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意识形态治理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路径

2022-07-13徐洁

科学导报 2022年41期
关键词:个体价值观心理

徐洁

面对意识形态治理面临的诸多挑战,意识形态治理的方法和策略也应随之改进和完善。心理疏导以心理咨询知识和技术为基础,要按照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让人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帮助人们认识问题的根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引导人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心理疏导在意识形态治理中具有从根本上解决意识形态心理认同的作用,在意识形态治理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积极借鉴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增强意识形态治理的效果。要大力加强心理育人工作,国家主导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先进经验,加快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意识形态治理中心理疏导实施的主要路径。

意识形态处于思想上层建筑的位置,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新时代必须要处理好的重大问题。我国意识形态治理的目标就是要继续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实现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筑牢思想根基,凝聚思想共识,将全国人民团结在党的领导之下。意识形态治理目标能否实现,事关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事关党的执政地位,事关民心所向,因此,要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同马克思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拥护党的领导。

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网络的飞速发展,我国意识形态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对于意识形态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传统意识形态遭遇开放和多元的挑战。意识形态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是对时代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回应。在新时代,改革发展进入全方位、深层次的新的阶段,我国意识形态宣传的传统故事、英雄人物、主流话语等遭到不同程度的拆解、还原,一些经典英雄人物形象被解密、解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意识形态宣传的影响力。传统意识形态治理遭遇从封闭思维到开放思维、从一元模式到多元模式的严峻挑战,需要重新布局调整。

第二,网络技术发展加剧意识形态治理的难度。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些新技术催生了多媒体、融媒体和自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也使得人民群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即时化,也使得他们有了发表声音的平台,这也使得主流意识形态从金字塔式向气泡云式传播转变。意识形态传播形式的转变,使得国家权力机关不再是唯一的信息发布、理论解释和舆论引导的发声者,也不再是唯一的渠道和权威,其他社会精英,甚至是普通民众也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也加剧了意识形态治理的难度。

心理疏导包括“疏通”和“引导”,在心理调适的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为进一步实施思想影响创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条件。心理疏导在意识形态治理中具有从根本上解决意识形态心理认同的作用,是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手段。

在意识形态治理过程中,根据心理疏导的理念,我们要秉持一定的工作理念,用心理疏导来不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治理工作。

第一,意识形态治理要坚持人文关怀原则。人文关怀就是充分尊重和关心个体,深入关注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赢得人们的认可和支持。因此在意识形态治理中使用心理疏导方法,要坚持人文关怀原则,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增强我国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使个体树立主流意识形态,实现意识形态对思想的凝聚力,不断提升意识形态治理效果。

第二,意识形态治理要遵从心理认同规律。在多元化思想的影响下,意识形态也有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在意识形态治理中不能仅仅通过强制手段,而应根据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特征,遵从个体心理认同规律的基础第四,意识形态治理要正确区分两类问题。在意识形态治理中,要正确区别思想政治问题与心理问题之间的差异。前者主要表现为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所存在的理想信念缺失、人生观不成熟、价值观扭曲等问题,偏离了主流意识形态。伴随着认知、情感、意志对个体的作用,个体也存在认知错误、思想偏激、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不相符等心理问题。思想政治问题体现了个体的政治观念和立场,而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个体的认知偏差、情绪问题、学业失败等心理危机,二者既有区别,但也有紧密的联系,具有良好心理认知的个体更容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之,也是一样。

意识形态传播必然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紧密联系起来,意识形态是外因,个体心理是内容,外因要通过内因其作用,个体心理对意识形态能否接受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了解意识形态传播中受众的心理机制,对于了解意识形态治理中心理疏导的作用机制,这对于做好意识形态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意识形态治理中心理疏导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将意识形态内容与个体已有的认知图式关联起来,寻找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引导个体自觉接受主流意识形态;二是要加强对个体的意识形态情感教育,使个体产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极情感体验,这也是心理疏导中的关键环节;三是分析个体的需要,满足个体的合理需要,引导个体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的高层次需要,激发个体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动力;四是对个体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行为及时给予正强化,使得个体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仰,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念的認识和理解。

猜你喜欢

个体价值观心理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我的价值观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