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安县油茶产业链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2-07-14武世化刘定齐吴鹏飞吴文昌程军勇

湖北林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油茶发展对策产业链

武世化 刘定齐 吴鹏飞 吴文昌 程军勇

摘要:红安县是湖北省油茶生产重点县市之一。针对红安县油茶产业链第一产业种植规模较大、第二产业加工能力较弱、第三产业社会化程度较低的现状,分析了第一产业经营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不高,第二产业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第三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红安油茶产业链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油茶;产业链;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3020(2022)03-0082-03

油茶是湖北省第一大经济林树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五位。红安县油茶发展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有近60年的发展历史,是湖北省油茶生產重点县市之一。目前,全县油茶产业链正步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红安县油茶产业链发展成效

1.1政府扶持力度大

近年来,红安县委、县政府将发展油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巩固精准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特色产业,出台支持政策,采取个体自建、市场主体建设、林业部门代建等模式,推进油茶产业更好发展。2012~2021年红安县争取各项政策资金6 211.33万元,新建油茶造林面积5 476.13 hm,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1 200 hm(表1)。

1.2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截至2021年,全县油茶面积发展到17 066.7 hm,主要有寒露籽和霜降籽两大品种群,其中成林面积7 733.3 hm。全县油茶籽产量达到3 300 t, 产值达到1亿元[1-4]。截至2021年,全县共有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287家,每家合作社种植面积在2~20 hm之间,油茶加工基本都是小作坊式代加工。红安县油茶加工规模较大的企业是红安县将军红山茶油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7 年7月,占地面积1.33 hm,注册资金 3 000万元,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办公大楼面积约1 500 m、车间面积约6 000 m、自动化生产线两条,年产茶油可达600 t、茶粕2 000 t,是一家集绿色环保、科技产业化为一体的专业油茶企业。

1.3坚持体制创新

红安县积极创新油茶发展模式,按照“依托大工程、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产业”的工作思路,在“自愿、依法、有偿”的前提下流转土地,因地制宜,大胆探索“集体开发、承包经营”“合伙开发、市场主体经营”“个人投资、自主经营”“代建代管、建成移交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创新机制,大力扶持油茶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林业科研院校为支撑,充分发挥林业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在育苗、整地、栽植、抚育、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经营环节始终落实良种良法,建设了一个省级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聘请省油茶专家每年对油茶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100人次以上。推广油茶栽培新技术,切实提高油茶生产的科技含量,提升产业层次。成功引进和培育了鄂林、长林等20多个油茶优良品种。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第一产业经营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不高

油茶林管理粗放在红安县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人种天养”“广种薄收”是油茶林管理的基本现状。油茶幼林缺少抚育管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特别是2019年的干旱灾害,使2016~2019年内的幼林干死面积达988.24 hm,干死率40%。原有栽培的油茶林演退为马尾松、杂木、油茶混交林,杂草灌木丛生。油茶纯林大多也只是砍抚、看管,少有实施垦抚、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平时管护少,只待茶籽成熟采收多少算多少,因此经济效益较低[5]。

2.2第二产业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

目前,红安县油茶加工企业仅有红安县将军红山茶油有限公司具有一定规模,其他企业基本是小作坊,实力不强、经营水平较低,处于一种简单的季节性收购加工状态。此外,红安油茶产品基本是食用油,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由于企业实力不强,经营理念、经验模式较为保守,基本没有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能力,难以取得较大突破。红安油茶加工企业对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不强,油茶加工企业相对于油茶产业发展,属典型的“小马拉大车”,与油茶产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6]。

2.3第三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红安县油茶企业、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大多刚起步,并且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凝聚力,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同时,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经营服务能力比较低,没有起到沟通生产和市场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油茶文旅融合不够,缺少油茶服务业平台。由于没有大规模的油茶文旅示范基地,在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中吸引不了游客,油茶旅游服务业存在较大短板。

3油茶产业链发展对策

红安油茶产业链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措施,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第一产业是强链,稳步推进全县油茶种植良种化、生态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切实提高种植收益,稳定产量基础,巩固产业规模;第二产业是补链,一方面加大本土油茶加工企业扶持力度,发展壮大为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企业能在红安县落地生根;第三产业是延链,着力加强本地生态山茶油产品品牌效应、市场营销影响、仓储物流流通、技术服务保障和新产品更新研发能力,培育多个规模较大的油茶文旅示范基地。

3.1加强种植基地建设

推进油茶种植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引导资源要素向油茶主产区汇集。在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前提下,稳定现有油茶基地;在立地条件较好的荒山、退化林修复地、国土空间规划的造林绿化空间大力新建油茶基地。加大油茶良种选育、收集与推广,保存优质油茶种质资源,新建红安县国有大斛山林场40 hm油茶良种品种园,为全县油茶育苗提供优良种条。强化红安县国营沙河冲苗圃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有效提升优良种苗供应能力。稳步推进“双低林”改造,围绕“密改稀、高改矮、劣改优、杂改纯”,提高集约经营水平。鼓励油茶园流转,适度规模种植,推进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种代管、土地托管等多种经营管理方式,支持建设“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的油茶产业联合体。

3.2培育重点龙头企业

指导种植大户、市场主体根据种植品种成熟时间统一采摘,制定红安县油茶籽分级和粗加工标准,逐步建立覆盖生长环境、采摘过程、筛选分级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鼓励和引导重点龙头企业制定茶油企业质量标准,开展ISO 14000、ISO 22000、HACCP等标准认证。支持油茶企业建设加工基地,加大油茶籽分级包装、贮藏、运输等设备升级改造,配套现代化加工装备,着力提升全县茶油加工的自动化水平。利用大数据深度调研剖析全国油茶市场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红安县油茶资源优势,围绕消费需求,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校研发油茶产品,培育企业知名品牌,提高红安油茶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围绕加工端“强筋壮骨”目标,在大力发展油茶立体综合种养基础上,以油茶为媒介和载体,延长产业链条,积极拓展油茶关联产品。不断丰富茶林鸡、茶花蜜等关联产品加工品。发展油茶壳、油茶枝条加工食用菌栽培原料,活性炭或生物质燃料。鼓励茶粕提炼皂素作为高端有机肥,提升油茶加工产值。

3.3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建设辐射全国的油茶产品电商平台,健全完善油茶仓储物流体系、质量追溯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为全县油茶企业提供信息、检测、溯源、金融、交易、物流等平台服务。发展油茶园生态观光,充分依托红安县油茶园良好的山水生态环境,推进油茶产业与食品加工、文化创意、养老养生、亲子互动等有机融合,建设油茶创意园、油茶康养小镇等。选择基础条件好的油茶基地打造千亩油茶文旅示范基地,创建一批具有油茶采摘、油茶认养、油茶摄影、油茶观光、特色民宿等新业态服务的油茶公园,打造茶旅融合旅游景点。

3.4加强科技支撑

聘请权威专家成立油茶产业链专家团队,积极推广应用油茶优良品种选育、生态种植、产品品质等方面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加大推广应用覆盖力度。开展技术攻关,针对红安油茶育苗、种植、加工等环节的技术难题,组织油茶产业链专家团队和红安油茶从业技术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攻关,破解油茶产业链发展技术瓶颈。

参考文献

[1]程军勇,程德峰,梅济发,等.湖北省油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07,36(6):54-56.

[2]周席华,程军勇,徐春永,等.湖北省木本粮油经济林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09,38(6):33-35.

[3]程军勇,邓先珍,周席华,等.湖北省油茶研究进展报告[J].湖北林业科技,2016,45(3):53-58,66.

[4]张维,程军勇,邓先珍,等.湖北省油茶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J].湖北林业科,2021,50(6):62-65.

[5]王伟,邓胜利,吴文昌,等.红安油茶产业带动精准脱贫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8,47(4):43-45.

[6]徐冬云,姚中华,王爱新,等.武漢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绿色科技,2021,23(1):112-114.

(责任编辑:唐岚)

猜你喜欢

油茶发展对策产业链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家乡的油茶
油茶的种植技术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