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的孩子成了“替罪羊”

2022-07-17梁小桥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7期
关键词:替罪羊情绪爸爸

梁小桥

唯有父母情绪平稳,孩子才有底气轻松对待世界。

“小桥老师,我儿子今年高一,他好像抑郁了!每天放学就躲在房间里不出来,一句话都不跟我说!他会不会想自杀呀?”跟子墨妈妈第一次接触是在电话里,她刚自我介绍完就忍不住带着哭腔跟我说了这些,请求尽快安排时间给孩子做一次心理咨询。

一个周末上午,子墨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

手背上的斑斑点点

子墨的身材比同龄人看起来健壮些,他坐在我的对面,有点儿拘谨。我问他是自己想来咨询的吗?他点点头,问什么都回复得很简短,也不主动说任何事。

我起身给他倒了一杯水,他接过杯子的时候,我忽然发现他的手背上有些细密不均的暗红色斑点。我随口问:“你手背上那些是湿疹吗?”他顿了一下,回答说:“不,是我拿笔尖扎的。”原来,他心情不好时无处发泄,就只能用笔尖扎自己,会感觉舒服很多。在我期待的目光下,他喝了口水,好像下了决心一样,跟我讲起自己的故事。

初中时,子墨成绩不错,考省重点不是问题。但中考前,子墨第一次模拟考试失利,妈妈着急地补课加码,找一对一的老师,子墨自己也上火。结果心态崩了,中考成绩不理想,子墨考到一所市重点高中。

妈妈觉得都是子墨的问题,自己每天5点起来给他准备营养早餐,多贵的水果都舍得买,多好的补习班都舍得上,子墨却如此不争气。出成绩后的每一天,妈妈都要指责他,说话也阴阳怪气。

那个暑假,表哥邀请子墨去他家小住,子墨小心翼翼地征求妈妈的意见,刚说完妈妈就生气了。“你中考成绩那么差,还有心思出去玩?”妈妈越说越控制不住情绪,竟然拿起自己的皮包劈头盖脸地打他!后来亲戚们急忙过来把她拉到一边才作罢,子墨坐在沙发上,尴尬得恨不得钻到地缝里。

子墨知道妈妈难过,但是妈妈生气时说的话、做的事都让他无法接受。有一次吃晚饭又被妈妈一顿训,回到房间,他用笔尖在手背上扎了一下,那一刻的刺痛好像缓解了他内心的压抑。后来每当妈妈批评他,他都会用笔尖扎自己,同时他还学会避免和妈妈接触,因为这样就不会激发她的情绪,可以减少很多冲突和伤害。

“我还很怕妈妈在外面受委屈。因为她回家以后会拿我出气,即使我那天没做什么错事也会挨批。”

情绪总是流向弱者

“妈妈发脾气时,你爸爸会怎么办呢?”

“如果爸爸去制止,妈妈就会朝着爸爸发火。后来不论妈妈怎么说我,爸爸也不敢说话了,我知道他也不想引火烧身呀!我妈不开心,甚至还会跟姥姥发脾气,我们家谁也不敢惹她!”子墨说完,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

我问他:“恨妈妈吗?”他说不恨,因为他知道妈妈也很难。“小桥老师,您能跟我妈谈谈吗?让她知道我的想法,我不敢跟她说,她总是发脾气。”我点点头,同时我也跟他说以后不要再用笔扎自己了,难过时可以尝试在家里做俯卧撑、平板支撑来缓解,运动后身体里会产生多巴胺,情绪也会舒缓很多。

子墨和爸爸走后,我跟子墨妈妈通了电话,希望她抽空儿来咨询室谈谈。

下午,子墨妈妈来了。刚坐下还没等我开口,她便聊起自己在经营一家物业公司,收入不错,但业务琐碎,要和方方面面打交道,很累心。子墨妈妈文化水平不高,全凭吃苦走到今天,所以特别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不走她的辛苦路。“孩子爸爸单位效益不好,辞职回家,全家上有老下有小,这几年的经济收入都靠我一个女人,感觉特别辛苦……”说到这儿,子墨妈妈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在我眼前的,不是一个被情绪控制了的妈妈,而是一个在生活重压下不堪重负的女人。

我问子墨妈妈,上次跟孩子发脾气是什么时候?她说是前天,因为孩子数学测验成绩不理想,晚饭时候被她批评了,孩子饭都没吃完就回房间了。

“那天你在单位状态好吗?”我问子墨妈妈。她摇摇头,说:“不好,那天公司里遇到一件很难缠的事,一天也没解决好,又累又烦,回到家后听说他的数学测验成绩,心里的火一下子就烧起来了。我在外面已经这么辛苦了,孩子还不让我省心!”

“如果那天你在单位心情不错,知道他的成绩后还会发那么大脾气吗?”我换了一种假设。她认真思考了一下,说:“虽然会生气,但不至于发那么大的火。”“也就是说你发脾气的原因,有时候并不是子墨的成绩,而是工作。”子墨妈妈沉思了一会儿,点点头。“既然是工作的事情让你情绪不好,为什么不在单位把情绪处理掉呢?”我问。“可我也不能跟客户和员工发火呀,客户是上帝,员工也不能惹,毕竟现在有经验的不好找,而且我也得维持形象是吧?”子墨妈妈说完这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客户不能得罪,下属面前要保持形象,都不能惹,就要回家惹孩子吗?他学习也累了一天,为什么放学之后要当妈妈的出气筒呢?”按照她的思路,我这样问。子墨妈妈很久没有说话,低着头,一直揉搓着手里的纸巾。

不要让孩子当我们情绪的“替罪羊”

“每个人做事都会考虑代价,惹客户和员工都有代价。可是把情绪丢给孩子,之后他还管你叫妈,跟你好,看起来似乎一点代价都没有对不对?”

“我……”子墨妈妈抬起头看着我,眼里都是泪水。“那我该怎么改呢?”

大家都是普通人,有情绪是正常的。情绪有正面也有负面,当自己心里不舒服的时候,总是想发泄出去,但发泄的对象有时却是我们不经意间“精挑细选”的。

我们不敢跟老板發火,不能跟客户发火,不想跟下属发火,也知道跟伴侣发火会换来大吵一顿。选来选去,便只剩下弱小的孩子了,他是我们生的、养的,似乎承受我们的情绪也是应该的。但其实,孩子有什么错呢?即使他在学业上、生活上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也远远称不上是“错”,更不该承受大人一次次倾倒情绪垃圾!

心理学上有一个“踢猫效应”,是指一种典型的坏情绪传染。人的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而无处发泄的最弱小元素,则成为最终承受者,在一个家庭里,一般是孩子。

即使当了父母,是社会意义上的成年人,很多人在处理情绪方面还是不及格的。在和孩子沟通前,首先要觉察自己是否带着不良的情绪,如果父母本身就带着一些来自工作、人情方面的负面情绪,孩子的行为可能只是根导火索,引爆家庭矛盾。

其次,要注意更换环境。当我们感觉对孩子产生了焦虑、激动的情绪时,要立刻提醒自己暂时离开当下的环境,到另一个房间,比如对着卫生间的镜子看自己,数数儿并深呼吸;或者去厨房喝杯水,去阳台看看外面。这时的情绪会比刚才舒缓很多,等一切稍微平静之后,再和孩子尝试沟通、解决问题。

这次咨询中,子墨妈妈开始意识到孩子“抑郁”的原因居然在自己身上。在我的建议下,下周她将和子墨一起进行咨询。临走时,我拍拍她的肩膀说:“不要因为孩子爱妈妈,就让孩子当妈妈情绪的替罪羊。爱孩子,不只要为他花钱,还要为他改变,您说对吗?”

猜你喜欢

替罪羊情绪爸爸
“替罪羊”原本是神圣的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替罪羊”小考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