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高海拔地区冬季施工薄壁混凝土早期强度研究
2022-07-14赵海忠陈修华
赵海忠,陈修华,黄 辉
(1.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14;2.中国葛洲坝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2)
1 概 况
果多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县,电站坝址距离昌都县城公路里程约59 km,海拔3 400 m,根据昌都气象站资料统计,极端最高气温33.4℃(1972年7月8日),极端最低气温-20.7℃(1982年12月26日),多年平均气温2.9℃。该区域昼夜温差较大,最大月平均日温差高达18.8℃,年平均日温差为16℃。该区域冻土主要为季节性冻土,冻土时间一般为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最大冻土深度90 cm,最大积雪厚度15 cm。最大风速15m/s,风向NW或W。年日照时数为2289h,多年平均降水量499.5 mm,多年平均蒸发量1 637 mm(E-601)。该水电站为扎曲规划的第二个梯级水电站,装机容量160 MW,工程等别为三等,工程规模为中型。
果多水电站砂石加工及混凝土生产系统承担着果多水电站78.8万m3混凝土骨料及混凝土成品的生产任务。砂石加工系统位于大坝右岸下游约4 km处,系统成品骨料生产能力为400 t/h。混凝土生产系统位于坝址右岸下游约0.5 km处,混凝土浇筑高峰期月平均生产强度为6.0万m3/月。
2012年11月,果多水电站砂石拌和系统所在地气温为-10℃,进入冬季施工阶段。
2 高原冬季混凝土施工
果多砂石及拌和系统涉及混凝土施工部位:拌和系统骨料罐廊道及圈梁、120搅拌站及配料器基础、1 500 t胶凝材料罐基础、拌和楼基础、部分房建圈梁及地坪;砂石系统受料坑廊道、半成品堆场廊道、主筛分楼、中细碎调节料仓、立轴制砂调节料仓、检查筛分楼、棒磨制砂调节料仓基础、辐流沉淀池、部分房建圈梁及地坪等。
所有相关混凝土结构设计,垫层混凝土为C10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为C25、C30混凝土,设计安全系数大于1.5,除拌和楼基础及1 500 t胶凝材料罐基础为板块基础外,其他混凝土结构均为薄壁小型结构(充分考虑本地材料质量问题,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掺量相对较大),其中C25混凝土配合比为:中石594 kg/m3、小石598kg/m3、砂651kg/m3、水泥398kg/m3、水175kg/m3;C10混凝土配合比为:中石595 kg/m3、小石600 kg/m3、砂773 kg/m3、水泥266 kg/m3、水170 kg/m3。混凝土均采用现场自拌,拌和设备为JC350移动式搅拌机,搅拌用水抽自扎曲河水,水泥采用复合硅酸盐PC32.5水泥,砂石料为昌都本地天然料。
进入11月中下旬后,工地所在地温度显著下降,最低温度达到-19℃,日间最高温度10℃,日平均温度处于-5℃以下,已处于冬季施工时段。面对严酷现实,编制冬季施工方案,采取多样措施:①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对板梁柱结构加大混凝土标号,将C25混凝土调整为C30混凝土,所有结构混凝土均添加复合型早强防冻剂(按胶凝材料掺量的5%进行掺加);②采用热水拌和混凝土;③采用暖棚法施工,夜间在暖棚内生煤火,保证暖棚内温度在正温以上,对柱粱等结构采用双层保温被加电热毯进行保温。混凝土加热保温养护7天,覆盖保温养护30天。
在12月11日,对系统部分混凝土结构物进行回弹仪强度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在混凝土7 d龄期时,C25混凝土强度平均为10 MPa,强度为设计强度的40%,14 d强度为设计强度的50%,28 d龄期时,检测一组C25混凝土强度为19.1 MPa,强度为设计强度的75%,由此推测28 d龄期均未达到标准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强度比率,出现低强问题。
出现上述问题后,对上述结构混凝土进行回弹仪强度检测追踪,按混凝土龄期统计如表1。
表1 回弹仪检测现场混凝土强度追踪数据表
结果显示,混凝土强度有所增长,增长率远低于正常水平,28d后,混凝土强度增长非常缓慢甚至不再增长。
针对试验结果,在2012年12月22日,在拌和系统骨料罐3#圈梁、2#、5#、6#胶凝材料罐基础进行了破坏性试验,4个部位的混凝土龄期分别为7 d、13 d、6 d、11 d,凿开的混凝土中,各部位混凝土性状如下:
1)7 d龄期的骨料罐3#圈梁强度为10 MPa,养护条件为7 d加热养护,养护温度平均为5℃,混凝土表面微湿,凿开的混凝土内部湿润,无明显受冻迹象,混凝土凝固较差。
2)13 d龄期的2#胶凝材料罐地梁强度为12 MPa,养护条件为7 d加热养护,养护温度平均为5℃,混凝土表面干燥光滑无裂纹,凿开的混凝土内部湿润,无明显受冻迹象。
3)6 d龄期的5#胶凝材料罐地梁强度为9 MPa,养护条件为6d加热养护,养护温度平均为5℃,混凝土表面微湿,凿开的混凝土内部湿润,无明显受冻迹象。
4)11d龄期的6#胶凝材料罐地梁强度为10 MPa,养护条件为6 d加热养护,养护温度平均为5℃,混凝土表面干燥光滑无裂纹,凿开的混凝土内部湿润,无明显受冻迹象。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混凝土低强状况进行分析,首先是混凝土是否受冻。果多水电站工程混凝土浇筑均在白天进行,入仓时无受冻迹象,同时工程混凝土保温养护工作到位,混凝土养护期间亦无受冻迹象,混凝土破坏性试验也表明混凝土内部无受冻情况。《JGJ/T 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说明冬季混凝土施工时,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为设计强度的30%,而现场混凝土均达到或超过此限值后,还继续进行了较长的正温保温后才进行负温保温。由此可见,混凝土受冻影响强度的可能性很低。
对于外加剂的掺加分析,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加氯盐负温混凝土7 d龄期实际强度为20%~25%(28 d标养)强度,28 d负温混凝土实际强度为40%~50%(28 d标养)强度,180 d方能达到28 d标养强度。现场混凝土强度变化与其类似,但现场使用的JW-3型抗冻剂为新型复合型外加剂,具有高碱水、高早强、无氯低碱的特性,其试验性能良好,早期强度提升很快,因此可判断混凝土低强并非外加剂原因。
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咨询相关专家的基础上,认为混凝土低强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入仓温度过低导致。《JGJ/T 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相关条文要求冬季混凝土施工最低入仓温度必须大于5℃,而现场实际情况是混凝土施工只能加热水搅拌,而骨料及砂无法加热。
在骨料及砂的温度在-4℃时(白天实测温度),加冰水搅拌,出机口温度在-6℃,加50℃热水搅拌出机口温度在2.7℃,均无法满足出机口温度在5℃的要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混凝土出机口温度低于5℃时,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热反应将非常缓慢或停止,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或不再增长。
在2012年12月21日,针对混凝土入仓温度做了相关试验,选取砂石系统半成品廊道侧墙及骨料罐廊道侧墙作为试验对象,试验结果如表2。
表2 试验结果
试验数据分析:加热水搅拌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能够达到5℃以上。项目混凝土均为薄壁钢筋混凝土,钢筋占混凝土体积2.5%左右,板厚最大500 mm,单方混凝土模板耗用大,由于钢筋及模板无法加热,加之骨料冻透,骨料持续吸热,在混凝土入仓后,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缓慢甚至出现下降,5℃的混凝土入仓温度为假象温度,实际温度低于5℃,其温度应参考热力计算温度。试验结果反映混凝土7d强度依然偏低,证实上述分析,但试验数据也显示混凝土在加热水搅拌后,15d强度增长较快,其强度增长率明显高于冷水拌制的混凝土。
在2013年2月中旬,对上述试验又进行了强度追踪检测,结果如表3。
表3 大坝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 m
表3 强度追踪检测结果
试验结果显示,在持续正温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后期强度出现增长,并达到设计值。
3 结 论
1)进入高原冬季施工期后,混凝土施工在只采取暖棚养护的情况下,混凝土7d、14d、28d强度增长缓慢,甚至出现零增长,其强度仅能达到设计值的40%左右。
2)高原冬季混凝土施工,在保证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和暖棚养护双重施工的方法下,混凝土7 d强度即早期强度依然严重偏低(设计值的40%),但强度会持续较快增长。
3)高原冬季混凝土施工,在混凝土早期未冻伤情况下,持续正温养护,混凝土后期强度(180 d)能够一直增长至设计值左右。
4)在高原冬季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严重偏低,对混凝土结构上有后续施工的工程影响较大,建议冬歇停止施工;而无后续施工的混凝土工程可以施工,但需加强养护,同时建议在进度计划编制上延长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