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平台构建探索
2022-07-12刘忠海
刘忠海
沈阳音乐学院创新创业中心 辽宁 沈阳 110818
创新创业是时代发展的号召,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人们就业问题和提高生活水准,提升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学理念以后,创新创业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讲也是如此。高校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尤其在新时期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模式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更加高涨。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模式,可以实现创业和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本文旨在分析高校创新创业背景下校企合作必要性,探究高校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实践育人价值与意义,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平台构建策略,为各地区高校在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方面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一、高校创新创业背景下校企合作必要性分析
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高等教育更多是关注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对于学生进入到市场经济中,尤其是面对市场就业和创业,则是相对要薄弱一些。从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实践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创新创业成功几率极小。以此为导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亟需变革。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尤其现代化企业发展,更需要人才的配合和支持。由此可见,高校创新创业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实现大学生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学、企业人才需求等三重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创新创业背景下校企合作,有着极为现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需求[1]。
首先,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中创新创业能力明显不足。我国社会和就业主管部门,对于毕业大学生跟踪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很难直接运用到社会就业和创业实践中。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而对于创新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则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由此可见,我国传统的高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阶段创新创业时代发展需要。而高校创新创业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搭建起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平台,加强大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创新创业的精准性培育,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优质化人才,满足市场化经济创新发展的要求[2]。
其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解决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助力。无论是哪个国家,当社会经济的发展到达一定的程度,都会带来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下行压力。抛除疫情影响,要想突破经济发展压力,就要依靠企业创新力,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实现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企业创新创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支持,需要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人员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绝对离不开我国的高等教育。因此,高校创新创业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教育教学形式创新,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动力的优质人才,大大解决了企业创新创业的人才需求。
二、高校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实践育人价值与意义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模式,实现了基层市场企业与高校教育、学生人才培养,三者的有效融合和衔接。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可以为企业输送更具有针对性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大大满足企业发展实际需要。使得企业在高素质人才支持下,获得更加优质和创新力量,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模式,是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以及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号召下,高校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所做出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选择[3]。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高低,直接体现在大学生市场就业及创新创业中,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前景和就业质量。综上所述,高校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意义。
三、高校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平台构建策略
1、校企合作模式下,共同组建创新创业指导师资队伍
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需要在指导师资队伍高效教学和积极引导下进行。为此,校企联合共同组建创新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校企合作模式下,创新创业指导师资队伍,既要包含企业兼职实践教学队伍,也要包含高校校内专职实践教学队伍。在两个单位共同努力下,组建成企业一线生产和高校校内教学的完整体系。首先,高校每一位专职教师,要积极走出课堂,要走进企业,与企业中基层生产员工进行深入沟通和学习,要完成一定期限的实地锻炼和基层实践。这样可以使得高校专职老师可以更懂基层、更懂专业、更懂实践,也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企业素养。其次,在高校实际教学工作中,创新创业理论性知识,有专职教师进行教学和讲解;而操作性和实践性课程,由校外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演练。在两种教学模式融合和创新下,推动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4]。最后,企业工作人员要与高校专职教师,通过搭建的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平台,保持实时的沟通,双方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审核内容、监督教学、项目指导过程中,编制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2、完善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机制,强化过程监督与管理
为保证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模式的时效性和落地执行性,首先,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都要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人才培养协议,通过协议的签署,使得双方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和业务进行落实和划分,从而更加清晰和明确的保障双方的合作基础,构建起长久性的合作模式。其次,如有需要,高校和企业双方,可以组建校企协同共管机构,对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工作,具体落实进行分工和执行。比如,在该共管机构下,在双方共同同意下,可以设置项目组,具体负责校企合作实践育人过程中的具体事宜。再次,强化沟通机制建设,保持双方沟通的实时性和及时性。比如,高校和企业双方领导层,可以建立密切的沟通机制,双方定期互派代表对对方单位进行考察和学习,如有必要可以召开双方领导参与的研讨会或者座谈会,对双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5]。如若遇到重大的人事调整、政策制定、合作改革、企业人才新需求等,双方要及时通报相关信息,尤其对对方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要认真考虑并及时反馈,强化合作过程期间的业务监督与沟通管理,通过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实现双方责任和义务的约束。
3、校企合作共建实践育人体系,执行校企联合导师制度
校企合作实践育人体系下,需要相关企业做出更多付出和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比如企业要在师资、技术、设备、管理、场地等方面,给予高校更多支持和指导,要努力保障高校学生实践训练基地和条件。同时,企业要积极参与到高校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中,尤其在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企业要充分发挥自我优势,做好学生实践教学指导。具体来讲,校企合作共建实践育人体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向入手:首先,执行校企联合导师制度。比如,在学生试验、实训和实习方面,双方导师可以共同制定实习和实践任务目标,且企业和高校老师二者有具体工作分工。高校老师主要监督学生实习表现,企业老师更加注重实践操作[6]。比如,在实习考评方面,双方老师根据责任划分,共同对学生实习和实践情况进行考评考核。其次,对于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内容设置,要求高校和企业专业教师共同开发,对新时代下本专业新情况、新内容、新模式和新技术,双方要充分发挥出各自优势,既要保证学生技能和知识学习的时效性、有效性,也要充分实现学生技能技术和企业岗位需求的有效衔接。
4、积极引入社会企业资源,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企业实习实训基地,是新时期大学生理论知识实践场所,是对学生开展就业和创业指导的实践基地。在企业实习实训基地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会在真实场景中,得到最大化程度提升。与此同时,在企业实习实训基地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实践工作环境,更深入体验企业文化、真切观察规范化训练,尤其对于培养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在具体实践工作的落实和执行中,更加有利于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得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也得到全方面锻炼。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入社会企业资源,为学生实习和演练创造更加优质的环境[7]。比如,高校可以与企业一起,对现有的实践基地环境氛围进行改善,使得学生可以更快、更方便的适应基地。比如,可以对实习学生积极引入企业准则,使得学生可以严格遵守企业制度,保证实习结果有效实施和验收,让学生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可持续性社会和经济价值。
5、迎合新时代科技发展,搭建创新创业培训网络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迎合新时代科技发展实际需要,搭建创新创业置业培训网络平台,可以为企业、高校和学生三者,建立实时性和便捷性交流沟通平台,使得教师、学生和企业员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彼此的共同交流和学习目标。创新创业培训网络平台建设,大大降低了企业设备耗材损耗,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和范围,全方位实现信息化交流,使得学生的实践教学和技术训练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8]。尤其现阶段新冠疫情环境下,创新创业培训网络平台优势更加突出。对于一些实践条件受限的学校,同样也可以利用创新创业培训网络平台,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线上实践学习机会。
总结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是时代发展的主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作为未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如何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每个高校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全力整合企业资源,做好资源整合和组织协同,构建起政府、高校、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等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共同体,在实践育人共同体协同和帮助下,刺激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为塑造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发展,实现百年机遇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人才支持和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