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球化语境中语码转换机制及其发展趋势
——以中英语码转换为例
2022-07-13游功惠
◇ 游功惠 ◇
在语言学中,语码(code)“指任何语言项目及其变异形式”①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语言学名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90页。,是用于交际的符号系统,可以是语言、方言或语体。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应用语言学范畴的概念,指“交谈中转换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方言或语体的现象”②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语言学名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90页。。近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往日益便利和密切,不同语言间的接触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频繁;加之全球整体语言教育水平的提高,更多话语者拥有了更好的语言素养、更丰沛的语言储备,导致语码转换的现象越来越凸显。文章以全球使用者数量最多的中文及全球流通范围最广的英文间的语码转换现象为例,研究中英语言在碰撞、比较、选择的过程中,语码转换③一般认为,广义的语码转换即一个多语码的社会对语码的选择和确定,狭义的语码转换即个人在社会交际中对语码的选择。本文采用狭义的语码转换概念,即话语者在同一对话中同时使用中英双语的现象。的动因、运行机制和语言功能、社会意义。
一、中英双语者语码转换动机
早在1972年,社会语言学家Gumperz(甘柏兹)和Blom(布鲁姆)根据研究英法语码转换语料将其动因分为两类,即situational code switching(情景型转换)、metaphorical code switching(喻意型转换)①郑林:《Code-switching and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语码转换与汉语教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5页。。但近年根据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语用学等多领域的交叉研究发现,影响语码转换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若从社会语用功能的视角探索中英双语者语码转换动机,则涉及语言、认知、心理、社会、文化等因素,且是动态的、多层面的建构过程。
(一)语言认知动机
1.根据语言习得水平选择语码
拥有双语能力或多语能力是语码转换的基础,若对除母语外其他语码掌握的程度越高或多语言环境暴露度越高,就越倾向使用语码转换。如:一个中国家庭移民到英语国家,常见“妈妈,Ms. Anna说我今天表现excellent!”“这道菜做得真是super!”“我们周末去downtown买点衣服”②3句均来自移民家庭日常生活对话。等,虽然家庭成员以中文为母语,但因频繁暴露在英语环境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生活对话发生语码转换的概率增加。再如:留学生群体中常见“我下周的pre还没准备好”“我还有3个deadline要赶呢”“明天作业就要due了”③3句均来自留学生日常学习对话。,因对英语掌握的熟练度高,倾向使用学业相关常用词“pre”“deadline”“due”取代“(结合PPT作正式介绍的)报告”“(临近期限的)作业”“(到期截止)完成”。
2.根据话题关联词库选择语码
对话者在谈论某件事物、表达某种想法时,短时间内无法在语言储备池中搜寻到适合的表达方式或话题主导语言(Matrix Language)④指对话组内的主导性语言,通常为组内的本土语言。中缺少适当的表达方式,为避免产生歧义或造成信息传递的损耗和增溢,而倾向于转用另一种语码以实现精确高效的表达目的。也就是对话者基于自身对话题的认知,以自身语言库中高频词汇区的构成为基础,为实现最佳表达效益所做的选择。如:引用诗句、名言、谚语、歌词等——“‘baby,you're just harder to see than most’,但每晚我都与你的灵魂共舞,比翼联翩、风华绝代”⑤摘自网易云音乐中对歌曲《Dancing With Your Ghost》的评论。。在评论歌曲时整句引用歌词以保证其歌曲韵味不丢失。使用专有名词——“把你提交的代码merge request一下”“你的balance sheet做了没有啊?这一季度的income statement 到底出来没?”⑥芒果丸子:《说话中英混搭,真的高大上?excuse me!!》,沪江英语,https://www.hjenglish.com/new/p926362/.2018-12-27.“一天练出一个concerto的三个乐章带cadenza”⑦傅雷:《傅雷家书》,北京:作家出版社,2019年,第56页。“你比如说回归到一个old school 、Y2K……new jazz……不要remix别的音乐……”⑧来自2021年《披荆斩棘的哥哥》第8期节目尹正的对话。,等等,其中‘merge request(将源代码合并)’‘balance sheet(资产负债表附表)’‘income statement(损益计算书)’‘concerto(协奏曲)’‘cadenza(华彩乐)’‘old school(复古)’‘Y2K(千禧风)’‘new jazz(新爵士)’‘remix(混响)’分属计算机、金融、音乐领域的专业名词,使用者首次存储事物对应的词汇时用的原表达而非译文,语言的首因效应让大脑形成了固定的“刺激——反应”连接,逐渐成为个人的惯用表达,既减免翻译程序,又避免译后的生硬感。主导语言中缺少对应词汇、相关文化背景或语体色彩有差异——“组长又在push大家了”“我来不及赶due了”“周五的assignment你准备好了吗”“你有appointment吗”“我get不到老师说的点”“他是一个aggressive的人”①6句均来自日常工作、学习对话。等等,其中“push”中文译为“推、促使”,但原意中还含有“鞭策性的逼迫”,“due”“assignment”都译作“作业”,但作业形式是不同的,“appointment”译为“约会”,但原意专指医生、导师等非情侣关系的人约见,“get”译为“获得、得到”,但原意有懂得、明白、领悟的意味,“aggressive”被译为“侵略性的、好斗的”,带有贬义色彩,但其本身含有积极进取的意味。以上示例中均发现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能指与所指非对称,用中文直译不能确切表情达意,进而选择语码转换。
(二)社会情境动机
1.根据交际情境选择语码
当交际者处于需要使用另一种语码进行交际的情境中时,出于尊重语言习惯需求,换用非母语进行交际。如郎朗接受采访时面对外国观众说“It's so great,I mean this year is in New York,and it actually my fifth time,and we were so pleased that we hosted Grammy salute to classic music at Carnegie Hall two days ago,and coming back today to see the best show on earth,I'm so excited ”,面对国内观众说“这是我第五次走在那个格莱美的红毯上,然后呢,这次我非常高兴,因为今年是在纽约,然后我们和格莱美一起在卡内基hall做了一场格莱美庆祝古典音乐的音乐会,然后呢,我们这次确实是很过瘾,这次的红毯也很热闹……”②两段发言均来自2018年国际著名钢琴家郎朗参加第60届格莱美音乐颁奖盛典的采访内容。,在同一次采访中郎朗为迎合国内外观众不同的语言习惯、教育或文化背景,根据对象刻意选用受话者熟悉的语码,以表示尊重。同样,医生面对中文不太好的留学生时选择用英文临床教 学:“Have you ever heard of Aortic Dissection?This patient is ⅠAortic Dissection ,it's the most dangerous disease in the world,so normally we have to perform emergent operation for this kind of patient……”③来自2021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医生进行临床教学时面对非洲留学生的教学内容。,根据对象刻意选用受话者熟悉的语码进行教学,以拉近交际距离、保持亲切感。钟南山院士在国际疫情防控专家研讨会上发言“I think the COVID-19 is the common enemy of the human beings,it's impossible to be well under of control,so if Corona virus remains spreading at any of the country in the world.So that's the point,we need、have to join together…… ”④来自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南山出席爱丁堡大学组织的国际疫情防控专家研讨会讲话内容。,在默认以英文为通用语的国际场合,选择语码转换,以达到语言靠拢的目的。
2.根据交际效果选择语码
当交际者为了达到幽默、夸张、愤怒、强调等话语效果时倾向选用另一种语码。幽默和夸张常见于小品、相声、脱口秀等语言类表演,如“eat个apple”⑤来自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真假老师》中演员贾玲的台词。“(他)是baby fat,你这个是old man fat……”⑥来自《奇葩说》节目中嘉宾与主持人的对话内容。“我爸说,不愧是我的daughter。我爷爷也说,这么good,我也要see see”⑦《脱口秀》节目中Norah表演内容。,均为达到逗乐观众的目的而选用语码转换。愤怒常见于移民家庭、双语家庭生活或亲密关系的日常对话中,如“shut up!”“注意你的behavior!”“请注意你的attitude!”“这不都是为了你好吗!You understand!?”①均来自日常生活对话。“你是个coward!coward!coward!”②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333页,第130页,第270页。,都是为了凸显自己话语中的愤怒意味,引起受话者特别关注并加以警醒。强调如“这只狗也太可爱了吧,so cute!”“这也太尴尬了,so embarrassed!”“我怎么可能这么做!你知道的,you know!”“真是太难以置信了,unbelievable!”③均来自日常生活对话。,均为话语者认为中文结束声调中几乎为轻声的“吧”“了”“的”,表达的强度不够,换用英文进行重复表达、增加重音、加强语气,唤起受话者关注。
3.根据交际礼仪选择语码
当受到交际者社会角色关系或话题影响,表达负面或尴尬害羞情绪时倾向选择使用另一种语码,以达到委婉得体的目的。如“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④傅雷:《傅雷家书》,北京:作家出版社,2019年,第44页,第87页。“你来信批评别人弹的萧邦,常说他们cold。”⑤傅雷:《傅雷家书》,北京:作家出版社,2019年,第44页,第87页。“她是旁人的office wife”⑥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333页,第130页,第270页。“那么,你太weak”⑦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333页,第130页,第270页。“他这人太mean了”“你就喜欢diss我”“别把自己搞得这么cheap”⑧均来自日常生活对话。等等,说话者本意要表达“毁灭”“冰冷无情”“小蜜”“软弱”“刻薄”“诋毁”“廉价”等贬义内容,但若直接道出会让受话者感到粗鲁冒犯或备受打击,则选用语码转换减少话语负面冲击力,以示委婉。
(三)语言场域心理调节动机
1.根据隐秘需求选择语码
交际时为避免让在场的其他听众了解话语内容,倾向选用另一种语码。如出国购买商品时,与同行者用中文商议“这个艺术品标价挺合适,我觉得可以拿下”,而用英文与卖方砍价“I need a better deal, the price is beyond my budget”⑨均来自日常生活对话。。这时语码转换使用者需要确保受语者能明确理解话语内容但其他人不能理解,以便自己能以更好的价格成交。
2.根据偏离需求选择语码
交际时出于经济地位、教育背景或文化势能等优越感,刻意选择选用受语者不熟悉的语码,造成语言偏离。如顾客:“我想来一杯红酒。”服务员:“我们有Chateau VALANDRAUD、Chateau LATOUR、Chateau MARGAUX ,您要哪种?”⑩均来自日常生活对话。,对话中服务员为拉远对话者心理距离,表示对顾客的疏离排斥,故意选用顾客不熟悉的语言与之交流,这种阻碍交流顺利进行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3.根据顺应需求选择语码
交际时话语者因受到语言情结或语言卑下感的影响,即使话题主导语言有相应表达方式,说话者也不自觉地选择自己想要融入的群体的语码进行表达,显示自己从属于某个群体或者社会阶层。如:与年轻、个性、时尚群体交谈时刻意选用“ins”“swag”“respect”“solo”“fashion icon”“skr”等词插入对话,以获得个人身份标识。又如在外企中工作常见“Tuesday我们eat together吧”“tomorrow我有个meeting要开,这边你来take on一下”“我觉得这家的coffee比较好喝,推荐你他家的Caramel Macchiato”①3句均来自刘派:《说话夹带英文,真的是爱装逼吗?》,https://www.sohu.com/a/315429189_376229.2019-05-21.“这个project的schedule有些问题,cost偏高。目前我们没法confirm手上的resource能完全take得了。②宫玉忠:《浅谈网络语言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4年第6期。”“中饭吃什么?随便啊,我standby。”③来自日常生活对话。等对话方式,以获得在工作场域中的语言归属感、集体认同感和个人立足点。
二、中英双语者语码转换机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英语码转换具有值得探索的加工和运行机制,其产生后也产生了诸多不同研究范式的理论模型,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手段也引入了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加工机制的研究领域,提高了研究层次。但根据中英语码转换的实证研究和语料分析,作为表意文字的中文与作为拼音文字的英文在进行语码转换时,呈现出非任意性、偶然性,在语音、形态和句子等层面有特定运行机制。
(一)从语言混合到语码转换
与中英语码转换相似的一种语言现象出现在19世纪中期的上海两租界地区,称为Pidgin English(皮钦语/洋泾浜英语)。这是商业开发原因导致的语言混合现象,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是语音受上海方言影响读音不准,如克姆(come)、谷(go)、勃拉茶(brother)、发音落(father-in-law)④汪仲贤:《上海俗语图说》,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2页。;语法受中文的表达习惯影响句意不通,只能勉强意会。后因学校正规英语教育的加强,留学生、会中文的其他语言者的增加,洋泾浜英语在存在近两个世纪之后消没。但其间使用的约700个单词却以外来语的方式变成了汉语词汇的一部分。虽然洋泾浜英语与中英语码转换本质上属不同的语言现象,在使用区域、标准化程度、语言发展阶段、词汇固定等方面有显著差异,但其出现和流行为中英语码转换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以至于两者之间也有相似之处。
(二)从简单语码到复杂语码
1.词汇选择从实词到虚词
中英语码转换中,最初高频词汇主要为名词、动词、形容词这3类实词,这点与洋泾浜英语相似,但不同的是它保留了该词汇原语种、读音和用法,只是将其纳入说话者词汇储备库中待选用。此外,词汇的选择也会进行长度控制,一般会根据语音选择3个音节以内的词作为常用表达。
表1 中英语码转换常用词分类
续表
2.嵌入语(Embedded Language)①对话组内镶嵌在主导语言中的另一种语言。语法与主导语语法并存
中英语码转换时,嵌入语的位置是有普适性模式的。一种情况是对话者在交际对话过程中一方使用一种语码,另一方使用另一种语码;另一种情况是对话者在交际过程中同一个人在一个语段或一句话中使用两种语码。无论是哪种模式,都涉及表达是否规范。大部分研究认为,因中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语法差异度很大,所以在语码转换发生时,往往只追求形式的转换而忽视语法规则。其实不然,当变化的语码单独成句或单独构成语段时,使用的是完整的嵌入语的语法规则,一般发生在书面语码转换中,如“《卓别林自传》中提到他最后一个妻子乌娜时,有两句话:“As I got to know Oona I was constantly surprised by her sense of humor and torlerance; she could always see the other person's point of view…。”②傅雷:《傅雷家书》,北京:作家出版社,2019年,第270页。当语码转换发生在句子或分句边界内的句内转换(intrasentential code switching)时,遵循的是主导语言的语法规则,一般发生在口语语码转换中。如在“没人会care这个事情”“我下午要听lecture”③两句均来自日常学习、生活。中,“care”“lecture”的用法符合中文的语法规则,分别作谓语、宾语,是重要的句子成分。当语码转换现象发生在语际边界,也就是句子或分句边界处的句际转换(intersentential code switching)时,同时遵守了嵌入语语法与主导语语法规则,如在“Anyway,你上周末shopping了吗?好多商场有很大discount啊!”④芒果丸子:《说话中英混搭,真的高大上?excuse me!!》,沪江英语,https://www.hjenglish.com/new/p926362/.2018-12-27.“By the way,I met 林伯母的弟弟,他也是音乐会主办人之一……”⑤傅雷,朱梅馥:《傅敏编〈傅雷家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第33页。中,“Anyway”和“By the way”用在句子边界处,可以巧妙地另起话题,保留了英文的表达规则,而“shopping”“discount”“I met”则遵守中文句法结构规则。再如“你真要这么做?好吧。Whatever。”⑥来自日常生活对话。中,“Whatever”单独成句同时遵守中英语法规则。但值得注意的是,语法的趋同和转移现象也伴随产生。
(三)从日常口语到书面用语
日常口语中中英语码转换现象出现后,20世纪30—50年代,《日出》《围城》《傅雷家书》等经典文学作品中均出现了书面语码转换,并一直延续到当代网络小说。《围城》语码转换出现140余次①朱小英:《浅析〈围城〉中的语码转换》,《文教资料》2008年第3期。《;傅雷家书》中傅雷写给傅聪的125封信件中,语码转换发生653次②陈建生,王彦,谭青松:《〈傅雷家书〉的语码转换研究》,《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如“sure!Have a look see!张先生打开橱门,请鸿渐赏鉴。”③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39页,第40页。“ 可是我有hunch;看见一件东西,忽然what'd you call灵机一动,买来准OK。”④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39页,第40页。“ 否则,我对你们也不会从小就管这管那,在各种manners方面跟你们烦了。”⑤傅雷:《傅雷家书》,北京:作家出版社,2019年,“ 例如你的tone,你的touch……”⑥傅雷:《傅雷家书》,北京:作家出版社,2019年,第37页,第136页,第229页。“ 况且所谓relax也不能仅仅在technique上求……”⑦傅雷:《傅雷家书》,北京:作家出版社,2019年,第37页,第136页,第229页。等等。近年来,为更好地应对跨文化新闻传播,人民网、光明网、网易等主流权威媒体在时政新闻中也频繁使用中英语码转换(一般为缩略语),如“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怎么看?”⑧袁勃,郝江震:《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怎么看?》,央视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1/1022/c1004-32261455.html.2021-10-22.“ 银保监会:P2P网贷机构待偿余额由年初8000多亿元降至5000亿元”⑨罗知之,高雷:《银保监会:P2P网贷机构待偿余额由年初8000多亿元降至5000亿元》,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1/1021/c1004-32260529.html.2021-10-21.“ 生态环境部答人民网记者问:COP15高级别会议圆满完成使命 取得三大成果”⑩乔业琼,吕骞:《生态环境部答人民网记者问:COP15高级别会议圆满完成使命 取得三大成果》,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1/1014/c1004-32253588.html.2021-10-14.“ 政协委员走进北京小学生 STEAM课堂寄语 未来少年素质教育成长”11刘璐,和海佳:《政协委员走进北京小学生STEAM课堂 寄语未来少年素质教育成长》,中国日报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4874168370052551&wfr=spider&for=pc.2018-3-14.,等等。
(四)从语言选择到隐性文化
在圈层中工作、生活的人,如留学生圈、白领圈、国际城市圈、移民家庭圈、时尚圈、IT圈、金融圈、医疗圈等,会因受到圈层隐性文化的影响而产生言语适应。也就是说语码转换的行为从最初的有意识的表达选择潜移默化为了无意识、无目的的语言习惯。如外企中常见典型对话“Security room现在有没有人”“你的proposal写得很好,我很appreciate你的ideas”“我在外面cafe,有几件事你帮忙check一下”“我上周order了一个delivery,你看看到office没?”“会上大家提了一些suggestion”“桌上的folder里有一个file”126句均来自日常工作。“ 把这个project发给整个group,再CC给老板一份”13刘派:《说话夹带英文,真的是爱装逼吗?》,https://www.sohu.com/a/315429189_376229.2019-05-21.等等,说话者进行语码转换并非有意为之,而是成为了习惯表达。
三、中英语码转换的社会意义及问题导向
长期以来,语码转换无用说占主导地位。早期研究语言接触的学者把语码转换现象看作是语言干扰的结果,认为这是语言掌握能力缺失14Labov 1972.的表现,是无法有效用一种语言实现表达而触发的,既不符合语法也没有社会意义。根据1983年对阿拉伯—法语使用者的调查显示,他们对语码转换不满的比例高达75.22%15Bentahila, Abdelâli:《Motivations for code-switching among Arabic-French bilinguals in Morocco》,《Language &Communication》1983年第3期。。国内早期也认为中英语码转换现象是一种语言污染,
第37页,第136页,第229页。不纠正将影响母语的纯正使用和语言文化的传承。但随着多语言习得者数量的增加以及跨语言交际日益频繁,语码转换丰富交际的潜在功能逐渐显现,其积极功能开始受到关注。
(一)中英语码转换现象的积极功能及语言价值
1.优化语言资源配置
语码转换并非是语言能力不足的表现,而是个体或种群组织协调多种语言资源能力的体现。丰富的语言资源提供了多种表达模式,语码选择者的运用恰巧激活了语言的生命力和张力,使之处于一个富于变化和进步升级的积极状态。当前社会正处于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阶段,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想的出现必然需要新词汇来描述,各种语言不断新造的词会造成一般词汇量的庞杂,提高普通人掌握的难度。使用语码转换则可以免除每一种语言都必须创造出相应的新词,从而在精简词汇库的同时又扩充词汇量。
2.提供多样语言选择
每种表达方式都具有其社会价值。语码转换不仅赋予了人类语言更多元的形式,且能更好发挥语言的元语言功能,让话语表达更复杂的意义,实现交际的基本目的,即经济高效。一方面根据语言经济原则,人往往倾向于用最少、最简单、最方便、最迅速的语言传递最多的信息量,语码转换能通过缩减音节(如:中文“电梯”为两个音节,选用英文“lift”只需一个音节,发音缩减,同理“send”与“发送”、“check”与“检查”、“keep”与保管、“APP”与“应用程序”、“how”与“怎么办”、“no”与“不要”、“really”与“真的假的”、大量缩略语等均能缩减发音)做到直接便利且精当的表达。另一方面,不同语码有不同的功能负荷,一种语言不同变体之间也未必有一一对应的形式与意义,当一种语码不能恰当表达词义背后的特殊文化内涵时,通过转换语码弥补语言空缺、提供额外信息,则可增强话语的交际功能,为文化交往架起中间桥梁。如用“教授这次curve了”①来自日常学习对话。,说明考分以正态分布的方式被调整了;用“最后以distinction的成绩,结束了一年的交换”②来自电视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 2》第一期。,更准确说明在英国学制中得分达到70%以上;用“offer”表明发予聘书并邀约面谈的综合意思;用“presentation”表示使用幻灯片作正式的介绍、演示,等等。
3.激活修正思维认知
语言与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息息相关,一个人的话语方式说明其思维方式,话语能力体现其认知能力。“单语和双语大脑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当你成为双语人士时,你必须添加一种允许你切换的控制机制”③网易科技:《人文科普:留学生讲话中英夹杂很装?其实是控制不住自己啊》,深圳科普,http://www.kepusz.com/knowledge-detail/i-20724.html.2020-11-18.。不同语言的认知加工方式是有差异的,这必然要求使用语码转换时,话语者在进行语言符号的输入、存储、选择、输出时,需要调动不同于母语表达的思维和认知模型。中文语言所体现出来的是整体领悟、类比联想的思维特征,而英语体现出的是结构分析、逻辑演绎的思维特征。中英语码转换的过程就会成为交互激活、修正思维和认知的过程,对促进个体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个体认知变化最终又将回馈到语言符号系统的演变。如中英语码转换中的特例:“你com什么plain啊(你抱什么怨啊)”④来自日常生活对话。,直接将“抱怨”这个合成词按照中文的构词法拆分为“抱”和“怨”两个语素,再对应到英文“complain”这个单词,将其拆分为“com”的前缀和“plain(t)”的词根,最后还原到句式中,作为谓语放在宾语前后,表现了短时间内的思维演绎。同理也有“待会儿要不要去Shop个ping呀?”①来自日常生活对话。的用法。
(二)中英语码转换面临的问题
1.生搬硬套、错误百出的滥用
少数话语者在日常用语中将中文的常用词汇及表达转换为英文,认为这是显示自己格调和时尚度。这不仅没有展现语码转换服务于表达的功能,且暴露了自身文化自信的缺失。吕叔湘等著名语言学家也曾批评过滥用语码转换的不良现象。如“……何穗的这种mix and match,就她身上穿的虽然是非常elegant、sexy的一个Knit wear的一个dress,但是配了一个比较硬的这个jacket……比较leather,然后比较有soft的元素配合……如果是cool girl,有taste的中国女孩……”②《我的新衣》电视节目中一位时尚买手点评语。,一句话中语码转换21次,频次密集且并非必要,有炫耀之嫌,不能效仿。再如“I studied in Australia,那边不但有很多高端的restaurants,而且还遍布the wineries”“drinking and eating cheese and steak,每天与当地的厨子交流各种为什么……”“记住Roma horse(应为hours)一定要flash(应为fresh)”③电视剧《欢乐颂2》第12集中舒展的台词。“你又没take 过他的money”“我们俩也算know each other有段时间了吧”“你想跟我play 这种 tricks 你还too young了”“等你变成web red(应为internet celebrity)”④4句均出自papi酱上海话英语专辑示例。“你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应为naive)”⑤来自日常生活对话。“第一次一起出国,一起走红毯,一起看电影,everythings (应为everything)are just too(应为so)perfect……”“谢谢Gannes(应为Cannes),谢谢Dior……”⑥2012年戛纳电影节上两明星微博发文内容。,嵌入语不是错误百出就是生搬硬套,这种滥用行为也应当予以制止。
2.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⑦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
如果日常生活中,大脑思考使用的主要语言是英语,则很容易受到语言磨蚀的影响。经常出现话在嘴边想不起中文对应的表达,进而放弃对中文表达的锤炼,造成中文表达语法的反复不定和词汇量的进一步衰减。如常说“Hello”而不说“你好”,“小case”而不说“小事一桩”,常说“ok”“no problem”“sure”而不说“没问题”,常说“bye-bye”而不说“再见”,常说“记得call我”而不说“记得给我打电话”,常说“Interesting!”而不说“有意思!”,等等,已经成为当代很多人的口头禅。
(三)中英语码转换问题的应对建议
1.继续加强语言维护
2010年,国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高度重视规范使用外国语言文字。……尊重并遵循汉语言及所使用的外国语言文字的结构规律和词汇、语法规则。在汉语出版物中,禁止出现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禁止生造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禁止任意增减外文字母、颠倒词序等违反语言规范现象。”2017年国家再度出台《中文出版物夹用英文的编辑规范》,进一步建立了统一的编辑范式,也收到良好效果。但在互联网内容生产规模崛起的当下,应对新的传媒方式和特点,还需根据中英语码转换的机制和趋势,继续完善语言政策,做好国家语言发展规划编制,广泛开展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监测,加强语言文字专项调查。
2.继续扩大示范效应
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教材讲义、互联网平台等各类大众性的重要传播媒介在《通知》的指导下,有效实践和宣传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增强了人们规范进行中英语码转换的意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此基础上,大众传媒更应巩固发扬排头示范作用,通过书面出版和广播电视节目,为社会大众做出应用有度、遵循规范、服务语言的正面引导和范例,并通过打造品牌活动和优质资源平台,增强中华传统优秀语言文化的魅力,使中英语码转换更具时代性和信载力。
结 语
在全球化语境建立完善的过程中,语码转换已不仅仅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也成为了当代言语生命必备的一种语言能力。随着对中英语码转换现象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能更好地发掘其对提升中英双语者跨语言意识与跨语言表达能力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能提出更切实有效的社会语言规范途径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