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的数字化改革研究
2022-07-17林泽洪周建良
林泽洪,周建良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0 引言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社区是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直接影响着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流动人口管理是社区日常管理中的一个难题,特别是老旧社区流动人口较多且流动频繁,流动人口群租、合租现象普遍[1]。随着丽水“数字政府”建设的推进,虽然已有信息采集手机App、制式二维码等信息化手段应用于社区管理,但是在管理职责上还是以公安部门为主,管理方式上还是以上门登记为主,存在工作量大、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共享等问题。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社区管理模式上的探索较早,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自治型、混合型、政府主导型3种管理模式[2],各自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典型代表。美国是社区自治模式的代表,新加坡是政府主导模式,而日本是二者混合模式。美国在人口迁移流动管理方面,建立了统一的人口信息系统和国家疾病监督电子系统。通过对社会保障号和身份证的监测,实现人口的流动管理和信息追踪。日本实行的是人口自由流动政策,居住地即是户籍地,所有福利并无差别。与国内正在推行的“户随人走”的户籍改革制度较为相似。
国内关于流动人口的研究以制度管理创新为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针对“堰塞湖”型社区提出“S.A.S.A”治安管理模式[3];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探索以管委会为载体,发动租户“自租自治”[4];也有地区开始尝试数字赋能,如公安部门开始探索推行“管控服务中心+应用平台+区域板块管理+多维信息化手段”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模式,建立了“以业管人”“以房管人”的流动人口智能管理模式[5]。
2 建设方案
丽水市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丽水市2020年末常住人口数量为250.74万人,较2010年增加了39.0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1.7%。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产业、物资等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逐渐扩展。随之也带来了人口快速流动、密度高度聚集、管理错综复杂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等难题,应从顶层设计、框架体系、数据流通、管理模式等多角度予以考虑。
2.1 加强制度体系顶层设计
社区流动人员的管理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长期性过程,应当做好顶层的设计。浙江省人民政府于2019年首次提出“未来社区”的设想,在工作方案中大力促进数字转型,落实未来社区实体建设和数字建设孪生理念,搭建改善民生、拉动投资、带动产业、促进转型、完善治理的综合大平台。在探索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的具体实施层面,以“未来社区”为蓝本,制定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在技术层面:一是构建数字化技术架构,开展社区物联网平台、社区视频分析和社区安全等应用的研发,全面构建覆盖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应用体系;二是建设数字化应用场景,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体系架构,按照“标准+个性”“城市+乡村”的要求,创新数字治理应用场景,促进社区动态化、精细化、预见性和整体性治理;三是建立健全社区管理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推进流动人口管理的社区试点建设。
图1 系统架构
2.2 健全数据双向流通机制
随着5G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其具备的高带宽、低延时、广连接等特性可以广泛连接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6]。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应用平台的支撑下,社区中人、物的全系感知、社区中的空间、社区关系重构已初步具备技术基础。在业务应用层面,汇集并整合社区网格GIS分布、人口密度等基础数据,居民衣食住行等应用数据,水、电、燃气、网络等基础设施数据,推动社区在治理、服务、生活场景的全方位可视化展示和全面融合管理,打造社区治理新模式、新场景、新体验[7]。在社区基础数据整合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加强与政府、用工企业、生活服务企业的数据协同,充分运用大数据算法构建社区家庭人口模型和流动人员轨迹模型,建立立体式社区人员流动数据链路,绘制人员区域流动图。
图2 数据协同流通
2.3 创新社区自治管理模式
社区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服务入口、多维度服务能力扩展,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益项目和社区治理队伍的积极性,增加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营造和谐、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随着社区居民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可以以社区为平台、“三社联动”为牵引,加强社会与政府的互补、互动、互联,建立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现代化社区,如图3所示。
图3 互动型社区关系
2.4 引导线上自主申报
统筹建立全市一体化的流动人口居住信息申报平台,通过浙里办、支付宝、微信等应用开放申报入口,引导用工单位、出租房屋房东、流动人员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加强“线上+线下”的全面宣传,通过公益广告、社区宣传点拓展覆盖面,力求自主申报工作深入人心。针对流动人口聚集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点对点集中宣传,做到重点人群全覆盖。建立“激励+惩罚”的管理机制,通过增加“信用分”、享受意外保险等多种方式提高流动人口的申报主动性。同时,对不按规定申报的用工企业、出租人和承租人等建立约谈制度,及时做好督促、辅导工作。
3 结语
数字时代,变革之中蕴藏无限可能。以数字化思维推动认知体系从技术理性跨越到制度理性,实现制度重塑。聚焦社区流动人口管理这一民生重大需求,强化科技赋能,建立统一的“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支撑”“业务应用”4层架构体系。推动多跨协同,破除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明确任务清单、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