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高铁片区发展策略探讨
——以海盐高铁新城规划设计为例
2022-07-18段然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02
文/段然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2
引言:
随着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的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正加密成型,高铁已覆盖全国92%的50 万人口以上城市。截至2021年12月30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 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突破15 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二。
如此高密度的高铁网络,已基本将各省的省会城市以及大、中等城市进行了高铁站的全覆盖,目前高铁线路与高铁站点的布局建设已逐渐向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市(县级市)转移。未来小城市高铁站的占比将会进一步增加,小城市和高铁站的组合,也将成为我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配置的新常态。
高铁站为周边地区居民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给其所在的城市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高铁可以改变和带动小城市的区域交通格局,促进小城市与大中城市之间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的流通,使小城市融入更大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产生“同城化效应”。另一方面,以上要素的流动,也会因高铁的虹吸作用,加速向优势城市转移,使得一些核心竞争力不够强势的小城市产生资源流失的“虹吸现象”。
一些小城市本身人口规模小、产业基础薄弱、资源禀赋优势不明显,依托高铁站建设的高铁新城或新区短期内难以聚集人气,近年来开始出现一些小城市高铁新城沦为“空城”、“鬼城”的负面报道。归结起来,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1)产业支撑不足,与之对应的新城规模又偏大,动辄几十平方公里,脱离了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最后往往沦为大面积的房地产项目,自然难以聚拢人气。(2)对于很多小城市而言,大部分高铁站区是作为城市的门户区域,作为城市的“第一印象”,模式化的规划设计情况却较为普遍,难以体现小城市的地方特色、文化积淀,令人遗憾。(3)小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次级交通网络结构性不足、规模小、等级低,交通空间与生活空间重叠、错位,高铁站引入后,反而加剧引发了各种交通问题。(4)在我国最新的“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下,对高铁片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宏观的城市空间结构、功能构成,还是中微观的街区建筑层面,抑或是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有效集约利用,都需要探索新的模式。
目前对于大城市、交通枢纽区域的高铁新城,国内外已有很多成熟的理论体系及成功的实践案例。而对于我国小城市高铁新城的建设实践与理论总结,则亟需给与更多的关注。本文结合笔者参与的《海盐高铁新城城市设计及重点片区建筑概念设计国际征集》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实践,就小城市高铁站周边区域的高品质发展策略展开探索。
1、项目背景
1.1 概况
海盐县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地处杭州湾西北,距上海118 公里、杭州98 公里。其始建于秦朝,历史悠久,是浙江最早的建制县之一。
海盐高铁站(又名海盐西站)为“通苏嘉甬”高铁线路的中间站,制式为2 台 4 线的高架站(含正线2 条),主要办理旅客列车的通过作业。其中“通苏嘉甬”线路,为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主骨架沿海铁路客运通道的组成部分,也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联络通道。
高铁新城片区位于海盐老城西南约5 公里。设计范围依托高铁站为核心划定,其中核心区约4 平方公里(含1平方公里的“站城一体”重点片区),协调区约11平方公里。
从以上几个基本方面来看,本项目为典型的小城市高铁站区类型。
1.2 目标
从地方政府角度,本项目主要有两个首要发展目标和诉求:(1)从区域维度,基于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嘉盐同城化的趋势下,整体统筹海盐的优质资源,将高铁新城建设成为新时代海盐发展的新燃点。(2)从海盐自身维度,高铁新城需要协调好与老城,以及周边重要功能板块的交通接驳、城市风貌、产业功能等内容,实现高铁新城与老城的“双轮驱动”,将海盐建设成为“虹桥国际枢纽南向拓展带”上的重要支点。
2、设计策略探索
目前,海盐县域范围已形成了多个城市板块,但板块之间相对离散而不相融。高铁新城的建设,将有机会成为板块之间的粘合剂,向北融合海盐老城和高新区,向南融合秦山街道(秦山核电站板块),并紧密联系周边融创文旅城和南北湖旅游度假区。
基于此思考,项目提出“湾北客厅,无界之城”的总体定位,希望高铁新城不仅仅是一个交通终端,而是一个展示城市未来,融合科技产业、环境友好、文化交往的生活汇聚点。
其中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内涵:(1)高铁新城应充分发挥门户作用,强化城市互联和品牌输出,打造具有海盐韵味的标志性门户形象和文化交流窗口。(2)“无界”强调高铁新城不应是一座孤立的交通场站,从空间上和功能上,都要强化站与城的融合,使之成为具备丰富生活体验的复合城市。
在明确总体定位的基础上,本项目围绕产业体系构建、空间特色营造、交通系统完善以及绿色低碳强化等四个方面提出设计策略。
2.1 构建产业体系,打造“产城共荣的活力之城”
对于县级城市的高铁片区而言,主导功能应由模仿大城市的商务功能逐步向具有特色优势的特色化功能转变。合理的产业目标及定位,也必须同时考虑区域的协同错位发展和地方的本底特色,杜绝出现高铁沿线同质化竞争的情况。
通过研判海盐产业基础及上位规划的支撑,高铁新城整体构建形成“1+2+X ”产业功能体系:以“核电信息知识集群”为主导,城市生活和文化交往两大配套功能为辅,并为未来数字经济提供空间载体。
其中,将“核电信息知识集群”作为主导产业,是基于海盐自身的产业特色考量,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1)海盐核电产业具备良好的基础,秦山核电站是新中国第一座核电站,被誉为“国之光荣”。(2)上位规划有重要支撑,《上海虹桥枢纽南向拓展带建设方案》中明确海盐发展核电信息、核电数据相关产业的方向。(3)海盐核电小镇“核电科教商务区”等重要核电相关战略空间面临重新选址,为高铁小镇引入相关产业功能带来了重大机遇。
由此,通过引入核电会展中心、同位素健康研究院、(核能)零碳中央商务区、零碳创新孵化园等引擎项目,延伸核电关联产业,在高铁新城构建核电信息知识集群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同时强化新城的服务配套功能,加强城市生活和文化交往两大配套功能,补足老城公服配套及相关城市功能的短板,打造具备丰富生活体验的复合型新城。最后,通过发挥高铁新城资源链接和要素集聚的优势,发展实体经济与未来产业相结合的产业体系,引入“X 产业”即数字经济相关的其他机会功能。
2.2 凝练空间特色,营造“古今辉映的园林之城”
通过提炼海盐老城的文化基因,来赋予新城空间特色的灵魂。海盐县城开建于唐朝,和苏州古城的历史遗存非常相似,原来的护城河、城内的路网肌理大多还在,呈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空间”交融布局的特色。明清时期,海盐的私家园林曾在江南享有盛名,城内有古典园林十余处之多,曾有“八园争艳”的盛景。如今只有绮园一家硕果仅存。绮园的历史来自于海盐最早的园林-彭氏园,它集合了海盐四大古园的精华,被誉为全国十大名园之一。
从海盐园林文化的基因出发,设计提出“园林入城”的设计概念:从南北方向引入特色园林空间与高铁枢纽交汇,围绕园林景观形成连续、活跃的站前开发片区。布局打破常规高铁新城的布局模式,利用特色的园林空间打造“北园南池”的景观格局,结合联动南北的二层慢行交通系统,营造水绿交融的园林枢纽新城。树立“出站现山水,园林串新城”的海盐城市第一印象。
图1 “园林入城”的设计概念
“玉带环城”的站前核心区空间结构:打通现状水系,围绕高铁站区形成主题特色水环,水环内以高铁枢纽为核心形成商务交流文化展示的核心区——零碳示范区,通过绿色开放、人文交融的新型城市空间,缔造难忘的出站体验。其中北部的枢纽街区,通过园林组织城市空间,建筑与景观交错渗透,强调功能和形态的多样性:商务、商业、研发、居住等混合发展。南侧的未来湖片区,则用现代化手法诠释“一池三山”的园林模式,打造空间疏朗的全景水公园,沿湖布局研发、科技馆,会展交往中心等核电上下游产业,并预留生态廊道联动秦山核电小镇。
致敬海盐“八园争艳”的历史,将融合新业态、新形象的八大现代生活景象即海盐新八景布局于站前核心区域:城市厅堂、北水花园、乐活水巷、零碳公园、科创智谷、南菱码头、未来绿洲、数礼公园。其中的城市厅堂、北水花园与零碳公园共同构成站前的轴线序列空间,通过街区式的布局,多元化的场景,让人充分感受园林枢纽的魅力。而站南的未来绿洲连接生态、工作和生活, 为海盐塑造交往互动,对外展示的窗口。数礼公园依托能源智库和研发中心,为科研人员和和学者提供思想碰撞,成果展示的场所。乐活水巷打造水上集市,为新城居民和创业者们创造独具烟火气息的聚集空间。
站房及站城一体区的主体建筑,以海盐特色的“海文化”为核心概念,汲取 “浪花”和“涟漪”的自然曲线为灵感,打造富有生命力和想象空间的门户形象,塑造独一无二的高铁新城形象。
2.3 完善交通系统,实现“便捷换乘的无界之城”
虽然“通苏嘉甬”开启了海盐的高铁时代,但是作为铁路干线,其更多服务于远距离出行,在海盐西站停站车次较少,给海盐带来的区域联动是有限的。这种情况对于像海盐这样的县级市而言,很具有代表性。因此以高铁为核心,完善次级交通系统是关键。
图2 建筑与园林景观交融的零碳示范区
整体交通系统以“多网融合,高效换乘”为原则,重塑以高铁为核心的一体化运输体系,形成以高铁为核心的综合交通网络。围绕海盐西站,打造多层次的公共交通体系,包括快速公交、慢享公交以及常规公交和水上客运。
快速公共交通主要服务于居民快速对外衔接,由高速铁路、市域郊铁路、轨道交通和中运量智轨交通组成。其中,市域郊铁路为沪平盐城际铁路,连接平湖-上海地区。轨道交通包括嘉兴市域轨道2 号线(连接嘉兴方向),杭海盐城际(连接海宁-杭州方向)。中运量交通为地面轨道形式的BRT 或SRT(智轨),连接中心城区-秦山-低碳未来城-澉浦-南北湖等海盐周边区域。通过这些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的构建,可以弥补海盐中短距离轨道交通的空白,加强与周边市域如嘉兴、上海和杭州等地的联系。
慢享公共交通主要服务于居民慢享生活和旅客游览观光,由特色水上交通和智能云巴交通组成,可串联至滨海区域、老城及周边游览景点,形成趣味体验专线。常规公共交通用于弥补快速公交和慢享公交服务覆盖盲区,解决其他交通“点到点”的接驳问题,补全“最后一公里”的运输需求。
2.4 强化生态低碳,实践“绿色永续的零碳之城”
以碳中和为愿景的城市设计,首先是在城市形态要素上进行生态网络的构建。人工与自然交融的城市空间格局,可以保证合理规模尺度的蓝绿空间网络,充足的蓝绿空间可以提高城市新区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提供多样的综合生态服务价值及其他服务功能,也可以为居民提供景观和休闲娱乐环境,这些开放空间还同时具备排水防涝、污染过滤、防风和隔音屏障、微气候改善等功能。设计打通现状水系,形成主题特色水环,同时合并场地内现存的其他细密水网,形成多条主题水脉串联系列公园等开放空间,形成“一环多脉,水绿交织”的园林式景观体系。
可持续的核电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之一。发扬海盐核电产业的优势,布局同位素研究院、新能源实验室等核电上下游产业,构建零碳示范区。同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提升土地利用复合程度,突出功能混合、业态复合、立体复合,将站前核心区塑造为集聚人气的活力空间。同时在示范区内设置无车区,结合城市通廊设置智能PRT 系统,鼓励提倡公共交通出行,构建绿色智慧的公共交通网络。通过减少通勤距离、提高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公共交通使用饱和度,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结语:
随着我国高铁线路和站点建设逐渐向中小城市转移,很多小城市的发展在获得巨大红利与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同样巨大的挑战。小城市高铁片区的规划设计,如何避免高铁“双刃剑”带来的负面效应,避免大而无当的空城,避免千城一面的同质化新城。本文结合海盐高铁新城的项目实践,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索:(1)产业是新城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小城市应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合理规划发展片区的产业体系,与周边及高铁沿线其他地区形成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2)对于大多数小城市而言,高铁站区是其展示形象的门户区,城市设计应提炼地方文化基因,通过演绎创新打造其自身的空间文化特色,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美”的精品化发展路线。(3)交通方面,很多途径小城市的高铁都是铁路干线,主要服务于远距离出行,停站车次少,带来的区域联动效应有限。因此需围绕高铁形成多层次的公共交通体系,完善次级交通系统。(4)在碳中和愿景下,高铁新城的城市设计将主要在城市形态要素上产生直接作用,一方面构建生态网络,一方面营造紧凑型城市空间,在规划阶段搭建空间框架,为片区未来迈向碳中和目标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