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世界, 你在哪里
2022-07-13
温柔,素来是我渴慕的品质。它包含对世界的善意,带着从容的韵律,又暗藏真正的自信。
但是在某些时段,温柔不够,我们更需要的品质是TOUGH。
历经艰难,真正的“治愈”和“再出发”,已不是温柔能够启动。
坚韧、强悍、对自己立场的清醒和坚持,甚至强硬,才是可能打开美好未来的姿态。
在艰难中照见自己的心,无法暧昧、模糊。
法国好几年高考作文都有这一题—《我们能否抛弃真理》。
不能。
人类危机不断。
读到日本实业家稻盛和夫先生关于应对危机、克服萧条的三句话。
首先,与困难和问题正面对峙。
其二,思考事物的本质。
第三,对照“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一准则,进行判断,采取行动。
智慧、勇气、原则、道德,一步步推向本心。
心念的力量是强大的,尤其如果是坚定的意念、众人的意念、高尚的意念。
稻盛和夫先生总是强调:所有的机会,都藏在变化里。
所以,“不要轻易放过一次危机”。
最近两次,听到不同的人说起相似的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要用力去爱,而不是恨。”
这个“温柔”的说法,在那刹那,还是让我感触而感动。
在被疫情折磨之后,太多人寻觅拯救情绪、重获能量的方法。
分享我的一点点心得。
能量来自“付出”。尤其在包括自己的所有人都感受到艱难的时段,更要用力地、热情地、暂时不计得失地、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人。在最灰暗的时候,做一件利他的事,就像给世界点亮一支蜡烛。神奇的是,“付出”对情绪的提振立竿见影。
能量也来自“汲取”。我们需要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来充实自己,便不至于陷入当时当刻的情境无法自拔;便知道时刻要跳脱出来,看护自己的内心,看看世界甚至宇宙运转的节奏,看到人类虽然渺小脆弱,却也有神奇的力量和层出不穷的美好创作。
就像昨天有人在我办公室桌上放了萨莉· 鲁尼的新作《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下班时便有了些小盼头—阅读还未开始,已经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