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导向型教学改革的困境、关键路径与课程实践
2022-07-13赵华甫吴克宁
赵华甫,吴克宁,冯 喆,张 琢,付 薇,黄 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1]高等教育,抑或是大学,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虽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均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作为高校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但受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来以培养技术人才目标的影响,素质教育被忽视的问题日渐凸显。实际上,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2]。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3]。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家通过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教育部先后通过遴选和建设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以及“双万计划”工程,使得学生学习途径呈现多元化趋势[4],因此教育教学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需求。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它打破传统课堂以“教”为主、传授知识的定式,使学生由课程的听众变为课程参与者,是一种兼顾课程知识学习与获取知识、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5]。该模式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并在研究—学习—再研究—再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6]。其鲜明特色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现象为索引,以聚合资源解决问题为目的,倡导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转变[7]。该模式在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实践中,通过启发式讲座、混合式工作坊、互动交流等方式,在课程目标、内容设计、教学教育方法、师生互动关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018年,笔者参加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型教学研修项目,获得了研究导向型教学的相关技能培训。本文拟在系统梳理研究导向型教学改革必要性、实施困境和关键路径基础上,结合笔者主讲的本校土地资源管理相关课程,探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实施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必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方面的深化应用,多媒体甚至是超媒体场景不断涌现,便携且功能强大的通信工具的普及,“两性一度”教学要求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都呼唤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变革,而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适应了这一变革诉求,被广泛应用。
1.教育资源多元化对现有教育体系冲击巨大
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知识的快速传播和无障碍的获取,国家着力建设的数千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开课程,以及TED、网易公开课、爱课程等诸多提供网上课程资源的大量涌现,使得所有的人不出家门就可以学习到最原汁原味的名校课程,获得最尖端的科技知识。这种趋势向传统的大学教育发起极大挑战。如果不改变这种填鸭式的、以知识的传授为目标的课堂教育,转向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传统大学教育将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2.教育教学干扰因素增多倒逼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实施过程中,一般会受到教学符号、教学媒体、教学方式、教学主体等多种干扰[5]。随着多媒体大范围应用到教学之中,课程容量不断加大,学生普遍产生听觉、视觉等疲劳问题;同时,媒体播放中,讲授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如果不加区分,将会导致教学过程平淡冗长,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手机普及的情况下,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不断受到手机游戏、朋友圈信息、网络视频等信息的干扰。传统填鸭式的大学教育模式,已经很难吸引学生认真听讲,并参与课堂活动。大量存在且不断增加的教学干扰因素,倒逼教学模式必须以单项知识传输向双向互动过渡。
3.由知识传播向能力培养转换呼唤新模式
传统高等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忽视沟通技巧、关系构建、团队工作等素质的提升。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老师讲的热闹,学生应者寥寥,难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讨问题、自我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行动。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Benjamine Bloom所提出的认知分类金字塔(Bloom's Taxonomy),人类认知可以分为记忆(Remembering)、理解(Understanding)、应用(Applying)、分析(Analyzing)、评估(Evaluating)和创造(Creating)五级[8]。传统高等教育目标多停留在前三个认知水平上,而缺乏对于分析、评估和创造等认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从未来人才能力结构变化看,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审辩思维等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也亟须改革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研究导向型教学的价值目标和实施困境
1.研究导向型教学的价值目标
2018年6月2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的观点:“西浦提供‘以成长为目标、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兴趣和研究导向型的教育’。”[9]可以看出,研究导向型教学是对教学目标、主体、路径的全方位变革。它将教育目标定义为成长,而不是成才或成绩;变“老师掌控课堂”为“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变填鸭式教学为基于学生兴趣和研究导向多样化的教育,并通过学习达到让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研究导向型教学成为启迪学生潜在智慧和好奇心,引导主动学习,并在不断探究和实践中融合应用相关知识技能,培养批判思维和交流协作、创新能力,逐步建构和完善综合素养的过程[10]。
2.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实施困境
一是从招生、培养到毕业的育人流程固化。已有的高等教育机制体制虽然实施学分制,近两年也提出了学分制改革试点,但主流的大学仍然遵从程式化的培养模式,即无视学生学习水平、能力的差别,统一高考录取进来,经过统一的培养方案,大学四年后,所有人整齐划一地同时毕业。如果部分本科生沉溺游戏、从事兼职或者其他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课程多门挂科,也可能通过补考、重修、清考一路“混”过去,甚至可能拿全了毕业证、学位证。这种从招生到毕业的流程固化,让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无法实施。
二是个性化培养模式缺乏管理体系支撑。如果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高等学校对照本科、研究生教育的标准,实行弹性学分制培养,不强求所有人按时毕业,但要强化毕业标准的控制。则必然会有一部分人因为无法达到学分要求或毕业论文质量要求,而无法毕业。这对学校的学籍管理、住宿安排、毕业设计统筹等产生巨大压力,除非对目前高等教育的各类机制体制进行改进,否则难以成功。同时,课堂管理的相关制度体系改进也十分必要。如果教师因为考勤和课堂评估,被禁锢在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课堂,而不是有更充分的时间去陪伴学生成长和创新,这也是做不到的。
三是现有大学教师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目前的大学,除了数学、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等公共课,其他专业课程,较少能够形成大的教学团队,也缺乏共同研发教育教学方法的机制。虽然各个学校都倡导建立老中青结合的传帮带教学团队。但是,对比新东方、学而思等专业教育机构,大学教师资源的横向联系和资源整合仍然不够,课程内容的协同协调仍存在薄弱环节。
四是教学内容与科技发展的脱节掣肘教学改革。目前还存在一些现象,就是部分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无法与社会发展接轨,这导致无法有效培养学生毕业时所要从事的职业能力及素质的基本要求。这在信息科技领域尤其显著,比如大数据的统计、存储和展示等功能,一个普通程序员都可以较好地实现。但是我们老师由于工作偏理论,擅长方法创新,但对面向应用的研发能力偏弱。这种教与用的脱节,一定程度上,也将对于研究导向型的教学改革产生掣肘作用。
五是研究导向型的教学改革需要软硬件环境的提升。在硬件环境上,如果没有自由研讨、交流的场地和空间,是难以成就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的。在软件环境上,需要庞大的教学研发支撑系统,支持老师们朝着研究导向型的教学模式转换。在用人制度上,虽然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在政策上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创业,为教师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的人才能力结构,掌握最新的工作实务提供了契机[11]。但是,大部分高等学校对教师的约束较多,教师授课和科研任务也比较重,如何给予教师更多的自由度参与社会活动,对于培养更优秀、社会需要的人才目标非常重要。
三、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关键路径
研究导向型教学,要达成通过研究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理念和目标,需要营造软硬件环境和条件。其关键路径有三点:学生改变学习行为,即要激发主体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即变填鸭式、知识传输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为协助学生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教师角色、教学的作用转变为给学生在学习中提供支持和指导;学校构建资源环境和支撑体系,即要通过环境、资源大幅提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1.学生改变学习行为
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重视分数、轻视思维能力培养;二是重视死记硬背,缺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提出质疑的能力[12]。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引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是改变知识的获取途径,变单一的听课为大量拓展阅读+听课+后测,实现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多元化;二是给学生提出创新性的、开放性的命题,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开展研讨,形成报告或者答案,在探究、研讨、分享中碰撞思想,多角度、全方位地对知识进行阐释和应用;三是通过开放命题成果材料的互评,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系统化、关联化的认知能力。
2.教师改变教学方式
改变教学方式的关键是,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需要思考,如何找准学生学习的动力,即“渴望”。Antoine de Saint Exupery 所提出的“If you want to build a ship, don't drum up the men to gather wood, divide the work and give orders.Instead, teach them to yearn for the vast and endless sea.”意思是说,激发学生对辽阔无边的大海的渴望,远比你让他们收集木头并分配任务去造船更能让他们掌握造船的技能。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需要深入思考,拿什么去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不仅提供学生丰富、有趣且具有现实性的教学素材,同时需要老师们融汇专业、学科和社会经济乃至心理等,精心设计探究式学习的命题,或者提供项目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探求未知的广阔舞台,让学生感受攻克难题的成就感。
3.学校构建资源环境和支撑体系
虽然梅贻琦在1931年就职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演讲时曾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一流的教学硬件环境,对于研究导向型的教学实践非常关键。学校不仅需要着力建设能够便利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室环境,还应开发相关教育教学软件支持系统,以辅助教师开展互动式教学、任务分派、成果提交、互助评价等教学活动。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型教学实践
本文结合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土地资源学”、新生研讨课“做知识文化兼备的土地人”和实习课“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含认知)”等典型课程,探索研究型教学的实践模式。
1.土地资源学课程实践案例
以学生知识、能力和思维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创新课堂组织模式和能力训练路径。一是优化课程目标。遵循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原则,优化课程教学目标,由过去的以知识传输为教学目标,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转换。比如土地资源气候要素部分的学习目标,定位在“掌握重要气候指标,理解气候要素与土地利用交互关系”,结合“气候变化对东北三省春玉米气候适宜性的影响”实例,引导学生结合中国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气候变暖现象,思考适应性土地利用调整的策略,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现象背后的科学问题的兴趣,深化理解气候要素对于土地资源的影响认识。二是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将地理学、土壤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有机融合,解释土地资源现象和机制,启发学生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比如提出综合性命题,如“土地作为三维地理实体,试就土地类型划分、土地利用、地籍管理、土地整治等的某项工作,谈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改进方向”,让学生不仅仅学会理解土地的特性,还应结合这一特性,反思现实生活中,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由研究引导、以“学”为主的创新教学模式,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可转换为生产力的相关知识技能,还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3]。三是注重高级思维训练。通过鼓励学生自主通过大量阅读课程平台及文献检索平台的相关学科发展的进展文献,制作土地资源学学科发展思维导图,训练他们将庞杂的学科知识,变成内在逻辑关系严密、表意清晰的网络化的逻辑思维导图,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图1)。
图1 土地资源学学科进展思维导图(本科生供图)
2.“做知识文化兼备的土地人”课程案例
2016年“做知识文化兼备的土地人”(新生研讨课)立项后,笔者就立意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既然是研讨课,学生应该是研讨活动的主体。但是,如何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而不是老师填鸭式的教学,走过去“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较少参与讨论”的老路,是非常难以抉择的。课程做了如下探索:一是拟定研讨主题。考虑到选课学生都是一年级新生,没有专业基础,主要围绕“土地的综合性——贵在综合、特在综合”“土地投资——稳定增长的秘密,报酬递减的神伤”“土地规划——格局决定结局,留足未来的发展空间”“土地文化——守则而和谐,劳动之升华”等7个特色主题,讲授或组织小组开展主题研讨。二是给出研讨参考框架。笔者提早已经完成了所有课程的课程设计,通过设定问题,提供部分主题研讨参考材料等形式,让学生对整个研讨主题课程有一个整体认识。三是分组形成主题研讨成果。按照学生5、6个人一组,分别围绕某个主题,开展资料收集、整理和主题研讨成果的制作,教师过程中跟进小组工作,并给出建议。四是师生共同参与研讨。由一个组进行主题研讨成果展示,教师和其他班级成员通过质疑、提问以及关键问题的组内研讨,加深主题认识。五是教师总结升华。教师对学生主题成果展示、组间研讨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阐明个人对主题的观点,升华主题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六是系统全面评价。课程评价由学生评价、研讨材料评价和结课报告评价三部分组成,全面体现学生参与课程和是否有独立的思考等为依据进行课程全面系统评价。课程不断强化学生参与课堂,以及创造性探索新知,分享体验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参与课堂,并成为课堂控制者。老师只是引导者和陪伴他们成长的守护者。通过课堂的实践,实现了研究导向型教学所应关注大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过程性评价的客观公正、团队沟通的积极高效等问题[14](图2)。
图2 学生关于课程组织形式和优秀主题展示投票
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案例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含认知)”是面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二、三年级开设的核心实习教学课程,旨在综合提升学生对土地资源的特性、土地类型、演替及空间分异等基础知识,强化土地资源的宏观意识,增强对土地资源的地学、土壤学、生态学等感性认识,了解京津冀地区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和管理中的现状和问题,增强学生野外调查研究能力,夯实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一,开放命题,激励自主学习。通过组织学生结合华北地区尤其是京津冀的某一土地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异特征,谈对国家重大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雄安新区、北京副中心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等的资源支撑能力或影响。其鲜明的特点是:问题开放,主题自选。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问题,自主搜集数据和资料,开展分析、讨论,得到一些有启发性的结论。
第二,理实交汇,训练高级思维。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调查了京西、京北地质、地貌、土壤和土地利用,以及京东南—天津一线的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情况和展览,让学生总结土地资源构成要素与土地特性、功能、价值及利用的关联特点,绘制北京西山—天津滨海一线土地类型随地貌(高程)演替断面图,描述京津平原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特征、土地利用现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科学统筹土地利用的对策、建议等。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实地调查、情景再现,从而形成对整个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空间分异的整体认识。
第三,研训并举,深化实践认知。给定6个研讨主题,每个主题分设若干子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查阅,形成研讨交流成果;学生研讨、互动提问和老师点评解读,增进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结合实训材料,训练学生土地评价原则、原理和方法运用,并对各组形成材料进行互评,提高学生对实践内容、目标的认识,提升实习效果。
五、结论和讨论
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改革,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度,全面优化学生学习方式,革新教育教学方式,整合学校教学资源,系统、全面、深度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本文通过阐明推动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识别影响和限制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因素和困难,分析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关键路径,并结合三门典型课程,探讨了不同类型课程在实施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通过课程创新实践,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取得了显著效益,有关教学案例为内容的教育教学成果“专业教学与美育育人协同教育体系创新与实践”,获评2021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同时,“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创造和能力培养模式,体现了“两性一度”的高标准素质教育要求,对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借鉴意义。
诚然,很多大学都以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着力改进办学条件,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德能兼备的人才。然而,面临现代教育日新月异的形势,国际国内各大高校的竞争,高等教育将会面临着重大变革。当前有很多预言,比如美国老牌杂志《国家利益》提到“未来50年,美国的大学会消失一半”[15],也许将会成为未来的现实。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提出,“未来服务于终身学习的学习中心将取代学校[16]。”这些逼迫我们不得不思考,大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在终身学习、创新型学生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系统汲取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型教育改革的经验,将有关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方法,移植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激活课堂氛围。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习有效地进行[17],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经世致用的才能,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能够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贡献。
致谢:感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供的研究导向型教学培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