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中渗透美学教育的探讨与实践
——以“地质与地貌学”课程为例
2022-07-13范海荣吴素霞陈丽娜谢新宇靳常敏
范海荣,吴素霞,陈丽娜,谢新宇,靳常敏,崔 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美学教育是通过让学生感受各种形式的自然美、人文艺术美、精神美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教育[1]。美育教育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智育的发展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历史文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美学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研究较广泛,但在大学教育中容易被忽视,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院校缺乏相关课程和美育资源的建设[2]。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认知,认为美学教育是人文艺术类教师的事情,和自己教授的课程没有关系,教师自身的美学素养不高,忽视学科教学中蕴含的美学元素,课堂上照本宣科,死气沉沉,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更无法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2]。大学生必须具有相当的美学修养,才能增强辨别真善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才能肩负起祖国建设的重任。这需要全体教师要自觉地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中不断融入美学教育理念,以培养出真正具有高素质的未来的合格建设者。
一、“地质与地貌学”课程渗透美学教育的可能性
蔡元培认为所有课程都与美相关,只要教师挖掘出来进行展示讲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地质与地貌学属于地理科学的范畴,蕴藏着丰富而绚丽的美育素材,上至宇宙太空,下至岩石海底,奥妙无穷;矿物的结晶形态千变万化,岩石的结构构造千奇百怪;火山喷发的壮观动魄,地质构造的壮丽神奇;世界各地、祖国山南海北,地貌千姿百态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无限的感知天地,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古代文人留下了大量的优美诗篇,很多是揭示地质与地貌规律的诗句和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如唐代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写出了桂林的山清水秀,在讲喀斯特地貌时加入这些诗句,可以提高美的意境。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地质与地貌学教材中的美育元素,然后把这些美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和专业能力,养成真善美的美好品格,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4]。
二、美学教育在“地质与地貌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1.美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质地貌景观千奇百怪、造型奇特、美不胜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视频、图片、岩石、矿物标本实物等手段,展示不同地域的奇特地貌,展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让学生在欣赏自然美景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美育可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提升学生智力水平
美的事物可以启迪人的灵感,让人展开无限的想象[5]。地质与地貌学中的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地质地貌景观为学生展开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看到形态各异的风蚀蘑菇,学生们就能想象上下岩石抗风蚀能力不同,在风的吹蚀和磨蚀作用下,下面软弱的岩层不断被风化剥蚀带走越变越细,只留下上边坚硬的岩层,头大根小、形似蘑菇;看到绳状熔岩,学生们就可以想象到岩浆喷出地表,顺坡流动,冷却的表皮受到内部未凝固的流动的岩浆作用,推挤、扭动、卷曲而成,似波状起伏。通过观看感性材料后加入自己的思维,通过联想,把不同的形象进行拼接,从而建立新的形象,促进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成因、过程,创造性地去感知事物,促进思维的跳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智力水平。
3.美育教育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不注重美学教育,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课堂上了无新意、死气沉沉,学生没有兴趣,教学效果较差。在教学中充分地挖掘美育元素,运用多种手段展示各种地质地貌类型的图片和视频,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创设美的教学意境,在美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动力,从而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4.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我国地大物博,地质地貌类型多样,丰富多姿:秀美多姿的桂林山水,秀丽的喀斯特地貌;色彩斑斓的张掖丹霞地貌,独特的红色砂岩地貌;气势壮观的壶口瀑布,典型的河流地貌。通过专程考察一些典型地区的地质、地貌景观,和网上收集相关景观的照片,将收集到的素材通过小视频和制作成课件的形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祖国无限风光的过程中陶冶性情,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图1)。
图1 地质与地貌学美育教育体系构建
三、“地质与地貌学”课程中美育教育的内容
1.挖掘地质与地貌学中的自然美
地质与地貌学中富含形式各异的自然美,通过展示各种雄伟、秀丽、峻险、奇特、绚丽的地质地貌景观,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瑰丽,祖国的山河锦绣、壮美辽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矿物美。自然界的矿物有4000多种,形态各异,色彩纷呈,异常漂亮,震撼心魄。形态美,矿物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几何外形,如六方柱状的石英晶簇、葡萄状的孔雀石、玫瑰花状的重晶石、肾状的赤铁矿、丝絮状的石棉、状似“瞳眸”的猫眼石等,不同的矿物形态迥异,千奇百怪;色彩美,不同的矿物色彩各异,斑斓纷呈,如明亮紫色的萤石、鲜红似火的菱锰矿、蓝色似海的磷灰石、黄色透亮的玉髓、粉色似霞的水晶等,令人眼花缭乱;质感美,不同的矿物质地千差万别,如晶莹剔透的石英、油润细腻的玛瑙、温润无瑕的碧玉、璀璨耀眼的金刚石等等,给人直观的美感;奇异美,矿物在形成的过程中常常形态奇特,纹理独特,体积巨大,给人玄妙无穷的感觉,如电路板状的铋、包着动物化石的琥珀、形似虚幻仙境的金绿宝石等。
(2)岩石美。三大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各异,令人惊叹。绳状的火山岩、竹叶状的石灰岩、晶莹剔透的大理岩、坚硬致密的石英岩、条带分明的片麻岩、结晶良好的花岗岩、书页状的页岩,都给人以美的感受。
(3)地貌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巨大,形成不同类型、造型各异的地貌:甘肃张掖色彩斑斓的七彩丹霞地貌,集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桂林的造型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像大象饮水的象鼻山,像奔跑的骆驼的骆驼山,像弯弯的月亮的月亮山,像骏马奔跑的九马画山,造型各异,形象逼真,令游人流连忘返(图2);柴达木盆地的雅丹地貌,山丘起起伏伏,有的像城堡,有的像寺庙,有的像碉堡,有的像骏马,有的像蘑菇,奇形怪状,千姿百态,令人无限神往。
图2 地质与地貌学中自然美的内容
2.挖掘地质与地貌学中的诗词美
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很多诗词、谚语都是描写地质与地貌现象的,蕴含着深刻的地理规律和原理,为地质与地貌学教学提供了丰富且生动的素材,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这些诗词歌赋,可以使课堂充满意境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地质地貌规律,提高教学效果。讲喀斯特地貌时,可引用“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的诗句介绍桂林山水的秀美和钟灵;讲流水地貌时,引用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来表现河流的九曲回肠和蓬勃的气势; 讲风沙地貌时,引用佚名的“天昏地暗沙尘暴,惊乱人间头裹纱”“土腥迷漫呼吸难,向晚轰隆人欲昏”“昏天暗地尽灰黄,走石飞砂眼莫张”,李白的“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来表现沙尘天气的恶劣,使学生如临其境,陶醉在艺术的情景中,在欢愉的状态下学习知识,让学生在艺术美的享受中提升专业认知。
3.挖掘地质与地貌学中的科学美、规律美
地质与地貌学不仅包括丰富多彩的“时空分布规律”,还包括错综复杂的地质作用和地貌发育规律,在讲解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其中的科学性、规律美。如判断地质年代关系的三大定律“地层层序率、生物层序率、穿插切割定律”、球形风化的成因规律、各种地貌类型的成因规律等,这些规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复杂的地质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认知和收获感。在让学生感受科学规律美带给自己巨大收获感的同时,鼓励学生不断钻研,解决未知之谜,为科学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图3)。
图3 地质与地貌学中科学美的内容
4.挖掘地质与地貌学中的人物精神美
在教学中宣讲地质前辈的事迹,让学生学习他们身上不畏艰辛、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为祖国的地质事业不断奉献的高尚品质。如李四光常年深入深山老林、荒山野岭,不畏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获得了大量的珍贵的地质资料[6],使我国摆脱了“中国贫油论”,为我国油田的发现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地质与地貌学中的人物精神美,充分学习前辈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光荣传统,鼓励学生继承和发扬光大,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和爱国情怀。
四、地质与地貌学美学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1.在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过程中渗透美学教育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搜集美学元素,在课堂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运用美学资料,解析美学元素中蕴含的科学性、思想性内容,引导学生在感悟美、鉴赏美的过程中认识到事物背后的规律和科学性,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追求为祖国作出贡献的人生价值。在讲解风化作用时,展示各种差异风化、球形风化的图片,让学生在感叹大自然神奇之美的同时,明白人们常说的海枯石烂是风化作用的原因;在讲解喀斯特地貌和风沙地貌时,展示桂林山水、新疆的雅丹地貌等,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思考特殊地貌的成因,能够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和动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的就是美的,而人为破坏后的景观就会造成环境问题,是令人厌恶的,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爱护绿水青山的思想观念。
2.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领略自然界的美
在实验中通过展示精美的矿物、岩石标本,让学生在欣赏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体验和熏陶;在野外地质地貌实习中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通过观察地质地貌现象,领略秀美的湖光山水,感受祖国壮美的山河,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同时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地质先辈们的工作艰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传承前辈们的思想精神,汲取前进的力量,为祖国的地质工作再立新功。
3.授课过程中注重语言美
秀丽的地质地貌风景,配以诗情画意的语言,可以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无限的想象,感受大自然的意境美。同时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富有哲理的语言可以给学生勇气和智慧;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把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有趣;富有感情、抑扬顿挫的声音,好像一支优美的曲子,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思想得到升华,知识得到提高。
4.增强教学手段的艺术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地质地貌图片制作成精美的课件或者播放一些相关视频,配上优美的音乐,并加以生动的解说,可以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获得生动直观的感受,在欣赏美、鉴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获得理论知识,提升思想修养。在讲述岩浆作用时,播放火山喷发的真实视频,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让学生在震撼中获得火山喷发过程的真实感受,加深对岩浆作用的理解,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在讲解喀斯特地貌时,播放桂林山水的视频,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讲解中走进风景宜人的画卷,领略自然界的秀美壮丽,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