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爱着的这片黄土地
2022-07-13王兴国
文|图 王兴国
我叫王兴国,甘肃会宁人,1956年4月出生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镇,是一名退休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
1977年,我参加高考,考入甘肃省靖远师范学校。随后,我在通渭县北城中学、会宁县东关小学等校做老师,后来进入会宁县教育局教研室。一转眼,退休好几年了。这几十年来,我闲暇之余唯一的爱好就是摄影。
缘起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关中学读书时,班主任魏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摄影师,每年学生毕业合影留念、毕业照,都是他一手完成。每到毕业季,魏老师白天照相,晚上洗相,忙个不亦乐乎。那些照片都是黑白的,有一种特殊的美感。我就产生了好奇心:用相机、胶卷和相纸,是怎么“洗”出相片的?我总想给魏老师帮帮忙,顺便了解一下照相的整个过程,好几次都想张口,但还是没有勇气。那时候,我对摄影的兴趣,停留在好奇的想象中。
1980年,师范学校毕业后,我进入会宁县东关小学任教。当时,学校很有前瞻性地开设了各种兴趣小组,其中有一个是摄影兴趣小组。我自告奋勇担任了学校“摄影兴趣小组”的辅导员。
当时,学校有一台120照相机,每天上课之余,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它,琢磨构图、取景,研究用光的技能。我翻阅了很多摄影方面的资料,请教了很多摄影老师,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实践动手操作,照相、洗相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个时期,我对照相的认识和感情,从自发的兴趣,上升到了主动搞摄影创作的高度。为了方便随时拍照,我购买了第一部属于自己的相机—海鸥135照相机。我经常带着心爱的相机到处走,把自己觉得应该记录下来的瞬间定格到一张张相纸上。
拍什么?是个问题
拍了几年照片,技术越来越熟练,无论是照相技术,还是暗室洗相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时常有作品见诸报端,也得到业内肯定,拿了全国和省内的一些摄影奖项。但到底要拍什么呢?在题材上,我没有特别的偏好,或者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2007年9月,我调入会宁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因工作需要,我经常走出单位,到遍布会宁县城镇乡村的学校督导、调研,眼前看到的瞬间的“美”一下子多了,拍照的题材丰富了很多。这一时期,我的摄影题材,仍是人文纪实和自然风光兼具。
为了满足和方便摄影的需要,我把胶片机换成了数码相机。数码相机的使用降低了照相的成本,但对摄影器材的要求更高了,不但要配备多套装备,还要有一台电脑用于照片的后期处理和储存、查阅。所以,此时的我既要学习数码相机的操作,不断提高摄影技术,还要学习电脑的使用,通过拍照技术和电脑后期技术相结合,来不断提高摄影作品的质量。
2016年,我去云南大理参加一个教学研讨会,遇到一位来自北京的同行。在互相了解的过程中,他问我是哪里人,我回答说“甘肃白银人”,对方说不知道“白银”。我就说是“甘肃会宁人”,对方立刻回答说:“知道!知道!‘西北高考状元县’‘三军会师圣地’!”听了北京同行的话,我心里不由生出对家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我的故乡会宁,早已不是昔日的“贫困县”了,它的魅力和变化,让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安居乐业,也让世人惊叹和赞扬。这种认知加深了我对会宁这片热土深深的爱,也坚定了我要用自己的相机留下会宁的美好瞬间,让更多人了解会宁、认识会宁的想法。
我常常想,萌发于少年时期的小小兴趣,成了丰富我人生的重要途径。因为摄影,我走遍我的故乡会宁,更深深爱上了这片黄土地。
上图:会宁丁沟
左图:会宁中川风电
会宁县林业派出所的张林山警官是我的邻居,他知道我喜欢摄影,一次闲聊中,他建议我多拍些会宁生态变化方面的照片。
他说:“我们会宁以前的生态情况你是很清楚的,童山秃岭、不毛之地,是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从20世纪80年代起,咱们会宁开始了大规模的绿化荒山行动,并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到2006年,会宁县已退耕造林40多万亩,荒山造林38万亩,成为甘肃省退耕还林第一大县。这既是我们会宁人的功劳,也是我们林业人的自豪。”
这些年会宁县自然环境的改善我是看在眼里,收入相机中:从前的荒山长满了茂密的树林,山坡地披上了绿装,水土流失减少了,水源得以涵养,降雨逐年增多,气候显著改变。
听了他的话,我感到了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几年过去了,我拍了许多会宁生态方面和祖厉河综合治理方面的照片,得到了大家的肯定,特别是已经走出会宁定居在外的老乡,看到这些照片,总是欣喜异常。是啊,过去的会宁人吃够了满目黄土的苦,还有什么比绿色更让我们心旷神怡呢?
耕耘
2015年2月16日,我在会宁县中川镇高庙村看到这两位老人耕地的场景。我很奇怪:中川这一带大都是平整的水浇地,人们大都用拖拉机耕地—拖拉机耕地翻得深,而且还比养牛养驴耕地经济。老人说:“我的地里种了果树,拖拉机不便耕种。而且,我养了一辈子的牛,现在如果不让我养牛我会很难受,一天没事干闲得慌。”
老人的话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农村的老人不愿意跟儿女去城里享福,他们对这片土地有感情,更对劳动有感情。
童家湾村
西瓜产业
养羊产业
2014年,张玉珊承包流转土地2600多亩,吸纳300多户农民注册成立了“甘肃甘富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带动当地农户种植果树发家致富。“甘富”先后在会宁县的头寨、河畔、会师镇等地建立了苹果树种植基地,为了帮助群众积极参与苹果树种植,他们“讲给群众听、种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销”。如今,“甘富苹果”的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产销两旺,为当地和周边的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甘富”的苹果大又甜
养鸡产业
2021年6月的一天,我见到了会宁泰和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马艳丽女士。
1998年,她在银川经商,看到当地集贸市场上鸡蛋、活鸡价格居高不下,联想到老家村子交通便利、场址易选、养鸡成本低等特点,便决定弃商养鸡。
第一批鸡由于饲养不科学,不但没有挣钱,还净赔了1万多元,后来她参加了市、县畜牧局举办的养鸡培训班后,分析了以前养鸡失败的原因,使用了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方法,1999年就获纯利1万多元。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她总结了一套成熟的养鸡技术,现在的泰和养殖场拥有各类资产240多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50多人,年产值达300多万元。由于事迹突出,2008年她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迎喜神
王健林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
2008年6月,我负责全县的复式教学研究工作,从而认识了汉岔乡常山教学点的王健林老师。当时他每月拿200元代课工资。我问他:“这点工资划来干吗?”他说:“这事没有划来划不来的,我喜欢孩子,喜欢教育,因此,我不在乎工资多少,只要一天能吃饱肚子就成,如果我觉得划不来的话,今天马上就可以辞职不干,没有人强迫我必须干。”
2015年3月19日,我在中午时分赶到常山教学点。正好是学生们用午餐的时候,王老师那天给孩子们做的午餐是一锅大米稀粥和油饼。
王老师告诉我们,学校今年共有10名学生,学前班6人,一年级1人,二年级3人,学前班的学生由于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所以学校的经费是按4个学生拨付的。这些学生每天的午餐都是他免费提供的,他现在的家就设在学校,白天他和10个孩子在一起学习、生活,晚上他一个人留守学校(他的孩子在县城读书,老伴儿在附近租房,打工兼陪读)。
他说:“放学后还得干些农活,然后自己做饭吃,晚上还要备第二天三个年级的课,哪里还顾得上寂寞。只要能和孩子在一起,干自己喜欢的教育就够了,至于补助,有没有都无所谓,习惯了。我一天只要能吃饱肚子就成,人这一辈子,可以空空地来、空空地去,但活在世上的部分不能空,一定要给社会做些事情。”
2018年下半年,王老师转正了。再一次见到他时,他说:“工资由老婆保管,每月多少钱我还真不知道,因为这几十年里,我在意的不是工资多少,而是能否让我干教育、教孩子。我是个代课教师,现在成了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到讲台上。我还有两三年就要退休,干不了几年了,我会为会宁的教育干到不能动的那一天。”
探究
假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