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22-07-18姜红德
姜红德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原材料市场价格不断上调,产业链供应链周期变得更长更不稳定。对于严重依赖产业链供应链的制造业而言,在全球化分工的背景下,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在当前各行各业纷纷拥抱数字化转型,加快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用好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会成为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要支撑点。
随着全球产业的三次大转移结束,世界工业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2010年中国制造业跃居全球首位,亚洲地区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在全球化分工的背景下,以亚洲国家作为生产制造基地,原材料供應链分布全球,而最终工业产品流向世界各地。这种模式对产业链的要求更高,需要各个国家和企业的高度协同,分工也非常明确。一旦产业链上出现“断链”的情况,很可能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产业链“安全”问题。
今年6月初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工业互联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产业链自主可控程度不高,安全性稳定性不强;二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大国博弈增加,产业链容易受到冲击。三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受到波及。
据2019年中国工程院对26类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链现状进行调研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自主可控类产业约占23%,安全可控类产业约占38.5%,对外依赖度高的产业约占7.7%,对外依赖度极高的产业约占30.8%。这充分说明我国工业产业链面临极大的风险。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大国博弈增加,由此带来的产品断供和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卡脖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冲击着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的安全稳定。
今年年初俄乌战争爆发,导致镍、钯金等部分原材料和一些零部件供应紧张,包括特斯拉、奔驰、比亚迪、长城等汽车品牌开始涨价。业内人士认为,涨价并不能缓解产业链紧张,企业可以考虑从选择供应商、提高自研水平等方面着手解决问题。通过数字化工具或者工业互联网平台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水平,最终实现降本增效,可能是当下企业的优先选择之一。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许多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一位制造业企业负责人曾经对笔者坦言,如果外部环境和疫情持续不变,多数企业很难撑过6个月,一些小微企业甚至很难撑过3个月。这背后最大的问题是企业的资金链、上下游产业链、内部供应链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对于小微企业而言,更需要通过简单可靠的方式来实现产业链的稳定与安全可控。
在家电行业利润还不错的时候,美的不会想到怎么去降低供应链的成本。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成本提升,利润压缩的压力增加,2012年美的集团数字化启程,2016年成立美云智数,随后又发布了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从2011年到2020年,得益于数字化变革,美的集团营业收入增长113%、净利润增长了305%,经营效率有很大提升。
和家电制造业一样,传统汽车制造业面临新能源汽车的压力越来越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亟需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降低成本消耗。在这样的共识基础上,奇瑞汽车与海尔卡奥斯平台共建的汽车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月时间连接奇瑞上下游375家零部件企业,提高零部件企业不入库率10%,实现了汽车设计、研发等各环节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快速转化,使原来相对孤立的产业链各方实现共赢。
工业互联网作为覆盖全产业链、全供应链的智能化服务平台,对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创新有着更多好处。中国信通院报告观点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从“协同创新、绿色低碳、产业链共享、安全可控”等几个方面,全面支撑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
工业互联网通过聚合消费者、制造商、供应商等主体,打造C2M定制化生产体系,打通消费、设计、生产与供应数据,搭建供给与需求数字化桥梁,将消费侧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从而提升供给侧的研发、设计、生产精准度和效率,提高供需匹配度,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定制生产模式。如威马汽车建立了集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零部件柔性化配套、自动驾驶试验四大功能于一身的C2M 客制化工厂,支持用户通过手机App 自行选择车身颜色、轮圈、座椅、座椅通风/加热、天窗等配置,并根据订单数据,配合供应链运行进行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该工厂的数字化投入占总投入的10%,实现主线自动化率100%,单车通过时间仅需7.5 小时。
在绿色低碳方面,利用工业互联网可以实现锂电池温度实时监测,进行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分析和预判,配合冷却系统、智能充电加热系统合理调节冷却或保温策略,降低整车能耗。如比亚迪打造锂电池智能温控开关管理系统,在电池温度升高时实行多级冷却策略,在低温环境下高效利用加热能量提高电池充电效率,降低整车能耗。
当前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工业互联网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力将不仅仅局限于降本增效,还可以在生产管理、研发创新、应用场景、产品优化等领域进行全面推广。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也必将拥有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