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2022-07-15蒋晓薇
蒋晓薇,杨 倩
成渝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蒋晓薇,杨 倩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00438。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出,为成渝体育产业的联动发展带来机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在厘清成渝双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战略意义的基础上,从供需两个角度比较分析成渝体育产业现状,进而提出成渝双城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研究认为:成渝地区体育产业受行政区划壁垒、一体化机制不完全、产业要素异质性明显、区域体育产业链松散、体育市场发育不成熟等因素阻碍,呈现区域间发展不协调的局面。据此提出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组建产业集团,多渠道共建一体化平台,区域内错位发展,共建西部体育旅游高地等方面的推动双城协同发展策略。
成都;重庆;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随着开放合作理念的提出,区域协同发展被视作推动经济发展、区域创新的重要手段与途经,近年来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的区域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0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1],意味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南区域协同发展的空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自2014年国务院46号文颁布以来,成渝地区体育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体育需求增加,体育消费持续增长,体育产业规模迅速提升,体育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扩大,尤其2019年“成都赛事名城”战略目标的制订,进一步确立了体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因此,通过成渝双城体育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体育生产要素流动、人力资本流通、降低相关交易成本,已成为成渝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环节[2]。
本文从成渝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出发,从体育产业供给与需求两面进行分析,比较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梳理成渝双城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结构性障碍,并提出政策建议,旨在为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的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成渝体育产业合作形成与发展
成都与重庆文化同源,巴蜀文化追溯至上古时代。语言、饮食、习俗、文化相近,关联紧密。重庆成为中央直辖市以前,与成都并列为四川地区核心发展城市,自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以后,两地间的竞争与合作亦未间断。2004年国务院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首次提出成渝经济区的概念,推动成渝地区从零和博弈走向共生双赢,成渝两地体育产业互动合作也由此开启[3]。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提出后,在成渝体育部门推动下签订了《推动成渝地区体育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框架协议》,涉及两地间的多方面合作,也标志着成渝体育产业协同发展进入全新局面,迎来巨大发展契机,对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壮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4]。为了更清晰的厘清成渝区域体育产业合作的发展历程,本文以合作的形式、涉入程度为标志,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2011-2014年):“十五”计划首次将四川、重庆为核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带战略提出后,成渝双城联动逐步在各个产业层面开展。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打造辐射西部的现代服务业高地,加快休闲娱乐产业发展[5]。这一阶段,成渝地区体育合作交流多集中于民间体育文化交流、青少年培训交流等方面,合作涉入程度较低,尚未发展提升至政府合作层面,加之体育产业规模的弱小,体育方面的合作也仅作为文化交流的一个环节。
快速拓展阶段(2015-2019年):2014年国务院46号文件的颁布,加速了两地体育市场主体的形成,2016年国家发改委等多部联合印发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要求成渝地区在体育等公共设施共享等方面实现突破,建立资源环境、信息、市场等专项合作机制[6]。这一阶段,两地体育相关合作框架基本形成,行为主体由政府及相关体育部门主导向体育市场融合拓展,成渝体育产业互动合作向纵深推进。
增长极实现阶段(2020以来):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概念对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提出新要求,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区域联动成为重要的实现路径。2020年4月,四川省体育局、重庆市体育局联合签署《推动成渝地区体育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框架协议》,涉及赛事共办、体育人才联合培育、体育旅游资源共同开发等多个方面,标志着两地体育合作战略由民间交流、企业探索、政府引导向全局战略统筹、多元融合转变[4]。这一阶段,成渝体育产业将迈入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实质化阶段、西南体育产业增长极的实现阶段。
2 成渝体育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2.1 体育产业发展总体对比
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1%,发展速度远超GDP增速,发展潜力较大,近年来,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成渝地区体育产业逆流而上,体育产业增长速度高于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西部地区遥遥领先,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提升,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通过成渝两地数据对比发现,重庆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成都,体育产业发展初期规模也较成都具有优势,但成都体育产业增速更快,发展势头更猛,于2015年后全面超过重庆,且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成渝两地GDP和体育产业增加值(亿元)
(资料来源:成都市体育局、重庆市体育局,体育年鉴公布数据整理)
2.2 体育产业发展供需比较
通过表1可以看出,成渝两地体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潜力巨大,但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且差异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尤其是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一指标。为了更清晰地洞悉成渝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状况,进一步从供需两个角度比较分析成渝体育产业差异。
2.2.1 体育产业供给比较分析 体育产业人均供给情况使用体育产业增加值与地区年末常住人口规模的比值表示,该比值越大,说明体育产业供给能力越强。通过对成渝地区体育产业供给情况的分析,具体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成都体育产业供给处于领先优势,且有和重庆差距拉大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缘于近年来成都的赛事名城计划的助力,以及休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图1 区域体育产业供给(元/人)
(资源来源:本文整理)
2.2.2 体育产业发展需求比较分析体育产业规模可以反映出体育产业的价值实现程度。一个地区的体育产业收入越多,表明该地区居民体育消费越多,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处于一种高水平状态。2014-2018年,成渝地区体育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显示了区域体育产业需求水平的明显提升(图2)。
图2 区域体育产业规模(亿元)
(资源来源:本文整理)
成渝两地人口规模不一致,经济发展亦存在差异,体育产业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育产业需求的总量,但是不能直观的反应居民对体育消费的需求能力,因此在计算体育产业需求时,以地区体育产业总规模与该地区总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来表示居民对体育产品的需求能力,该比值越大,说明可支配收人可以购买到更多的体育产品,居民有潜在能力购买更多的体育产品,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该地区居民对体育产品需求能力的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成渝地区体育需求总体上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2017年后增速出现明显分化,重庆体育需求上升明显。
图3 体育产业需求指数情况
(资源来源:本文整理)
2.3 基于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的差距比较
2.3.1 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又被成为泰尔熵标准,由Theil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常用于衡量个人之间、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经济发展不平衡度的测量,其表达式为:
2.3.2 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又称“标准差率”,是衡量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另一个统计量。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称为变异系数,记为C.V,变异系数表达式为:
2.3.3 数据运算结果 根据泰尔指数与变异系数公式计算得到结果,如图4所示。采用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衡量的成渝区域需求及供给情况波动呈现相对一致性。从供给角度来看,总体趋势上都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变异系数从2014年的0.33上升到2018年的0.53,与此同时,泰尔指数从2014年的0.328上升到2018年的0.757,这表明成渝两地在人均体育供给方面的差距有明显的扩大趋势。从需求角度来看,用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表示的体育需求变动同样表现出相同的下降趋势,泰尔指数从2014年的0.363下降到2018年的0.012,变异系数从2014年的0.35下降到2018年的0.02,这表明成渝两地体育需求差距呈现出持续缩小的趋势。
图4 泰尔指数及变异系数趋势
3 成渝体育产业协同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通过对成渝两地体育产业供给和需求的现状分析得出,目前两地之间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造成成渝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程度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从政府层面来看,主要为行政区划壁垒、协同管理机制不完善;从市场层面来看,主要为体育市场发育不完全、产业要素区域差异。
3.1 政府政策保障与利益实现有待完善
行政区划壁垒。尽管成渝区域间的合作交流不断深入,两地间亦有相关的政策文件支持,但总的来看,两地的体育产业一体化进程仍处于初级阶段,政策推动仍停留于表面,未深入到微观操作层面。行政区划壁垒导致的产业市场割据问题依旧突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成渝两地体育产业发展各自为阵,目标利益冲突,政策措施区域异质性强,可协调度低。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两地体育市场都处于规模扩展期,而成渝体育产业一体化不能有效实施则会导致两地体育产业定位重叠、重复建设、资本追逐的恶性追逐竞争,导致两地体育市场呈现小而分散,缺乏凝聚力、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资源无法达到最优配置的局面,也制约了成渝体育产业的纵深发展。长期以来,成都与重庆持续进行着“西部第一城”的较量,两地间的体育互动交流均服从于本区域的创新发展战略,以实现本区域体育产业规模扩张、体育产业市场繁荣为合作出发点。利益格局的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双向共生”“优势互补”的合作局面,因此尽管两地的体育产业互动合作不断开展,但有效联系不深,地区间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仍在加剧,两地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良性环境尚未形成,体育资本市场、产业要素的有效流通仍受制于行政区划阻隔。
一体化机制未形成。成渝体育产业互动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快速拓展阶段,如今过渡至增长极实现阶段,在西部区域体育产业区域合作中走在发展前列,但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相较,在合作框架、管理体制、协调治理绩效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短板,且尚无成渝体育协调发展成果评估反馈机制。其中,主导力量是两地体育行政部门,市场行为主体较少涉入,主要通过相关部门领导会议的形式进行对接,多以协调、合作为沟通主旨,以倡议型建议为主、制度性规范机制缺乏,并未明晰在两地体育协调发展过程中的权、责、利分配与监管方式,因此合作推进效率偏低,缺乏强制性保障,治理能力弱,协调机制浮于表面。成渝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在于有效解决区域治理中存在碎片化、机械化、部门化、分权化、松散化现象。成渝体育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需要从上而下,由内及外的全面机制创新,从顶层设计的战略布局、目标规划、政策引领到中层的部门合作方式、绩效评估体系设定、权力义务分配,至微观层面的实施路径与操作方法,需要一个全面的梳理与革新。
3.2 产业要素异质性强,产业链松散。
产业要素异质性明显。尽管成渝区域区位空间毗邻、文化同源,但受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结构、资本吸纳能力、人才引进政策等差异的影响,成渝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h直达的交通一体化发展,为两地体育产业合作提供更多的外在发展动力,但是其一体化的根本性障碍仍然集中于产业要素内部,要真正意义上实现成渝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消除产业要素的流通阻力,融合体育消费亚文化,人力资本互通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区域体育产业链松散。成渝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尚处于“模块化”格局,两地在市场开发与培育、人力资本的输入与输出、科技融合、大数据共享方面未形成“网络化”格局,成渝区域体育企业缺乏有效合作,竞争意识浓烈,为了争取资本市场青睐,甚至发展地区间企业恶性竞争,极大地影响了体育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及整个区域体育产业实力的提升。延伸区域间体育产业链,通过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互动合作作为体育产业融合的排头兵,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渠道、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的资源对接,形成成渝一体化的体育产业链条,实现两地体育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格局,可以有效降低体育产业投入成本,避免恶性竞争,提升运营能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区域体企业品牌,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3.3 市场成熟度与要素流动有待提升
体育市场发育不完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自2014年46号文件颁布以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由于整个西部地区发展起点较低,且无资本存量优势,所以在整个成渝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体育产业的进程严重滞后于金融业、科技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等,市场融合较缓慢。从需求层面的变异系数与泰尔系数可以发现,两地人均体育需求均呈上升趋势,且差异逐步减小,显示市场主体的购买意愿增强,有效需求上升。但从供给层面来看,两地人均体育供给差异进一步加深,也凸显出区域体市场发育不完全,成渝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支撑,不能仅仅依靠政策红利生存,还应深耕市场资源,形成有效的产业市场发展机制。
4 成渝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
4.1 政府搭台,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政府在成渝体育产业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行政区划壁垒造成的产业融合低效问题,根源在于政府部门,问题解决的核心也在政府决策。在成渝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初始阶段,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有效推动合作机制的形成,通过政策导向,吸引社会资本关注,激活市场对体育资源要素的有效调节与分配,激发市场主体在推动成渝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但同时,为了避免行政区格局下的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现象产生,可共同组建成渝体育产业一体化管理机构,负责成渝区域体育产业一体化推进、协调两地行政部门利益、强制性推动政策的落地与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绩效考评。共同组建成渝地区体育产业组织联盟,加强体育企业、体育组织间的对话交流,在发展初期可由政府行政部门人员兼容管理者,最终要形成制度化、法制化的管理。强化成渝体育产业合作机制的制度实现,完善《成渝地区体育产业合作方案》细则,明晰成渝体育产业一体化协调治理的权、责、利,用法律效力加以保障。
4.2 加强企业合作,组建产业集团
协同治理理论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治理效果实现,除了依靠政府部门的强制力推动以外,还需要建立起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对话协作。政府通过外部环境培育推动成渝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而区域内的体育企业合作与互动通过内部效应是实现成渝体育产业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协调。以项目合作为抓手,实现区域内产业集群建立、市场聚集、产业集中。具体来看,首先依托成都赛事名城建设战略,实现成渝双城联合办赛,可以缓解赛事场馆压力,提供赛事风险应对能力,并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发现一体化进程中的问题,倒逼合作机制革新。其次,通过建立成渝体育产业集团,将外部风险内部化,将资源竞争转化为共同驱动,改善原有的碎片化的体育企业格局,畅通投融资渠道,积极开拓资本市场。通过成渝间企业的合并、收购,壮大成渝体育产业集团,打造区域体育企业品牌,增强对外合作的竞争力。
4.3 多渠道共建一体化平台
通过成渝体育一体化发展需求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打造成渝体育产业一体化管理体系,打破各部门、系统、区域之间沟通协作壁垒,建立高效、规范的体育产业一体化业务流程,实现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体育企业、企业组织、体育市场、人力资源全部环节的有效对接,确保各产业要素在流动过程中的便捷性、有效性和时效性,全面提升全区域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具体来看,搭建校、政、企互动平台,为区域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力保障,企业与企业间、政府与企业间、政府与高校间、高校与高校间等多向交流平台的建立,有效提升政府政策的执行力与宣传力,同时可以实现信息反馈与效果评价。目前长三角区域已形成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主,企业共同参与的体育产业协同中心,有效促进了产、学、研、政、企间的沟通与协作,为成渝体育产业协同平台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4.4 错位发展,共建西部体育旅游高地
成渝地区在较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展现出强烈的文化相容性与资源相似性。然则,成渝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并不意味着简单粗暴的将两座城市“合二为一”,而是重在发挥“1+1>2”的协同效应,实现“和而不同”的发展态势。在体育产业结构方面,两地均以体育服务业为主导,但在细分领域仍表现差异性,成都以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为主,重庆在户外休闲旅游业表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在体育市场需求方面,两地体育需求均呈持续上升趋势,不断上升的体育需求对体育需求供给多元化、差异化、层次化提出新要求,因此成渝体育产业发展,根据城市区域特色,寻求差异化的市场发展定位,在总体统筹的原则下,尊重各区域体育文化特质,制定错位发展战略,将体育产业发展充分与地区亚文化结合,培育具有排他性的特色体育产品服务,实现成渝区域内体育市场繁荣、优势互补,从内部协调及外部合力两方面共建区域体育产业品牌。
长期以来,成渝区域以休闲文化而闻名,成渝经济圈不仅担负着引领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西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也肩负着打造中国休闲娱乐高地的重要使命。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以西,成都平原腹地,以深丘和山地为主,且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毗邻,拥有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重庆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且地处长江上游地区,拥有良好的水域资源。充分发挥成渝区域在文化、教育、体育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天然优势,顺应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以体育旅游为主导的体育服务业,以体育赛事、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外休闲等区域特色为载体,以其高辨识度与强异质性,打造立足本地,面向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独特体育旅游品牌。
5 结 语
成渝经济圈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是成渝经济圈新增长极打造战略的重要方面,也是西南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本文通过对成渝区域体育产业合作阶段进行梳理,从供需角度分析了成渝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剖析了成渝体育产业一体化进程中的障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成渝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规划提供了有益参考。成渝体育产业一体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涉及的分析框架还有待深入与细化,这也将成为笔者后续的研究方向。
[1] 中央财经委员会六次会议: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EB/OL].2020~5~1.http://house.china.com.cn/newscenter/view/1622781.htm.
[2]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EB/OL]. 2020~5~1. http://gk.chengdu.gov.cn/govInfoPub/detail.action?Id=111368&tn=6.
[3] 西部大开发战略[EB/OL]. 2020~5~2. https://baike.so.com/doc/5430592-5668874.html.
[4] 川渝签署体育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框架协议[EB/OL]. 2020~5~2. 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797/2020/4/29/e183769f3d6b4d58be9b8f8d2cc74e44.shtml.
[5]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通[EB/OL]. 2020~5~2. http://www.gov.cn/zwgk/2011-06/02/content_1875769.htm.
[6] 国务院关于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EB/OL]. 2020~5~1.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4/15/content_5064431.htm.
[7] 曹可强.论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的一体化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报,2006,30(01):24~26.
[8] 孙立海,赵道静,刘金波.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2):60~63.
[9] 刘德文.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一体化中政府协调机制的研究[J].管理工程师,2015(05):19.
[10] 陈剩勇,等.区域间政府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 .政治学研究,2004(01):24~34.
[11] 胡 彬.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背景、挑战与内涵[J].科学发展,2019(04):67~76.
[12] 陈甬军,丛子薇.京津冀市场一体化协同发展:现状评估及发展预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19(01):34~42.
[13] 焦长庚,戴 健,曹贤忠.泛长三角地区体育服务产业空间集聚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42(05):53~60.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in Chengdu- 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JIANG Xiaowei, YANG Qia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The proposal of economic circle in Chengdu-Chongqing area brings opportunities for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in Chengdu and Chongqing,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ports industry in Chengdu and Chongq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upply and demand,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in Chengdu and Chongqing.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ports industry in Chengdu Chongqing area is hindered by administrative barriers, incomplete integration mechanism, obvious heterogeneity of industrial elements, loose regional sports industry chain, immature development of sports market and other factors, showing a situation of u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ities, such as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setting up industrial groups, building an integrated platform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dislo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and building a sports tourism highland in the West.
Chengdu; 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Sports industr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1007―6891(2022)04―0103―05
10.13932/j.cnki.sctykx.2022.04.19
2020-05-31
2021-07-0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编号:16BTY047);四川体育产业与公共服务研究中心课题(项目编号:SCTY2019YB21)。
G812.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