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机量增长带动海缆需求快速释放 龙头企业或率先受益
2022-07-17
2020年是风电国补的最后一年,全年新增装机达16.9GW,创历史之最,但伴随补贴退坡,今年海风预计新增装机或下降明显,主要因部分装机已提前在2021年抢装完毕。此外,海上风电平价进程仍在继续,但短期内难以实现全面平价上网,因此亟须地方政府提供补贴支持。截至2022年7月4日,国内已有广东、山东、浙江三省出台海上风电省级补贴政策,我们预计将进一步加速这些省份的海上装机进程,补贴将直接增厚运营商的IRR,将能够一定程度提振下游需求,促进装机释放。
海外方面,主要风电市场如欧洲和越南也计划大力拓展海风市场。据丹麦政府消息,5月18日,“北海海上风电峰会”召开,以丹麦、德国、荷兰、比利时为代表的欧洲四国签署联合声明文件,四国表示到2030年,海上风电规划装机至少达到65GW,据GWEC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四国累计装机15.3GW,预计2022-2030年CAGR达17.4%;到2050年将四国海上风电装机增加10倍,至少达到150GW,预计2031-2050年的CAGR也能够达到4.3%。此外,英国政府表示,到2030年海风装机达40GW,截至2021年底12.5GW,预计2022-2030年CAGR达13.8%;越南政府也表示,到2030年其海上装机将达到7GW。
作为海上风电送出设备,海缆将充分受益国内+海外海风装机量增长带来的需求量提升。我们认为,伴随国内和欧洲、越南等国海上开发节奏的加快,国内企业除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需求外,在欧洲有限的海缆产能下国内海缆头部企业有望进一步增加对外出口,提升国内企业海外份额。
伴隨海风向远海发展,敷设所需海缆产品里程增加,从成本端考虑,由于主要成本大头为原材料成本,且海缆大长度+大截面趋势下原材料成本难以下降,因此伴随海缆长度增加,海缆价值量也有望呈现正向变动。
统计2020年到2022年6月已公开的海缆中标情况,变化趋势印证我们的观点:1)海上风电场中心离岸距离呈逐年增加趋势。仅考虑国内项目的情况下,2020/2021/2022年项目平均离岸距离分别为32.2/35.1/38.2km;包含海外项目的平均离岸距离分别为30.9/35.1/43.5km。我们发现国内海上风电项目近三年的离岸距离呈逐年增加趋势,国内约每年增加3km,包含海外项目年均增加约6~7km;主要因国内海风建设由近海向远海拓展,项目离岸中心距离递增。2)海缆单GW价值量增加,2022年国内1GW装机约对应17.6亿元左右的海缆投资额。以项目装机规模和海缆中标项目造价计算,仅考虑国内项目的情况下,2020/2021/2022年海缆单GW价值量分别为11.7/13/17.6亿元,包含海外项目的单GW价值量分别为11.6/11.6/15.2亿元,过去三年均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
综上,我们认为,伴随国内海洋领域海上风电建设由近海向远海发展,国内海缆单根里程要求将明显增加,单GW价值量有望提升。
海缆得益于较高的行业壁垒和进入壁垒,目前市场高度集中,参与者较少,行业格局较为稳定。当前一线龙头东方电缆市占率37%、一线龙头中天科技市占率38%,龙三亨通光电市占率17%,合计前三家头部厂商已获得91.7%左右市场份额,其余市场份额基本被汉缆股份、万达海缆和宝胜股份瓜分。
目前来看,头部三家企业均已具备500kV交流和直流海缆生产能力,其他厂商尚需技术积累。其中,中天科技目前已具备超17项自主研发的重点关键技术,包括超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挤出工艺技术,大长度绝缘等,是全球获得英国CarbonTrust资助进行高压动态海底电缆研制的5家企业之一(中国惟一一家)。而东方电缆目前已具备海缆和陆缆领域的四项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深远海脐带缆和动态缆系统解决方案、超高压电缆和海缆系统解决方案等,在技术领域中具备较强的海缆软接头研发能力。
至于亨通光电,面对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的运营需求,公司已形成从产品到系统解决方案,到工程运维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已形成了从海底电缆研发制造、运输、嵌岩打桩、一体化打桩、风机安装、敷设到风场运维的海上风电场运营完整产业链。(资料来源:东兴证券;本文所涉个股仅做举例,不做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