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骆驼(上)
2022-07-13高锡凤
文/高锡凤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能忍饥耐渴,可用作骑乘、驮运、拉车、犁地等,是沙漠戈壁地区民众不可缺少的伙伴,也是警务执法中非常重要的警务装备。世界多国警察成立了骆驼骑警部门,从事巡逻、救援、管控、运输等执法工作。
卡塔尔骆驼骑警在街上巡逻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骆驼流动图书馆,为偏远地区的孩子送去书籍
骆驼运输
印度拉贾斯坦邦骆驼公交车,也用做校车
一、骆驼简介
人类首次驯化骆驼的时间存在争议。第一批驯化的单峰骆驼可能在公元前3000 年左右,出现在阿拉伯南部;公元前2500 年左右,在伊朗的沙赫-苏赫特(又称"燃烧之城")出现了驯养的双峰骆驼。
骆驼躯体高大、体毛褐色、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极能忍饥耐渴,在没有水的条件下能生存两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能生存一个月之久。
骆驼的寿命一般为40 ~50 年,成年单峰骆驼肩高1.85 米左右,峰高2.15 米,双峰骆驼较之高30 厘米左右。单峰骆驼体重300 ~600 公斤,双峰骆驼重300 ~1000 公斤。
骆驼冲刺速度可达时速65 公里,能长时间保持时速40 公里。骆驼蹄上加宽的脚趾可以适应不同的地面,提供强大的抓地力。
骆驼可用作骑乘、驮运、拉车、犁地等,是沙漠戈壁地区民众和地质勘探、考古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伙伴,还可作为驼奶、肉类、驮毛和皮革的来源,被广泛应用于军队、警察、农业、商业等部门。古代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丝绸之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骆驼。
约旦骆驼骑警在山区巡逻
冲刺的骆驼
游客骑乘骆驼重走丝绸之路
现存的骆驼主要有三种:单峰骆驼、双峰骆驼、野生骆驼。
1. 单峰骆驼,是大型有蹄类(偶蹄)动物,背部有一个驼峰。该物种的显著特征是:长而弯曲的脖子、狭窄的胸部、单一的驼峰,以及喉咙、肩膀和驼峰上的长毛,通常是棕色。驼峰高20 厘米或以上,由纤维组织和脂肪结合而成。单峰骆驼市场价格为每匹人民币7000 元左右。
2. 双峰骆驼,也称为蒙古骆驼,是一种大型有蹄类(偶蹄)动物,原产于中亚草原。背部有两个驼峰,现有200 万匹左右,绝大部分是家养驯化的,每匹价值约人民币10000 元。主要分布在蒙古(43 万匹)、中国(27万匹)、哈萨克斯坦(10 万匹)等国家和地区。
双峰骆驼
吉尔吉斯斯坦白脸双峰骆驼群,耐受寒冷、干旱和高海拔等极端环境
蒙古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沙漠绿洲旁的野生双峰骆驼种群
澳大利亚野生单峰骆驼群
3. 野生骆驼。
野生双峰骆驼主要生活在中国西北部和蒙古西南部,是极度濒危骆驼物种。有人认为野生双峰骆驼是驯化双峰骆驼的后代,是驯化后放归野外变成了野生动物,但遗传学研究确定了它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现存的野生双峰骆驼只有1000 匹左右,大多数生活在中国罗布泊野生骆驼自然保护区,少数种群生活在蒙古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
野生单峰骆驼种群主要在澳大利亚,绝大部分都生活在西澳大利亚州,还有少部分在北领地、昆士兰西部和南澳大利亚北部。
二、警用骆驼
公元前1200 年,骆驼鞍开始出现,标志着骆驼可以便利骑行,从而逐步进入民用、军用和警用领域。
公元前800 年左右,双峰骆驼被用于军事用途,在非洲、中东和印度古代的战争中,都曾使用骆驼骑兵。有记载的第一次使用骆驼骑兵是在公元前853 年的卡卡尔战役中,规模不大,但有奇效,同时也使用骆驼代替马和骡子运输战争物资。
东罗马帝国在沙漠省份招募了一支骆驼兵团作为辅助部队,对付敌方的骑马部队,因为骆驼能够近距离把马吓跑,马害怕骆驼的气味。
单峰骆驼鞍
双峰骆驼鞍
东罗马帝国骆驼骑兵部队
联合国驻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特派团有一支骆驼部队,负责监测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边界。图为维和官兵骑骆驼巡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军队也曾在高加索地区使用双峰骆驼作战。同一时期,1942 年在阿斯特拉罕周围作战的苏联部队由于卡车和马匹短缺,采用当地骆驼作为驮畜,大大缓解了后勤运输问题。后来尽管骆驼损失惨重,但是有一部分骆驼还是一路向西,到达了德国柏林。
联合国执行维和任务时,在一些沙漠戈壁地区也会骑乘骆驼履职。1998 年5 月至2000 年6 月,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发生战争,联合国向两国边境地区派遣了1700 名维和士兵,维持交战双方脆弱的停火协议,其中就有一支骆驼巡逻部队。
世界上有史可寻的最早的警用骆驼记录是1881 年,澳大利亚南澳州警方首次骑骆驼巡逻,随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警察使用骆驼进行执法、运输、救援等工作。
澳大利亚中部的芬克河警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巡逻区,19 世纪和20 世纪初,交通运输不发达,警察巡逻靠的就是骆驼,持久而且承重,是该地区警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装备。
20 世纪50 年代,警察罗恩·布朗中士是澳大利亚北领地芬克警察局的负责人,也是一名骆驼巡警。他的“巡警队”辖区涉及三个州的边界:南澳大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和昆士兰州,地域广阔,达20.3107 万平方公里,通常情况下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完成一次年度巡逻。
有记载的警方利用骆驼办案的故事出现在1953 年5 月,在澳大利亚北领地窗帘泉地区发生了一起谋杀案,该地属于爱丽丝泉警察局管辖,警长米尔盖和土著官员潘浩负责调查这起案件。他们发现一个土著人巴里有重大嫌疑,但是巴里已经逃往西部边境地区,由于窗帘泉以西没有燃料供应,他们无法开车追捕。
1953 年5 月4 日,警长找到当地的部落首领借骆驼带领他们去追捕嫌犯,因为只有骆驼才能穿越沙漠。5 月14 日,全部准备妥当,他们骑着骆驼去南澳州边境上的艾利弗山搜寻,有人报告嫌犯曾经在那里出现过。等他们赶到时,嫌犯已经离开,于是他们又去凯利山村落调查,还是没有找到,5 月22 日,他们回到窗帘泉。
1956 年的一天黎明时分,警察追捕一名嫌疑人,突袭了一个土著部落,在抓捕过程中,有警察认出了谋杀案嫌犯巴里,于是顺便将他抓捕归案。
在审判中,巴里的律师辩解说,被杀女孩骂巴里是“卡鲁”(沙漠部落俚语,意为“无生殖器者”),侮辱了巴里,所以巴里无罪。法官考虑到虽然在大众文化中,语言侮辱不构成挑衅和犯罪,但是在沙漠部落的文化中,这种侮辱构成了挑衅,因此法官以过失杀人罪判处巴里六个月监禁。
然而警察调查的情况却不同,有人反映巴里跟踪该女孩,当时女孩正在野外狩猎兔子,他从背后打了她一枪,然后在她临死之前还与她发生了性关系。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也没有直接证据,警方只得放弃。
20 世纪50 年代,芬克警察局罗恩·布朗中士和巡警骑着骆驼在辖区巡逻
印度边境安全部队徽章
印度边境安全部队骑骆驼在边境巡逻
2016 年,印度边境安全部队骑骆驼参加第67 届共和国日游行
1965 年12 月1 日,印度组建了边境安全部队(BSF),是守卫印度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边境的主要力量,也是五支中央武装警察部队之一,隶属于内政部,现有警力257363 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边防警察部队,其总长须经印度警察局培养并选拔。
印度边境安全部队执行职务时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就是骆驼,由于边境地区道路不畅,环境恶劣,队员们大都骑乘骆驼巡逻、执法等,骆驼是必备装备。该警队下设“骆驼特遣队”,有骆驼1200 匹,骑手800 人。
2018 年,肯尼亚警方宣布成立骆驼警队,与警犬和警马一样,属于警察局的一个重要部门。
骆驼警队隶属于行政警察局的边境巡逻队,取名先驱骆驼巡逻队,目前拥有50 匹骆驼,100 名巡警。其主要任务是在肯尼亚与索马里边境的偏远地区巡逻,打击盗匪和恐怖分子。在过去两年中,有70 名警察因恐怖袭击而丧生。
约旦警方的沙漠骆驼巡逻队前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阿拉伯劳伦斯作战的贝都因人部落骆驼部队,系1931 年英国传奇军官约翰·格鲁布少校组建,他被称之为“阿拉伯军团”之父。骆驼巡警身穿传统的卡其布长袍、交叉束带、银匕首和红色方格卡夫绸制服,在王国的沙漠边界巡逻,以营救被困的旅行者和打击走私活动等。
皇家阿曼骆驼警队总部设在马斯喀特,拥有400 匹骆驼,其使命是“推广文化遗产,发展骆驼比赛,使训练技术更加专业化”,主要是出席国家重大仪式和一些警队庆祝活动。
骆驼是毛里塔尼亚许多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最主要的骑乘工具。其国民警卫队有300 名骆驼骑警,身着传统服装、骑着骆驼在毛里塔尼亚撒哈拉沙漠、马里边境的偏远地区巡逻,打击该地区的恐怖分子。同时,他们还对游牧民族进行宣传,传播健康知识和法律常识;搜集情报,确保国家边境安全。
1933 年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统治时期,建立了哈贾纳边境巡逻队,该巡逻队骑乘的就是骆驼。后来,沙特定期举办国际骆驼节,以纪念这一文化遗产。
肯尼亚警察在靠近索马里边境线上的伊西奥洛县训练骆驼
约旦沙漠骆驼巡逻队巡警在边境巡逻
每年1 月5 日是阿曼皇家警察的警察节,当天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图为1986 年警察节发行的纪念邮票,上面是阿曼皇家骆驼骑警的图片
2012 年3 月21 日,在沙特塔布克市(距离首都利雅得1500 公里)附近的沙漠举行国际骆驼节,图为骆驼骑手表演
现今,沙特国民警卫队是一支独立于正规军之外的政权保护部队,拥有一支“仪式骑兵中队”,骑的是马和骆驼,主要职责是参加重大庆典仪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