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大汉公报》所见海外华侨的家国之思*
2022-07-12徐燕琳
徐燕琳
内容提要 加拿大的早期华侨文化活动始于19世纪后半期从广东各地而至之华工的生产生活,并随着移民的增多不断发展。20世纪初加拿大洪门致公堂创办的《大汉公报》的新闻报道、文艺副刊水平比较高,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浓重的岭南色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们与国内联系紧密,反映了海外华侨的家国情怀,也成为岭南文学艺术在地化发展的一种表征。华侨的爱国传统、革命精神以及对家乡和同胞的深情,也在1914年广东水灾、1937年“七七事变”等报道和相关诗文里有突出表现。
《大汉公报》是20世纪初在加拿大西岸城市温哥华出现的一份历史悠久、影响很大的华文报刊,一直到1992年才停刊。由于加拿大的早期华侨移民多来自广东省,其创办者、编辑记者、作者读者也以广东人为主,该报岭南特色浓厚。字里行间的家国之思,反映了许多海外华侨的共同心声。
一、《大汉公报》的创办
1909年冬,加拿大温哥华洪门致公堂筹办机关报《大汉日报》,致函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中国日报》社长兼主编冯自由(祖籍广东南海,生于日本),托他代聘总编辑一人。1910年2月,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冯自由“欲为吾党辟一新天地,以为卷土重来之计”,遂“自告奋勇”,辞职以就《大汉报》之聘。是年夏到任,鼓吹革命,“《大汉报》之发达殆一日千里,各地侨胞莫不人手一纸。温埠保皇党所设之《日新报》以相形见绌,渐向《大汉报》挑战。余(冯自由)乃对于康梁邪说,痛加针砭,论文以外,附以粤曲歌谣,尤足发人深省。半载以后,收效大著,保皇党徒以是登报脱党而服膺革命真理者,络绎不绝”①。
经过《大汉日报》的宣传发动,旅加华侨多倾向革命。1911年初,冯自由电邀孙中山前来为再次起义筹款。2月6日,孙中山抵达加拿大,温哥华洪门上下倾囊,捐款万余;域多利(即维多利亚)洪门毅然将会产楼宇抵押贷款,变产救国。各地洪门纷纷效仿,为是役共筹款港币七万余元,乃海外各地义捐最巨。捐款者中,有《大汉日报》的创办者之一、洪门致公堂司库岑发琛这样的爱国商人,也有无数的普通民众。例如,卑诗省的乃磨,华侨多为矿工。2月26日,孙中山到乃磨,由盟长何就主持,在致公堂堂所向五十余位会员演说,群情激奋,反响热烈;次日又假座联益番摊赌场,向百余位听众宣传革命,合共得加币百余元;28日又到各矿场向矿工逐一劝捐,得款共七百余元,由何就亲自带回域多利致公堂,转汇回港,襄助起义。②
冯自由1911年8月应孙中山之招赴美国旧金山,主持《大同日报》。《大汉日报》1915年定名为《大汉公报》(以下均以此名)。1931年起,林翰元担任《大汉公报》总编辑四十多年。他祖籍广东新会③,1921年移民加拿大,为洪门致公堂成员④。后由其子林岳鋆接任至1992年该报结业。二人兢兢业业,令《大汉公报》成为北美历史最悠久、销路最广、影响最大的华文报纸⑤,对北美华人特别是加拿大华人贡献卓著。
早年的华侨主要是底层劳工,但其中不乏有一定文化、能够识字写作的人士,可以通过文学形式抒发情感,交互联系。随后不断有各种职业、各种层次的华人踏入美洲,文学活动因此发展起来。由于华人长期受歧视受打压,相对社会性地隔离,加拿大华文文学活动主要以唐人街为中心,以报刊为载体。
《大汉公报》之外,加拿大其他华文报刊也不少。抗战时期出现《禺声月刊》,1939年由广东番禺华人在温哥华创办,1946年停刊。这“是一份充满激情的华文杂志”,其文章、图画,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热忱和对国内局势的关切。《禺声月刊》远销北美、中南美、澳洲、新西兰,甚至毛里求斯,以及广东侨乡、香港和澳门等地,成为各地华人与侨乡的纽带。该刊每期都用蜡笔抄写,有插图,包括以抗战为题材的班本、粤讴、南音等作品。⑥
二、华侨对家乡的关切
早期《大汉公报》除了国际、加拿大国内、本埠信息,更常设“祖国新闻”“广东新闻”,对中国特别广东省尤其关注。1914年夏,中国发生大面积水灾⑦,粤、桂、湘、赣等地大雨如注,西江水位暴涨,北江同时泛滥,广东高要、高明、南海等县68围先后崩决,罗定等县告灾,为害之重,数十年罕见⑧。《东方杂志》称:“广肇两属,被灾尤甚……灾黎数十万,灾区广约九千方里……田庐人畜,均被漂没。”⑨《大汉公报》随时报道灾情。1914年8月3日第6版“广东新闻”栏目的头条即为《各属崩决基围一览表》,触目惊心:
连日西流暴涨,各属崩决基围情形甚惨。兹将广肇两属,经已崩决各围,及情形危险者,调查如下:
(高要县属各围)乐丰、南岸、恩霖、大榄、银江、白珠、金西、桃溪、赤顶、陈塘、迪塘、大湾、鸭塘、莲塘、老围、院主、砚洲、头溪、西围等,均经崩决。决口大小不一,房屋冲倒甚多。乐丰围决口最阔,长约百余丈。南岸围决口约四十余丈,倒塌房屋约四百余家。(高明县属各围)白鹤、大沙、报信、三洲、大茶、太和、凌霄等,昨已冲决。(三水县属各围)如上游之灶岗、茶岗、村头、永宁等五围,下游之石露、新寨、鬼岗、验涌、石板等十三围,一律崩决,其灾情与高要相仿佛。(四会县属各围)黄岗、白鹤、隆伏、丰乐、大兴、高路、横沥等一律崩决。(南海县属各围)罗格、桑园、大槎、榕洲、沙梨、新宝、碧岸、南洲、蚌岗、登丰、全院等,已次第崩决。闻崩桑园时,沙头堡溺毙数千人。(鹤山县属)长乐围决口约四十丈,居民约有万人,异常贫苦,计七年共崩三次。(新会县属)荷塘、石龙、大围昨亦崩决。(香山县属)小榄、亿利,因水力太猛,致将闸门全度推开,同时崩决。(顺德县属)登洲、大良、茅地、官洲、闩门、良滘、大围、沙岗等,一律崩决。损失蚕桑最多。(清远县属)岗拗围决口四百余丈,田庐淹没,受灾极惨。查花县处三水、清远下游,亦冲塌基围屋宇无算。计旬日间,各属共崩围七十余处,其有续后崩决者,尚未在内。目下之将崩未崩,情形极为危险者,高要则有景福围;鹤山则有古劳围;南海则有大富、朗边、莲塘、海口等围;香山则有裕安、裕昌、永益、广益、海洲等围;顺德则有马营、南保、南安、古裕等围;三水则有芹涌围;鹤山则有罗江围。此皆广肇两属受灾之地点也。此项灾情,为数十年所未见,至溺毙人命若干,仍俟□查续报。
天灾之外,又有人祸。《各属崩决基围一览表》之外同时又有《提防土匪乘灾窃发》:“水上警察蔡厅长:现以西潦成灾,□土匪乘机出掠。已饬所辖各巡舰认真棱巡。”土匪趁水打劫,警方也未必得力:“查各舰向□设有机关枪,以资利用。肆因胡陈弄兵,将各舰之机关枪全数收回。现在各江河道不靖,且值潦水为灾,尤宜加以防堵。驻叚各舰,所用皆毛瑟旧枪,倘遇盗匪充斥之处,□不足以振军威而寒贼。”⑩警方公告如此,百姓徒呼奈何!
《大汉公报》的报道与国内几乎同步,描述清晰,地点精准,来自广东各地的华侨远在海外,能够及时看到家乡讯息;但迢迢万里,焦虑万分,亦束手无策。
“桑梓关情,拯救尚义”,温哥华的中华会馆响应号召,积极组织发动赈捐。《大汉公报》承担了发布新闻、联络华侨的工作,也是募捐的积极组织者、参与者。1914年8月3日第9版刊载的《云埠中华会馆启事》曰:
廿七日奉林领宪函开,准金山总领事徐转来广东自治研究社梗电,系为广肇两属,向来罕见之水灾,难民嗷嗷,情形极惨,通请筹款汇粤督转发赈济等因。值本会馆该晚有事集议,经急照提议案。佥谓吾粤疮痍满目,又遭此惨,赈济义不容辞,筹款急须计备,表决先将拒俄局演剧处存款提借一半,并即派员沿门劝捐,凑集汇照汇粤。想桑梓关情,拯救尚义,乐善君子,应无俟勉强,大解悭囊也。谨此通告,不啻为难民请命,其共鉴旃。中华民国三年六月廿九 云埠中华会馆谨布
祖国有难,海外乡亲感同身受。无论贫富,许多华侨慷慨捐输,点滴汇聚,愿效绵力。仅以1914年8月份为例,除了8月27日减了两版未刊外,每日均登载《云埠中华会馆公告 赈捐广东水灾芳名列》。如《大汉公报》1914年8月3日第9版公布:
(俱伸港银计)
廖鸿翔五十元 三记五十元 永生五十元 万昌隆二十元 黄纪杰二十元 李世璋二十元 万安堂一十元 尾利核和兴二十元
宋潮 丽生 利源…… 以上每捐港银十元
金利源八元 广生六元 名利栈六元 时利和六元 万生和五元 永和昌五元 黄子典五元
均和 兆源昌 章记…… 以上三十七名,每捐港银四元
广丰 美隆栈 商发公司…… 以上二十九名,每捐港银二元
子远 来记 三和…… 以上每捐港元一元
合共捐得港元六百一十六元。
又巧忘利、广万源五元,雷家彬一元。后捐另布。
七月十一日,中华会馆布。
这些捐款,只是当时华侨水灾捐款的一部分,一元乃至数角的更多。如在后续的《芳名列》中,笠巴市笃的蒋北光、梁来养、陈大齐、黄泽春等人,格兰努番的李梓炎、李德建等人捐款均为“五毛”。海外华侨在充满敌意和种族歧视的异乡谋生已属不易,他们对故乡、对同胞的深情,令人感动。
三、心系家乡的文艺创作
早期《大汉公报》除了1915年等少数时间为4版、容量有限外,其余均设有若干文艺副刊版面。20世纪初名为“杂录”,至20世纪20年代为“汉声”,其中文学类的标目有“文界”“诗界”“吟坛”“说部”“谐文”“小说”“新小说”“随笔”“剧本”“新剧本”“班本”“粤讴”“南音”“杂谈”“怪闻”“游戏文”“滑稽谈”“谐诗”等,发表了大量原创文艺作品,内容与本地生活、国内国际情况呼应。许多作品延续了冯自由等革命党人以“粤曲歌谣”宣传革命、反映时事的方言创作传统,岭南色彩鲜明。
(一)以家乡情况为创作内容
以1914年8月份为例,为配合广东水灾的赈济筹款,《大汉公报》发表了大量文艺作品,描述灾区惨状,呼吁热心捐输。如“文界”有《哀水灾文》《问水龙王》,“谐文”有《蟹将虾兵上海龙王书》《新诗经》《陈塘花界组织救灾队之大会议》《吊里海风灾文》《拟义丐霍林劝丐友助赈小引》《讨河神檄》《逆冯夷君远去文》,“粤乘”有《香江妓女筹赈之劝捐小引》,“吟坛”有《灾区口吟——香港〈共和报〉筹赈调查员侃公自灾区寄》,“歌谣”有《村落灾民叹五更》,“粤讴”有《北江水》《奴要刺绣》,“班本”有《实事惨剧·灾民泪》,等等。
从这些文艺作品看,对家国的关切是主要的思想内容。作者往往文学功底扎实,作品艺术水平较高。署名“驾”的《哀水灾文》乃一名回乡记者亲眼所见:“记者桑园围人也。廿六号闻该围崩决,因公私两事,匆匆买舟回里。所过各处,一望汪洋,伤心惨目,实为吾生所未见。比返旅次,乃为文以哀之。”后面用骈文形式,书写家乡惨况,栩栩如生:“呜呼,茫茫巨浸,人哭无家;滚滚长空,天如坠地。桑麻安在,均占灭顶之凶;菽麦何辜,尽蹈杀身之祸。负山者凄凄露宿,路绝呼天;滨海者寂寂舟居,声沉吁地……父老忍饥而展转,指海而悲;稚子被吓而噫嘤,向天而泣……”又描述水势凶猛:“况夫汩汩流来,转瞬满门楣之上,滔滔涌至,移时侵屋瓦之间,防之早则生命无虞,避不及则全家立尽……忽遭淫雨,顿涨三篙,兼起狂风,纷推入□。半夜潮声动地,倒海排山;诘朝水势滔天,冲围陷郭,不留寸草……”
《大汉公报》1914年8月3日发表的“驾”所撰《问水龙王》是一篇奇文。先是描述故乡灾情之凄惨:“甲寅仲夏,广东水患陡作,一夜涨丈余,或七八尺,崩围救基,不绝于耳。田园尽成泽国,家室没入洪涛。野遍哀鸿,人皆寒鹤,天真不吊,地先为潭,记者戚然伤之。”继而展开奇想,哀叹民生之多艰,诘质龙王之“溺职”,辜负百姓的崇拜,陷害百姓于汪洋,故怒而毁其神像、庙堂:
因无聊极思,向水龙王而问之曰:“尔僭位称王,虚食人间烟火,已不知几年世矣。然以尔之职,固司掌水势之盈虚也。潦也尔当消之,旱也尔当长之。乃当消而不消,当长而不长,盈虚颠倒,重累吾民,此之谓溺职,尔乃不知自检,习为常事,吾民于尔何怨,偏欲尽使为鱼,究不知是何用意。即如广东今日,民军之骚扰甫息,大炮友之朘剥又来。纸币之低折未终,瘟疫之灾祲复起,民无宁日。路有凶星,尔既为神,当效慈航之普渡;即令无能为力,亦不当落井下石,致吾民有胥溺之忧。乃前后未及旬日,泛滥汪洋,奔腾澎湃,呼吁者函电纷驰,流落者骨肉不保。至于今汩汩滔滔,为祸仍未有艾也。尔真欲尽死吾民而后快乎?抑天未厌乱,特以水而杀人满之势,你亦无权而收拾乎?然而已饥已溺,人神当同恻隐也。尔纵不能补救于万全,未必不能挽回于一二。譬如贼所忌者,官也;官应办者,贼也。萑符遍地,虽发生于民无常产,尔官果认真痛剿,未当不立治其标。今以尔之灵而不能□止水祸,是与官之失职殆无以异。呜呼,风餐露宿,凄凉郑侠之图;菜色鹄形,冷落翳桑之客。嗷嗷待哺者,一皆无罪之苍生,亦一皆崇拜尔之良民也。仁翁善长,已纷纷□赈矣;殷户富家,已踊跃捐助矣。尔独何心,乃勃然若此。吾已剖尔之像,毁尔之庙,以为神之奉职无状者警。尔果□有原因,不妨明以告我。”
“粤民既遭困苦,复遇水灾。其流离惨状,故赋此诗。”(芳《新诗经》)这些旧体文学作品,如《新诗经》描述“渺渺山川,波臣为虐”,复现水灾情形和墙倒屋摧、人哭无家的惨状,表达自己对家乡父老的无限关切:“大难近止,靡瞻靡顾。四渎灵神,则不可助。风餐露宿,胡宁忍予。苦也。”“我心惮水,忧心如焚。四渎灵神,则不我闻。昊天上帝,宁俾我闷。苦也。”作者有的是报道实况,有的未必到过现场,但描述真切,感人至深,说明同胞急需救助,呼吁积极捐款,令读者感同身受:“怅斯民之待毙,渴望救灾之至”(《哀水灾文》);“仁翁善长,已纷纷□赈矣;殷户富家,已踊跃捐助矣”(《问水龙王》)。
(二)以家乡文艺为表现形式
目前资料所见,加拿大最早的华侨是来自澳门和广州的劳工。1857年,加拿大西岸卑诗省菲沙河谷发现了金矿,此后越来越多华工从香港乘船而来。1878年联邦议会决定修筑横贯加拿大东西部的太平洋铁路,西部承包商委托广东台山华侨李天沛回到香港、开平、台山和广州地区招募华工筑路,应聘者众。台山人叶春田也先后几次回到广东招工七千多人。1880年至1885年间共有1.7万名华工来到加拿大筑路,包括“契约劳工”乃至被“卖猪仔”而来的华工,大部分来自珠江三角洲,形成了当地华人族群的粤语文化氛围。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学习和使用英语,又无端遭受隔离和驱逐,不得不聚居在华人区或唐人街,从而将家乡文化艺术带到加拿大。《大汉公报》早期刊载的大量广府俗文学作品,如粤剧班本、歌谣、粤讴等,反映了这样的情况。
1914年劝募赈济广东水灾期间,《大汉公报》发表的《村落灾民叹五更》《奴要刺绣》等许多作品,采用了珠三角一带流行的传统民间曲艺形式南音、粤讴等。《村落灾民叹五更》曰:
更转二,月升西。可叹天降灾凶样样齐。想起番嚟应泪涌,任你心肠铁石也要悲凄。回忆呢日水来奔似马,霎时澎涨就缺了基围。几费乡人齐抢救,加固数尺亦难非低。总係水流湍急难为方,任你打桩竖杉也难为。八宝出齐终有效,一声倒卸好似天柱崩西。个阵乡人争出动,群相走告忧压双眉。只见江水滚如千丈瀑,不俟盈刻递坎疾如飞。妇人稚子心肝裂,倏时涌到与檐齐。手足慌忙无所措,合家老幼暂上楼栖。又听见话市中无米粜,女儿对坐苦悲啼。我想兵盗为常见事,情形未必咁酸嘶。今日只待善翁来赈济,真难抵,点得有杨枝露酒救吓我等人黎。
三更鼓,月当中。第一伤心係我地大众耕农。蚕桑被浸犹非紧,再栽来造亦不至全空。总係塘鱼□面随波去,咁就唔穷也要穷。经岁勤劳都绝望,而今日尽付水流东。共计全围崩决何胜计,人人损失惨相同。资钱财物产皆遭丧,十万嗷嗷怎吸风。纵然水退之时候,四□行乞怕亦有地能容。造物不仁偏至此,摧残良善太唔公。试问百万蒸民何罪戾,忍使缠侵灾祸恨重重。详细思量唔係值,自嗟自恼恨填胸。亏我越想越思心越痛,珠泪涌,想到此后凄凉恨更未穷。
“叹五更”又名五更调、五更鼓、五更曲,是传统民间小调,起源较早,用调甚广。南北朝时乐工采自民间,被列为相和歌辞清调曲之一。敦煌石室发现有唐写本,罗振玉编入《敦煌拾零》,任二北在《敦煌曲校录》中归入“定格联章”体。“叹五更”广泛流行于国内多省,广东的汉乐有同名曲调,肇庆怀集采茶戏也有《叹五更》。珠三角一带以顺德人何惠群创作的南音《叹五更》最为出名。南音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在本地木鱼歌、龙舟歌的基础上,吸收了扬州弹词和潮曲的长处,用檀板、筝或扬琴、琵琶、椰胡、洞箫等乐器伴奏,有固定的节拍和板式,音乐性比较强,善于绘景,善于表现缠绵悱恻的情感。何惠群创作的《叹五更》分六小段,通过更鼓的转换,推进人物情绪的发展,抒写一名痴情妓女的不幸身世和内心的痛苦,因其文词优美、雅俗共赏传遍城乡,成为粤调说唱三大名曲之一,对岭南通俗文艺影响深远。
何惠群《叹五更》辗转凄清,肝肠寸断。《大汉公报》这首《叹五更》则以深沉的情感,书写灾民酸辛:“天降灾凶样样齐”的无奈,“江水滚如千丈瀑”“倏时涌到与檐齐”的凶险,“经岁勤劳都绝望,而今日尽付水流东”的哀伤,“今日只待善翁来赈济,真难抵,点得有杨枝露酒救吓我等人黎”的冀望。结尾“亏我越想越思心越痛,珠泪涌,想到此后凄凉恨更未穷”,更让读者忧心故乡同胞。
粤讴原流行于珠三角一带的花艇,多为伎女、瞽师演唱。后经文人招子庸整理和创作,成为粤语俗文学的体裁之一。《大汉公报》刊登、署名“三郎”的粤讴《奴要刺绣》,描述一个绣花女,针针刺绣义助灾民,并设身处地讲述灾民苦难,进行劝捐。其中的方言文字,如“你睇灾民千万,欲走无生路”“你唔好自负”“望你体贴吓奴奴”等等,平白如话,贴近口吻,也贴近人心:
奴要刺绣,绣一幅水灾图,绘成惨剧,尽在手上功夫。你睇灾民千万,欲走无生路。甚过哀鸿遍野、待哺嗷嗷。今日买物场开,不少慈善大老,报效珍奇品物,岂无论贱价而沽。奴是蓬门弱女,恨煞非饶富。独将十指,附骥愿力劻扶,种族安危。君呀,你唔好自负,当仁不让,切莫假作呜呼。毁家纾难,义气垂千古,当步武。惟□堪为宝,针针是泪,望你体贴吓奴奴。
《大汉公报》还刊载粤剧班本。它们形式短小,内容紧凑,立足报刊载体,可读性强,亦可搬演。1914年8月6日,“击秦生”所作班本的《灾民泪》,有角色分工,有唱、作、念,灾情凶险、灾区困顿、灾民苦难栩栩如生:
(二簧首板,内唱)这场祸,使吾人,流离失所、流离失所。(冲头,末旦杂同上白)唉!(滚花二流同唱)眼前平地,起浪波。
(末白)凄凉呀凄凉,想吾民何辜,既遭盗贼抢掠,又遭兵勇横行,天不厌祸,再弄出这场水灾。老天呀老天,你真真不是了。
(旦)我苦呵,洪水来时,丈夫背负老翁逃难,途中失散,不知何往。(作儿啼介)……
四、家国情怀的根源
(一)对家乡状况的共同感受
鸦片战争以后,大批华人移民海外,尤以广东为多。除了律令放宽、交通条件改善、当地经济需要等外部因素,主要原因是底层劳动者生计艰难、社会动荡。1934年,陈达组织调查汕头附近905个华侨家庭发现,其中因经济压迫出国的占69.95%,天灾占3.43%。另据新加坡南洋大学历史系黄枝连在1970年前后组织的对当地父老的调查,东南亚早期华人移民的原因,61.2%是经济困难,8.9%是社会不安,7.8%是政治混乱(抽壮丁)。其中1910—1915、1918—1930、1933—1939年为华人移民新加坡的三个高潮,主要原因是内乱和战争。沙捞越古晋受访的华侨,也有80%是因为在家乡生活艰难。
明代以后,广东的缺粮问题十分严重。广东盛产稻谷,历史上曾经粮食自给有余。明代广东各地积谷颇丰,“广米”甚至远销津沽。清代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地租率一般是在50%以上,还有各种附加地租、押租、预租、连年灾荒,农民极度困苦,清初,广东开始出现缺粮现象。据吴建新研究,广东增城“自明季鼎革之后,村落皆墟,田园尽芜”。康熙二年(1663)的香山“乡土归耕无期,去死不远,求生实难”。迁界更造成沿海州府人口减损,耕地荒芜。后来虽然推动垦辟,但城市游民辐辏、重兵“满汉家口数十万”,人口激增,食用浩繁,兼以经济作物种植扩大等原因,致使粮食产量长期不足,“广东所产之米即年岁丰收,亦仅足供半年之食”。后虽有所改变,但多数州县还是产粮不能自给。缺粮主要在广、惠、潮、肇四府。广东87个州县中,道光以前产粮能自给的约有24个(其中有余粮的17个,仅可自给的7个),不能自给的51个,其余情况不明。在不能自给的州县,“耕稼之地十仅一二”,往往“民食半赖包粟(玉米)”,有的甚至“一岁所收仅备三月”。咸丰以后,列强入侵,清廷腐败,农业凋敝,缺粮就更多。民国期间,广东粮食一直供给不足,需要从省外、国外输入大量粮食。又有军阀割据、赋税力役、水利败坏、洋货倾销、地租剥削、高利贷等因素,更加剧了土地兼并和小农经济的破产,农业危机越发深重。
广东又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区,洪涝、干旱、大风、低温及其产生的次生灾害连年不断,四季不断,灾季长、灾种多、灾情重。据全国重大自然灾害调查组的统计,在44种主要自然灾害中,广东占40种,几乎无灾不有。从记载相对完整的16世纪到1949年的450年中,广东有405年发生洪灾,占90%;303年出现旱灾,占67%;发生693次台风灾害,年均1.5次(有漏测)。可谓十年九涝、三年二旱、两年三次风灾,对人民生活影响惨重。
旧中国国力衰落,官吏腐败,兵匪横行,土地高度集中,人口相对过剩,水利建设差,防灾减灾能力极低,遇到自然灾害基本上得不到救济,大量灾民流离失所。“断柴米,等饿死;无奈何,过番卖苦力。”“无钱无米无奈何,背个包袱过暹罗。”“有食有着系艰难,想来想去想过番,有日阿哥时运好,杠子装银转唐山。”大批失土失业大军无法再在家乡立足,只好出洋求生,希冀“赚得金钱千万两,返回起屋兼买田”。
加拿大的早期华侨,有因商旅等原因而来,大部分还是被迫出外讨生活。许多人没有定居打算,只想赚钱回家。他们熟悉家乡状况,与家乡、祖国息息相关,家乡的灾情、家乡人的苦难也是他们共同的经历和牵挂,能够触动他们的心。因此,《大汉公报》的文章,真实反映了国内当时的情况:“我想兵盗为常见事”(《村落灾民叹五更》);“即如广东今日,民军之骚扰甫息,大炮友之朘剥又来。纸币之低折未终,瘟疫之灾祲复起”(《问水龙王》)……正所谓“试问百万蒸民何罪戾,忍使缠侵灾祸恨重重”(《村落灾民叹五更》)!
(二)革命历史和爱国传统
加拿大早期华人文学呈思想上心系乡梓、内容上切合实际、形式上雅俗共赏的风格,在1914年8月19日署名“唁情”的戏曲剧本《记者登台》中有比较清楚的说明。此文以记者登台表演的形式,说明了办报的宗旨:
(首板)唁情子,立在了,言论之界,(中板)大声疾呼,醒同侪,拿着了毛瑟三千,当不败。提起了七寸狼毫尽力排。倘若你造福同胞,堪敬爱。如不然,作伥为虎,誓诛来。据事直书无党派,有闻必录,不论庄谐。我同人(高字)发奋为雄,扫除孽债。(介)莫抛天职,作奴才。(转左撤起板)东方报试啼声,呱呱而号,(慢板)尊一声,好黄魂,鉴我牢骚。想本社,众同志,热诚一般。虽然是,不敢云,救国英豪,惟独是,创办这,敢言之报。问宗旨,持坚着,民生、人道,弱拯、危扶。开民智,三个字,算不得人群福造。振民权,伸民气,誓要复我大汉舆图。(转中板)(论著)门,春秋褒贬,不论经文略武,这(时评)斧钺史笔,吓煞了民贼独夫。(特电)栏,中外寰球,灵通捷报,有(调查)与(记载),访员密布,岂敢糊里糊涂。(小说)部,振发人思,不啻提神醒脑,看(谐文)和(杂著),是讽是劝,足作箴贬良谟。编成了(学说)(史传),令人沉思往古。(谈丛)中、杂俎里,大都是有益。人曹(滑稽谈)嬉笑甚于怒骂,不可作为捧腹。登舞台,狂歌当哭,聊胜作徒奥。(口旁)呜呼,或(剧本)或(弹词),(粤调)(南腔)(板眼)(龙舟)琵琶、曲谱,休小觑。(花调巧语)未必民困,其苏(文艺)中,包括着,诗词、歌赋。最特色,蛇神牛鬼,(丹青)妙手,绘出了尉垒神荼庄与谐。别类分门,阅者敢夸。不□可算得,汪洋报海,放出万丈光豪。不愧着旭日炎炎,东方晓报。(快板)当头一棒醒迷途,文坛十万兴旗鼓,魑魅魍魉尽潜逃。文字收工善颂祷。(收板)祝诸公齐努力,矢志匡扶。
《大汉公报》最初是洪门致公堂的机关报。洪门致公堂即三合会之别称,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乃“民族老革命党也”。由于清廷的镇压,许多会众逃亡海外。加拿大的洪门组织,目前所知最早的是1863年在卑诗省卡里布金矿区建立的,以华工为主。随着太平洋铁路西段的兴建,大批华工来到加拿大,洪门致公堂逐渐由加拿大西海岸的卑诗省向中部和东部扩展。据统计,1886—1912年间,致公堂在加拿大共有66处堂所,会员两万多人,约占当时全加华侨72%左右。洪门会员多属劳工。他们仍然恪守洪门传统的忠、义、侠三大信条:忠诚救国,义气团结,义侠除奸。为了在异邦生存,洪门以同胞乡情为纽带,特别强调“手足相顾、患难相扶”。
190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加入洪门,在三藩市得到洪门帮助,之后遍游各埠,并代为改订致公堂章程。其前言称致公堂之设,“本爱国保种之心,立兴汉复仇之志”的“民族主义”。又描述说,在美华侨数万,但人员分散;异乡为客,人地生疏,言语不通,风俗不同,“为外所轻藐所欺陵”。“又或天灾横祸,疾病颠连,无朋友亲属之可依,而流离失所者亦有之矣。其余种种意外危虞,笔难尽述……若无同志来相维护,以相赒恤,一旦遇事,孤掌难鸣,束手无策,此时此境,情何以堪?此联合大群,团集大力,以捍御祸害,赒恤同人,实为本堂义务之不可缺者一也。”又说:“清国,世人已目之为病夫矣,其国势积弱,疆宇日蹙”,“此联合大群,团集大力,以图光复祖国,拯救同胞,实为本堂义务之不可缺者二也”。同时,在“纲领”第二条宣告“本堂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即以同盟会的宗旨为洪门宗旨。
可以说,当时的北美洪门,经过孙中山等人的改良,既是一个具有慈善功能的华侨团体,又是一个爱国的政治团体。冯自由在温哥华主政《大汉报》期间,培养了黄希纯、周盛、吴侠一、黄子锡等十余名“有志青年”,成为“在《大汉报》工作中直接或间接奋斗最勇敢者”。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冯自由着手加拿大同盟会的组织,在温哥华、域多利等地发展起了刘儒堃、高榜等百数十名会员。适值温哥华中华会馆的董事选举,同盟会会员达到20席里的12席,这也奠定了同盟会在加拿大的基础。为了加强同盟会与致公堂的感情,冯自由与致公堂大佬黄三德等人商酌,令驻美同盟会会员全体加入致公堂。鄂军首义,诸省响应,加拿大又有曾石泉、周子骥等四百余名侨胞宣誓加入同盟会。他们与国内往来很多,如参与《大汉报》时期工作的黄希纯在1912年2月回国;报社在广东和其他地方也有记者或“调查员”“访员”等信息渠道。由此我们更能理解《大汉公报》及其团队对广东水灾和国内形势的深切关注,也能够理解他们对同胞苦难的同情,对种族安危的关切,对匪盗横行、官吏失职的愤恨。
由于光荣的革命历史和爱国传统,家国情怀、革命精神,是洪门的根柢,也是《大汉公报》的根柢。《记者登台》一文称:“问宗旨,持坚着,民生、人道,弱拯、危扶。开民智,三个字,算不得人群福造。振民权,伸民气,誓要复我大汉舆图。”这其中,既有洪门的反清兴汉思想、拯弱扶危的侠义精神,又反映了革命党人民生、民权、人道等社会理想和政治追求。同时,还吸收了“秉笔直书”的史家传统和近代记者的职业道德:“拿着了毛瑟三千”,“提起了七寸狼毫”,“据事直书无党派,有闻必录,不论庄谐”。
由于对“民”和“人群”的关注,《大汉公报》刊载的1914年广东水灾相关文艺作品充满了悲悯情怀,高抬个体生命的价值,指斥水龙王“失职”,警告为政者:“吾已剖尔之像,毁尔之庙,以为神之奉职无状者警。”1914年8月28日发表的谐文《讨河神檄》更为激烈:“平时既骚扰吾民,不知纪律。而此次复防闲大□,祸水横流。”叱河神“纵水为灾”,要求“退处蛟宫”,否则“惟有将本帝王毛瑟之三千,作吴越王制强弩十万,以与河神从事。其毋悔”。这也是当时进步知识分子、革命志士的民本精神、斗争气概的展现。在艺术上,他们延续了辛亥革命时期陈少白、冯自由等人以戏曲曲艺等民间文学艺术宣传革命的做法,创造性地赋予地方性俗文学以平等地位。在他们眼中,各种文体并无高下轻重之分,都是有内涵、有价值的:“‘小说’部振发人思”,“‘谈丛’中、杂俎里,大都是有益”,“或‘剧本’或‘弹词’,‘粤调’‘南腔’‘板眼’‘龙舟’琵琶、曲谱,休小觑……”
平等的文艺观,来源于平等的民权观。由于通达的文艺观点和对故乡的关注,这些岭南特色的文体,得以在《大汉公报》等平台上,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五、小结
《大汉公报》发表的文艺作品,许多描述本地生活,抒发怀乡苦闷。作者中也有华侨二代。1914年10月8日“吟坛”发表的《狂吟八首并序》,作者颜□炎曰:“鄙人生长美洲,少时回国居留七年,后苦于乡土之兵贼,复来美避之。于今九易寒暑,奔走风尘,东西游学,竟为贫故,莫遂初志。宁入工界,不轻插足于一时显赫诸会党。虽身堕流俗而壮志犹存,偶有余晷,往往流连于山水间,放浪吟诗。近葺之,得四百余首,类多忧国家、患身世之音。因作此八首,以写素怀。”一位在美洲出生的打工仔,仅仅接受了7年的国内传统教育,带着对祖国的深情,在辛苦劳作之余焚膏继晷,写下四百多首旧体诗,可感可叹。
《大汉公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加拿大华侨与国内联系的纽带,也反映了他们与家乡、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感。比如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7月9日的《大汉公报》就在头版发出《本馆特电》:“今晨接驻上海访员来电云:河北倭军在丰台附近卢沟桥演习,至七日夜十二时……”第2版刊登“重要电报”等半版新闻。在“汉声”版,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相继出现,如7月12日“吟坛”有旧体诗《闻宛平中日军火迸感作》(作者明心);7月17日有近于新体的《一首小诗献给爱国志士》(作者卿汝楫);7月15日则刊登署名“老侠”的粤讴《唔驶怕》,谓:“任佢几多兽卒,禁不住个的大刀队哥哥。(平声)重有一度横扫千军,令佢无法来避躲。翻云覆雨,乱斩恰似杀鸭。”此讴形式质朴,语言无文,却接地气、壮人心。可以说,这些华文资讯和文艺创作,沟通了祖国与侨居地,代表了华侨心声,也是岭南文学艺术在海外的在地化发展。
②邵雍:《1911年春孙中山加拿大之行述略》,《近代中国》第14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7页。
③刘孟宇、甄沃南主编:《南粤百镇丛书·会城卷》,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页。
④有资料说林翰元担任过会长,有的说是会员。请教加拿大华侨移民史专家贾葆蘅女史,曰未闻他担任过会长。由于目前所见《大汉日报》最早为1914年,她亦咨询加拿大康有为研究专家张启礽先生,得知冯自由所述《大汉报》即为《大汉日报》之简称;《大汉日报》《大汉公报》均简称《大汉报》。此谢。
⑤⑥梁丽芳、马佳主编:《中外文学交流史 中国·加拿大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15—116、120页。
⑦朱汉国主编:《中华民国史》第10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3页。
⑧罗元铮编:《中华民国实录 民国元—三十八年1912.1.1-1949.9.30》,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4页。
⑨《中国大事记》“民国三年七月一日”条,《东方杂志》第11卷第2号,1915年8月1日,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