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高层增持自家股票
2022-07-14吴田田
吴田田
又一家上市银行董监高出手增持,这次是城商行“一哥”北京银行。
6月18日,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13名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董事配偶于2022年6月15日至17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该行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4.49元至4.58元,并承诺所购股票自买入之日起锁定两年。本次增持完成后,北京银行高管持股数量达到769万股,是老16家银行中高管持股数量最多的银行。
今年三月份,北京银行刚刚完成“一把手”交接棒,56岁霍学文正式掌舵北京银行。4月30日,北京银行发布2022年一季度报,实现总资产规模3.14万元,是我国首家总资产规模突破3万亿的城商行。
今年以来,银行股整体表现不佳,截至今日收盘,仅有2家银行股价上涨,有40家银行股价呈下跌态势。为提振市场预期、稳定估值、增强投资者信心,年内已有十余家银行高管出手增持股票。
6月18日,北京银行发布《关于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入公司股票的公告》,公告显示,北京银行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于2022年6月15日至17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该行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4.49元至4.58元。
据《金融理财》统计,北京银行董监高本次合计买入216.19万股,增股人员共13人,包含董事、监事、高管以及一名董事配偶,买入股数最多的是监事高金波,本次买入100万股,也成为13人中持股最多的。北京银行公告表示,增股人员所购股票自买入之日起锁定两年。
本次增持完成后,北京银行高管持股数量达到769万股,是老16家银行中高管持股数量最多的银行。
北京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本次董监高增持,为该行近几年来首次。增持的原因主要是董监高一致认为目前北京银行估值明显偏低,在宏观政策加码发力稳经济大盘、公司自身转型步伐加快的多重因素驱动下,北京银行各项业务发展持续向好,估值也有望持续向上修复,因此高度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和市值表现。
针对此次董监高增股,光大证券和中泰证券都对北京银行进行了研究并发布研究报告,给出增持评级,当前股价为4.5元。光大证券的王一峰、董文欣在研究报告《高管增持点评:高管增持彰显信心,零售转型深入推进》中点评道:管理层主动增持,自身利益与公司绑定,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形成长效激励机制,实现管理层与企业的共同成长与价值分享。
根據中泰证券的戴志锋、邓美君、贾靖在研究报告《北京银行:高管二级市场增持,结构调整新战略再起航》中的点评来看,本次增持之前北京银行高管持股约为553万股,总量上仅低于宁波银行。本次增持完成后,持股数量达到769万股成为老 16 家银行中高管持股数量最多的银行。在城商行中也仅次于杭州银行排名第二。另外,北京银行高管持股占比合计 0.0364%,在老 16 家银行中仅次于宁波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月份,北京银行刚刚完成了掌舵人的交接棒。3月16日晚间,北京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称董事会通过了霍学文担任该行董事长的议案,该行董事会同意张东宁辞去董事长、董事等职务。4月8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核准霍学文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霍学文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4月30日,北京银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截至今年3月底,北京银行实现总资产规模3.14万元,是我国首家总资产规模突破3万亿的城商行;营业收入达到176.22亿元,同比增长2.07%,从城商行总体表现来看,北京银行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归母净利润为73.53亿元,同比增长6.6%。该行第一季度的ROA和ROE分别为0.95%和13.32%。资产质量方面,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4%,拨备覆盖率为211.5%,资本充足率为14.61%。
事实上,像北京银行这样高管增持股票的行为并不罕见。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银行业股价表现就一直不乐观,10余家银行股价累计跌幅超过10%。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22家银行股价呈下跌态势。《金融理财》查阅银行板块所有股票,发现截至今日收盘,仅有2家银行股价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常熟银行为0.66%;有40家银行股价呈下跌态势,其中南京银行、西安银行和齐鲁银行跌幅超过2%,齐鲁银行跌幅最大为2.53%。
由于银行板块整体表现不佳,而高管增持一直以来都是向外界传达对公司未来发展具有信心、对公司价值表示认可的重要方式,在今年银行业股价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包括北京银行在内已有十余家银行高管出手增持,通过此种方式稳定股价。
最早出现高管增持的是浙商银行,1月4日,浙商银行收到执行董事、行长张荣森增持公司股份的告知函,基于对浙商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认可,张荣森增持浙商银行A股股份28.42万股,价格3.53元每股,增持金额100万元人民币,由增持前持有A股数量73.8万股变为102.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48%。
此后交通银行、上海银行、厦门银行、紫金银行、沪农商行、兴业银行、重庆银行、渝农商行、郑州银行陆续出现高管增持行为。其中上海银行高管增持合计耗资366.12万元位列第一。5月7日,上海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于5月5日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6.45元至6.5元。本次增持涉及到副董事长、行长朱健,执行董事、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胡德斌,副行长汪明、崔庆军以及董事会秘书李晓红6名高管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的5月26日,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在官宣上任的第八天就斥资77万元增持该行A股股份2万股。
此后,苏州银行于6月1日发布关于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的提示性公告称,自2022年4月30日起至2022年6月1日,该行A股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8.65元,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6月16日,苏州银行发布稳定股价方案,其现任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拟用于增持该行股份的货币资金不少于该等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上一年度自本行领取薪酬总额(税后)的15%,即增持股份金额合计不低于205.91万元。
董监高增持股份能够体现银行内部高层人员从股东、管理层到业务骨干对银行未来业绩经营与发展的信心,有助于提振上市银行未来估值中枢。从今年各家银行的表现来看,银行高管通过增持股票来提振市场预期、稳定估值的做法已经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