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证施护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2022-07-16胡安慧颜晶黄邦锋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7期
关键词:持续性缺血性神经功能

胡安慧 颜晶 黄邦锋

277400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医院脑病科1,山东枣庄

277400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医院治未病科2,山东枣庄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脑卒中疾病类型,该病可致使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神经功能受损等相关症状表现,而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该病患者的致死率虽明显下降,但部分患者受其疾病认知水平影响易于恢复期阶段出现一定程度的身体功能恢复不佳表现,进而可对患者的预后康复质量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1-2]。因此,在康复治疗基础上,为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选用一种效果显著的护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3]。本文主要分析了辨证施护联合持续性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枣庄市台儿庄区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59~79岁,平均(64.17±3.14)岁;病程14~34 h,平均(24.56±6.15)h;中医证候类型:风火上扰型14例,痰瘀阻络型11例,气虚血瘀型10例。观察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7~76 岁,平均(64.35±3.16)岁;病程15~36 h,平均(24.59±6.17)h;中医证候类型:风火上扰型13例,痰瘀阻络型10例,气虚血瘀型1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病情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且均处于疾病恢复期;②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③具有基本认知功能;④可主动配合开展研究内容。

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其他脏器功能疾病;②合并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异常表现;③中途退出研究;④临床资料不完整。

方法:(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及康复训练等。(2)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护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辨证施护:a.风火上扰型:护理人员应尽量将该类患者安置于背阳方向的病房内,同时指导其在日常饮食中适量进食苦瓜、西瓜等清热生津类食物,以有效改善风火上扰相关表现。在此基础上,可帮助患者采用自我调节及收听安静舒缓类音乐的方式调整心理状态,进而有效减少其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于睡前对涌泉穴进行时长为2~3 min的穴位按压干预,并可对内分泌穴、交感穴等耳穴适当开展贴压处理,穴位贴压次数约3~5次/d,按压时长约3 min/次。b.痰瘀阻络型:护理人员需提醒该类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注意自身保暖,依据患者的身体状态指导其适量开展机体功能锻炼,患者的日常饮食应以香菇、西红柿及百合等润燥清淡类食物为主。对于存在郁结表现及负面情绪的患者,可建议其收听舒缓类音乐,并观看搞笑喜剧类节目,以保持心情愉悦,从而有效缓解不良心理状态,改善负面情绪。在此基础上,可指导患者对膀胱经相关穴位开展循经拍背按压干预,穴位按压期间应遵循由下至上的按压顺序,按压时长约20 min/次,按压次数约2~3次/d;此外,可依据患者的病情需要,为其于膏肓穴、定喘穴等进行药物敷贴,以有效改善机体的症状表现。c.气虚血瘀型:护理人员应尽量将该类患者安置于朝阳方向的病房内,并于日常饮食护理期间指导其适量食用蜂蜜、白菜等健脾益气及易消化类食物,有助于改善其气虚表现。此外,可鼓励患者主动表达自身感受,同时建议其收听轻松、喜悦类音乐,进而帮助其宣泄负面情绪,使其得到有效的情绪安抚。在此基础上,可通过于患者的内分泌穴、皮质下穴等穴位位置处开展贴压处理,并给予其捏脊疗法干预,进而有效改善其脾胃功能,同时可起到较为显著的疏通经络及促血液循环的疗效。②持续性护理干预:护理管理人员可选择科室内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成立持续性护理小组,并由小组内成员依据患者的疾病特征及预后康复要点为其制定持续性护理干预计划。待患者出院后,小组内成员需通过定期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的预后康复情况,并对其院外护理及辨证施护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同时可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对辨证施护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以得到最佳护理干预效果。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水平,同时比较两组的生活状态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水平。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展开相应评价,量表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使用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情况展开相应评价,量表评分与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情况成正比。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展开相应评价,量表评分与肢体运动功能水平成正比;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展开相应评价,量表采用百分制,量表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成正比。护理满意度评估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展开相应评价,量表得分与护理满意度成正比。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水平比较:护理后,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所降低,其认知功能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其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水平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水平比较(±s,分)

组别n神经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35 20.46±3.59 15.64±2.06 19.06±4.01 24.05±4.66观察组35 20.77±3.60 11.79±1.65 19.64±4.00 29.17±5.16 t 0.368.630.614.36 P 0.720.010.550.0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状态改善情况比较:护理后,两组的肢体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肢体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状态改善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状态改善情况比较(±s,分)

组别n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35 44.45±6.03 60.49±9.01 54.69±5.14 65.69±6.04观察组35 44.51±6.01 71.67±9.64 54.73±5.15 77.49±6.71 t 0.045.010.037.73 P 0.970.010.970.0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67±4.94)分,高于对照组的(79.45±3.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中医及护理学的不断发展,以中医理论及经验为基础的辨证施护方法现已在临床护理中得到了有效应用,该护理方法在开展期间注重患者与其身体病症间的关联性,可于护理过程中依据患者的病情现状为其实施针对性情志护理、饮食指导及穴位手法按摩等护理干预措施,进而显著改善患者的整体康复质量,同时可明显加快其预后恢复速度[4-6]。而持续性护理干预作为一种临床应用频率较高的院外护理方法,其可通过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的方式为患者开展院外护理指导,可有效纠正患者在院外护理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及不足之处,同时可依据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合理调整护理干预计划,可有效提升院外护理效果及恢复质量。相关研究资料指出,通过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于康复阶段联合开展辨证施护及持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机体的脑组织修复及系统功能重组效果,同时可明显加快机体功能恢复速度,护理干预质量较为理想[7]。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研究观点的临床价值,本文于研究开展期间为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开展了常规护理干预,为观察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开展辨证施护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而通过对两组的研究结果数据进行相应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为理想,其生活状态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亦更为突出;提示通过将辨证施护干预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护理之中,其在护理干预开展期间可依据患者的分型为其在饮食、心理及穴位护理等方面开展针对性护理指导,由此可明显提升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及整体护理质量,而在此基础上所开展的持续性护理干预则可于患者出院后通过院外随访方式及时了解患者的预后康复情况及院外护理期间存在的各类护理问题,以便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指导干预,由此可保证良好的院外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于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护理中联合开展辨证施护及持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突出,有助于恢复机体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水平,上述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持续性缺血性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关注持续性感染,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