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弈起进化”人工智能劳动竞赛实践与探索

2022-07-14张钗刘菊青路鹰刘丽丽王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航天工业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参赛队劳动竞赛研究院

张钗、刘菊青、路鹰、刘丽丽、王钊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劳动竞赛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载体,在传统企业运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迈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企业劳动竞赛活动的内容、形式也应进行改进,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在预研创新单位开展劳动竞赛,既是在前沿技术领域进行劳动竞赛内容形式的再创新,也是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举措。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研发部当前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创新压力前所未有,机遇与挑战并存。研发部工会坚持融入中心、融入主业,把劳动竞赛作为职工建功立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着眼自主开发的“决胜千里”人工智能博弈平台升级需求,自2019年起探索开展“弈起进化”人工智能劳动竞赛,并在连续4年的竞赛组织过程中明确了“多方共赢”目标、组建了“双向创新”机构、实施了“小步快跑”策略、引入了“职业赛事”范式、打造了“立体升级”文化,促进了“决胜千里”人工智能博弈平台迭代升级,人员队伍快速成长,管理创新实现突破,组织影响力不断提升,有力推动了预研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活动实践

针对劳动竞赛的组织领导、内容策划、实现路径,研发部工会从2019年到2022年连续组织4届活动,走出了一条务实创新、紧密结合主业的职工建功立业之路,基本树立了“弈起进化”人工智能劳动竞赛的品牌。

1.明确“多方共赢”目标

研发部是研究院系统级预研和创新管理的主体,针对“航天+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2018年组建了“小弈AI”人工智能团队,该团队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发力,自主开发了“决胜千里”智能博弈推演平台。2019年本着激发职工创新热情的初衷,建议依托“决胜千里”平台1.1版,举办“弈起进化”人工智能劳动竞赛,“小弈AI”团队在比赛中也收获了关于该平台建设的创意启发。在此实践基础上,从2020年起,部工会充分认识到该劳动竞赛对于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确立了提升技术平台竞争力、促进内外交流、实现多方共赢的中长期目标,进一步携手研究院科技委,纳入研发部创新劳模工作的力量,引入来自军方院校、民营企业、院内兄弟单位的多个参赛队同台竞技。

2.组建“双向创新”机构

研发部工会是劳动竞赛的责任部门,在资源统筹层面,研发部工会和研究院科技委人工智能技术专业组形成强耦合,研发部立足职责使命,具有追求创新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科技委在新时期也更加专注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支撑研究院科研生产模式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的共同目标和需求让两个组织可以共同致力于推进人工智能劳动竞赛。研发部工会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供了一个新鲜、有效的平台,专业组则配合工会,将有志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各方力量引入到竞赛场。在具体执行层面,本着“大规模、小核心”的思路,建立劳动竞赛工作小组,人员精简,一方面纳入“决胜千里”开发者人工智能实验室人员,另一方面引进以管理创新见长的劳模工作室人员,再加上工会工作人员进行统筹推动。作为建功立业工作的探索,推进小组从一开始就融合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双重要素,职责任务聚焦竞赛策划、协调推动、赛事组织安排,召开推进会明确待办事项,逐一落实。

3.实施“小步快跑”策略

人工智能劳动竞赛整个策划安排时间横跨1年,年度中分段实施。推进小组根据年度计划,分解目标、突出重点、梳理细节,先找出平台开发、参赛队邀请、赛前培训、赛事安排等关键点,再就具体问题进一步研究讨论,形成更为细致的操作方案;劳动竞赛时间跨度较大,为了避免虎头蛇尾、热情减退,推进小组确立了短平快却高频的碰头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有需要解决的事项会上研究,集智攻关,没有问题就谈谈近期工作推进的感受或想法,在碰撞中激发新观点、新思路,这种推进方式被总结为“不间断撩拨”法;每次会议控制在40分钟内,每个人都需要在具体时间限制内完成陈述发言,会议节奏快,中心明确,参会人精力高度集中,大大提高了会议效率和效果。在部工会领导的指导下,推进小组确保了推进节奏和工作质量,实现了劳动竞赛如期举办和圆满完成。

4.引入“职业赛事”范式

人工智能劳动竞赛与以往传统的劳动竞赛相比特色鲜明。青年人更乐于接受电子竞技的视觉冲击以及更强烈的不确定性,为了让赛事组织更加引人入胜,劳动竞赛的赛制设计就成了重点之一。竞赛引入了综艺性节目的比赛形式,设置了初赛、复活赛、决赛以及庄家表演赛;加快赛程节奏,保持参赛队伍的兴奋感和关注度;设置现场赛事讲解主持,提升劳动竞赛的职业性和趣味性;比赛过程中,主持人与参赛队伍的即时互动进一步深化了参赛选手的参与感,来自军方、院校、民企、国企各方的参赛队在现场的沟通中进一步了解彼此的战略战术,增进交流。整场比赛通过抖音进行现场直播,进一步渲染了电子竞技的氛围。比赛现场的周密组织和热情服务,也让来自不同单位的参赛队更加了解研究院和研发部。在竞赛短暂的茶歇中,工作人员见缝插针地对参赛人员进行采访,针对平台使用感受、改进建议等方面收集意见建议,充分做到了围绕中心、全程融入。

5.打造“立体升级”文化

2022年,“弈起进化”人工智能劳动竞赛已经从第一届走到了第四届,随着参赛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决胜千里”平台日臻完善,针对劳动竞赛的宣传工作也在逐步升级,将“弈起进化”“决胜千里”的符号进行优化设计和固化突出。从年度策划手册、参赛邀请函、宣传海报,再到参赛证、赛场布置、纪念品和奖杯设计,人工智能劳动竞赛的LOGO、符号贯穿全过程、全方位。在现有制度规范内,参赛纪念品(如笔记本、帆布袋)突出简约科技风和色彩亮丽的青春基调;奖杯设计的形象、色彩向劳动竞赛LOGO看齐,寓意红蓝两军对抗、走向绿色和平。在宣传上,将媒体关注点和活动宣传需求对接,一方面从单一纸媒转变到纸媒结合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的立体宣传格局;另一方面,从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行业媒体逐步向权威社会媒体升级,打造活动品牌,持续提升影响力。

二、工作成效

“弈起进化”人工智能劳动竞赛是研发部工会组织广大员工投身组织发展的生动实践,突出自主创新和技术前沿,探索性强,涉及面广,很好地融入中心工作并起到了推动组织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

1.智能平台迅速迭代

每年赛前2个月的平台演示及培训帮助“决胜千里”平台开发人员发现技术漏洞并进行改进,赛中的交流采访及赛后的问卷调查积累了宝贵的用户体验和用户意见,帮助平台技术开发进一步明确后续发展方向。“决胜千里”平台从2019年的V1.0版已经升级到V2.4版,无论是从展示界面的友好度、对抗元素的丰富性以及对抗过程的激烈和流畅程度,都已大大改善,并计划在后续3年内继续升级到V5.0版,让“决胜千里”的成熟度和先进程度实现脱胎换骨。

2.人员培养成果显著

人员规模上,“小弈AI”人工智能团队从2018年的三五人到2020年独立成立人工智能技术实验室,如今团队人数已经实现翻两番。在“弈起进化”人工智能劳动竞赛基础上,技术开发团队着眼人工智能领域青年员工培养,开展系统实践和理论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青年员工培养体系,2019年、2020年入职的多名应届毕业新员工已经成长为技术开发的主力军,该团队完成的《研究院前沿技术创新领域青年员工成材成长培育的创新探索与实践》获得了2021年研究院政研会课题研究三等奖。部工会管理人员在该活动的组织中,培养出了策划组织大型活动独当一面的能力,2020年、2021年连续2年获评研究院优秀工会干部。

3.管理创新实现突破

劳动竞赛从组织机构组建初始,就将管理创新的元素融入其中。截至目前,“内部客户”管理模式全面应用于参赛队伍培训与沟通,让参赛队伍得到及时回应和高度关注的服务体验;由于近几年的疫情影响,京外参赛队无法参加现场培训,线上“鱼缸会议”既为扩大活动影响、开展线上培训提供了良好机会,也让研发部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人物在会议中不断挑战自己的技术水平天花板;“私董会”为赛后复盘提供了总览、透视多角度总结方式,为剖析自我、凝聚队伍创造了正能量空间;“不间断的撩拨”工作方式也进一步促进活动不断精进、参加人员继续保持热爱。

4.组织影响力不断提升

“让大家形成一种习惯”,是研发部对“弈起进化”人工智能劳动竞赛影响力的表达方式之一。在4年中,这项活动已经积累起自己的“客户资源”,研究院内外参赛队的“回头客”稳定,“新客户”还在不断涌入。2021年,该活动团队荣获“研究院科技委工作突出贡献团队”。此外,“弈起进化”人工智能劳动竞赛名片效应初显,成功吸引了兄弟单位的关注并就此开展交流。

“弈起进化”人工智能劳动竞赛的实践仍在路上,研发部工会将继续按照创新竞赛思路,全面融入主业,推动技术创新,赛出人才、赛出精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持续激发广大职工的热情与潜能,与志同道合的组织和单位携手共进、互促共赢。

猜你喜欢

参赛队劳动竞赛研究院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不是我!是他捣乱!
云端旅行
人象大战
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实践、经验与思考企业文化
工商银行 云南省工行开展“提质增效 争先进位”劳动竞赛活动
3D打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