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煤矿安全管理发展现状研究

2022-07-15江亮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煤矿安全队伍煤矿

江亮

摘要:通过对小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从而有针对性提出加强小煤矿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使小煤矿安全管理进一步改善,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意义

引言:小煤矿是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煤炭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小煤矿由于先天不足,加之安全基础管理薄如,造成事故多发,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灾区”。煤矿安全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改善小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又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为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有效遏制小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通过对贵州北部小煤矿安全管理现状调查分析,从而有针对性提提出防治对策,促进煤矿安全发展。

1我国小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1)事故多发。小煤矿的产量近几年仅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却占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今年1-2月,全国发生煤矿事故15起、死亡29人,同比增加2起、14人,分别上升15.4%和93.3%。其中,重大事故1起、14人,同比增加1起、14人,均上升100%;未发生较大事故,同比减少1起、3人。15起事故共涉及11个省(区)。事故总量从多到少排名依次是,贵州2起、15人,甘肃、河南、内蒙古各2起、2人,云南1起、2人,山西、山东、四川、陕西、宁夏、新疆各1起、1人。(2)安全基础条件差。小煤矿仍然数量过多,规模小、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差,生产工艺落后,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责任不落实,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不规范,安全培训不到位等安全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突出、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现象时有发生。(3)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的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小煤矿甚至还存在证照不全仍然违法违规生产、建设,技改期间边建边生产,以整改名义代替采煤,超层越界、冒险蛮干等问题。

2加强小煤矿安全管理的意义

小煤矿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式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產力发展水平不均衡,自然灾害严重等客观因素,也有思想认识不高、安全技术措施贯彻执行不到位、安全投入得不到保障等主关因素,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十分薄弱,所以加强小煤矿安全管理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3小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不重视体制机制建设。一是管理制度不科学,多数民营煤矿还是采用“以人管人”的家族管理方式,没有一套适合本矿的管理制度,即使有管理制度都只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该罚的没有罚,该奖的没有奖;二是对矿级管理人员和工人没有结合各矿实际完善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导致管理人员和工人思想涣散、工作随意性大、工人积极性不高,尤其是矿级管理人员不履职尽责,有些管理人员甚至抱着混工资的想法工作,能力水平差距大,未形成制度约束人、制度规范人、以制度提高工作效率的长效管理机制。(2)不重视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是业主对人才是生产力的关键因素认识不到位,仍然停留在“小煤矿”时的管理理念,认为矿长、总工程师及管理人员只是为了满足检查需要而配备的,只是用于承担责任,业主自己才是最好的规划师、工程师、管理者;二是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整体不高,现有从业人员年龄结构整体偏大,没有新鲜“血液”融入,随着煤矿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员素质提升太慢,不能满足现代化矿井安全生产要求;三是工资福利发放不及时,得不到保障,许诺待遇不能兑现,导致社会信誉度下降,招工困难。(3)不重视采掘队伍建设。一是没有培养自己的采掘区队,总认为出钱就能聘请到人到煤矿干活,只要煤矿不生产队伍就全解散,有些煤矿甚至出现一年换几批队伍现象;二是缺乏保障机制,有能力的外来采掘队伍因煤矿生活条件、工资支付以及不可预见下的特殊政策等原因离开;三是没有为采掘队伍施工创造条件,强行摊派任务,掘进进尺慢,采面推不走时不是认真分析问题,反而是听信谗言,埋怨队伍水平差,个别煤矿在考核中明确机电设备坏了由区队负责,但区队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煤矿管理层因私利经常对区队出难题,相互排挤;四是煤矿在采、掘队伍选择时考察不全面,盲目引进采、掘队伍,没有长远考虑队伍建设问题,仅仅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而慌乱上队伍,不注重新队伍的考察考核,不结合本矿实际去选择队伍,尤其在最为关键的机电人员选择上都没有把好关,导致个别煤矿在更换机电人员后出现设备坏了没人修甚至是不会修的现象[1]。(4)不重视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在机电设备管理方面,业主和矿级管理人员思想老旧,缺乏科学合理的机电设备管理理念,不能清醒认识到机电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是正常生产经营的必备保障,连最基本的易损、易耗件配备都不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设备坏了再找厂家发货或维修,煤矿却长时间差欠费用,导致双方合作不愉快,洽谈协商时间耽误太长,导致煤矿有效生产减少。(5)不重视安全生产投入和资金保障。近年来,多数煤矿对产业政策把握不准,生产成本控制不足,影响资金周转,经营困难,尤其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上投入欠缺,常常是先扣骷髅,再打补丁,陷入恶性循环,没认识到只有保障安全投入才能让生产出效益[2]。(6)不重视安全发展长远规划。一是不重视日常安全管理中的隐患排查和治理,没有形成系统治理隐患的理念,没有在风险预控和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多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二是矿区优化布局不合理,单井规模能力小。矿井采掘规划没有考虑矿井灾害治理时间和空间,没有考虑节约化生产,没有考虑提升单进,没有理解国家提出的“一优三减”好处,错误地认为多布置头面就是提升效率。

4小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1)淘汰落后产能,抓兼并重组。必须依法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煤矿,通过资源整合、技术改造、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淘汰落后的生产力。这项工作已经刻不容缓,这是一项煤矿“保命”的工作,个别煤矿仍然存在重生产轻建设的情况,导致工作推进缓慢,面临产业淘汰的危险,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改变个别煤矿等待政策、观望不前的错误思想。(2)抓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长效机制。让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落实到煤矿生产建设中,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从静态到动态、从形式到实质的转变,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形成煤矿干标准活、标准干活的良好工作氛围[3]。(3)抓智能化、机械化矿井升级改造。引进先进技术保障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引进技术团队、设立矿山设备维修服务中心,为机械化开采、辅助系统智能化控制提供技术保障,解决综采设备故障率高、易损易耗件配备不足导致煤矿正常生产时间少的问题,实现设备高效运行。

结束语:煤矿要从思想上转变用人观念,积极创造工作条件和用工环境,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高团队凝聚力,建设优秀班组,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对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煤矿从业人员加强专业理论学习,采取送专业技术知识到企业的方式,聘请专家到企业开展煤矿安全职业培训,在机械化、智能化方面分别安排专项培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形成校企合作,开设煤矿相关专业,定向性培养煤矿专业技术人员,补充煤矿专业人才缺口,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适应新时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国家煤矿安全检查局人事培训司组织编写.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3]张浩.关于煤矿安全管理的辩证思考.山东煤炭科技.2008,6.

猜你喜欢

煤矿安全队伍煤矿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关于煤矿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问题的思考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对如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思考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