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剑南诗稿》中的岁时诗与南宋民俗
2022-07-15刘炳辉
摘 要:岁时节日既是民众沟通自然、祈福禳灾的信仰,也是日常生活习俗的重要体现。陆游《剑南诗稿》对此多有描绘。尽管诗人的本意是以此寄托渴望收复失地的家国情怀,但是这些涉及民风民俗的诗歌,也为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南宋时期南方民众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提供了宝贵资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它们,意义非凡。
关键词:陆游 《剑南诗稿》 岁时诗 民俗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22)02-32-40
民俗即民间风俗,涵盖内容广泛。陆游现存诗作九千多首,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剑南诗稿》中有不少岁时诗,多涉及南方地区的民俗。本文将从陆游笔下除夕、元日、寒食、端午、七夕、冬至等重要节日和节气诗入手,重新梳理和解读其中的民俗,以期获得对南宋社会风俗不一样的理解。
一、春节
正月初一是夏历新年之岁首,俗称“过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有关“年”的传说很多。大致是讲很久以前,有一种特别凶猛的动物叫“年”。相传它们每年三十晚上就出来吃人。后来人们发现“年”很怕光、怕红、怕响声,于是每年腊月三十晚上,人们便张灯结彩,贴红纸对联,烧竹子啪啪作响,“年”就再也不敢出来了。民国时期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因夏历新年常在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前后,故而命名夏历新年为“春节”,公历新年为“元旦”。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日开始就忙着迎接新年了。甚至在这之前就要做好家里除尘工作,办好年货。春节不只是正月初一这一天,从除夕至正月十五都是“春节”的范畴。
(一)除夕
除夕夜辞旧迎新,家家户户要放鞭炮、吃团圆饭。《丁酉除夕》(卷九)诗云:“浮生过五十,光景如飞鸿。寒暑俯仰间,四序忽已终。殊方感漂泊,晚境嗟龙钟。桃符与爆竹,懒复随儿童。不寐非守岁,燕坐夜过中。气定神自凝,海日何曈昽。岂惟三彭逃,坐觉六入空。徂年勿惆怅,阅事方无穷。”1此诗作于淳熙四年(1177)十二月,陆游在成都,时年五十三岁。蹉跎半生,壮志难酬,诗人只能将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深藏于岁时诗中,年复一年。春节放鞭炮是宋朝时才开始普遍流行的习俗。《重修成都县志》:“‘除夕’,比户扫舍宇,换春联及门神、春贴等物。日间聚酺,曰‘食年饭’;夜分祀祖先毕聚饮,曰‘团年酒’。……家人围炉,通夕不寐,曰‘守岁’。”1乾隆《郫县志书》卷八与此记载相似:“除夕扫舍宇、祭祖,先换桃符、粘春帖,骨肉团圆坐饮谓之守岁。”2《荆楚岁时记》曰:“除夕,宜焚辟瘟丹,或苍木、皂角、枫、芸诸香,以辟邪祛湿,宜郁气,助阳德。”3除夕日,各地习俗其实都差不多,中午贴对联、门神,下午两点多祭祖,大锅煮肉分食曰“庄仓”,夜间点亮所有灯曰“照耗”,整夜不寐守岁曰“熬眼”。又《壬子除夕》(卷二十六)诗云:“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老逢新正幸强健,却视徂岁何峥嵘。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岂知一出践忧患,敛缩岂复希功名。雪霜满鬓觉死近,节物到眼空叹惊。蚕官社公正暖热,春盘傩鼓争施行。蓬门车马所不至,山僧野叟相逢迎。呜呼吾曹见事晚,古俗实在蚩蚩氓。茆檐一笑语儿子,明当满举屠苏觥。”此诗作于绍熙三年(1176),陆游时在山阴(今属浙江绍兴)。南方有点燃爆竹驱傩的习俗。傩鼓即乡傩,是民间迎神驱鬼的民俗,多在南方流行。《论语注疏·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何晏集解:“傩,驱逐疫鬼。”4《吕氏春秋集释·季冬纪》注:“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役,谓之逐除是也。《周礼》:‘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楯,率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鬼。’”5方相氏承担着早期宫廷和丧葬驱鬼逐疫的重任,称之为傩祭和傩仪。乡傩不只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甚至对韩国的驱邪仪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傩祭仪式不断变异,减少了神秘性,增加了娱乐成分,到了南宋最终演变为傩戏。《辛酉除夕》(卷四十九)诗云:“衰境遇白鸡,自分堕幽墟。造物偶见宽,俯仰复岁除。骎骎迫耄期,凛凛无根株。孰知尚坚顽,壮者有不如。铜瓶垂碧井,手自浸屠苏。松煤染兔颖,秉烛题桃符。登梯挂钟馗,祭灶分其馀。童奴叹我健,却立不敢扶。新春无五日,节物倾里闾。罗旛插纱帽,一醉当百壶。”此诗亦作于山阴,时间大约在嘉泰元年(1201)冬。祭灶日,一般北方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南方在二十四日,名曰“过小年”。山阴有腊月初八或二十四祭灶的习俗。崇祯《山阴县志》卷二:“十二月八日,食腊粥祭灶。”6宗懔《荆楚岁时记》亦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汉阴子方,腊日见灶神,以黄犬祭之,谓为黄羊。阴氏世蒙其福。俗人竞尚,以此故也。”7到了清代,祭灶时间渐趋固定。《嘉庆山阴县志》卷十一:“十二月二十四日夜祀灶。俗传腊月廿五灶神上天,故先祭之。”8除夕贴门神的习俗自古就有,北宋末门神已开始翻样变化,《枫窗小牍》卷下:“靖康以前,汴中门神多翻样,戴虎头盔,而王公之门至以浑金饰之。”9南宋时期,门神有神荼、郁垒和钟馗两种。到了明代,已有“迎祥祉”的意味,渐趋年画之俗。《月令广义》:“近画门神为将军、朝官诸式,复加爵、鹿、蝠、蟢、宝马、瓶、鞍等状,皆取美名,以迎祥祉。世俗沿传,莫考其何昉也。”10
(二)元日(正月初一)
漢武帝颁布《太初历》,改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日,为年月日三者之始,谓之三元。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小无大,以次列坐于先祖之前;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1
《戊申元日》(卷十九)诗云:“白头身世叹羁孤,一念儿时泪已濡。尚记争先书郁垒,岂知落后举屠苏。杯盘草草思邻舍,车马纷纷厌九衢。六十年非心自了,挂冠犹足补东隅。”此诗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陆游时在严州任职。当花甲之年的陆游回想起年少时“书郁垒”“举屠苏”的场景,纵使“廉颇老矣”,然仍有“壮心不已”、报国无门的感慨从心底迸发,“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诗人形象跃然纸上。南方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万历《续修严州府志》卷二:“元旦之前则更春帖桃符,爆竹声相闻。夙兴陈香烛于庭,昭答神祈。亲邻以次交贺,杯酒往来。农不及耕,商不及贸。”2《荆楚岁时记》:“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凡饮酒次第,从小起。”3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如今各地过年的习俗都差不多,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许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给长辈磕头、同辈作揖拜年的习俗。“百善孝为先”,这并非封建陋习,而是传统孝道文化的外在表现。另一首《丙寅元日》(卷六十五)诗云:“缥缈初闻寺阁钟,霏微零雨兆年丰。家家椒酒欢声里,户户桃符霁色中。春枕方浓从卖困,社醅虽美倦治聋。从今万事俱抛掷,且作人间百岁翁。”此诗作于开禧二年(1206)春,亦在严州。挂桃符是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和保平安。醅酒是指没有滤过的酒,陆游生活的南宋还没有出现以蒸馏为标志的烧酒,仍然处于利用酒曲酿酒的阶段。酒曲主要的功能是将谷类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再被酵母菌转化为酒,“醅”就是带酒曲和酒糟的酒。在年味十足的喜庆中,椒酒、桃符自是必不可少,甚至连社酒能治耳聋的乡俗也是诗人笔下津津乐道的趣事。在这首诗里,陆游暂时忘记了忧国忧民,“人间百岁翁”成了心愿。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风俗通义·祀典第八》:“《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4 “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岁旦,绘二神披甲执钺,贴于户之左右,左神荼,右郁垒,谓之门神。”5后来这种以神荼、郁垒、虎苇索、桃木为辟鬼之神的信仰被人们承传了下来。值得注意的是,桃亦是人们崇拜久远的植物,人们认为桃多子多福,是长寿的象征,因此能够除灾避邪、制鬼驱怪。门神人除了画神荼、郁垒外,还有唐代出现的钟馗,元代以后出现的秦琼、尉迟恭,旧时苏州地区人们崇拜的温岳6二元帅等。无论画中人物如何变化,其用意相同。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唐太宗李世民在门上张贴尉迟恭和秦琼两位大将画像以镇鬼邪的故事。
(三)正月初二
初二是开年日,早上拜祭天地神灵,祭礼完毕,烧炮、烧纸宝,然后吃“开年饭”。这餐“开年饭”一般备发菜、生菜、鱼等,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正月二日晨出大东门是日府公宴移忠院》(卷九)一诗中,陆游写到了楚地正月初二祭祀厉鬼和东君的习俗,诗云:“成都春事早,开岁已暄妍。尾传杯后,遨頭出郭前。争门金騕褭,满野绣辎軿。白发花边醉,何妨似少年。”此诗作于淳熙五年春,时在成都。白发翁像个少年郎一样,醉倒在花边,春节之喜溢于言表。“春事”即春耕之事。《管子·幼官》:“地气发,戒春事。”民国《华阳县志》卷三十《古迹》对这种习俗也有记载:“移忠寺,旧名碑楼院,在治东城外四里。蜀俗,岁以正月二日及寒食,早宴于此。太守先设酒馔近郊,祭鬼厉之无依者,谓之遥享;后置广仁院,凡死而无主者藏焉,仍遣官临祭之。而民间上冢郊外尤甚。……《石湖集》亦有《正月三日出东郊碑楼院》诗,自注:‘故事,祭东君因宴此院,蜀人皆以是日拜扫。’……寺今废。”1
(四)人日(正月初七)
人日,即正月初七。这一天人们有出行的习俗。《踏碛》(卷二)诗云:“鬼门关外逢人日,踏碛千家万家出。竹枝惨戚云不动,剑器联翩日将夕。行人十有八九瘿,见惯何曾羞顾影。江边沽酒沙上卧,峡口月出风吹醒。人生未死信难知,憔悴夔州生鬓丝。何日画船摇桂楫,西湖却赋探春诗?”此诗作于乾道七年(1171),时在夔州。鬼门关是古关名,在今广西北流县西,介于北流、郁林两县间。千家万户人日“踏碛”的盛况,以及患有瘿病2和江边醉卧的人,都在陆游笔下一一展现。人民的欢乐与诗人的忧愁顿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一次表现了陆游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据《荆楚岁时记》记载,这一日要“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按董勋《问礼俗》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3西北一些地方的习俗则说“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人七八谷”,与之大同小异。特别强调在这一天,“骡马都要闲一日”。这些都是一种朴素的动物保护思想。《方舆胜览·夔州·风俗》对人日踏迹这一习俗也有记载,可见各地的重视和热闹程度:“踏迹而游。《图经》:‘夔人重诸葛武侯,以人日倾城出游八阵碛上,谓之踏迹。妇人拾小石之可穿者,贯以彩索,系于钗头,以为一岁之祥。府帅宴于碛上。’王梅溪诗:‘今日为人日,倾城出江皋。遨头老病守,呼宾酌春醪。好遨蜀风俗,夔人贫亦遨。”4
(五)上元(正月十五元宵节,亦曰“灯节”)
元宵张灯,为祭祀太一。《东京梦华录注·元宵》卷六对元宵张灯缘由和灯的样式有详细记载:“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都邑旧亦然,后都邑独五夜。……上元张灯,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上元灯槊之制。以竹一本,其上破之为二十条,或十六条。每二条以麻合系其稍。而弯屈其中,以纸糊之。则成莲花一叶,每二叶相压,则成莲花盛开之状。爇灯其中。旁插蒲捧荷剪刀草于花之下。”5宋人元宵灯节之前先有“预赏”:“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一引《复雅歌词》:‘景龙楼先赏,自十二月十五日便放灯,直至上元,谓之预赏。’”6宋代元宵放灯起初为正月十五前后共三日,宋太宗时又增加了十七、十八两日,由此形成了东京汴梁燃灯五日之令。“宋开宝二年,命明年上元放灯三夜,自是岁以为常。十四、十五、十六三日,皆早宴大慈寺,晚宴五门楼,甲夜观山棚变灯。又为钱灯会,会始于张公咏。盖灯夕二都监戎服分巡,以察奸盗;既罢,故作宴以劳焉,通判主之,就宣诏亭或涵虚亭,以十七日。后以为故事。”7
陆游有许多岁时诗写及南宋热闹非凡的元宵灯节。《丁酉上元》(卷八)其一云:“突兀毬场锦绣峰,游人士女拥千重。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信马随车纷醉侠,卖薪买酒到耕农。今年自笑真衰矣,但觉凭鞍睡思浓。”游人纷纷上街观灯,形式复杂的花灯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这一天同样是美人偶遇或幽会情郎的良辰吉日。其二就描写了这样动人心魄的场景:“鼓吹连天沸五门,灯山万炬动黄昏。美人与月正同色,客子折梅空断魂。宝马暗沉思辇路,钓船孤火梦江村。古来漫道新知乐,此意何由可共论。”同题诗共有三首,淳熙四年(1177)正月作于成都。在举国欢庆、万人空巷的盛大节日里,将“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毕生愿望融入其中,显得垂垂老矣、无心入场的陆游更加孤独落寞。时至今日,元宵灯会的习俗仍在延续。乾隆《郫县志书》卷八:“元宵结棚张灯,城乡各作鱼龙之戏,自十三夜起至十六夜止。”1《重修长寿县志》亦载:“自初九至十五夜,城乡市镇斗灯,制鱼、龙、狮、象各形状,导以鼓乐,沿门相贺,仿春傩逐疫意。”2《重修成都县志》对此也有记述,可作补充:“‘元宵’,亦曰‘灯节’,人家以糖圆相馈遗。是日,邑西北土地堂,乡人于此市农器、蚕器,三日始散。”3
二、立春
中国是农业大国,立春在古代是一个重要节气,不仅民间,国家在这一天也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立春》诗(卷九)即是描写淳熙五年(1178)春,成都府打春敲锣打鼓之盛况:“鬓毛萧飒寸心灰,生怕新年节物催。幸是身闲朝睡美,忽闻鼓吹打春回。”立春之日送土牛,名曰“打春”。乾隆《郫县志书》卷八:“立春:先一日迎春,城乡居民各扮演故事,齐集东郊迎至县治,士庶聚观,以兆一年之胜。”4《重修成都县志》对此习俗也有记载:“立春前一日,太守率僚属,盛具仪仗,鼓乐导前,抗芒神、土牛出东郊,春厂迎春。……次日礼毕,以五彩春鞭鞭土牛,曰‘打春’。”5立春日,除了“打春”这一习俗,还有“送土牛”“春福”“春盘”“戴金旛”等习俗。《春日》(卷二)诗云:“老夫一卧三山下,两见城门送土牛。贫舍春盘还草草,暮年心事转悠悠。湖光涨绿分烟浦,柳色摇金映市楼。药饵及时身尚健,无风无雨且闲游。”此诗作于乾道三年(1167)春,陆游时在山阴。嘉靖《山阴县志》卷三:“立春:先一日,郡邑官寮迎春陈6郊,闾里无贵贱少长,集通衢游观,率燕飨娱乐而罢。至期,用巫祝祷,谓之‘作春福’。”7《郑氏礼记笺·月令第六》载:“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此难,难阴气也。难阴始于此者,阴气右行。此月之中,日历虚、危,虚、危有坟墓四司之气,为厉鬼将随强阴出害人也。旁磔,于四方之门磔攘也。作土牛者,丑为牛,牛可牵止也。送犹毕也。”8《立春日》其二(卷三十五)还曾写到“无人为戴缕金旛”的苦恼:“庆元丁巳春来晚,人日初过近上元。空对一樽三叹息,无人为戴缕金旛!”庆元三年(1197)春,作于山阴。《郑氏礼记·月令第六》:“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9《周礼正义·上大宗伯》云:“礼东方以立春,谓苍精之帝,而大昊、句芒食焉。”1“《摭言》:晋李鄂,立春日以芦菔芹芽为菜盘相馈贶。《四时宝镜》:唐立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2。民间在这一天还有其他活动:“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亲朋会宴,啗春饼、生菜,贴‘宜春’二字。或错缉为幡胜,谓之春幡”3。
三、寒食
《寒食省九里大墓》(卷二十二)诗对宋人寒食节禁火、吃冷食、祭祖扫墓的习俗有所描写:“陌上箫声正卖饧,蓝舆兀兀雨冥冥。人来平野一点白,山压乱云千叠青。石马朱门松下路,冻齑冷饭柳阴亭。华颠尚记儿童日,抚事兴怀涕自零。”此诗作于绍熙二年(1191)春,时陆游在山阴。《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4寒食是宋代重要的节日,在清明前三日,禁火三天。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为大寒食,前一天为炊熟,后一天为小寒食。宋人寒食节有祭祖、春游、斗百草、插柳等习俗。自一百四日,开始禁火,人家出修墓祭祀,如是经月不绝。
据《周礼注疏校记·司烜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5,则寒食禁火为周的旧制。汉代刘向《别录》有“寒食蹋蹴”的记述,与介之推死事无关,《左传》《史记》也无介子推被焚烧之事,则民间寒食节禁火为纪念介之推的说法恐怕不靠谱。直到晋陆翙《邺中记》和《后汉书·周举传》才开始附会为介之推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诸说,惟在春之说为后世所沿袭。洪迈《容斋三笔》论及寒食节由来较为详细:“刘向新序始云‘子推怨于无爵齿,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待之,不肯出。以谓焚其山宜出,遂不出而焚死。’是后杂传记,如《汝南先贤传》则云:‘太原旧俗,以介子推焚骸,一月寒食。’《邺中记》云:‘并州俗,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子推断火冷食三日。魏武帝以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皆寒之地,令人不得寒食,亦为冬至后百有五日也。’按《后汉·周举传》云:‘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舉为并州刺史,乃作吊书置子推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宣示愚民,使还温食。于是众惑稍解,风俗颇革。’然则所谓寒食,乃是冬中,非今节令二三月间也。”6古人比较注重寒食,今人比较重视清明节。《重修长寿县志》记载:“‘清明’设祭,祖墓前剪纸挂竹枝插冢上,古人插柳之遗。”7《东京梦华录·清明节》:“清明节在寒食第三日。故节物乐事皆为寒食所包。国朝故事,唯自清明日开集禧太一三日。”8
四、端午(五月五日)
《归州重五》(卷十)诗云:“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淳熙五年作于归州。同治《归州志》卷一:“屈原以五月五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及,湖涨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遂相传为竞渡之戏。其把桨飞驰,棹声乱响,喧振水上,观者如云。诸郡皆然,而南郡、襄阳尤甚。二郡又有牵钩之戏,云从讲武所出。盖因楚将伐吴,借以教战。流传既久,习以为常。钩初发时,皆有鼓节,群噪偕歌,震惊远迩。俗以此为厌胜,用致丰稔。”9“厌胜”是指用诅咒镇住邪恶。屈原祠在归州归乡沱。端午节是我国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要插柳条、赛龙舟、吃粽子。南宋时已演变为纪念屈原。其实荆楚地区端午节龙舟竞渡并不只是纪念屈原,还纪念伍子胥,甚至还有起源于越王勾践的说法。据《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竞渡是其遗俗……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越地传》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又“夏至节日,食粽……民斩新竹笋为筒粽……以为辟水厄……屈原以夏至赴湘流,百姓竞以食祭之。”1追索文献,我们发现五月五日初称为“浴兰节”“端阳节”或“端午节”,甚至“凡五日皆可称端午也”。“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荆楚人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大戴礼记》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华’”2据《荆楚岁时记》记载,端午节门上悬挂艾草是为了辟邪,至今没有改变。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详细记载了宋人的端午习俗:“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里。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粽子、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以五月初一日为端一,初二日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洪迈舍人《容斋随笔》云:唐玄宗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张说《上大衍历序》云:‘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五,赤光照室之一夜献之。’《唐类表》有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五。’然则凡月五日皆可称端午也。”3由此可见,端午节习俗并非成于一朝一夕。起初并非为了纪念屈原,六朝以后,梁人宗懔才记载了纪念屈原和伍子胥的内容。
另一首《重午》(卷二十一)作于绍熙元年(1190)夏,写到了归州端午节的其他习俗:“叶底榴花蹙绛缯,街头初卖苑池冰。世间各自有时节,萧艾著冠称道陵。”端午又称端阳。嘉靖《山阴县志》卷三:“端阳日:以鱼黍相馈遗,家设蒲觞,置雄黄其中。仍悬艾虎及彩符,云以祛邪恶。其日多禁忌,采药者率以其期。”4又嘉庆《山阴县志》卷十一:“端午:日以角黍相馈遗,家设蒲觞,磨雄黄饮之。悬艾虎及彩符,女子或以茧作虎,小儿则以彩绳系臂,采药合药者,率以是日。”5《重修成都县志》亦载:“五日,谓之端阳节,人家悬艾叶、菖蒲于门,以箬裹糯米为角黍以相馈送,饮雄黄酒。小儿佩彩丝、香囊。”6无论是陆游诗中的佩戴艾草帽,还是方志中的小孩彩绳香囊,以及西部地区门户悬挂柳条的习俗,都是为了祈福辟邪。至于小孩佩戴的彩绳,要在农历六月初六日剪掉并扔上房顶,让喜鹊搭桥,以助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五、七夕(七月七日)
七夕节的形成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很大关系,是民俗文化传承的体现。故事中的每个元素都有着特殊的寓意,牛郎织女仙人相爱,代表郎才女貌的美好姻缘;育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表示儿女双全的愿望;男耕女织,象征着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傅玄《拟天问》云:‘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按戴德《夏小正》云:‘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主关梁;织女星则主瓜果。”7《癸丑七夕》(卷二十七)诗云:“风露中庭十丈宽,天河仰视白漫漫。难寻仙客乘槎路,且伴吾儿乞巧盘。秋早时闻桐叶坠,夜凉已怯纻衣单。民无馀力年多恶,退士私忧实万端。”绍熙四年(1193)作于山阴。七夕也叫乞巧节。《嘉庆山阴县志》卷十一:“七月七夕相宴集,女子陈瓜果乞巧。”1《荆楚岁时记》亦载:“是夕,妇人结彩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2《重修成都县志》:“‘七夕’,闺中陈瓜果供牵牛织女,用盆盛水,摘豆芽浮水面照影,谓之‘乞巧’。”3《东京梦华录注·七夕》:“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4楚地“乞巧”乞富贵、乞长寿、乞子女,祈福用意不言自明。
六、重阳节(九月九日)
中华民族特别注重孝道,“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登高远眺就有怀念亲人之意。《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重九日,常有疏雨冷风。俗呼为催禾雨。”5《重修成都县志》:“人家酿酒,谓之‘重阳酒’。士大夫间有登高者。”6今人亦重此节,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意为令人长寿。
庆元元年(1195),陆游在山阴县作《乙卯重九》(卷三十三)诗云:“九日村醅熟,逢迎不用呼。樽前狂起舞,陌上醉相扶。残发新霜白,衰颜落叶枯。明年何足问,且复插茱萸。”四年(1198),又作《戊午重九》(卷三十七)诗云:“朋旧相望天一涯,登高结伴只邻家。秋风自欲吹纱帽,衰鬓何曾泥菊花。药市神仙思益部,糕盘节物记京华。自怜病后欢悰薄,小醉归来日未斜。”先后两首诗,都是描写山阴县重阳习俗。《嘉庆山阴县志》卷十一:“重阳登高,蒸米为五色糕,剪彩旗供小儿娱戏。”7重阳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逐渐成为固定习俗。今人又增加了尊老爱老的内涵。吴自牧《梦梁录》卷五详细记载了宋人重阳节的活动:“日月梭飞,转盼重九。盖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年例,禁中与贵家皆此日赏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赏。其菊有七八十种,且香而耐久,择其尤者言之,白黄色蕊若莲房者,名曰‘万龄菊’;粉红色者名曰‘桃花菊’;白而檀心者名曰‘木香菊’;纯白且大者名曰‘喜容菊’;黄色而圆名曰‘金铃菊’;白而大心黄者名曰‘金盞银台菊’,数本最为可爱。兼之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禁中阁下及贵家相为馈送。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狮蛮,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为细末,入麝香、糖、蜜和之,捏为饼糕小段,或如五色弹儿,皆入韵果糖霜,名之‘狮蛮栗糕’,供衬进酒,以应节序。”8
七、冬至
《春秋左传正义·僖公五年》:“日南至者,冬至也。”又:“日之行天,有南有北。常立八尺之表,以侯景之短长。夏至之景,尺有五寸,日最长而景最短,是谓日北至也;自是以后,日稍近南,冬至之景,一丈三尺,日最短而景最长,是谓日南至也。”9《周易正义·复卦》卷三:“七日来复。如褚氏、庄氏并云:五月一阴生,至十一月一阳生。”1《己未冬至》(卷四十二)诗云:“老人畏添岁,每叹时序速。今朝阳始生,在《易》得来复。扶衰奉先祭,拜起赖童仆。儿曹亦寿我,鱼兔随事足。欢言为一醉,家酿及新熟。占年当得稔,喜笑动邻曲。冀从宿麦始,载重车折轴,明年秋社时,处处餍酒肉。”此诗作于庆元五年(1199),时在山阴。嘉庆《山阴县志》卷十一:“冬至祀先以馄饨。”2冬至日山阴吃馄纯,今人吃饺子。据《荆楚岁时记》:“十一月冬至日,作赤豆粥。说者云: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人厉,畏赤小豆。故作粥以禳之。”3可见起初冬至日,各地习俗并不一致。荆楚之地冬至是要喝赤豆粥的,至今还保留着祭祀习俗。又《冬至》(卷九)诗云:“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十年人向三巴老,一夜阳从九地来。上马出门愁敛版,还家留客强传杯。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此诗淳熙四年(1177)作于成都。《重修成都县志》:“‘冬至’,人家祭宗祠,无祠则集于家。”4冬至是古代最重要的节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曰:“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庆贺往来,一如年节。”5故此节亦被认为是新年之始,所以乡俗有“吃冬至饭,即添一岁”。老人畏添岁,感慨时光流逝之快,颇有“恐美人之迟暮”之感伤,诗人将自己复杂矛盾的心理巧妙地与冬至关联起来。
爱国是陆游诗歌的重要主题,“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6。即使在梦里也渴望收复中原的陆游,惟有在佳节才能得到心灵的慰藉。陆游的岁时诗不但数量在古代诗人中首屈一指,而且非常有特色,足见他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挚爱。笔者于此只能挑选一些比较能体现节日特色的诗歌,并结合方志史料和岁时记载进行分析。这些岁时诗既描写了节日习俗,祈愿丰收,渴望明君,也写出了长幼有序、其乐融融的愉悦氛围,诗趣、生活兼得。正是从民俗生活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陆游才写下了近万首充满生活趣味的诗歌。
The Yearly Poems and Southern Song Folklore in Lu You's Jiannan Poetry Manuscript
Liu Binghui
Abstract: The yearly festivals are an important expression of the people's belief in communicating with nature, praying for blessings and avoiding disasters,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everyday customs. Lu You's ‘Jiannan Poems’depicts many of them. Although the poet's intention was to express his national sentiment of longing for the recovery of lost territories, these poems, which deal with folk customs and traditions, they also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us to understand and study the social life and customs of the people in the south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period. It is significant to reconnect with and interpret them.
Key words: Lu You;Jiannan Poetry Manuscript;The yearly Poems;folklore
(责任编辑:王尧礼)
作者简介:刘炳辉,1982年生,甘肃民勤人,文学博士,河西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与文献。
1 陆游撰,钱仲联主编:《陆游全集校注》第二册《剑南诗稿校注(二)》,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64页。按,本文所引诗歌皆出于此本《剑南诗稿校注》,为方便论述,以下只列出诗题及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