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谱一曲荡气回肠的雪域军魂颂歌
2022-07-12张保弟
◆文/张保弟
(作者单位:希望出版社)
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编剧作品有《妈祖》《天仙配》《王屋山下的传说》《十一级台阶》《凭什么爱你》《沧海丝路》等14部400余集。出版长篇小说“浴火童心系列”“正义少年系列”“都市三部曲系列”,长篇报告文学《无“网”不胜》,诗集《浪漫高原》等共20多部。
《金珠玛米小扎西》曾有情 著/希望出版社/2021.6/45.00元
这是一部西藏军旅题材的长篇儿童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小扎西的成长经历,以及在风雪边关书写军人荣誉的故事。作者曾有情有10年的军旅生涯,他将自己真实的经历投射在作品中,为读者呈现了最可爱的戍边军人的生活与精神,同时唤起了全国人民对戍边官兵的崇敬之情。
该书自2021年6月出版以来,近3个月在当当网“新书热卖榜-中国儿童文学”名列前茅,并先后入选了《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好书品读8月童书榜、2022年第三届年度儿童文学新书榜、中宣部出版局“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好书荐读活动5月书单。我作为该书的责任编辑,是时候写一些文字记下该书的成书过程,以及关于少儿主题出版的感悟了。
敏锐挖掘作家创作潜力
曾有情之前一直从事电视剧编剧工作,20多年的编剧生涯使他的文学内功愈加深厚,然而剧作和荣誉等身的同时,他的身体健康也透支不少,越来越吃不消编剧的工作强度。于是他萌发了“转型”的想法,想为孩子们写点东西,开始研究儿童文学并投入儿童文学的创作中。
我和曾有情是以投稿的方式相识的。第一次接到他的投稿时,我刚刚调入主题读物编辑室,在对希望出版社的儿童文学版块深入研究之后,决定开辟新的版块。正在费脑费心策划选题时,一天,办公室同事递给我一个落款“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字样的大信封,信封中是曾老师的投稿。我当时的感觉就像天上掉下个馅饼,砸中了我的脑袋。虽然这个稿子最后没被采用,但是我和曾老师的交流一直保持下来。
我策划儿童文学主题出版物的宗旨就是“用鲜活的文学故事,回应时代命题”,再者就是拓宽儿童文学题材的领域,同国家大事件联系起来,找准时间节点,突显主题出版的意义。认识、了解曾有情之后,源于他的西藏军旅经历,我有了具体的想法,那就是挖掘他军旅岁月中的“宝藏”,呈现雪域高原上戍边官兵的生活和情感。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宣传汉藏民族融合也是回应祖国大事件的选题。
我把想法和曾有情一说,他也认为是时候把年轻时不愿去触碰的心里最柔软的角落写出来了。他还说:“希望孩子们在童年的阅读中能看到更辽远的地方,在被呵护的年纪也渐渐懂得责任和担当。”“希望孩子们进一步打开面对现实生活的视野,去了解更广阔的世界,各行各业的人,各种生活状态的人,而不是只知道身边的一点事。”
除了题材选择之外,儿童文学主题出版当然还是要回到童书的常识、文学的原点,找到给孩子进行宏大叙事的对象感。曾有情编剧的《天仙配》《妈祖》《十一级台阶》等电视剧我是看过的,我认为他的理想主义情怀和儿童文学的阳光向上的基底是契合的,这也是《金珠玛米小扎西》能够组稿成功的重要原因。
回忆式书写,精神上升华
在创作过程中,曾有情发扬了军人的做事风格,执行力很强。他一旦想好了,合同签下来,就会全力以赴。2021年的春节他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为了写稿时保持头脑清醒,还特地把酒藏起来。在那三个月里,我们几乎每天都沟通,首先架构故事框架,定章节标题,然后定书名。他说上世纪80年代《金珠玛米亚古都》这首经典老歌,全国人民都耳熟能详,知道“金珠玛米”是藏语“解放军”的意思,用《金珠玛米小扎西》做书名既体现民族元素和军旅元素,也能体现儿童的元素。
而整个写作过程对作者来说就是一个回忆的过程。曾有情1984年参军到西藏军分区,10年间他多次深入雪域高原的边防哨所采访和体验生活,走过2000多公里的边防线。干打垒土坯房,屋顶前后吊着大石头,厨房里的大高压锅,大风把屋顶掀跑,吹蜡烛点蜡烛,家书聚餐,通过电波治病等,这些细节描写都是边防哨所独有的,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写得如此传神。比如发生在和小扎西同住一屋的赵照身上的“治病的电波”就是有原型的,那就是曾有情本人。他去边防哨所体验生活时,尿路被结石堵塞,疼得要命,是通过电波诊断才救下他的一条命。书中一班班长刘大强在酷寒中被冻成冰雕而牺牲的情节也源自他的亲眼所见。我读到这个情节时,心里特别难过,被这一幕悲壮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
我相信曾有情的故事架构能力,但同时我也有所顾虑:他能把“儿童性”写好吗?我曾经反复提醒他“写人物、写故事千万要符合十几岁孩童的特点,包括思维、行为、语言”。曾有情真的做到了,他塑造的小扎西调皮、聪慧、顽强,又有点争强好胜,像雪域高原上的一个小精灵。在书中,小扎西的成长分为两个阶段。如果说参军前小扎西还是个孩童,具有贪玩、调皮、耍赖的特点,那么自从穿上军装,“显摆”过后,他开始有了责任,主动要求一个人守兵站,回来之后听说班长刘大强牺牲了,接任班长的小扎西带领战士站在界碑前宣誓:“我们每个兵都是一个界碑!请祖国和人民放心,我们捍卫每一寸领土的完整,我们维护每一个日夜的安宁!”这是小说的结尾,小扎西心里有了使命,肩上有了担当。
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我们就会即时调整。比如故事发生的年代,刚开始设置在1984年~1986年,写到一半时作者意识到1985年全军换装的大事件,为了前后插图中的军装统一,把年代提前了两年,军装统一为“三点红”。文本写至最后一章时,发现原来定下的《铁丝网下的对弈》立意不够,虽然有趣,但不能充分体现戍边官兵的责任和使命,遂改成了《每个兵都是一个界碑》。
有序推进审编校,层层严把质量关
曾有情是在2021年2月底交的稿,在社领导的督促下,《金珠玛米小扎西》马上进入三审、版式设计和组图环节。随后,发排、三校、外审、质检有序进行,层层严格把关书稿质量。
在三审、外审、质检过程中,相关负责人还对书稿提出了“26号界碑是否真实存在,是否会引起国际争端”“让未成年人入伍是否违法,会不会引起人权争议,特别是书中从事极危险的戍边任务,独自一人守兵站五个月等情节”“对外军的脸谱式描写是否合适”等意见。针对这些问题,我查找和收集了上世纪80年代背景下我国的兵役制度、界碑实际情况,认真读了《国际人权法》,咨询了好几位儿童文学界的知名人士,并和作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后,一一作出了解释或者修改:
界碑的材质、大小、形状等因国别、年代等因素各有差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界碑都没有国徽,后来确立的界碑(或者以新换旧)才有国徽,有作者1987年在中印边境界碑前的留影为证,上面没有国徽,编号是24,年代是1962年。另一个视频《寸土不让》里的界碑也没有国徽。因为小说是虚构的,哨所名称是虚拟的,界碑编号自然也是虚拟的,小说中提到了35号和36号界碑,西藏与多国相邻的界碑都有35、36号界碑(小说修改时,作者将编号改小了一点,改为26、27号界碑),这样可以模糊与邻国的国别。界碑上确实有立碑的年代时间,但我觉得不宜写时间,一是年代在小说中并不重要,二是如果界碑上标明具体年份,就容易与相邻的某国对号入座,比如中国和印度、尼泊尔等国的界碑都有明确的不同的立碑年份,在文字上模糊处理可能更好。至于插图中如何处理这个细节,作者建议可以画大半个界碑,上面是“中国”及编号文字,下面的年份被积雪遮挡,如果不好处理也可以不要界碑。
而未成年人入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有事实根据的。作者80年代初入伍,当时和他一起参军的有十余人,我了解到的还有许多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都有参军的经历。此外,如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运,因为出演这部电影引起了强烈反响,12岁便特招入伍,成为八一电影制片厂职业演员;艺人金星11岁入伍;演员梅婷、董洁,还有许多杂技演员、竞技运动员等都是十岁出头入伍,甚至有珠心算奇人何雪豪8岁参军的特例。至于小扎西独守兵站5个月是否会引起人权争议,我和曾有情都查找了好多资料来佐证,并形成两点意见:一是失去双亲的小扎西是个孤儿,他的最好前程就是当兵,并且他是自愿的,很向往成为军人;二是他一个人去守兵站,长达5个月,这不是具有危险性的工作,只是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并且小扎西是在权衡之后自愿报名去的。这个过程中不存在虐待逼迫,参军是小扎西向往的生活。按照《国际人权法》里的解释,自愿参军不构成侵犯人权。
第十章《国境线上的非军事冲突》里有“外军打猎藏羚羊”的情节,还有“长着一副凶相,满脸络腮胡子的外国兵”“痦子军官”的描写,但是没有大篇幅展开,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描写是为了艺术效果,突出作品的感染力。从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考虑是合理的,不存在丑化之说,可以不做修改。
在社总编办的提议下,我把做出修改的地方和认为不必要修改的地方,以及形成的意见进行总结,由总编办上交主管部门再次审核,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出版。
《金珠玛米小扎西》出版之后,我社全方位、立体化地对该书进行了宣传,配合重要的时间节点(济南书博会、八一建军节、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庆)做了多场有影响的营销活动;约请全国知名的儿童文学评论家写书评;走进电台通过电波向听众推荐该书;通过报纸连载的形式让读者了解该书;积极联系西藏人民出版社藏文版的出版事宜,并通过捐书赠书活动惠及藏族孩子。
通过《金珠玛米小扎西》这次较为成功的策划、组稿、出版等工作,我有一个很深切的体会:对于儿童文学,应该进一步拓宽作者的甄选面。曾有情是儿童文学创作的圈外人,此外还有裘山山(《雪山上的达娃》)、陆颖墨(《金钢》)等,他们是军旅文学作家,但是写儿童文学也并不逊色。儿童文学和军旅文学的基底实际是相通的:文学本质都是阳光向上。我会继续努力打破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泾渭分明的现状,找到成人文学名家进行儿童文学创作的精准切入点,拓宽作者的甄选面,拓宽现有的儿童文学领域,比如军旅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文学优质资源(军旅)的聚焦和叙事方式的打开,这样做是非常有意义的。