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分类指导的创新

2022-07-15王春玉

关键词:分类小学生作文

王春玉

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指导理念,对学生提升作文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小学作文教学的内容主要以语言表达和表达形式为主,其中,文字表达对小学生而言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新学习方法和指导模式,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提出的策略对丰富小学作文学习模式具有指向性意义,供同仁参考。

一、小学作文分类指导创新的动因

1.培养学生作文核心素养的需要

从目前的教育状况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小学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期待。小学作文分类指导,能针对学生在写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指导,与提升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不谋而合。观察当前小学生日常写作可以发现,小学生的想法虽然天马行空,想象力、创造力与浪漫情怀是成人所不能及的,但受文化程度和年龄的制约,他们掌握的知识、语言能力、表达方式等都存在不足,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包括真情实感的表现力、发人深省的感染力、连贯通畅的表达力以及引人注目的创造力等。因此,想提升学生的整体写作能力,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分类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学生角度看,小学正是学生探索欲望、好奇心的峰值时期,运用分类指导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再加以辅导,给予学生自由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学生的整体写作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升,写出来的作文也会别具一格、文采飞扬。由此可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分类指導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二、教师在开展作文分类指导教学时存在的不足

开展作文分类指导教学,不仅可以了解与掌握学生不同阶段的词汇积累情况,还可以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弄清楚学生当前的情感表达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达到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及想象能力的教学目的,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但在实际教学中,受一定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甚至存在着很多问题。

1.对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认识不全面

一些教师对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认知不全面,没有意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生成绩提升上,对写作兴趣的激发不够重视,甚至忽略了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阻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使作文分类指导教学法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还有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仅传授一些“模式化”的写作规则,并未引导学生在阅读其他作品时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使得学生掌握的写作手段不足,写出来的作文没有活力,甚至有的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厌烦情绪。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语言构建及应用能力的提升,还会制约学生思维的创新,使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呆板,没有感染力。小学生的思维相对活跃,对未知有主动探究的欲望,尤其是趣味性较强的知识和学习内容,更能刺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探索的冲动。

2.没有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不断推出相关政策,意在提高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展示自己,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形成,提高其分析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但是,一些教师在开展作文分类指导时,仍采用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模式,将自身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显著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没有明显提高。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忽略学生的独立思考,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习和吸收知识,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写出来的作文质量不高。还有一些教师在进行作文分类指导教学时,没有让学生根据相应的主题阐述自身的观点,学生没有表达自身想法的机会,天性难以得到发展,制约了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提升。

3.作文题材的选择与现实脱节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刚刚形成,对他们来说,理解抽象知识仍然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应从实际生活着手,促进教学手段的生活化,使学生有内容可写,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一些教师在选择作文题材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的作文主题脱离现实,比较抽象,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审题难度,学生在写作时容易出现“离题”的问题。也有一些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写作模板的应用上,力求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却忽视了设计的写作主题是否贴合实际,也没有考虑写作主题与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否一致,结果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不到显著提升,甚至有的学生还对写作产生了抵触心理。还有一些教师对学生个性及发展规律了解不足,制定的分类指导方案不合理,不能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不利于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此外,对小学生来说,若教师制定的作文主题过于陌生,受限于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他们就不能进行拓展与联想,只能套用教师提供的写作模板,写出来的作文就不能表达真情实感,就会毫无感染力。

4.课堂教学趣味性不强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十分旺盛的时期,对好玩的事物具有浓厚兴趣,但难以长时间保持对同一事物的关注,新鲜感极易消失。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分类指导教学时,应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一些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习惯运用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创新教学手段,导致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难以产生探索的动力,教学质量不能有效提升。也有一些教师虽然创新了教学方法,但长时间采用同样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的新鲜感逐渐降低,就出现了作文水平在短时间内提升了,但后续又停滞不前的问题。

三、小学作文分类指导创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重视作文分类指导,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目前,教师对小学作文分类指导法的运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很少运用,甚至有一些教师对如何进行分类指导还不太明白。基于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小学作文分类指导的重视,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开展分层分类指导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具体实施方式如下:第一,教师要明确分类指导的意义,平等看待每一类学生,并运用不同形式、不同强度的指导方法;第二,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科学进行分类教学,可以将想法被禁锢的学生分为一类,统一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将语言表达能力弱、语句常出现问题或者没有逻辑性的学生分为一类,进行基础的语句梳理练习。这样的教学形式既能保证分类的科学性,又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诉求,还能提升分类指导的效率。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核心素养

当前,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是错误的,他们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常常以自己为中心开展写作教学。教师在台上一味地讲、学生在台下“鸭子听雷”式地接收,学生不能主动思考。而在作文中,独特的见解是衡量文章是否有灵魂的标准,这样单向灌输式的学习,学生不能发挥想象力,写作目的也不再纯粹,长时间忽视学生对创作的诉求,对培养综合型人才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紧跟教育创新的步伐,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摒弃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例如:在以“秋”为主题写作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观察周围环境,在大自然中寻找“秋”的身影。上课时,教师先交代本节课的背景,再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则融入到学生中,让学生当小老师,鼓励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发现,表达对“秋”的认识与感受。学生讲完,教师要进行总结和点评。最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发言整理成文字,加以修改,最终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将分类指导教学的意义体现得淋漓尽致,还能让学生沉浸在创作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

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寫作也是一门艺术,因此,写作素材和灵感也应该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将写作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的作品更接地气、更有感染力。例如,指导写作“假如我的生命只剩下三天”这一文题时,教师要考虑小学生的年纪还小,对生命价值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因而可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引导学生阅读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从真实的事件中感受生命的意义,认识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眼中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她精神的崇高与伟大。在真实的案例中,学生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在写作时自然能确立深刻的立意,并选择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作为素材,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这样的分类指导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小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与素材,使其写出来的作文更有感染力。

4.采用趣味分类指导法,激发学生自主写作的兴趣

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作文课堂的趣味性,力求做到与时俱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可以组织一些能够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课堂活动,比如使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分类写作学习。例如:在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主题写作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后现代艺术家和科学家对未来的畅想,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然后教师阐述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再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写作技巧,将想法落实成文字,整合成作文。其次,教师还可以将有趣的游戏引入到写作课堂中,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置游戏环节。例如:在讲解如何正确表达时,教师可以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词语列出来,让学生在卡片上写出相关词语,并随机组合成有趣的句子,教师再将其中的写作知识点提炼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主语、谓语、宾语应该如何搭配,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学生层面看,相比于整体教学,具有趣味性的分类作文指导更有针对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调整教学方案,若学生对某类写作形式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形式进行更加深入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作文水平。

在课下,教师也应进行拓展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中写作知识的学习,要融入创新理念,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汲取更多写作知识,从而提升写作能力。

5.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积累更多写作素材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说明读书对于提升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要考虑学生的阅读量是否足够,所阅读的文本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与接受范围。在挑选读物时,要秉承“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的原则,认真了解各类语文刊物,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认知能力、知识掌握情况与兴趣爱好等,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有足够的文化底蕴作根基,“见多识广”并不是难事,经过长期的阅读积累,学生所掌握的写作素材会越来越多,提升写作能力也会轻而易举。

6.发挥学生特长,贯彻分类指导理念

每个个体都是独立存在的,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学生兴趣与爱好的不同,使得展现的人格品质也各有不同,优势与特长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作文分类指导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并根据其优势,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为全方位的成长打下牢固基础,全面贯彻分类指导理念。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某个人物时,首先,应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人入手,思考与该人物有关的事情,丰满人物形象。其次,还应引导学生刻画人物外貌,用准确的词汇对人物外貌进行描写,凸显人物的外貌特征。最后,传授学生描写手法和技巧,如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并鼓励学生积极应用于写作中,让作文更有感染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小学作文分类指导既是推动写作创新的需要,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分类小学生作文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我是小学生
给塑料分分类吧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