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的弹幕: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
2022-07-17李爽
摘要: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逐漸被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新媒体对青年亚文化的激活而几乎完全改写,使青年亚文化的多重转向得到了推动。其中包括由传统风格化向多媒介数字虚拟化的转向,由“小众”向“普泛化”的转向,由单向滞后性向多向式传播的转向,青年亚文化表达方式和内容特质是最根本的转向。弹幕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与主流文化的博弈和协商中,在与其他类型的青年亚文化碰撞中,展现出新的文化创新潜能,从而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变迁产生了无法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新媒介;弹幕;文化转向
青年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结构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主流文化相比,青少年文化与成人主流文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其独特的青年性、变异性和挑战性。本文以弹幕文化研究为切入点,探求青年亚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具体表现形态及走向,揭示出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的当代转向。
一、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弹幕”
当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介对社会文化的全方位渗透,使得我国社会文化展现出开放、民主、多元的发展新局面,也使得我国社会文化的存在形态发生着“数字化”转变。传统文化类型的“转型”在新媒介的作用下滋养出更大的空间,而且催生出了许多新的文化类型,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青年亚文化,这其中又可以弹幕文化为代表。
弹幕的英文是barrage,原为军事术语,指在作战过程中使用大量火力对某个区域进行连续不断的全面射击,从而使敌人无法从该区域通过,又或是指利用弹药充斥整个空间,将目标在击中率极低的情况下击中,这就是日本人所讲的“弹幕”。弹幕视频的出现,最早要追溯到NICONICO动画。像YouTube一样分享电影的网站。视频让观众有机会在电影中留言,也让他们有机会在屏幕上留言,也即在动画播放时增加相应的即时评语和解说。如在观看动画时,观众可以在同一时间轴上撰写文字评论并发送,然后屏幕上的视频、动画同时滚动播放时,未来观看的人也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评论。当这些评论堆积起来一起从屏幕上闪现时,就好像弹幕系射击游戏中发射出的弹丸一样,这就是日本网络用户所说的弹幕视频。
弹幕视频为我国青年群体带来了极其新鲜的体验,伴随着我国两大弹幕视频网站(AcFun网站和Bilibili网站)的出现,弹幕文化得以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二、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的多重转向
青年亚文化发展的影响力非常广泛、深刻、迅捷,其中它的多样性、传播方式、存在形式和功能模式、亚文化生存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语境,都极好地体现出青年亚文化的转向。
(一)传播形式:传统风格化表征到多媒介数字虚拟化生存
新媒介技术所具有的多功能的兼容性、多功能的互动性为青年亚文化力争突破传统亚文化提供了有力帮助,也得到了更自如、更多样的表达形式,从而为青年亚文化表达风格的转向起到了促进作用。传统中的亚文化“符号”,具体表现在亚文化群体的衣着、言行以及所中意的艺术形态等。如赫伯迪格笔下的朋克族,“额上的卷发和皮夹克、软底男鞋和尖头皮鞋,这乱糟糟的物体既‘各就各位’,又显得‘不合时宜’”1,由此具有明显的风格特征。然而,当下的青年亚文化群体无需过多借助这些夸张的“行头”来展现亚文化的风格和意义,他们更喜爱利用网络媒介的高效传播,以轻松自如的方式宣示自己所在文化圈,运用一些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字符号”来相互区分。
比如在弹幕视频中常会出现大量短语——前方高能,随着弹幕视频的流行,对主流话语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语言是中性的,像电线传导电流一样,只是一种中介。”2由此可见,弹幕所具有的评论及语言功能尤为重要。这种非正式的语言表达方式逐渐在在青年亚文化圈中形成与流行起来,并且使主流话语受到消解。
(二)传播方式:单向传播到多向传播
传统媒介时代,信息技术并没有被广泛的应用,大众接受信息通常是从报纸、广播和电视这种只能单向传播且速度较慢的形式。被动接受的普通大众在信息传播的最初过程中没有任何发言权,关于亚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几乎全部靠大众自身通过主流媒介对亚文化的描述与解说而得知。然而新媒介使得大众对信息的获得更为快捷,并且使信息的多向交互得以实现与传播,青年群体在网络空间也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
以传统视频为例,评论部分设置在视频的底部,评论内容按发布时间的顺序排列,延时大,可视性差。观众无法及时对某些图像进行评论,互动性较差。然而弹幕视频则掩盖了传统视频的缺点,它的评论区就是视频窗口,评论内容可以根据发送情况在视频上方“飘过”,观众可及时看到相应的评论内容,观众与观众之间也可及时互动。通过这种互动方式,用户可以在屏幕上以文本、实名或匿名的形式表达他们在观看电影时的感受。这种多向互动方式充分实现了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从最先开始的“一对一、一对多”的传播方式转变为当前的“多对多”的方式,无疑使弹幕创造了一个更加开放的互联网交流平台,将其互动交流性体验特征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参与主体:“小众联盟”到“普泛化”
“小众”转向“普泛”,实际上是让青年群体重新获得青年亚文化的话语权,并将青年在媒介中的话语权归还给青年阶层。成人话语时一种基于成人价值观和世界观所建构的被强制用来作为青年的语言形式,而取缔了青年的主动权,语言也不是青年自己来编码的。青年亚文化时常带有非主流、自我中心、叛逆等标签,然而,网络技术重新构建的新公共空间对许多青年群体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为飘忽在亚文化圈外的青年群体开放,使参与主体实现了从“小众”到“普泛”、“个体”到“群体”的转变。
青年群体借助新媒介多元的技术可以更多样“书写”自己的语言。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媒体文化将文化和科技以新的形式和结构融为一体,它塑造出新型的社会,并将媒体与科技成了组织的原则。3”新媒介技术逐渐突破了以往单一地口语、文字或影像来传播的短板。比如弹幕视频就将文字和视频传播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传统的视频观看模式得到创新,从而使未来影像视频产业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使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创造力得到有效激发,开始主动掌握媒介话语权,用属于自己的符号来传播何展示自己的文化,以此打造属于自己的群体形象。
三、“后亚文化”时代下的青年亞文化
“资本对世界的深入渗透和同质化导致了文化的进一步分化和新的经验、主体性和文化的新形式。4”体现出了后现代文化的重要特征。网络媒介缺乏深度、时效性和全球化,使得无处不在的新青年亚文化无法抵抗单一的政治制度、主流价值观和成人文化。如果依然抵制网络媒体中的青年亚文化时不合时宜的,由于我们生活的世界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多元化主义的概念已经多次取代二元对立何主导文化的概念。
新媒介语境下的青年亚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何复杂性。诸如关键词身体、性别、种族、民族、图像等,进入当代青年亚文化的核心,换言之,新媒介创造出的青年亚文化已不再局限于某种风格鲜明而独特固有的文化类型。青年人往往与特定类型的亚文化没有联系,但同时从一种类型迁移到另一种类型或属于某些亚文化。例如,“新部落并不是指我们所知道的严格的组织形式标准,而是指通过促进正式的外观和生活方式来表达的氛围何意识状态5”。这种新的社交方式鼓励青年自由参与具有不同角色和身份的多个可移动和非固定“部落”,使青年能够在部落中动态灵活地定位自己。
事实上,不同阶级、教育水平、社会背景中的青年往往归属于各种不同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也大相径庭。在网络媒体时代,这种青年亚文化不仅出现在传统的音乐作品中,也不断出现在电影、电视、视频和大众文化中,青年亚文化面貌的塑造都靠这些媒介产品的勾勒,从而绘画出精彩丰富的青年亚文化奇观。面对权威,现代青年亚文化不是一种公开的反抗,而是一种通过模仿、嘲笑和讽刺来使自己的自豪感得到满足。
四、青年亚文化的前景
新媒介技术推动的当代青年亚文化转向,意味着青年亚文化的“与时俱进”。新媒介语境下的青年亚文化似乎总是作为社会主流文化中的一种不和谐音而被人们所知晓,它往往通过个人主义的张扬分散集体的凝聚力,它还可能违反异化和颠覆的规则,甚至可能陷入现实的虚无。这些都代表着文化和社会的分裂,同时也积极的想要去对文化进行适应和纠正。但是,所有这些对青年亚文化的控诉,都没有将青年亚文化放置整个文化体系加以观察和考量。
现在所展示的媒介文化图景是指新媒体的点对点传播、互动甚至相互融合的特点,它使同一类型青年呀问哈u的表现形式更加紧密,促进不同类型亚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创新和再生。因此,多样化的青年亚文化丰富了新媒体的信息内容,使传统媒体和主流文化都关注网络中的许多亚文化符号。事实上,传统媒介跟踪报道的重点对象也在慢慢向网络虚拟空间中的青年亚文化实践活动靠拢。对青年亚文化事件的传播与推广,扩大了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渠道,也促使主流文化接受民主和宽容的理念。
比如暑期在“爱奇艺”视频网站上播放的名为《中国有嘻哈》的作为本土嘻哈文化显现的音乐选秀节目,将原本不太所为人知何接受的说唱展示在大众面前,通过媒体呈现出嘻哈文化中的饶舌艺术,展示了青年亚文化的另一种表达形态。这种通过传播“主张表达、强调态度”的观念,将说唱建构成全新的嘻哈文化,与当前主流文化进行融汇整合,向大众进行传播与推广。青年亚文化的新生存方式得到了新媒介的帮助,它们在与主流媒介和主流文化的协调整合中进入主流。
总之,网络新媒介的技术优势使得青年亚文化得到有效的转向与融合,实时、互动、跨文化、跨语言等新媒介所具有的的传播特点,使得青年亚文化显现出新的文化实践和符号意义,也体现出青年群体独有的方式与态度,这种亚文化为这一时期的文化创造和变革提供了多样和开放的机会。这就是新媒体语境下青年亚文化转向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美)亨利·詹金斯著,郑熙青译.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7-68.
[2](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4:104-105.
[3](苏)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玲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88:23-25.
[4](美)迪克·赫伯迪格著,陆道夫、胡疆锋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9-60.
[5](加)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83-84.
作者简介:李爽(1991-01),女,四川达州,汉族,硕士研究生,四川外国语大学,助教,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