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与探索
2022-07-18王雪梅
王雪梅
随着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技术的迭代开启了电视媒体发展的下半场,电视节目创作更需要前瞻性的视野。新时代,更应通过电视节目创作,呈现深厚的家国情怀,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宏大愿景相连,“讲好中国故事”。
湖南卫视历史类纪录片《中国》第一季(以下简称《中国》)于2020年12月7日上线,掀起了一轮纪录片观看热潮。《中国》第一季共12集,讲述了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到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大唐盛世的中国故事。据湖南卫视统计,第一季完结后总播放量达2.5亿次,微博话题、阅读量超8.5亿,讨论留言达42.8万条,豆瓣评分8.6分。从播放渠道来说,开播就在湖南卫视、芒果TV、欢网、酷云及CCDate(原尼尔森网联)等多网播放,据中国新闻网统计,收视率名列同时段省级卫视的第一名;从播放影响力来讲,整部纪录片的相关信息以五种语言在欧美及亚太地区的六个国家播放,也获得了全球主流媒体的关注。纪录片《中国》是电视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的有益探索,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升我国主流媒体的传播能力。
新时代中国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和世界的连接越来越密切,如何在坚持中国文化的根基下,能够与世界文化一同发展,是人类文明融合创新中所要强调的共性和独特性。而在这个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通过讲述中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性、代表性、戏剧性的人和故事,梳理文化源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通过梳理历史,拓宽了观众视野,回望历史,站在当下,引领未来,增强民族的自信和自豪,正是湖南卫视创作该纪录片的初心。
从叙事手法来说,纪录片《中国》实现了从“时间线”到“人物线”的叙事风格的转变。传统的历史类纪录片,其叙事手法都是依据历史时间线为节点,而《中国》却是以“人”的视角进行叙事,用历史人物的筑梦、追梦,映照历史的流变,讲述“中国”成长的故事。通过中国具有影响力的人,如儒家思想家孔子、道家思想家老子、法家思想家韩非子、政治家嬴政、军事家班昭等的故事展开对中国思想启蒙发展和政治制度创立的演变。故事中出场的那些有名无名的人将整个中国历史脉络勾连起来,让观者通过这种以小见大、以点切面的叙事方式,不仅对中国历史“略有所知”,也感受到了历史人物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例如,第一集“春秋”开篇就从儒学创始人孔子和道家创始人老子的会面开始,向观众展示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思想交流,不仅使观众对历史思想的源头和发展有了一定认识,也给观众带来了思想的启迪。
从制作方式来说,纪录片《中国》呈现了几大特色:一是实现了从解说方式到戏剧演绎乃至影视呈现的制作方式的转变。传统纪录片是以叙说或解说的“线性”结构方式完成拍摄,而《中国》却通过请演员出镜扮演历史人物的“戏剧”手法来制作,打破了纪录片与影视剧的壁垒,又通过“去剧情化”的表现,完美地把纪录片进行“故事化”,通过场景化的叙事,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用电影大片的感觉,把以前局限于历史书的正史表现出来,并让观众对历史有了全新认知。二是《中国》以大片制作方式徐徐展开中国历史画卷,采用了流行的语言风格、认知体系与遣词造句来讲述中国历史文化故事。在旁白平静的讲述中,观众回望历史,透着厚重的历史感;在故事的演绎中,观众探寻历史,挖掘历史的中国之美;在风格化的叙事中,观众穿越历史,让民族的根脉有所传承。三是《中国》国际化的制作团队以开阔的视野观照历史文化故事的创作,打破了文化交流的壁垒,让中国文化和历史更容易走出国门,让世界观众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观者不仅可以了解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还可以在中国历史规律和逻辑的大脉络中理解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和把握国际形式变化。
《中国》通过影像演绎架起了一座体现中国文化、历史文化的桥梁,古今跨越,深度对谈,这是一部思想创新的纪录片,回顾千年历史、实现当代价值、弘扬文化精神,为电视作品创作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当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通过电视节目“讲好中国故事”,通过艺术和技术表现引领思想、传承文化,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轉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电视媒体有效开展传播工作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
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在面向观众时,既要真实客观地反映纪录的事件,在表达的时候,更要突破传统的表达方式,通过寻找新的力量和新的增长点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尤其是要获得不同背景的观众的理解和认同。纪录片在创作的时候,要从感情、认可度、接受度等多方面来考虑纪录片与观众之间的到达率和能动性。《中国》用全新的视角,通过共情与共鸣,为观众带来了新的触动,呈现了新的力量,提供了新的增长。
首先,《中国》是首个采用女声配音的历史纪录片。这种尝试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比起传统政治历史纪录片客观冷静的男声配音,女声缓缓道来的温情与真挚更为抚慰人心;二是让知名女主持人周涛配音,资深主持人的强大气场和粉丝关注为纪录片的热播注入新的力量;三是专业的配音,每一句的表达、气息、停顿、重音以及声音上频和下频的幅度,都用心表达,让音画融合浑然一体,让观众透过深邃的文字感受到故事内涵的思想,同时也深深打动了观众。另外,湖南卫视推出的《中国》群星配音版,每一集一个明星参与配音,徐峥“春秋”、黄轩“一统”、于朦胧“天下”、刘敏涛“南渡”、热扎依“基业”等,用极具辨识度和有质感的声音再度点燃观者的热情。
其次,聘请学者、专家担任纪录片学术顾问。以《中国》命名,是信心也是责任,不能有损“中国”之名。为了让纪录片对历史脉络把控更准确,故事选择更正确,表达更融通感情,《中国》还特意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子今担任学术顾问,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教授、博士生导师沙武田担当学术统筹,全方位提高纪录片的价值。事实证明,第一季成功播出后,不仅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同,也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热议,为第二季的创作、播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部纪录片在美学风格上体现了镜头语言的写意之美,通过收录壮美的自然风光,朴实而有质感的原汁原味,把“写实”与“写意”发挥到了极致,每一帧画面都可以成为壁纸,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运用各种镜头语言,从整幅的大画面到局部的人物面部刻画,都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感到画面中的人在说话,画面中的场景也似乎是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展示。纪录片中还有很多自然景观的空镜头,通过森林、沙漠、河流等画面让观众从历史故事和现实状况中找到连接点,历史不在,但景物常在。大幅自然画面里的一些模糊不清的人影,也能赋予观众极大的想象力,让自然场景的画面成为构筑中国故事的一部分。
在视觉表达上,呈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合力,把背景、情节、观念、情感等不同内容、文本、影像和声音的不同形式,按照不同诉求进行统一调配,运用视觉图像的呈现表达叙述事件,让中国故事的讲述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形成不同的话语诠释体系,绘就话语内涵,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故事的言外之意。例如,纪录片中不能驯服的野马象征了鲁国季孙、孟孙、叔孙三大贵族的不被驯服,马身沾染泥巴隐喻了孔子的不容于鲁;木鸢飞天的镜头则代表了人类智慧的一次闪烁,它凭借东风高高飞起,成为头顶的一颗星辰。
在文案策划上凸显了文化的底蕴,《中国》第一季共12集,要在每一集1个小时的时间里集中呈现作品内涵,不仅要精通历史,还要具备深厚文化的积累。《中国》的文案十分漂亮,比如,第4集“一统”中“完成了天下霸业的嬴政,厌倦了‘王’这一称谓……他需要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新称谓,由他而使,千秋万代”,第12集“盛世”中“许多大船在暗夜中疾驰而过,去大唐,去长安,去看世界上最富庶、最繁华的地方,……见识各种打扮好看的人,那些写出灿烂诗文的人”,这些优美的语句组合在一起,碰撞出古今时空交错的深邃,字里行间迸发出文化的自信。
伴随信息技术的革新与迭代,新媒体、自媒体的异军突起,学界、业界在长期“客厅革命”的探讨与实践中,以电视媒体为中心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已经走进了分庭抗礼的格局。客观地说,电视媒体有其自身传统的优势,长期构建的头部资源优势,庞大而完善的细分领域的技术体系,长期积累的权威性,受众群体黏性较大等,应把这些优势主动融入新媒体的创新发展中,走向融合,主动承担主流媒体的责任,谋求新的发展。
事实上,作为电视媒体产品之一的纪录片,在传统媒体为核心的年代,其爆款也并不是很多,客观原因在于纪录片是以真实事件作为创作素材,真人作为表现对象,其核心是表现真实性,要拍出叫好也叫座的纪录片,这对纪录片的创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对平台的宣传、播放能力也是很大的考验。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中,虽然对纪录片的创作与运营是挑战,但也进一步焕发了纪录片创作与运营的生机,《中国》的创作和运营深刻体现了媒体融合的优势,也为主流媒体创作出更多优秀影视作品提供了创新实践的典范。
1.内容创作应肩负责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伴随媒体技术的发展,传播方式的多元化,涌现出了众多社会影视公司、新媒体平台、自媒体用户,生产出了一大批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节目、短视频作品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视媒体产品有一定的冲击,但是长期以来,电视节目是观众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一种成熟的艺术表达方式,越是在多元的节目创作竞争中,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媒体,其内容创作就越应该肩负和担当起主流艺术形式的责任,构建“内容+技术+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在思想层面,要坚持正确人生观的塑造和引导,做好电视节目内容的精品生产。《中国》以当代人的视角回望历史,以年轻人的视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梳理漫漫来时路,圆梦启发当代中国青年寻找未来中国的发展之路。在技术层面,内容制作要主动应用各项新技术,尤其是5G+4K/8K+AI的全面应用,已经成为电视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并且进一步成为稳固占领客厅的制胜法宝,为电视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开启了全新的电视节目制作时代,因此,应充分享受技术带来的行业红利,用技术赋能内容制作。《中国》采用8K超高清的拍摄,运用全景声前沿技术,用大量全景画面,通过人物展览式的叙说结构,探寻中国的由来和中国民族复兴的力量之源。在生产层面,要构建创新内容生产机制,实现传统媒体、新媒体,网上、网下的一体化生产模式,构建内容生产生态体系。《中国》是长视频拍摄的经典呈现,拍摄团队对受众进行精准调查,运用大数据的现代科技整合资源,提升影视作品的真实性和说服性,并加大新媒体造血功能,在网上、网下实现全链路内容生产。
2.运营管理应跨界融合,实现价值再生。自2014年媒
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媒体深度融合已经到了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新时代,媒体发展呈现了新的特点:互联网头部企业进入传统媒体赛道抢占市场蛋糕、电商直播改变了用户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长视频与短视频的博弈等,基于此,主流媒体面临着深层次的轉型发展。媒体发展虽然依旧“内容为王”,但是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运营,主流媒体在业务模式、平台构建、盈利模式等多方面都应该积极与新媒体携手共建。
在业务模式方面,新媒体可以挤占传统媒体市场份额,传统媒体也可反向思维,开辟新媒体业务渠道,尤其是短视频、直播等新业态的涌现,使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业务模式上的跨界融合需求更突出。长视频、中视频、短视频,电视购物、电商直播等新格局发展迅猛,主流媒体只有聚合资源,才能构建“短视频+”、“直播+”的新生态。在平台构建方面,新时代的影视作品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与推广更应体现在新媒体平台上产生的“核裂变”的传播效果。当前,众多商业平台凭借灵活机制、流量、用户思维、算法数据等优势占有了市场先机,主流媒体应该打破平台壁垒和媒体边界,实现结构重组,构建“媒体+平台”的融媒体矩阵。在盈利模式方面,传统媒体须从单一广告盈利模式向多元化盈利模式转型。一方面,自2016年“知识付费”开启至今,虽然各级媒体举措频频,但事实上,内容付费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主流媒体如何能在内容付费新赛道上成为创新玩家,传统媒体是否能够入局,是重要探索方面;另一方面,重视内容的延伸产品开发,通过价值链构建实现媒体增值也是主流媒体重构盈利模式的重要方面。
如果说《史记》是司马迁带着他的史学观叙写的传统意义上的通史,那么《中国》则带着强烈的当代人的主观色彩和浓烈的现代思想感情,它是当代人着眼观望文化历史的一种选择。《中国》以文化的深度、文明的厚度、真情的温度、感人的力度跨越了文化的障碍,在新时代的宏观视角下,为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驱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赢得国际话语权提供了一次创新探索。
作者系四川传媒学院研究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编导)负责人
本文系教育部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重点支持领域项目“视听中国,用影视作品‘讲好中国故事’研究”(项目编号:202113669009)的研究成果。
【编辑:孙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