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居住的启蒙读物
——《庇护所》导读
2022-07-13方振宁
方振宁
图书信息
英文版书名:SHELTER中文版书名:《庇护所》
作者:劳埃德·卡恩(Lloyd Kahn)、鲍勃·伊斯顿(Bob Easton)
原版出版社: Shelter Publications 中文版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初版1973 年,第二版2000 年5 月1 日
中文出版日期: 2012 年3 月语言:英语平装:176 页
原版ISBN-10 : 9780936070117中文版
ISBN: 9787302272731
起因与出版经纬
2001 年秋,我在东京的京桥INAX 建筑书店买了一本到刚刚出版的日语版《シェFI(IX)ー 》(SHELTER), 马上意识到这本书的重要性,于是就产生了要是什么时候有中文版就好了的想法。七年后的2008年,在北京,一日有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出版负责人找我,让我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出版的图书,于是我立刻想到这本《庇护所》,她们也愿意引进。不过在翻译上遇到问题,由于书中有大量的专业词汇,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翻译人选,这时我想到从加拿大回国开建筑事务所没几年的梁井宇,他欣然答应。正好那时他们事务所工作不太忙,就组织事务所里多人一起翻译,不过还是花了半年多时间大功告成。
2010 年初,我受邀为此书中文版写一篇“推荐文”,现在想来是我写此类文章中,所花时间最长,文字数量最多的一篇,共花了一周的时间,文字长达1 万3 千字。不过,在排版时又遇到问题,就是原版书的尺寸很大,出版社方希望改变尺寸,方便阅读和在书架上摆放,我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可是对平面设计师来说,那工作量可就加大不少,一直到此书问世,已经是2012 年春,前后花了四年时间,实属不易。中文版的开本变小,封面设计也全部改了,我觉得封面缺少原书的氛围,实为一件憾事。不过内容还是原汁原味,实为一本教科书级的读物。虽然这本书的中文版已经问世10年,在初上市时不太好销售,但随着好学者逐日增长,现在二手市场上的价格已经是原价的3 ~6 倍,可见好酒不怕放。那么日文版《庇护所》在日本销售的情况怎样呢?10 年前它在日本实体书店里就已经见不到了,网上二手书的价格已经比原价翻了3 ~7 倍多,无独有偶,居然同中国市场同期销售的价格相等。
其实《庇护所》于1973 年首次出版,随后三年再版两次,最终售出185,000 册,30 年之后,已经被翻译成法、德、西、日等多种语言,仅在美国就已经卖出了25万册。现在又过去20 多年了,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反响不可小觑。
作者说编著《庇护所》一书的目的,是展示有关手工建造房屋和建筑工艺的广泛信息,并维持一个对建筑和住房感兴趣的人际网络。 重印版与原版完全相同。《庇护所》这本书要说明的是,庇护所不仅是那些积极参与房屋建设人的必需品,而且对于每个了解生活方式始于家的人来说都是必需的。它让我们回首建筑其实就是居住的起源,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曾经和现在仍然居住的方式,建筑起源于庇护所,用风格来定义建筑的价值观是片面和狭义的,所以一部完整的人类建筑史,必须给庇护所有相对合理和公平的篇章。但遗憾的是,主流建筑史或者经典建筑史的撰写方式,似乎没有做到这一点,这就是《庇护所》这本书为什么静静的畅销的理由。
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
首先是《庇护所》一书描述了什么呢?我以为,除了记录了不同时代和地域,不同部落和人群的生活方式之外,更多的是现代人,特别是一些逃离大都市生活的年轻人,在乡间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庇护所不只是他们需要的物理空间也是精神的住所。
写这本书并不是以出售为目的,而是通过夜以继日、一张一张地拍摄,一页一页地写,一张一张地画,集合成这本有着1000 多张照片,250 幅插图,40 多万字的复杂的书,它原本是劳埃德的一本聚落调查手记,可是,它现在却有着教科书的价值,这是劳埃德本人当初绝对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中文版的出版,也使他通过书籍出版的形式遇到了知音。
劳埃德的研究发现:那些流传至今的传统的建造物有它的道理,都是那些在形态上和当地的自然气候相适应的,所用的建筑材料大都是就近取材。首先是木材,然后是石材、砖、草等,使用的都是从地球直接生出来的材料,而塑料、金属等这些人工生产的材料,与人产生不了亲切感,这就是我们的心一直在寻找居住的故乡的真正原因。
在建造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使用当地特有的材料设计建筑,只有在视觉里产生美感的东西,才能完全融入到周围的景观中去。劳埃德走遍世界,看过无数的建筑和设计,无论是爱尔兰的草屋,还是沙漠里的游牧民的皮帐篷,住在丘陵上的加利福尼亚人自造的木屋,这些庇护所之所以魅力无穷,共同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周边的环境完全融合,这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的生活方式(图1)。劳埃德虽然不是一位职业建筑师,但是他的举动正是在寻找人类建造的初衷。
图1: 《庇护所》英文版p3
居住的本质
居住,不一定就需要建筑,可以是建造,所谓建造就是将材料堆砌围合出需要的空间,甚至连建造也不需要,那就是寻找庇护所。所谓庇护所也可以是选择合适的土质和气候条件,寻找遮风挡雨的地方。这个地方也可以是以消减的方法形成的,也就是与现在的建造相反。显然挖凿出一个房间要比建造一个要容易,既然挖凿比建造容易,那就不需要去建造。所以人类可以选择搭建,也可以选择挖掘。搭建是加法,挖掘是减法。总之,我们关注的是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用自然材料对环境稍加修改而成的庇护所,它是手工的方式,就近选择材料,这些材料是地球生态中的一部分,搭建者只是移动了一下位置,基本上不消耗能源,然而以这种方式解决了生活的基本问题,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很生态,很低碳,其实一点碳也不需要排放。
但这还不是这本书的全部价值所在。
这是怎样一本书?
《庇护所》这本书包含了与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建造智慧。书中众多的受访者、庇护所的建造者、建筑师和学者,不是在唠叨那些建造的手艺和技巧,而是让我们看看,有这样一批远离都市和现代文明的人,是怎样在建造有机的房屋,正是这一点让我们肃然起敬。
读惯了建筑史的传统读物,大都无法接受《庇护所》这本书的格式。首先全书基本是黑白照片,只有几页彩插。图在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像一本说明建造的扫盲读本。而《庇护所》不是循序渐进的叙述,基本上是一种文章的拼贴。有引证,有书信,信就那样原文照登。有采访,有解说。有对初级手工技术详细的解说,又有描述高科技的穹顶建造方式。一边是建造原始小屋的锯木的方法,一边是讨论太空的探索。战犯忏悔文和国际通讯社的新闻摘引并列。解说神圣比例和解说阿拉伯纹样不分先后。凡是建造庇护所,几乎都把成本写得很清楚,如此之类。它真像是摆摊,无所不有,只是所有的产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那就是著者劳埃德的用心。
从排版就可以看出(笔者此处特指英文原版),文章的字数有长有短,相差很大,在内容上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是论述,有的是访谈,有的是从一本书中截出一段来,并用线框起来,一般正统的建筑书没有这种排版的,很草根。但是阅读起来很方便,很自由。读者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兴趣选择性阅读,这就是拼贴式构架的意图。
人之初的居住
《庇护所》的第一部分是从追溯原始庇护所的演变轨迹,比如:洞穴、棚屋、帐篷一直到我们所处的现在。而人类最早的庇护所,或者说建筑的萌芽,是距今1.5万年前,在今天的乌克兰境内发现的美兹里奇遗址,在直径大约6 米的范围内,有用大量猛犸象的骨骼堆积成的庇护所,可见那时候古人类还不会使用木材搭建房屋,因为还没有工具的发明,但是把猛犸象的骨骼作为支撑的框架,启发了人类对空间和功能的认识,从而在以后用木材代替了动物的骨架(图2)。
图2: 《庇护所》英文版p19
我们可以把人类的居住形式这样排一下:洞穴、穴居、半穴居、地上建筑和高台建筑。当新石器时代的人走出洞穴之后,还是有一些人眷恋着洞穴,但是农耕生活第一次对人类的居住形式进行了改革,那就是从洞穴移居到穴居,在形式上体现为,从横向的洞穴居住,改为垂直的穴居形式,也就是庇护所的内部空间都在地下。这种庇护所肯定是冬暖夏凉,我们可以确信,即使是人类选择了以天然洞穴为居住点,他也必须考虑周围食物和资源的分布情况,即使是现在造一个庇护所,也需要考虑到相同和类似的因素。
有了立柱支撑空间的半地穴式和直壁浅半地穴式庇护所,是建造的第一步。人类在平原居住的地平线开始抬高,从半穴居居住演变为地上建筑,是一次质的飞跃。既然人类在那么早的时候就有建筑存在,为什么我们现在要迷恋庇护所呢?看完这本书就会找到答案。
木结构与独立住宅
关于建筑的形态,一直是建筑界那些追求形式主义样式的建筑师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学者认为,在居住空间中,由圆形转变成几何形,是由于人们认识到抽象的认知过程,现在看来这样的推论是缺少根据的,因为在《庇护所》一书的“欧洲木结构”一章里列举的例子证明,空间上出现长方形这样的平面,是由于生活发展的需要,也就是取决于功能(图3)。
图3: 《庇护所》英文版p21
或许与庇护所最近和最多的话题应该是如何盖房子。书中详细介绍屋的建造,这里指的是完全自己动手建造的“独立住宅”,这些房子通常都比较小,但是建得很好,小型住宅的建造能让人获得基本的经验。建个小单坡的房子可以用来储存物品,也可以用来居住,同时人能对场地进行研究,决定下一步做什么(图4)。看看太阳和月亮升起又落下,探寻周围的景致和朝向,了解季节温度变化和风向、树种和雨水……多方面的考虑会帮助人决定什么样的房屋能够满足自己的要求,而且合适于场地。
图4: 《庇护所》英文版p35
风水与日本房子
《庇护所》一书也涉及“风水”。在这里中国传统的风水概念对欧美人来说,是一种特别的智慧,如果我们把这些原本是文言文表达的意思白话一下,保准就不会以为这是迷信,而是一种超越普通的景观设计,是从更广泛的宇宙范围来考虑住宅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并不是试图改变宇宙的能量,而是让住宅服从宇宙的秩序。
作者通过引用爱德华·摩尔斯(Edwards Morse)1885 年出版的《日本住宅和环境》一书,把读者的视线带到了日本。起初,摩尔斯在1882 年最后一次访问日本时,一个朋友劝告他停止“在低级动物身上浪费你的宝贵时间”,可见西方人对亚洲人的成见有多深;而摩尔斯的做法却恰恰相反,他专注于记录日本的传统生活,并预言这种传统将会很快消失。显然在百年前西方人对闭关锁国的日本不甚了解,但是日本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建造的无数日式住宅,最终让那些对日本不怀有偏见的人折服(图5)。在描述工具的使用和技巧的段落里有这样一句话,足见日本匠心之细腻:“禅宗的庙宇警钟处……木地板安装结合得非常紧密,走在上面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但禅宗的默祷室总是土质地面,这样吱嘎声就不会扰乱冥想。”
图5: 《庇护所》英文版p51
从材料窥视一种文明
石材在人类建筑的历史中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而木材则是在建造庇护所时最宜驾驭的材料。无论是哪一种材料都有它固有的性格,来自肯·克恩的话让我们深化了对石材的认识(图6)。笔者跳过此书对诸多材料的描述,而把石材和竹子加以比较,其目的是让读者看看,在西方建筑文明中突出的石材和在东方建筑历史中重要的材料竹子之间有哪些差别。
图6: 《庇护所》英文版p98-99
作者选了一张中国元代的画家李衎(1245—1320)的一幅竹石图,然后在配图的解说部分对日本一位竹乐器工匠北原宏造大加赞扬。北原在制作日本的竹制竖笛“尺八”方面已有25 年的历史。他对工作的谦逊和奉献的精神很让人敬佩和感动,他热爱竹子以至于不吃竹笋。冬天他独自上山,一根一根挑选用来制作笛子的竹竿,唯一的休息就是静静地站在雪中的竹林里。这是个案可看出日本人与材料在精神方面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除此之外,有一个数字可以看出东方人和竹子的关系的密切程度,那就是在东方,每年有近200 万吨的竹子被用于住房建造。
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竹子的这一特性,不仅在建造,而且在园林景观中都大量使用竹子,最值得注目的是,它的某些特性被文人们用来比喻人的品格,比如形容竹子是“本固性直,心空,节贞”、“虚心而直,不畏霜雪”。从而给材料带上了人文色彩,我们从一种材料中可以看到一种文明。很遗憾,人类发明的塑料却没有这方面的美谈。
天然庇护所
“天然庇护所”这一章节,一下子把读者的视线拉到极其宏观的世界,那就是讨论“生物圈、地球和人类”的关系,当我们把小庇护所(庇护身体的建筑)和大庇护所(庇护人类的大气层)的关系摆正时,低碳生活意识就会成为一种自觉了。作者劳埃德徒步世界,可他埋头写的这本书却像一个没有焦距限制的变焦镜头,无限拉伸,他从非洲的洞穴、棚屋、帐篷写到北美的粮仓,从印第安人的草屋和茶室写到魁北克人的雪屋。这些都是横向的对比,还有纵向的延伸,那就是从鸟巢写到木制穹顶,从晶体窗写到宇宙苍天,这种极具张力的框架,把读者对庇护所的概念超越了一般。
让读者理解谁是谁的庇护所的最好角度,是把地球的构造和宇宙的构造联系在一起,做一次纵向解剖,于是我们看到一幅宏伟而且壮丽的画面,那就是我们的人类是生活在一个有地壳支撑,有几层天花板保护着的相对稳定的框架之中,这个所谓的“天花板”,就是如果你想从太空接近地球的话,必须穿越的各个层。所以人类在地球上生存需要庇护所,而天空中的分层是地球的庇护所,人类脚踏的大地的地壳和地幔也庇护着地心,这就是“你庇护着我,我庇护着他”。
移动庇护所
对于轻便旅行来说最好的庇护所就是便于携带的布面帐篷。它的优点是具有充分的适应能力,那些不同的帐篷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地理条件而设计的,此外,它的优越之处是实用——质量轻、防水、易于组装,有着最低限度的舒适,所以这些帐篷就是移动的庇护所(图7)。
图7: 《庇护所》英文版pp148
没有文物可以证明那些越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大陆的中国远古民族,到底使用过怎样的移动庇护所。但是,在据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代中山国出土的文物中,就有战争时使用的军队搭帐篷用的金属部件,这证明,那时最发达的移动庇护所应该是军队行军作战时的用具。
我们把房车也可以看作移动的庇护所,它不是建筑,不需要建造,而是改装。可是对常年住在房车里的人,房车并不是一个移动的工具,而是表明他对另一种生活的厌倦。
穹顶与富勒
穹顶不是用柱子和斜杆撑出来的圆顶,而是编织出来的。这在人类发明金属工具之前就有,可那时候不叫建筑,被称为“构筑物”。这是利用双曲面结构的内在张力构筑出使用空间。穹顶和帐篷的形式都体现了一种“家”的概念,社会就是从“围”这个形式中产生的(图8、图9)。
图8: 《庇护所》英文版pp126-127
图9: 《庇护所》英文版pp130-131
而在近代,在设计和建造穹顶的领域,一般认为美国建筑师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可是根据建造史的记载,世界上的第一个网架穹顶,是在1922 年,在德国耶拿市的卡尔·蔡斯(Karl Zeiss)光学元件工厂屋顶上建造的。同时,它还是世界上第一个轻钢结构框架,而在覆盖一层钢筋混凝土之后就成为历史上第一座薄壳混凝土结构建筑。
富勒的贡献在于他将穹顶推广为一种建造技术的突破,一种当前最高效的结构形式。但是人们的错误在于认为富勒是表面圆弧球体穹顶的发明者,其实不是。“富勒的贡献,不在于原创了表面圆弧(或又称为球体表面测量线)理论,或者早期的结构应用,而在于将‘球体表面测量线'(geodesic)的术语应用于这种多面体建筑框架,并在美国加以普及和商业化。”
富勒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既在20世纪60 年代晚期,主要受到富勒的启发,美国开始出现一种穹顶与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关联起来的现象,富勒有关穹顶的演说,如同神话一样在充满憧憬的年轻人的心中激荡蔓延,他的演讲影响了亚文化群的出现。而此书的作者劳埃德,也是在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的上半叶,就在加州的北部设计了自己的穹顶屋。
富勒有一张描绘“穹顶覆盖的曼哈顿”(1970 年)的表现图非常著名和壮观,这是设想将整个城市笼罩于一个巨大的穹顶之下,它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乌托邦式的幻想,没有人相信它真的可以实现,然而就是这样一幅图非常具有煽动性,它真的刺激了一些人去试验性地制造巨型泡泡。那是发生在美国20 世纪70 年代的事情,安条克(Antioch)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就曾经制作巨型泡泡,最后由于自行破裂而告终。这是由于很多理想主义者,特别是一些年轻建筑师,迷恋于一种笼罩在城市上空一个巨型穹顶的未来城市的乌托邦幻想。至于它能不能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和节省开支,好像没有人去考虑。
非生态就是新的犯罪
作者劳埃德的足迹到了南加州山后的一个沿海小镇上。他访问了出生于法国的罗伯特· 维纳布尔(Robert Venable),他们在讨论到建造穹顶能否很好地利用建筑材料这个问题时,劳埃德希望它可以持续使用一百年的时间,因为这样是一种节约。可是罗伯特持反对意见,他认为:最可悲的事情正是人们仍然禁锢在精神的堡垒里,建造房子的精神会奴役他们,而不是生活在轻型建筑材料搭建的非永久建筑中。因此,一种建筑只为一种特定的生活经历而建造,是我认为理想的方式。没有任何理由去建造可以使用一个世纪的建筑,也没有任何理由将你的房产转给你的孩子。……我不想让任何人有一种新的犯罪感,这种新的犯罪感就是浪费的想法,比如,非生态的想法,这是新的犯罪。
人类已经在建筑方面积累了那么多丰富的经验,为什么有人要去造那种技术含量低的庇护所呢?作者的意图不是针对现代主义的建筑,全书根本没有讨论关于建筑的风格、形式和空间问题,而是质疑美国高度物质化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这种方式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让城市化的步伐慢下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庇护所》一书让我们从新的角度思考建筑和能源的新关系。
自从人类发现了火的使用之后,就开始了使用世界上的自然资源的历史。以目前的消耗速度,在未来350 年里人们将耗尽它,人们将会耗尽所有的油、气和煤等我们曾经在地球上创造的太阳能储存形式。我们已经消耗了一半。因此我们必须回去重新思考人类的进化,我们不应该反自然地延伸我们的需求。我们应该承认违反和谐自然的东西就是污染。
关于作者
作者劳埃德·卡恩(Lloyd Kahn)出生于美国,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后在空军部队服役,但不是飞行员,而是新闻编辑。从空军退伍之后,先是在保险界工作,以后成为建筑师和家庭教师,自费出版的两册《穹顶之书》已经绝版,他从自费出版的穹顶杂志LFE开始真正的作家生涯,在完成《庇护所》一书之后,专心于策划和出版工作。
劳埃德在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的上半叶,在加州的北部,为了探索一种新形态的家,自己设计了穹顶屋,比如实验性地使用塑料等新的建筑材料。但是,在被称为用“宇宙时代”最尖端的材料建造的穹顶屋里生活了5 年之后,劳埃德开始对自古以来建筑发展的理由提出疑问,他发现,各种各样的材料自古以来一直被使用着,于是,他背起照相机,纵横美国和加拿大,再到欧洲大陆,在世界各地一边拍摄建筑和房子,一边采访建筑师。旅途中最重要的经历,是和那些其实在美国各地已经做了许多充满想象力的建筑的、反体制派的建筑师们相逢,这些人是出于一种信念而选择了现在的生活方式。于是劳埃德开始尽可能多地收集资料,以谦卑的姿态,低下头,弯下腰,从而完成了这本《庇护所》。
这本书除了记录之外,还有着实用功能,很多人真的拿着它,参考它的数据和插图,动手建造了自己的独立空间。所以说,《庇护所》能成为畅销书的原因是来自各方的。而现在,人类对自己这个生存的地球或者说家园的状态不佳的担心,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更让人担心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使我们失去了营造自己的巢穴的本能,那《庇护所》这本书,就是我们现在和未来居住方式的启蒙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