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互译中被动语态的翻译研究

2022-07-17孙佳琦

红豆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被动语态英汉

孙佳琦

【摘要】英语被动句模式并不多,然而被动语态在英汉互译中是十分重要的,关系着语句是否连贯,语意是否清晰。而被动语态的合理使用能够为一篇语篇带来更为出色的内容展示。在很多英语名作中,因为被动语态的合理使用让很多读者侧目的方式比比皆是。为此,本文通过对被动语态的分析,了解这种语态的使用模式,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英汉;互译;被动语态

1.引言

1.1背景研究及探讨的问题

在英汉互译中,被动语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使用方式。首先是课堂教学实际操作领域,教师不可以只是满足在对语言框架的介绍,而是必须开展语境化的学习,让学习活动和实际语言使用到场景紧紧联系起来,让语言模式的输送是针对意义的大层面,也就是词汇和句子结合起来,句子和篇章结合起来;其次是教材撰写领域,通过被动语态的使用,可以让倾听者进一步掌握语言或者行为发起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进一步做出更好的理解。再次,在语言的连贯性层面而言,被动语态可以让上下文的联系更为紧密,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良好的篇章。所以,在英汉互译时对这类句型进行使用的情况中,必须掌握住主要内容保持统一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的翻译。

通常在以下情况中,可以选择使用被动语态:一是动作的施行者未知的情况下。比如还不知道对方是否有做出这种行为的情况下可以用这种语态。二是动作的开展者不重要或者很明显没有必要进行强调。如对某种情况认为没有什么所谓,所以并不着重指出三是在你想要强调句子里那个动作或者动作的宾语,而不是动作的主语的情况下。

1.2被动语态概念释义

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是动词的一种手段,用来阐述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联系。英语的语态涵盖两种模式:主动和被动语态两种。主动语态反映主语是行为的开展者,被动模式是代表主语是行为的接受者。被动模式是动词的一种独特手段,普遍而言,唯有必须行为目标的及物动词才具备被动模式。汉语经常通过“被”“受”“给”等被动词来反映被动的内涵。被动语态通过助动词be结合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的构建。

1.3本论文创新点

本论文是在结合国内外对被动语态分析论述的条件下,分析英汉被动语态的对比情况,通过对中外被动语态的对比,了解其在使用条件、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异同、翻译技巧方面的对比,了解两种语言间在被动语态方面的不同之处,进一步探讨英汉互译中的翻译模式,并提出自己的结论。

2.文献综述

2.1被动语态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学者贾万丽在《浅谈英汉翻译中的被动语态》中主要阐述的是英语和汉语隶属两种不一样的语言系统,第一个隶属印欧语系,第二个隶属汉藏语系,因此在句式框架中也会出现极大的区别。普遍条件下,英语中被动句式较为多样化,而汉语中往往是主动语态,由于汉语中被动模式往往融合了一定的贬义性质。研究者利用调研英译汉过程中被动语态的翻译模式指出英汉翻译过程中被动语态进行翻译的几种主要模式提出更好的发展意见。学者霍晓静在《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用分析及其翻译》中介绍的是英语作为日常学习十分关键的一个科目,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十分多样化,当下我们着重分析的是英语中对大部分人造成困扰的一种语态模式——被动语态。和汉语的句式不一样的是,英语的被动语态往往是为了显示出事情实际的情况,为了着重指出或者强调部分固定的使用要求,利用各个层面的分析,全面体现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英语所有状况所使用的语用手段。

国外研究现状:Liu Boxiang,Huang Liang介绍的还是在英语这个大系统中,和汉语相对而言,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更高,不管是课本考试或者实际使用,都往往和这个情况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么怎样精准、灵敏翻译英汉被动语态模式,更合理的维持原来句子的主要内容,在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情况下,诠释“原汁原味”呢?将英汉这两种语言放在同一个语态条件下,即是“被动语态”中,深入探讨英汉被动语态的互译方式。Cui Yixiao,Zheng Binghan主要分析的是被动语态在英语使用中的次数是较高的,而其在汉语中进行使用,特别是现代汉语中次数并不多,然而由于英语在中国使用越来越时尚,必须关注英语的语意和汉语的表达手段、表达倾向,精准反映出原文的主要意思、使用场景和感情色彩,另外在进行被动语态的汉译英过程中,不止必须了解汉语的语意,还必须融合英语的表达倾向,这是一个双向的情况。该论述力图利用英语和汉语被动句的构造,初步调研英语被动语态和汉语被动句的翻译模式,来进一步使用汉语和英语中的这种句子模式。

2.2本研究与之前研究的关系

本文吸取了以往研究中被动语态的翻译模式,同时在结合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英汉两种被动语态进行对比,探讨被动语态的翻译模式,探讨在英汉翻译中被动语态的作用以及在使用时这种句式所带来的效果。

3.英汉被动语态对比翻译研究

英汉被动语态实际上有着极大的区别,这也是这两种语言在实际使用中让学习者容易产生混淆的地方。很多中国的学习者在对英语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习惯通过自己母语的方式进行翻译和学习,着往往会产生很大的错误,也制约着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无法实现既定的成效。因此,必须通过对两种语言在翻译过程中的不同进行对比,了解两种语言在语态、翻译技巧方面的区别,才可以更明确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

3.1英汉被动语态的比较

3.1.1英汉被动语态的使用条件异同

英语中大规模使用被动语态,其原因十分多样化,比如:行为的发出者不确定、不必指出动作的命令者、通过语法衔接领域考量,文体中显示出实际的需求或者表达的需求等。对比之中,汉语中被动模式使用到原因并不多,倾向于重点介绍不愉快或者不快乐的情况出现,如“被取消”、“被推翻”等。即使在现代汉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次数提高了,然而远远不如英语中那样经常使用。再比如:许多汉字在英语中属于不及物動词,不及物动词是没有被动语态的,所以我们在翻译时应注意使用条件。

3.1.2英汉被动语态表现形式的异同

利用对比可以发现,英汉语被动层面具备两种表达模式,具备标识性和无标识性的被动模式。一是在英语中,往往使用具备标识性的被动模式来反映被动的内涵,标识是“be+past participle”,标准的表现形式是“patient(承受者)+be+past participle+by+agent(执行者)”,来反映开展者的产生,或者没有产生。二是偶尔也通过部分意义层面被动然而形式层面主动的没有标识被动模式,如部分动词层面中主动然而却反映被动的模式;少部分动词后面结合动词的-ing形式反映被动内涵,如want,require,worth,need等或通过其他词性的词或者词组构建,如通过in sight(被看见),under control(受控制)等“介词+名词”的途径来展示被动内涵等。三是和英语中形式单一的被动模式,因为汉语指引开展者主语的介词较为多样化,句式十分复杂,因此汉语具备标记的被动意义的展示模式更为多样化。如:用“被、遭受、让、给、叫、受,挨”等反映被动内涵的动词。四是即使汉语被动句的模式十分多样化,然而和英语比起来,在实际的口语中,通过不具备标记的被动模式进行表达的次数较多。

3.2英译汉的被动语态翻译技巧

3.2.1译成汉语的被动句

为了着重指出动作,或者是不了解动作的发起者,或者是文章的各部分内容必须确保句子的前后主语统一,显示出关键内容,语意也必须连贯,把英语被动句翻译为汉语被动句。在表达的过程中除了对“被”字进行使用,还可以融合汉语搭配的实际状况合理进行使用。如“遭、挨、给、受、加以、予以、为……所”等词汇。像“I was so impressed by these words that I used them later for a Christmas card.”,其翻译是“我受到这些话所触动,因此将其写在圣诞卡中了。”英文句子中直接涵盖被动模式,能够直接对汉语的标识性词汇进行使用来开展翻译。

3.2.2译成汉语的无主语

汉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没有主语,其在汉语语句中获得了大规模的使用,不管是自然情况的介绍,比如“下雪了”,还是其所展示出的泛指情况,比如“森林里出现了狮子”等,都对没有主语的展示模式开展了全方位的是使用。假如英语的被动句中,其发出某些行为的人不必开展表示,那么在对其开展翻译时,就必须对无主句进行使用,实际的翻译模式如下:

在英译汉无主语翻译中,汉语无主语翻译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句型。在英译汉的学习中,很多是无法反映动作发出者的被动句,往往能够翻译成汉语无主语,把原句中的主语直接翻译成汉语句子中的宾语。如此英语翻译成汉语的翻译也是无主句进行翻译。因为部分英语被动句中不具备“by”的框架,所以在对其开展翻译的过程中,就必须对主宾颠倒的手段开展使用,对介词短语中的部分名词开展翻译。

3.2.3译成汉语的把字句

汉语的“把”字句,在框架中通过特殊介词将“把”字把宾语引出来,置于谓语动词以前构建汉语中一种独特的句型,这种句型只使用到主动句中,目标是把宾语提前来显示出宾语,宾语滞后的重点动词是及物动词,同时不可以再结合其他宾语。针对“把”字各种意义,能够分成以下几种模式:一是涵盖“处置”内涵的句型。在对“处置”含义的句型进行翻译时,往往通过“动词+宾语+补语”的模式进行使用。二是涵盖“致使”意思的句型。这种类型的句子,往往后面结合“累”“忙”“气”等动词,代表结果,翻译过程中往往使用其中带有致使的动词。

3.3汉译英的被动语态翻译技巧

3.3.1运用助动词的翻译技巧

汉译英的翻译模式,和英译汉的翻译有着十分类似的地方,然而也有一定的区别。在涵盖被动句的汉语语句中,往往会通过助动词“被、受、遭”等当成是被动的模式,代表极高的被动内涵,这个过程中能够根据英语用语倾向,把它翻译成被动模式。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到主语和谓语,分别对它们进行重组翻译成通顺的汉语语句。

3.3.2主动语句翻译为被动语句

英汉被动语态的直接翻译,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关注在谓语动词之前结合被动词来反映被动的概念,将汉语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必须关注主语、动词间的联系。英汉被动语态在意义上的翻译,在意义保持固定的情况下,把英语中的被动句翻译为主动模式的汉语。在汉语翻译中,会出现一种把汉语主动句翻译成被动句的模式。汉语主动局被翻译成为被动句的过程中,往往涵盖两个目标。一是为了着重指出接收行为的人或者物品的关键价值,对被动框架进行使用把行为承受者当成所有句子的主语,反映出其地位,同时着重指出其关键性。二是为了着重指出句子上下的合理对接,让句子间的对接更为合理和和谐;三是为了转化措词,让其变得更为合理,语气也更为得体,大部分用于讲话、通知和请帖等内容中。另外,在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主动语句的被动翻译能够针对实际情况开展被动性的翻译。

3.3.3主动性形式表被动的句型

在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主动形式展示被动内涵句式和单词,以下对各种状况开展探讨。第一,主动形式不定式反映被动的内涵。句型公式是“That/This+be+N(名词)+to do”,可以表示“这是一个很……的情况”。第二。动词不定式对结果状语的使用,表达被动的内涵。如东西太重,无法搬动等无生命体的物品的行为发起者无法进行。第三,部分形容词,如easy、hard、difficult、comfortable等和具备不定式作为状语,涵盖被动内涵。

4.结语

被动语态不是让人觉得很正式,而是出现频率较高的正式篇章中。这种模式由于能够节省动作的发起者,即使有时会变得客观性较强,然而也会让语意出现一定的模糊性,因此这个客观往往是能够被看破对,普遍而言,不要求一定必须在表达中对这种模式进行使用,必须合理筛选被动语态的使用条件,和主动语态结合进行使用,才能让表达更为顺畅。总而言之,被动语态的作用就是把宾语和动作放在首要的位置,而动作的主语在次要的位置甚至被省略掉,所以只有在动作的主语不重要或者会分散读者注意力的时候,才使用被动语态。

参考文献:

[1]霍晓静.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用分析及其翻译[J].东西南北,2019(11):137.

[2]贾万丽.浅谈英汉翻译中的被动语态[J].青年文学家,2020(05):188.

[3]刘弘凌.关于英汉互译法在语文句法教学中的應用——以语文句法教学为例[J].知识文库,2021(05):157-158.

猜你喜欢

被动语态英汉
被动语态复习(The Paasive Voice) 九年级 Unit5—7
被动语态复习要点指南
现代英汉女性社交称谓语对比分析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A Study of Oliver Twi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 Deviation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
中考被动语态考点精析
英汉校园小幽默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1 STEP BY STEP随堂通
勇闯“四关”学被动语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