭晶晶等一众赛场上叱咤风云的俊男美女也有幸成为广告、娱乐新闻、时尚派对的座上宾。

有人说,了解一个时代最好的方式就是了解服装史,运动热的流行时尚行业当然不会错过,一些世界级的顶级国际大牌纷纷推出运动系列,比如Chanel的滑雪服系列、Dior的高尔夫球女装系列、Dunhill的高尔夫球男装系列、Prada的Prada Sport系列等。显而易见,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已经完全深入人们的生活中。以往在颜色方面,运动鞋、运动装不外乎黑、白、红、蓝等颜色,而今天的运动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创新,像打翻了调色板一样,青翠的绿、鲜嫩的黄、浪漫的粉、妖艳的桃红、冷淡的灰、开心的橙色等也纷纷加入运动色谱中。

3.1.4 幽默和轻松

20世纪末,全球男装又有不同程度刚中求柔的倾向,追求色彩艳丽、花朵丰腴,试图从女服中寻觅新鲜感。色彩学家的研究早已揭示,色彩斑斓的服饰对缓解紧张的情绪非常有帮助,有助于自我放松。随着社会的进步、纺织材料及服装工业的发展,设计师在服装的色彩、面辅料的质感以及工艺结构的廓形上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打破了很多固有的条条框框,从文化束缚中自我解放,渲染了幽默轻松的氛围。

3.2 社会影响和意义

服装之所以被称作为一种文化,是因为其本身就属于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种文明。服装作为性别符号且在人类社会长期存在,说明了性别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服装的性别差异,不仅形成了两性服装模式,在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条件上还构建了服装审美规范,男子以坚毅、力量、勇猛为审美特征,女子以温雅、娴静、柔美为审美特征,即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成为男女服装审美的一般原则。但并不是说中性化潮流的出现是鼓励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其更多意味着男女开始更加开放、公平地审视对方的世界。性别的界限在时尚的催化下变得愈发模糊,而“中性”这个金光闪闪的招牌也逐渐淡化最初的革命色彩。雅致和精细并不是单为女人准备的,而阳刚和粗犷也不是单为男人准备,它们都是源于生活,如果非说有什么深层次的意义,那只能说“中性”是男人和女人争取更多自由的一种方式,是美丽的又一种体现。

4 结语

男女服装性别差异的消失,通常会在两种社会出现:一种是绝对自由、民主的社会,另一种是封闭、压制、轻视个人的社会。前者如原始社会,后者如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等。

根据服装史可以看出,两性服装模式是一种人类文化现象,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展,虽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以性别差异形成的两性服装模式是中西方文化的共同点。世界服装史清晰地展现了两性服装模式,使两性服装以区别性别差异的表现特征转化为象征性别的符号。人类的性别差异是客观、永恒存在的,不能消除两性心理互补;另外,其作为一种精神需要,也不可能被消除。

服装是一种文化的现象,而不是自然的现象。作为文化产物,是可变的、人为的。当今社会,服装舞台上的服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与多元化,男装女性化也不是今天才有的,女着男装在服装史上更是屡见不鲜:无论是在经济萧条、生活难耐、战争频繁、政治独裁的环境下以及女性人格受到极大压抑的年代中,还是在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男女享有诸多共同社会利益的时期,女装的男性化时有出现。尽管如此,当代服装恒定的两性模式没有改变,将来也不会被改变,世界主流服装设计师仍在这种两性模式的基础上颂扬和高歌男人与女人本质属性的美,在服装舞台上仍以女装为主角与不断发展的男装共奏新浪漫主义的协奏曲。

男装女性化与女性男装化不是当代的特殊发明,是历史服饰现象中反复演绎的主题之一,并将一直存在与延续。

猜你喜欢

两性风潮男装
陈海露服装设计(作品)
早春新风潮
“淇”怪
电竞小镇:掀起电竞产业新风潮
2017年春夏男装周的女装风景
Accessories Report配饰新风潮
向时尚ICON借衣之Nonmcore风潮再变
两性羊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2015春夏男装周伦敦启幕
铝的“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