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武阳镇:走好高质量乡村振兴路
2022-07-14万俊云邓全生
万俊云 邓全生
“今年,我们的连心合作社共计盈利3.2万元,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分红2000元。”武阳镇朱坊村产业扶贫基地里掌声雷动,正在劳作的合作社成员个个面露喜悦。“每天在家门口种种蔬菜和水果就能挣钱,到年底了还有分红,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嘞!”朱坊村脱贫户朱顺水说道。
南昌县武阳镇朱坊村原是南昌市级“十三五”脱贫村,几年前是有名的“空殼村”,没产业、没资源、没收入。在中共南昌市委组织部下派的驻村工作队和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连心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联系家乡在外农业技术人才,大力发展大棚经济,仅在产业帮扶基地上,村集体每年增收30万元。同时,盘活鱼塘等“沉睡”资源,发包鱼塘600余亩,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余万元。
这是武阳镇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阳镇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通过试点先行、逐步铺开的方式,以朱坊村为试点带动全镇16个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逐步整合各类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速向和谐美丽宜居乡村转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攀升。
做强农业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动力”。武阳镇立足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化产业布局,持续擦亮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金字招牌。
项目落地,牵稳产业“牛鼻子”。加快绿色农业发展,塑造特色产业,成功培育了大家族种业、新和源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引进了森雅园林、杜鹃花生态产业园等2个花卉园艺项目,促进现代农业迅速崛起,加快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推进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建设。
村企共建,探索发展“新路子”。通过探索龙头企业带头领办、村集体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脱贫户统筹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模式,构建“党建+龙头企业+合作社+群众+脱贫户”的发展方式,在党建联动、村“企”联姻的全新机制运作下,为村集体“造血”输入强劲动能,实现了农民就近就便就业创收增收。
头雁领航,培育致富“金种子”。深入实施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工程,吸引更多乡贤返乡创业,鼓励返乡人才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挖掘“土专家”“田秀才”,通过结对帮带,帮助更多农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技能素质,培养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做美乡村环境,增添乡村振兴助力
农村美不美,关键看环境。武阳镇多措并举、重拳出击,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稳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常态化,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由村庄整治向功能提升迈进,实现村村有美景,处处皆画卷。
以“拆”治乱,净化“里子”。全域推进“三拆三清”整治工作,以“干得迅速、拆得彻底、清得干净、建得漂亮、管得长效”为目标,动员全镇上下齐参与,共计拆除拆除危旧房、违章房119处,面积共计4072.1平方米;拆除围墙72处,长度共计1643米,为开创“两整治一提升”专项行动良好局面打下扎实基础。
以“理”归序,扮靓“面子”。引导村民开展家庭卫生大扫除,对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进行清理,共计清理垃圾258吨、废弃物198吨。对大小门塘进行整治,清理沟渠1180m2,并由村(居)统一对凌乱的建筑进行立面改造,通过砌小围栏、小篱笆,有效解决农户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行为,做到干净整洁有序,逐步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由村庄向庭院、由厅堂向角落步步深入。
以“建”提质,夯实“底子”。实行雨污分流,建设村庄污水处理站,接通户用自来水,提升户外活动场所,打通村庄循环主路,修建20余个广场公园,村容村貌、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路网,实施武阳中心公路、罗泗线、新茌线等路网工程。
做旺农家生活,加大乡村振兴马力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武阳镇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全方位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巩固成果,守住“一条线”。高质量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政策保障工作,382户892人实现全部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常态化开展巩固脱贫帮扶和防止返贫监测,对排查出的监测对象(2户7人),逐一落实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不断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政策,有效改善脱贫群众的基本生活,提升群众获得感。
老有所养,托起“夕阳红”。投入400万元打造武阳敬老院精品示范点,大力实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以“党建+颐养之家”的养老模式和“四化”同步的管理方式,在全镇范围内推广运营颐养之家16个,服务居家老人352余人,基本实现居家养老服务村村覆盖。以武阳镇居家养老为素材拍摄的电教片《莫道桑榆晚》,荣获全国一等奖、全省三等奖、全市二等奖。
助力成长,呵护“小太阳”。加大教育投入,借助乡贤力量,在全县率先成立乡镇教育奖励基金中心,目前基金规模已达1400余万元,奖励和资助2500余人,在全镇营造了尊师重教、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武阳中学中考成绩连续十二年位于南昌县农村中学前列。2021年以武阳镇教育奖励基金中心党支部为素材拍摄的电教片《党心映照桑梓情》,荣获全市一等奖。
做好“三治”融合,增强乡村振兴动力
乡村治则百姓安。武阳镇立足社会治理“善治”新起点,将创新社会治理与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加强村级服务管理深度融合。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民事民议,“自治”为要。积极推进“党建+基层”协商民主,成立村民理事会,充分保障群众的提议权、参与权和表达权,协商解决村组在社会稳定、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各方面的突出问题,变大包大揽为组织引导,变“替民做主”为“让民做主”,“议有序、行有矩、邻有助、亲有度”的现代农村关系在前进村已逐步形成。
崇法守纪,“ 法治”为基。推行村“居”法律顾问制度,每个村(居)配备1名法律顾问,建立村(居)法律服务微信群,培养了3200名“法律明白人”,发挥好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教育在崇法尚德、移风易俗中积极作用,引导村民依法主张权利、解决纷争,为助推乡村振兴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法治氛围。
铸魂培根,“德治”为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乡村、进农家,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引导广大居民群众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争当模范表率。在全镇发掘典型人物,传扬崇德向善的感人事迹,激发见贤思齐的正能量,用榜样力量引导村(居)形成向上向善社会治理新风尚。目前,武阳镇共有省级文明村镇3个,市级文明村镇6个。
五、做实组织保障,汇聚乡村振兴合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武阳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把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举措落實落地落细。
强基固本,质效提升。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和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按照“四有”干部标准选拔管理村干部,利用换届契机选拔出29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为村“两委”注入新鲜血液,同时配备社会工作者16名和村级监察联络员16名充实基层力量,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
党员带头,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党员政治优势、群众优势,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开展“共产党员户”挂牌等活动,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着力打造过硬党员队伍,成立19支党员红色服务队,尽心尽力为群众分忧解难,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齐心协力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让党员成为群众身边最具活力的“红色细胞”。
考核督促,保障实效。党委政府紧密结合实际,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机制,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以目标管理考核为抓手,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目标任务考核办法,完善全镇重点工作交账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收入挂钩,细化目标任务,强化精细管理,激发村干部创新创优,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局面,推动党建全面发展、全面过硬。
作者简介:万俊云,南昌县武阳镇党建办;邓全生,南昌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史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