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究竟孰是孰非?
2022-07-13
保时捷对于这件事的解决方案是不合理的,态度十分傲慢,这是不可质疑的。其实保时捷可以采用在美国实行的方案,提前告知消费者,让自己做出选择,总不会到了这种地步。铺天盖地的新闻,多位说车博主的流量,当热度散去,后续究竟如何?
其一,保时捷最终的实施方案是否有漏洞?
随后就有国内媒体向保时捷经销商进行了咨询,得到回复是:之前店里承诺更换电动转向柱的消费者,可以选择更换或者不更换。如更换,则会按照官方政策免费更换,同时有一年的延长保修,延长保修价值应该是1万元左右,不同车型之间可能有席位差别。
如果选择不进行更换就在一年的延长保修的基础上,额外再给13800 元售后的代金券,在任何保时捷4S 店都可以抵用。而该代金券的有效期为2年。
也就是说店里承诺过更换电动转向柱的消费者才可以选择换或者不换,其他顾客目前未可知。
其二,4s 店或者经销商到底在这场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
在这件事情中似乎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扮演“中介”职能的经销商或者说是4s 店,扮演着消费者和厂家链接作用的这个职位在这场风波中几乎是销声匿迹。汽车经销商是从事汽车销售,并取得汽车所有权的中间商。简单来说,经销商就是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汽车的所有权,然后利用低价吸引消费者,从而达到销售目的的汽车销售商。4s 店集汽车销售、保养、配件、维修、信息服务等售后服务于一体,且只为一个汽车品牌服务。保时捷是进口车,经销商与保时捷签订合同,用户与经销商的签订合同,在这件事情上谁都无法确认作为中介的经销商或者说4s店毫无过错。
其三,选配流程和事后赔偿是否存在不规范。
丰富的选配确实是保时捷的一大特点,没有人可以经受住“独一无二”的诱惑,但这次事件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有相关法律人事指出合同的漏洞,当初双方签订的补装协议是具备法律效应的,如果保时捷单方面不按照合同来执行,则会构成违约行为。“但相关协议内容上并未规定双方的违约责任,从《民法典》的角度看,存在重要条款缺失的情况,保时捷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违约责任。”除此之外,保时捷通过合同条款规避“退一赔三”的风险,有车主的购车合同上写明,甲方(买方)是出于非生活消费目的而购买车辆。这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商品,可以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但如以非生活消费需要购买,则不适用“一赔三”的规定。保时捷又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自身的法律风险。
浦东新区消保委也表示,根据《消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该品牌理应将缺失配件的原因、缺失配件的价格以及缺失配件的恢复时间明确标注于合同或签订相应的补充协议。
此事之后,类似这样的条款,是否在保时捷购车合同中得到整改,选配的前期流程和后期赔付是否可以确定统一的方案,才是重中之重。
据相关报道,由于电动转向柱减配事件的持续发酵,保时捷在中国市场近期遭遇了大量“退单”。在当前社会舆论和车市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多款保时捷车型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价,并且有现车可提。近日,受“电动转向柱减配”事件影响,保时捷Cayenne 和Macan 被客户大量退订,导致4s店库存积压。
并且,在社会舆论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压力下,此前加价才能提车的保时捷卡宴,已经自降身价,现车普遍放出了5%-8%的优惠,其中部分Coupe 车型的优惠多达13万元。
流量时代,信息的快速更新,让网络上爆红的事件像一阵风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近日拥有百万粉丝的抖音博主“北大满哥”发视频称:奥迪的整个广告文案内容,涉嫌抄袭他 在2021 年5 月21 日 一 条 视 频 的 文案将网络这阵风吹向了奥迪。
那么,保时捷在中国市场是持续遇冷还是重新杀回神坛,目前都未可知?
不急,让我们一起等等看!
人民网:面对不断增加的消费者投诉,保时捷仅在道歉声明中表明,赔偿供下次使用的千元代金券。这根本就是糊弄了事,完全没有一点耻感。希望保时捷能早日拿出体面且让消费者买账的补救方式。不尊重消费者的企业,终将会为自己的傲慢买单。
中国汽车报:虽然保时捷在舆论压力下最终道歉,并提供了一份解决方案,但这一事件严重伤害了中国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对中国消费者造成难以弥补的“精神损失”,也伤害了保时捷的品牌形象。
央广网:区别对待不同地区消费者是跨国企业的“大忌”。保时捷是一家全球化车企,它的车不光卖到中国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都有销售,那么其他国家的消费者也这样被对待的吗?
新浪财经:一边接受品牌方的调价,一边却得不到相对应的服务,甚至还面临减配维权,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何时才能看到保时捷放下傲慢?
中国经济周刊:虽然保时捷减配事件客观上受芯片短缺影响,但主观上也不应该对中国车主“双标”、与海外市场区别对待,再加上此次事件直接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品牌口碑和形象将在一定程度上打折扣。
中国消费者报:合同是对买卖双方的约束。保时捷的行为显然与其市场地位和竞争力不匹配,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更像是“乘火打劫”。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保时捷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产品质量及服务水平,尊重中国市场和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